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大勇 张瑞冬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管理。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气道畸形患儿7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1个月...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管理。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气道畸形患儿7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1个月至10岁,按年龄将患儿分成<1岁组(A组)25例,≥1岁且<4岁组(B组)23例,≥4岁且≤10岁组(C组)23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结合滴定式静脉注射丙泊酚行麻醉诱导,并以泵注丙泊酚10~12 mg/(kg·h)维持麻醉。采用2.4%利多卡因气雾剂行声带表面麻醉。比较三组患儿麻醉后呼吸暂停、喉痉挛、呛咳和低氧血症等发生率,并记录患儿清醒状态时(T_(0))、置入硬质喉镜时(T_(1))、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时(T_(2))的生命体征指标。结果三组患儿麻醉后呼吸暂停、喉痉挛和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丙泊酚诱导用量较B组和C组显著减少,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C组显著升高(P<0.05)。A组患儿T_(1)和T_(2)时间点心率(HR)较T_(0)时间点显著降低,B组患儿T_(2)时间点HR较T_(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三组患儿T_(1)和T_(2)时间点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T_(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的全凭静脉麻醉技术可用于儿童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但需注意1岁以下婴儿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年长儿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 全凭静脉麻醉 自主呼吸
下载PDF
布托啡诺用于麻醉前对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2
作者 任丁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4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用于麻醉前对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聊城水城妇产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依据单双数抽签法分组,单数为对照组(n=40,予以丙泊酚麻醉),双数为试验组(n=40,在...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用于麻醉前对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聊城水城妇产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依据单双数抽签法分组,单数为对照组(n=40,予以丙泊酚麻醉),双数为试验组(n=40,在丙泊酚麻醉前予以布托啡诺);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后应激反应、疼痛评分及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应激反应、疼痛评分、生命体征、术后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后试验组的应激反应、疼痛评分、生命体征、术后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于麻醉前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水平,应用后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子宫收缩痛明显缓解,麻醉苏醒时间缩短,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术 疼痛 可行性
下载PDF
纳布啡在麻醉前对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3
作者 刘南南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5期190-193,共4页
目的研究纳布啡在麻醉前对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河北省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人工流产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丙泊酚麻醉,研究组... 目的研究纳布啡在麻醉前对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河北省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人工流产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丙泊酚麻醉,研究组接受纳布啡镇痛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维持药物丙泊酚使用量、苏醒时间、手术麻醉效果,比较两组镇痛前、镇痛后15 min、术后1 h患者血氧饱和度、平均血压、心率水平,比较两组术后1 h、4 h、8 h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泊酚使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两组血氧饱和度、平均血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15 min及术后1 h,研究组血氧饱和度、平均血压、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下腹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8 h,研究组下腹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前应用纳布啡可大幅降低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提高术中麻醉效果,镇痛后持续维持血氧、血压等重要生命指征指标水平的稳定,避免发生呼吸抑制,延长术后下腹部镇痛时间,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术 疼痛 丙泊酚 麻醉维持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4
作者 郭翠 王军 +1 位作者 王贵波 梁艳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80例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BIS40~49)和对照组(BIS50~59)各40例。对患者不同时间点切口触痛阈值、机械痛...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80例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BIS40~49)和对照组(BIS50~59)各40例。对患者不同时间点切口触痛阈值、机械痛觉过敏范围予以评估对比,随访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切口上、中、下触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 h,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患者切口上、中、下机械痛觉过敏范围术前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12 h,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将麻醉BIS控制为40~49,能够减轻术后痛觉过敏反应,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部剖腹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深度 BIS 痛觉过敏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日间手术效果观察
5
作者 夏颖 陈绍正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713-1715,1721,共4页
目的:探讨在静脉麻醉下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的日间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189例HSIL行CKC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9例),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行日间手术管理,对照组住院... 目的:探讨在静脉麻醉下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的日间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189例HSIL行CKC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9例),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行日间手术管理,对照组住院手术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宫颈创面开放处理,不塑形加固,比较两组手术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估、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锥切高度、术后疼痛评估、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的(5.6±1.2)d(P=0.000)。观察组术中宫颈创面开放处理并不增加术后感染、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HSIL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行CKC日间手术,术中宫颈创面开放处理,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静脉麻醉 日间手术
下载PDF
探究全凭静脉麻醉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宇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期120-124,共5页
目的全凭静脉麻醉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基于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主观评价,观察组应用肌... 目的全凭静脉麻醉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基于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主观评价,观察组应用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比两组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其有无躁动、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前、拔管时、拔管后15min、拔管后30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等均呈良好趋势,且优于对照组,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躁动、呼吸抑制等反应的概率较低,相比之下对照组情况则较高,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行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术患者而言,在苏醒过程实施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肌松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全麻苏醒过程
下载PDF
瑞马唑仑全凭静脉麻醉下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评估
7
作者 姚纹纹 彭基斌 +2 位作者 邹莉 马娇 张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5-729,共5页
目的评估瑞马唑仑全凭静脉麻醉(TIVA)下患者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并观察皮质醇浓度。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8~60岁,BMI 16~30 kg/m^(2),ASAⅠ—Ⅲ级。行BIS监测,维持BIS 40~60。根据听录音内容的不同,通过随... 目的评估瑞马唑仑全凭静脉麻醉(TIVA)下患者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并观察皮质醇浓度。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8~60岁,BMI 16~30 kg/m^(2),ASAⅠ—Ⅲ级。行BIS监测,维持BIS 40~60。根据听录音内容的不同,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类别组(CT组)、单词组(WM组)和对照组(CG组),每组20例。CT组听五个中频动物词语,WM组听五个中频单词,CG组听大海声。术后1 h,在麻醉恢复室(PACU)对患者进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评估。外显记忆评估,每组提问以下问题:(1)是否记得手术过程中的任何事情?(2)是否做梦?内隐记忆评估分组提问:(1)CT组行类别评估测试:请说出最先想到的5个动物名;(2)WM组行单词再认测试:请在10个中频词(其中5个在术中播放过)中选出近期听过的词。(3)CG组:提问前两组的所有问题,以获得基础值进行比较。于入室后、听录音20 min、术后1 h抽取静脉血,测定皮质醇。结果三组均报告不记得术中事件,CT组记得做梦2例,CG组记得做梦1例,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组和CG组类别评估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组和CG组单词再认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入室后比较,听录音20 min CT组、WM组和CG组皮质醇明显降低(P<0.05),术后1 h CT组和WM组皮质醇明显升高(P<0.05)。与听录音20 min比较,术后1 h CT组、WM组和CG组皮质醇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点三组皮质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马唑仑行全凭静脉麻醉时,BIS监测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下,未发现患者形成外显记忆或内隐记忆,术中皮质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瑞马唑仑 全凭静脉麻醉 皮质醇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患者麻醉意识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8
作者 姚娜娜 朱贤林 +4 位作者 叶刚 谭明 向俊 向思曲 杨雪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手术患者的麻醉意识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及麻醉意识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择期行TIVA手术的患者200例,年龄20...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手术患者的麻醉意识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及麻醉意识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择期行TIVA手术的患者200例,年龄20~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或Ⅱ级。2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血流动力学监测组(A组)40例、麻醉意识监测组(B组)40例以及对照组(C组)120例。麻醉诱导的方式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根据患者麻醉意识指数确定麻醉深度并调整麻醉药物量,使麻醉意识指数维持在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时(T_(2)),切皮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拔管时(T_(5))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麻醉指数(anesthesia index,Ai)、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并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组患者Ai与MAP、HR均呈正相关(r=0.721、0.329,P<0.05);C组120例患者中,术中知晓率为1.66%。A组与B组患者的HR在T_(1)时刻最高,MAP在T_(4)时刻最高;与T_(0)时刻相比较,A组患者的HR在T_(1)和T_(4)时刻有所增快,MAP在T_(1)、T_(2)以及T_(4)时升高;与A组相比,在所有时刻B组患者的MAP均明显低于A组。A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在T_(2)时刻最高。与T_(0)时刻相比,A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在T_(2)和T_(3)时刻有较为明显的提高,皮质醇浓度则在T_(2)、T_(3)和T_(4)时刻有所提升。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在T_(2)和T_(3)时刻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平均降低了约0.10 mmol/L;皮质醇浓度在T_(2)、T_(3)和T_(4)时刻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平均降低了约103.03 mmol/L。A组患者术中知晓率为2.5%,B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比A组患者缩短约7.33 min;苏醒时间缩短约11.01 min;术后在监测室的停留时间缩短约11.58 min;B组丙泊酚用药量明显低于A组。结论TIVA下患者麻醉意识与血流动力学关系呈正相关,MAP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麻醉深度。维持患者的麻醉意识指数在50左右,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在监测室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患者减少麻醉恢复时间,降低丙泊酚用药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深度 麻醉意识指数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逐渐停用与立即停用瑞芬太尼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患者痛觉过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9
作者 张智尧 宋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逐渐停用与立即停用瑞芬太尼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患者痛觉过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瑞芬太尼停用方式... 目的探讨逐渐停用与立即停用瑞芬太尼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患者痛觉过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瑞芬太尼停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两组均行全凭静脉麻醉,A组术后逐渐停用瑞芬太尼,B组术后立即停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6 h,A组的痛阈值高于B组,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RS)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A组的神经肽Y(NPY)、P物质(SP)水平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A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立即停用瑞芬太尼,逐渐停用瑞芬太尼可改善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患者的痛觉过敏情况,减轻疼痛和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 逐渐停用 立即停用 瑞芬太尼
下载PDF
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应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下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赵学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22-25,共4页
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时,分析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对手术的实际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胃肠肿瘤老年患者8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是1:1,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麻醉监测管理,观察组进行多模式麻醉... 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时,分析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对手术的实际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胃肠肿瘤老年患者8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是1:1,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麻醉监测管理,观察组进行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分析两组患者使用麻醉药物的剂量,麻醉药过后的相关情况,出现认知障碍的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中,使用麻醉药物的剂量比对照组要小,且麻醉药恢复的时间相对短一些,P<0.05。观察组患者在相关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低,状况比对照组要好,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后三天内,出现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控制麻醉药物剂量较为有效,能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有利于麻醉后的恢复,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降低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 全凭静脉麻醉 老年胃肠肿瘤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个体化肠道准备方案在静脉麻醉下老年患者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月 何丽霞 +3 位作者 葛杰 王昕雨 徐晴晴 王丽媛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肠道准备方案在老年患者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03至2022-03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丙泊酚镇静麻醉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道... 目的探讨个体化肠道准备方案在老年患者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03至2022-03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丙泊酚镇静麻醉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道准备,观察组采用个体化的肠道准备方案下的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对比两组肠道准备清洁度及患者对此肠道准备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得分为(7.83±0.35)分,高于对照组的(6.91±0.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7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体化肠道准备方案,波士顿评分高,清洁度好,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方案 肠道准备 老年患者 静脉麻醉下肠镜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日间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2
作者 颜娅 向波 +3 位作者 顾燕 戴珩 黄雪竹 李有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3-1004,共2页
日间手术在国际上已形成较成熟的管理模式,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大力推进日间手术的发展。日间手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有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Breb... 日间手术在国际上已形成较成熟的管理模式,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大力推进日间手术的发展。日间手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有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Brebbia等认为面对日趋增加的医疗费用,结合日间手术,更能体现现代医疗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静脉麻醉 宫腔镜诊治术 宫腔镜手术 就医流程 医疗成本 呼吸抑制 临床观察 PACU 术中生命体征
下载PDF
表面或静脉麻醉下经胃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患者的利弊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俊 吴俊超 +1 位作者 王晓 王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在表面或静脉麻醉下经胃镜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方法随机选择常规组和静脉组患者各50例,观察在两种方法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胃镜插入刺激的耐受性,操作时间,临床不良反应。结果常规组操作中的呼... 目的探讨在表面或静脉麻醉下经胃镜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方法随机选择常规组和静脉组患者各50例,观察在两种方法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胃镜插入刺激的耐受性,操作时间,临床不良反应。结果常规组操作中的呼吸、心率及血压较麻醉前(P<0.05)和此时段的静脉组升高(P<0.05)。常规组呕吐反应、自主拔管行为、食管黏膜损伤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2%、18%、20%和8%,视野祛泡率更高(P<0.05)。静脉组耐受性更好;操作时间更短(P<0.05);临床不良反应更少。结论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和麻醉医师共同完成静脉麻醉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是安全、快速有效的,更有利于检查和治疗。但应警惕突发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麻醉 静脉麻醉 食管静脉曲张 结扎术 安全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麻醉深度对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健萍 陈茜 蓝雨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发生情况,研究不同麻醉深度对下腹部剖腹手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妇科择期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深度不同分为B1组(维持BIS 40~49)和B2组(BIS 50~59),每... 目的通过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发生情况,研究不同麻醉深度对下腹部剖腹手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妇科择期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深度不同分为B1组(维持BIS 40~49)和B2组(BIS 50~59),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麻。测量患者触痛阈及机械痛觉过敏范围的基础值;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静脉麻醉药用量、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记录患者入室后(T_0)、探查腹腔时(T_1)、手术结束时(T_2)、拔管后1h(T_3)、4h(T_4)、12h(T_5)、24h(T_6)、48h(T_7)的MAP、HR;记录T_3~T_7的VAS评分;记录术后第1天及第2天镇痛泵具体用药量、追加PCA次数等情况;采用纤毛机械刺激针(Von Frey Hairs)测定术后T_6和T_7的触痛阈及机械痛觉过敏范围。结果 B1组T6、T7时MAP明显低于,T_2、T_4时HR明显慢于B2组(P<0.05)。T_6和T_7时B1组切口下部触痛阈明显低于,切口上、下部机械痛觉过敏范围明显长于T_0时(P<0.05);T_6和T7时B2组切口上、中、下部触痛阈明显低于,机械痛觉过敏范围明显长于T_0时,但T_7时切口上、中、下部触痛阈明显高于T_6时(P<0.05)。T_7时B1组切口上、中、下点机械痛觉过敏范围明显短于B2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中维持患者的BIS值在40~49的状态可以减轻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且术后48h机械痛觉过敏范围的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丙泊酚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下载PDF
BIS监测预防全凭静脉麻醉下术中知晓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吴奇伟 张忱 +3 位作者 胥亮 吴安石 岳云 柳娟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624-628,共5页
目的 评估BIS监测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下预防术中知晓的作用,探讨术中知晓的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随机、双盲、分组对照研究方法,患者(年龄≥16岁)被随机分为BIS监测... 目的 评估BIS监测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下预防术中知晓的作用,探讨术中知晓的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随机、双盲、分组对照研究方法,患者(年龄≥16岁)被随机分为BIS监测指导组(A组,监测并维持BIS值40-60)和对照组(B组,监测BIS但遮挡显示屏)。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4天随访,由独立的评估委员会作明确和可疑知晓的判断。术后间隔一定时间导出BIS数据,分析明确知晓病例的BIS趋势以判断是否存在浅麻醉。明确两组知晓的发生率。结果 共收集5 228例有效病例,其中A组2 919例,B组2 309例。明确知晓病例A组4例(0.14%),B组15例(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OR=0.21,95%置信区间:0.07-0.63)。两组可疑知晓(A组0.14%,B组0.26%,P=0.485)和做梦(A组3.1%,B组3.1%,P=0.986)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例明确知晓病例的术中BIS趋势和麻醉总结显示,8例(A组3例,B组5例)无BIS及知晓原因分析;6例获取了相应的BIS趋势图,其中5例(A组1例,B组4例)BIS趋势提示有明确浅麻醉表现,1例(B组)BIS基本稳定于60及以下;其余5例(B组)知晓经主管麻醉医生回顾,有术中浅麻醉和BIS波动且升高〉60的情况。结论 行BIS监测并维持BIS值40-60可有效减少TIVA术中知晓的发生。发生知晓的主要原因为术中浅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监测 脑电双频指数 术中知晓 并发症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丽峰 史东平 +1 位作者 鲍杨 宋建钢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TIVA)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 100例全麻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主观评价指标确定拔管组及客观评价指标确定拔管组(肌松监测和脑电双频指数)。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TIVA)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 100例全麻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主观评价指标确定拔管组及客观评价指标确定拔管组(肌松监测和脑电双频指数)。比较两组患者苏醒过程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4个成串刺激(TOF),观察呛咳、呼吸抑制(SpO2<90%)发生率。结果主观评价指标组在苏醒时出现HR增快、MAP升高,出现中、重度呛咳12例,拔管后SpO2<90%达10例(呼吸抑制,需辅助通气),术后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38%(TOF<0.9);客观评价组MAP、HR指标稳定,无不良拔管反应,无呼吸抑制,PORC发生率为0。结论 TIVA下联合应用脑电和肌松监测技术指导气管拔管可明显提高老年全麻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肌松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苏醒 呼吸抑制
下载PDF
声门上喷射通气用于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13
17
作者 梁汉生 李清月 +1 位作者 李伟 冯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5-768,共4页
目的观察声门上喷射通气用于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ti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喷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后,对照组面罩吸... 目的观察声门上喷射通气用于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ti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喷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后,对照组面罩吸氧,氧流量6 L/min,FiO2 45%;喷射组经一侧鼻孔置入魏氏经鼻喷射导管进行声门上喷射给氧,并在喷射通气前后行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CSA-GA)。观察并记录术中SpO2<95%、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以及鼻出血、呛咳、无意识肢体运动的例数;记录喷射通气前后的CSA-GA。结果喷射组SpO2<9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喷射组患者CSA-GA在喷射通气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喷射组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呛咳、无意识肢体运动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声门上喷射通气有效地维持氧合,不增加反流误吸风险,提高了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通气 静脉麻醉 超声 胃窦 宫腔镜检查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叠加式高频喷射通气在硬质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熊伟 高进 +2 位作者 陈萍 郭述良 李一诗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9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叠加式高频喷射通气(SHFJV)与高频喷射通气(HFJV)联合间断手控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硬质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0年12月80例该院行硬质气管镜诊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通气方式分...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叠加式高频喷射通气(SHFJV)与高频喷射通气(HFJV)联合间断手控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硬质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0年12月80例该院行硬质气管镜诊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通气方式分为SHFJV与HFJV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_(1))、插管时(T_(2))、机械通气10 min(T_(3))、机械通气20 min(T_(4))、术毕(T_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以及T_(1)、T_(3)、T_(4)、T_5时点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酸碱度(pH)、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术中不良事件(血流动力学不稳事件、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恶性心律失常、气道痉挛、是否中止手术)。结果硬质气管镜诊疗期间,两组患者T_(2)时点HR、MAP与T_(1)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T_(4)和T_5时点MAP较T_(1)时点明显下降(P<0.05),T_(3)和T_(4)时点pH和PaO_2/FiO_2较T_(1)时点明显下降,PaCO_(2)较T_(1)时点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SHFJV组T_(3)、T_(4)和T_5时点pH和PaO_2/FiO_2明显较高,PaCO_(2)明显较低(P<0.05),HFJV组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事件及高碳酸血症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SHFJV在硬质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叠加式高频喷射通气 硬质气管镜 诊疗 应用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持续输注国产阿曲库铵的药效学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邹伟 王瑞 +1 位作者 高春霖 薛玉良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输注国产阿曲库铵的可行性及平均输注速率,检测验证其临床效价。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肌松监测下(TOF)国产阿曲库铵0.5mg/kg诱导插管,术中调整持续输注速率以维持T1于对照值的1%~10%,术毕前20min停止... 目的:探讨持续输注国产阿曲库铵的可行性及平均输注速率,检测验证其临床效价。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肌松监测下(TOF)国产阿曲库铵0.5mg/kg诱导插管,术中调整持续输注速率以维持T1于对照值的1%~10%,术毕前20min停止输注。结果:平均输注速率(5.1±0.4)(μg·kg)/min,起效时间(203±47)s,临床作用时间(41.5±4.5)min;TOF无反应期PTC与T1首次出现时间之间及拔管时TR值与DBS值之间均显著相关(P<0.001);恢复指数(14.9±3.7)min,停药到拔管时间(44.1±6.1)min。结论:在肌松监测下,持续输注国产阿曲库铵不但可为手术提供稳定的、可控的肌肉松弛,而且输注停止后,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恢复迅速而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阿曲库铵 持续输注 全凭静脉麻醉 药效学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下陆氏手法治疗肩周炎伴有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伟 徐洪亮 +4 位作者 程少丹 黄骏 王慧芳 罗金寿 陆念祖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下中医手法治疗肩周炎伴有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伴有糖尿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陆氏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下中医手法治疗肩周炎伴有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伴有糖尿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陆氏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Constant评分和空腹血糖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onstant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和Constant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麻醉下陆氏手法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糖尿病 静脉麻醉 陆氏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