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美学:静观美学与参与美学的时代交汇--生态美学与传统静观美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苏祖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6-32,共7页
传统静观美学以艺术为主要审美对象,而生态美学试图从此转向一个比艺术和人类社会更大的审美领域−地球生物圈或自然生态系统。而这种审美对象的生态转向,必然会使传统静观美学的审美主题、手段、模式、方式和目标发生改变。但生态美学... 传统静观美学以艺术为主要审美对象,而生态美学试图从此转向一个比艺术和人类社会更大的审美领域−地球生物圈或自然生态系统。而这种审美对象的生态转向,必然会使传统静观美学的审美主题、手段、模式、方式和目标发生改变。但生态美学显然不排除传统静观美学模式,而是在传统静观美学模式框架下向前一步,通过比较分析,二者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去伪存真,从而实现静观美学与参与美学的时代交汇与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观美学 生态美学 比较
下载PDF
探析焦波纪录片中的“直接电影”美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智贤 张维刚 《艺苑》 2016年第3期49-51,共3页
十几年前,焦波用DV影像书写"俺爹俺娘"的晚年生活,用30年的时间、12796张照片实现了他"用镜头留住父母"的初衷。他的纪录片《俺爹俺娘》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2014年焦波再一次用手中的镜头发现了"乡村里的中国... 十几年前,焦波用DV影像书写"俺爹俺娘"的晚年生活,用30年的时间、12796张照片实现了他"用镜头留住父母"的初衷。他的纪录片《俺爹俺娘》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2014年焦波再一次用手中的镜头发现了"乡村里的中国"并用长达一年的时间记录了当代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纵观焦波的代表作可以发现,他的纪录片与"直接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试图通过"直接电影"的美学理念,探析"直接电影"在焦波纪录片中的运用以及"直接电影"在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波纪录片 直接电影 静观美学 长时间拍摄 口述
下载PDF
生态美学层面的发掘——《印象·刘三姐》对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的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勇 《大众科技》 201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印象·刘三姐》深入发掘广西壮族稻作农耕文化中的"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将长期以来被人类忽视的对自然与环境的审美纳入艺术表演领域,让大自然、环境和广大观众"参与"创作,"参与"演出... 《印象·刘三姐》深入发掘广西壮族稻作农耕文化中的"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将长期以来被人类忽视的对自然与环境的审美纳入艺术表演领域,让大自然、环境和广大观众"参与"创作,"参与"演出,突破了传统的、由康德所倡导的被长期尊崇的"静观美学"的审美观念,进入了"参与美学"的生态审美高度,生动地揭示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中"山歌唱和"的实质是天人相谐,阴阳相和,诗意栖居。基于生态美学层面上的发掘,这对今后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发掘、传播传承和发展不失为一条富有创意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意识 场所意识 参与美学 静观美学 诗意栖居 技术栖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