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系统失效机理与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维涛 安伟光 杨多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在结构系统使用过程中,将可能出现多种失效形式,例如静载失效或疲劳失效.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累积损伤对结构极限应力的影响,给出了结构构件在基于累积损伤下的构件剩余抗力的表达式,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 在结构系统使用过程中,将可能出现多种失效形式,例如静载失效或疲劳失效.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累积损伤对结构极限应力的影响,给出了结构构件在基于累积损伤下的构件剩余抗力的表达式,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失效形式,并考虑了该两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对该单元可靠性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结构系统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给出了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数值算例表明,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内,静载和疲劳载荷对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结构系统主要失效路径中,既有单元静强度失效又有单元疲劳失效,这是符合结构系统使用真实情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统可靠性 静载失效 疲劳失效 失效机理 相关性
下载PDF
综合考虑随机结构系统静强度和疲劳的失效机理与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安伟光 赵维涛 吴香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0-714,共5页
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随机裂纹对结构极限应力和截面模量的影响,给出了结构构件在裂纹扩展下的构件剩余抗力的表达形式,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失效形式,并考虑了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对该单元可靠性的影... 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随机裂纹对结构极限应力和截面模量的影响,给出了结构构件在裂纹扩展下的构件剩余抗力的表达形式,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失效形式,并考虑了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对该单元可靠性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结构系统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以及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了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数值算例对结构系统同时进行了静强度和疲劳的可靠性分析,表明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内,静载和疲劳载荷对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结构系统主要失效路径中既有单元静强度失效又有疲劳失效,这是符合结构系统使用真实情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统可靠性 静载失效 疲劳失效 失效机理 相关性
下载PDF
静载和疲劳荷载共同作用下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
3
作者 姜封国 王振清 +1 位作者 白丽丽 王玉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通过对静载和疲劳载荷共同作用下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得到了结构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式,并将可靠性指标作为约束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对结构的重量进行优化.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对编码方式和遗传算子的改进,使收敛... 通过对静载和疲劳载荷共同作用下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得到了结构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式,并将可靠性指标作为约束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对结构的重量进行优化.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对编码方式和遗传算子的改进,使收敛性能大大改善,提高了局部搜索能力.算例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是一种解决静载和疲劳荷载共同作用的高效结构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结构可靠性 静载失效 疲劳失效
下载PDF
杆系结构静强度和疲劳失效机理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维涛 安伟光 吴香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2-666,共5页
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疲劳累积损伤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情况,讨论了结构系统承载能力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两种失效模式,并考虑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对该单元可靠性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结... 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疲劳累积损伤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情况,讨论了结构系统承载能力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两种失效模式,并考虑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对该单元可靠性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结构系统在这两种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给出了在这两种载荷作用下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算例表明,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内,静载和疲劳载荷对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结构系统主要失效路径中既有单元静强度失效又有单元疲劳失效,这是符合结构系统使用真实情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载失效 疲劳失效 强度衰减 系统失效机理 相关性 系统可靠性
下载PDF
随机结构系统综合考虑静强度、刚度和疲劳的多失效模式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安伟光 赵维涛 安海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7年第4期516-526,共11页
在结构系统使用过程中,将可能出现多种失效形式,例如静载失效、疲劳失效和刚度等失效形式.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随机裂纹对结构极限应力和截面模量的影响,给出了结构构件在裂纹扩展下的构件剩余抗力的表达形式,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 在结构系统使用过程中,将可能出现多种失效形式,例如静载失效、疲劳失效和刚度等失效形式.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随机裂纹对结构极限应力和截面模量的影响,给出了结构构件在裂纹扩展下的构件剩余抗力的表达形式,分析了结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失效形式,并考虑了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对该单元可靠性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结构系统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以及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了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数值算例对结构系统进行了综合考虑静强度、刚度和疲劳的可靠性分析,表明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内,结构系统失效概率是不同的,静载和疲劳载荷对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该方法比只考虑单一因素(或静强度、或疲劳、或刚度等)下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更符合结构系统使用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统可靠性 静载失效 疲劳失效 刚度失效 失效机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钛合金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优越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伦 何晓聪 +2 位作者 张先炼 程强 邓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0-43,共4页
为了研究钛合金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的优越性,以TA1钛合金自冲铆(ST)接头为对象,以5052铝镁合金(SAB)、1420、8090铝锂合金(SAA、SAC)和Q215合金钢(SQ)自冲铆接头为参照,依据静力学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ST接头成形质量、静失效载荷、能量... 为了研究钛合金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的优越性,以TA1钛合金自冲铆(ST)接头为对象,以5052铝镁合金(SAB)、1420、8090铝锂合金(SAA、SAC)和Q215合金钢(SQ)自冲铆接头为参照,依据静力学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ST接头成形质量、静失效载荷、能量吸收值,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头静载失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T接头拥有优异的成形质量,钉头高度为0.02 mm,钉脚张开度为0.88 mm,残余底厚适中;钛ST接头拥有最高静失效载荷(6232.3N);ST接头能量吸收均值最高(24.9 J);ST接头静载失效形式为铆钉断裂,其断口呈脆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自冲铆 力学性能 静载失效机理
下载PDF
CAE平台化,自主创新的关键
7
作者 杨鼎宁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 2008年第7期21-22,共2页
南方雪灾,大批高压电塔倒塌;四川强震,吉祥鸟-直升机表现抢眼。前者系国内自主研发,抗静载失效,后者是国外运用CAE的成果,承动载安全。两个事例的对比充分说明CAE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暴露,国内CAE的研发水平,仍是令人揪心。
关键词 CAE 自主创新 平台化 自主研发 静载失效 高压电 直升机 国内
下载PDF
同时考虑结构系统强度和疲劳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维涛 安伟光 严心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14-617,共4页
在以往的结构可靠性分析过程中,结构系统的静载和疲劳载荷失效情况大多是分别考虑的,这与许多实际工程结构(如船舶等结构)是不相符的.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疲劳累积损伤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情况,研究了结构承载能力的可靠度计算方法.... 在以往的结构可靠性分析过程中,结构系统的静载和疲劳载荷失效情况大多是分别考虑的,这与许多实际工程结构(如船舶等结构)是不相符的.根据疲劳载荷造成的疲劳累积损伤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情况,研究了结构承载能力的可靠度计算方法.以结构累积损伤和结构初始抗力的形式给出了一个综合结构抗力变化历程的等效抗力,讨论了结构系统在静载和疲劳载荷作用下的两种失效模式,并考虑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对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用改进的分枝限界法寻找主要失效模式,并用二阶矩方法计算各失效模式的可靠性指标;然后用PNET法计算结构系统可靠性.算例表明,虽然分别考虑静载或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系统可靠性较高,但综合考虑两种失效状态时,结构系统可靠性却较低.即疲劳累积损伤会降低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可靠性.因此,对结构系统同时考虑强度和疲劳的可靠性分析是必要,是符合工程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失效模式 静载失效模式 强度衰减 系统可靠性
下载PDF
Testing Studies on Rock Failure Modes of Statically Loads Under Dynamic Loading 被引量:4
9
作者 叶洲元 李夕兵 +2 位作者 刘希灵 马春德 尹土兵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8年第B10期530-535,共6页
By means of the improved split Hopkionson pressure bar(SHPB) with axial pre-pressure and confined pressure, two series of experiments on sandstone are carried out to research the failure mode of rock during the course... By means of the improved split Hopkionson pressure bar(SHPB) with axial pre-pressure and confined pressure, two series of experiments on sandstone are carried out to research the failure mode of rock during the course of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in deep. One is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con-fining pressure is fixed and the axial pressure is changeable. The other is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confining pressure becomes and the axial pressure is fixed. It is found that samples break up evenly after impacting when axial static pressures are low, there is great disparity in size of fragments when axial static pressures are high, and the main bodies of samples after the tests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frequently show the type of V or X. The samples are more close-grained at the elastic stage and impacts make many cracks be generated and developed, as makes samples more crackable. At the initial phase of damage stage, the static pressures make some cracks in the samples which are undeveloped and the impacts′ role is similar to that at the elastic stage. At the metaphase or anaphase of damage stage, these cracks in the samples develop adequately and the impacts mainly accelerate samples′ failure. The main bodies of samples show the type of V or X after impacting due to the confining pressures′ restraining samples′ lateral formation at the elastic stage or the initial phase of damage stage, the main bodies of samples have almost formed at the stage loading static pressures and the results after impacting usually are similar to those under the axial pressures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pkinson combination of static and dynamic loads DAMAGE failure mo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