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靛蓝二磺酸钠法臭氧浓度标准曲线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沈群 王群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57,共2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臭氧发生器在不同流量时所产生的臭氧浓度进行了测定,绘制并比较了不同方法建立臭氧浓度标准曲线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测定 标准曲线 绘制 靛蓝二磺酸钠法 臭氧浓度
原文传递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水相中溶解臭氧浓度 被引量:5
2
作者 靳保辉 何鹰 +1 位作者 庄峙厦 王小如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0-583,共4页
基于碱性水溶液中臭氧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的现象,建立了利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水体溶解臭氧(DO3 )的方法。检测了较高和较低两部分的DO3 浓度范围,低浓度DO3 从20μg/L到65μg/L,工作曲线为y=27. 658In(X) -192. 75;检出限为... 基于碱性水溶液中臭氧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的现象,建立了利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水体溶解臭氧(DO3 )的方法。检测了较高和较低两部分的DO3 浓度范围,低浓度DO3 从20μg/L到65μg/L,工作曲线为y=27. 658In(X) -192. 75;检出限为8. 5μg/L( 7次空白信号检测);高浓度DO3 从0 089mg/L到0. 890mg/L,线性关系为y=0.0018x-23. 711。溶液中的DO3 由靛蓝二磺酸钠法确定。随后利用化学发光系统检测鼓入臭氧气体的自来水,由工作曲线可以确定自来水中DO3 的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臭氧浓度 溶解 靛蓝二磺酸钠法 水相 工作曲线 碱性水溶液 臭氧氧化 技术检测 浓度范围 信号检测 线性关系 臭氧气体 系统检测 自来水 鲁米诺 低浓度 检出限
下载PDF
水中臭氧浓度的检测及三种液体中臭氧的稳定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芬 宋卫堂 +3 位作者 赵士铎 许多武 莫君毅 王云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125-128,共4页
为了研究臭氧在水中的衰减行为,采用靛蓝二磺酸钠法和碘化钾法测定水中的臭氧浓度。其中靛蓝二磺酸钠法,在pH值2.0条件下,48 h内空白的吸光度降低了3%,含样品溶液的吸光度降低了40%;在pH值6.8条件下分别降低了1%和2%;在pH值11.9条件下... 为了研究臭氧在水中的衰减行为,采用靛蓝二磺酸钠法和碘化钾法测定水中的臭氧浓度。其中靛蓝二磺酸钠法,在pH值2.0条件下,48 h内空白的吸光度降低了3%,含样品溶液的吸光度降低了40%;在pH值6.8条件下分别降低了1%和2%;在pH值11.9条件下分别降低了83%和52%。该法测定水中臭氧含量的应用条件仍需研究。用碘化钾法测定时发现,蒸馏水中臭氧浓度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衰减的,臭氧浓度在曝气停止后大约42 m in前后衰减速度不同,在42 m in以前衰减较快,之后一直到3h内基本稳定;自来水和营养液中60 m in内臭氧浓度变化的总趋势是稳定的,与蒸馏水中表现不同;3种液体中的臭氧浓度的高低顺序是:蒸馏水中(约15 m g/L)>自来水中(约10 m g/L)>营养液中(约3 m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法 碘化钾 稳定性
下载PDF
O_3/UV降解喹啉过程中不同氧化剂的相对重要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小仛 黄霞 胡洪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9,共5页
研究O3 /UV降解自配喹啉水溶液时水体中存在的不同氧化剂对喹啉降解的相对重要性的结果表明 ,O3 和·OH是喹啉降解过程的主要氧化剂 .通过靛蓝二磺酸钠法和·OH探针化合物 (对氯苯甲酸 )法分别测定了水体中的O3 浓度和·OH... 研究O3 /UV降解自配喹啉水溶液时水体中存在的不同氧化剂对喹啉降解的相对重要性的结果表明 ,O3 和·OH是喹啉降解过程的主要氧化剂 .通过靛蓝二磺酸钠法和·OH探针化合物 (对氯苯甲酸 )法分别测定了水体中的O3 浓度和·OH浓度 ,定量地计算了O3 和·OH在降解喹啉时的相对重要性 ,得到喹啉与·OH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6 65× 1 0 9mol·(L·s) - 1.在本试验条件下 ,由·OH引起的喹啉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 88% ,而由O3 引起的喹啉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 1 2 % .提高水体中·OH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喹啉的总降解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UV 喹啉 ·OH 靛蓝二磺酸钠法 ·OH探针化合物 降解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