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1
作者 金欣 刘佳 +4 位作者 左向华 丁同刚 李丽 白云石 陈建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1189-1192,1218,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88例患者,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和专家共识,分为确诊IPA、临床诊断IPA、拟诊IPA和非IPA组,用统计学方法对BALF GM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阈值时BALF GM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结果4例确诊IPA、156例临床诊断IPA为病例组,非IPA 160例为对照组。对于BALF GM检测,ROC曲线分析当cut-off≥0.935时,约登指数为0.969,是最佳的界值点,灵敏度为98.8%,特异性为98.1%。当cut-off≥1.51时,灵敏度为78.8%,特异性为100.0%。结论BALF 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IPA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侵袭性肺曲霉病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瑞英 靳建军 +1 位作者 欧阳松云 孙培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了解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I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以及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学会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2002年的定义及我国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分级... 目的了解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I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以及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学会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2002年的定义及我国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分级诊断标准,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诊断的54例IA患者(其中确诊9例,临床诊断30例,拟诊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缺乏组24例,其中20例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30例,11例为接受激素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热、胸闷、咳嗽、胸痛、咯血为常见症状。胸部CT显示节段性肺实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多见,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则以多发结节阴影为主。结节或实变影内空洞形成较晕轮征、新月征更常见。IA总病死率达72.2%,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组(83.3%比58.3%,P=0.042)。预后因素分析表明,继发中枢神经系统IA及延迟诊断与预后有关。结论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IA并非少见,病死率高,接受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是发生IA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病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肺真菌病CT表现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亚丹 周志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 :了解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肺真菌病的CT表现,提高影像医师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且获得病理确诊的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肺真菌病患者118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分布、征象... 目的 :了解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肺真菌病的CT表现,提高影像医师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且获得病理确诊的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肺真菌病患者118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分布、征象等)。结果:118例中病变以单发为主,结节或肿块最为常见,占80.7%(67/83)。具有典型空腔、空气新月征及晕征表现的占21.2%、10.2%、22%。CT表现为多发病灶,细菌培养30.3%(10/33)为阳性结果,单发病灶中细菌培养4.7%(4/85)呈阳性,P=0.00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非粒缺肺真菌病患者CT表现多种多样,以单发结节或肿块常见,空腔、空气新月征、晕征占比例较小,但仍为特征性表现。当CT表现为多发病变时,提示同时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真菌病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CT表现
下载PDF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瑞英 欧阳松云 +1 位作者 靳建军 孙培宗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48-50,共3页
目的了解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根据EORTC/MSG2002年制定的定义及我国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分级诊断标准,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断... 目的了解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根据EORTC/MSG2002年制定的定义及我国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分级诊断标准,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断的54例侵袭性曲霉病分为:确诊8例,临床诊断31例,拟诊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缺乏组24例,其中20例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30例,主要是接受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36·7%)。发热、胸闷、咳嗽、胸痛、咯血为常见症状。胸部CT显示节段性肺实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多见,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则以多发结节阴影为主。结节或实变影内空洞形成较晕轮征、新月征更常见。IA总体病死率达72·2%,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组(83·3%vs58·3%,P=0·042)。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表明,肺外播散与预后有关。结论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IA并非少见,接受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是发生IA的主要危险因素。前者病死率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病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29例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学究 倪文涛 +1 位作者 魏传琦 崔俊昌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分析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呼吸科29例非中性粒细胞缺乏IP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9例IPA患者中,确诊12例,临床诊... 目的分析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呼吸科29例非中性粒细胞缺乏IP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9例IPA患者中,确诊12例,临床诊断17例。基础疾病以慢性肺疾病最常见(11例),其次为糖尿病、无基础疾病(各7例)。从发病到诊断平均16.5d。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胸部CT以渗出影最常见。结论对于咳嗽、咳痰并有呼吸困难,PCT正常,CT表现为渗出影,特别是伴有肺部基础疾病,经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应高度怀疑IPA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侵袭性肺曲霉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初次CT表现 被引量:5
6
作者 毛伍兵 李水连 陈其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9-682,共4页
目的:分析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菌病(ITBA)初次CT表现,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中山市中医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14例ITBA成年患者的临床和初次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13年血液病/... 目的:分析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菌病(ITBA)初次CT表现,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中山市中医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14例ITBA成年患者的临床和初次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13年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版)。所有CT图像均经两位胸部影像学副主任医师阅片并分析总结其CT征象。结果:14例患者初次CT表现13例(92.9%)段或亚段支气管壁明显增厚,11例(78.6%)出现肺外围支气管扩张,10例(71.4%)出现多发结节,8例(57.1%)出现沿气道分布的楔形小片状实变影或磨玻璃影,6例(42.9%)有空洞,较大空洞内见细线状的分隔影。结论: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ITBA初次CT的主要表现是支气管外壁明显增厚、支气管扩张、结节、梭形空洞(其内少许细线状的分隔)。支气管外壁明显增厚及梭形空洞(其内少许细线状的分隔)对ITB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侵袭性真菌感染重症患者住ICU预后分析及预后效能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熊辉 温汉春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建立可早期识别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真菌感染高死亡风险重症患者的预测模型并综合评价其效能。方法:收集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首次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82例非中性粒... 目的:建立可早期识别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真菌感染高死亡风险重症患者的预测模型并综合评价其效能。方法:收集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首次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82例非中性粒细胞缺乏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ICU结局分为生存组(n=49)和死亡组(n=3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真菌感染重症患者住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构建死亡预测模型,将模型所得死亡预测指数与ICU常用预测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非中性粒细胞缺乏IFI重症患者住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诊断真菌感染时治疗干预评分系统评分(TISS评分)≥21分(OR=1.233)和患者高龄(≥70岁)(OR=3.467),保护因素为诊断感染时血CD8+T淋巴细胞数(OR=0.995)(P<0.05);3项独立影响因素组成的预测模型预测患者住ICU死亡准确率均显著高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TISS评分的预测准确率(P<0.05)。结论:经分析构建的预测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真菌感染重症患者住ICU死亡的预测模型,预测患者死亡效能显著优于ICU常用预测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侵袭性真菌感染 死亡预测指数
下载PDF
抗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T抗体对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史利宁 陆静芬 +2 位作者 马春芳 孔倩倩 李芳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抗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T(TRG)抗体的ELISA法,评价其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42例、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34例、血培养为其他真菌或细菌的非IA患者155例及体检健康者200例... 目的建立检测抗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T(TRG)抗体的ELISA法,评价其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42例、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34例、血培养为其他真菌或细菌的非IA患者155例及体检健康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重组TRG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抗TRG抗体的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抗TRG抗体水平,并与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比较。建立兔IA模型观察抗TRG抗体产生的情况。结果 ELISA法检测抗TRG抗体的cut off值为0.514。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抗TRG抗体A值为0.827(0.571,1.234),抗TRG抗体阳性率为81.0%(34/42);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抗TRG抗体A值为0.445(0.250,0.924),阳性率为41.2%(14/34)。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组血清抗TRG抗体水平高于健康人+非IA患者对照组[0.191(0.134,0.293)],U分别为2 669.5、855,P均<0.01。对于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抗TRG抗体ELISA检测法的敏感性高于GM试验(81.0%vs 52.3%,χ2=6.72,P<0.01);对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GM试验的敏感性高于抗TRG抗体ELISA检测法(85.3%vs 41.2%,χ2=6.72,P<0.01)。2者联合检测,可使诊断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的敏感性分别提高至88.1%(37/42)和91.2%(31/34)。血清抗TRG抗体在IA初期阶段持续升高,抗真菌治疗有效后,抗TRG抗体水平逐渐降至正常。兔IA模型显示感染烟曲霉1周后即出现抗TRG抗体,且抗体滴度快速增高。结论抗TRG抗体是辅助诊断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的潜在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病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T 中性粒细胞缺乏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