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颅内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付旭东 宋来君 +4 位作者 王新军 马林 单峤 李培栋 吴建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在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病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也未发生明显与内镜...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在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病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也未发生明显与内镜治疗相关的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经规范抗感染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随访4个月~2 a,未见复发。复查头颅MR I,4例脑室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1例变化不明显。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非交通性脑积水 第三脑室 感染
下载PDF
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吕记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84-84,11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ETV)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技巧、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1—2013-01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的28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采取脑室-腹腔分...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ETV)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技巧、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1—2013-01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的28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30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TV组感染、发热、脑脊液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V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ETV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交通性脑积水 第三脑室造瘘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体位改变使去骨瓣减压患者外伤性非交通性脑积水自然缓解7例报告
3
作者 黄金钟 杨波 欧阳世杰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非交通性脑积水 骨瓣 分流术 脑室内 减压窗 脑挫裂伤 硬膜下血肿 去骨瓣减压术 双侧脑室 颅骨修补术
下载PDF
女性非交通性腹膜鞘突管积液的超声表现1例
4
作者 蔡少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72-72,共1页
患者女.5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周入院。左侧腹股沟区可扪及一椭圆形囊性不固定包块,边界清晰,无触痛,未能回纳腹腔,无震颤,无血管杂音或肠鸣音,指压内环口冲击感不明显,但包块不再增大。超声检查:左侧腹股沟区探及... 患者女.5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周入院。左侧腹股沟区可扪及一椭圆形囊性不固定包块,边界清晰,无触痛,未能回纳腹腔,无震颤,无血管杂音或肠鸣音,指压内环口冲击感不明显,但包块不再增大。超声检查:左侧腹股沟区探及一4cm×3cm×2cm的囊性包块,形态较规则,纵切面呈K圆形并在腹股沟韧带处弯曲,横切面呈扁圆形;边界较清晰,内部为液性暗区,透声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鞘突管积液 超声表现 非交通性 包块 腹股沟区 左侧腹股沟 腹股沟韧带
下载PDF
儿童颅后窝肿瘤合并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佳 葛明 田永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通过检索并复习治疗儿童颅后窝肿瘤合并非交通性脑积水的相关文献,对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几种治疗策略进行分析,认为应对病儿手术后是否发生持续性脑积水进行危险度分层,并根据各中心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病儿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 颅内肿瘤 颅后窝 脑积水 非交通性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4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唐太昆 宋黎 +6 位作者 毛希宏 李建辉 邱学才 常魏 李斌 钟建烽 张丽娟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7年第3期172-175,共4页
背景与目的:微侵袭技术是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作为微侵袭神经外科之一的内镜神经外科也发生了较大进步,即以最小的手术创伤取得最佳的手术疗效。本文就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41... 背景与目的:微侵袭技术是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作为微侵袭神经外科之一的内镜神经外科也发生了较大进步,即以最小的手术创伤取得最佳的手术疗效。本文就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41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随访12~36个月,对其疗效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35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是一种微创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可于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非交通性脑积水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下载PDF
非交通性鞘膜积液45例治疗体会
7
作者 梁汉林 《中国乡村医生》 1995年第11期45-45,共1页
治疗45例,年龄3~65岁.既往均未进行过任何治疗.鞘膜腔内积液最少15ml,最多400ml,但治疗效果与积液量多少无关.病例选择及诊断:本组病例均为原发性睾丸鞘膜积液和婴儿型鞘膜积液.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和单纯精索鞘膜积液者未应用此疗法.... 治疗45例,年龄3~65岁.既往均未进行过任何治疗.鞘膜腔内积液最少15ml,最多400ml,但治疗效果与积液量多少无关.病例选择及诊断:本组病例均为原发性睾丸鞘膜积液和婴儿型鞘膜积液.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和单纯精索鞘膜积液者未应用此疗法.病人表现为阴囊肿大呈椭圆形或梨形(婴儿型鞘膜积液),质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鞘膜积液 非交通性 原发型 婴儿型
下载PDF
神经内镜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15例效果分析
8
作者 魏洪涛 贺建勋 刘育贤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1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ETV)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对15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ETV手术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影像学改变。结果至复查时脑积水临床改善12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12例影像学检查脑积水改善(第...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ETV)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对15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ETV手术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影像学改变。结果至复查时脑积水临床改善12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12例影像学检查脑积水改善(第三脑室缩小),2例无变化,1例加重,并发颅内感染,其家长放弃治疗。并发症有颅内积气1例,脑脊液漏1例,发热6例,经短期治疗后病情好转,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ETV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手段,效果良好。为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人员应熟练内镜操作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掌握头位、入颅点、内镜方向和造瘘口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非交通性脑积水 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9
作者 黄秀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9期146-147,共2页
报道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手术ETV治疗26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手术后其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非交通性脑积水 第三脑室造瘘术 护理
下载PDF
神经内镜技术在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英 何海勇 +4 位作者 李文胜 蔡梅钦 罗伦 王辉 陈川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神经内镜治疗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病变资料,其中囊性病变25例,实性肿瘤7例;伴非交通性脑积水20例。囊性病变均采用单纯内镜治疗;实性肿瘤中,采用单纯内...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神经内镜治疗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病变资料,其中囊性病变25例,实性肿瘤7例;伴非交通性脑积水20例。囊性病变均采用单纯内镜治疗;实性肿瘤中,采用单纯内镜治疗4例,采用内镜辅助显微镜治疗3例。结果采用单纯内镜治疗25例囊性病变,成功24例,失败1例(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愈)。7例实质性肿瘤,单纯内镜下全切2例,活检2例;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全切2例,次全切1例。随访3~70个月,1例肾癌脑室转移病人术后3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他病人恢复良好。20例非交通性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或)透明膈造瘘,有效19例,1例失败后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愈。结论单纯内镜可安全用于治疗脑室内囊肿、脑积水、血供不丰富肿瘤或部分肿瘤活检。对于血供丰富、体积较大的实性肿瘤,采用内镜辅助显微镜治疗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显微镜 脑室病变 非交通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下载PDF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瘘口闭塞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华 漆松涛 +2 位作者 彭玉平 樊俊 龙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底造瘘(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失败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ETV术后造瘘口闭塞的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ETV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底造瘘(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失败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ETV术后造瘘口闭塞的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ETV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结果内镜直视下发现2种不同的瘘口闭塞模式,经2次造瘘和分流术治疗,病人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造瘘口和远端脑池的梗阻可能是ETV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术后失败的重要原因,2次手术时应在内镜直视下探查造瘘口,而保持足够大的造瘘口并合理处理是预防瘘口闭塞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非交通性 造瘘术 第三脑室 闭塞 瘘口
下载PDF
CT脑池造影用于颅内蛛网膜囊肿36例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行 黄宗张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4期26-26,共1页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包围在蛛网膜所形成的囊腔,属颅内非肿瘤性占位病变,可分为交通性颅内蛛网膜囊肿和非交通性颅内蛛网膜囊肿[1].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头痛、意识障碍、进行性感觉障碍等.现对我院3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包围在蛛网膜所形成的囊腔,属颅内非肿瘤性占位病变,可分为交通性颅内蛛网膜囊肿和非交通性颅内蛛网膜囊肿[1].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头痛、意识障碍、进行性感觉障碍等.现对我院3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CT脑池造影 诊治 非交通性 发作头痛 占位病变 肿瘤 主要表现
下载PDF
脑室型脑囊虫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附20例报告)
13
作者 吴新立 《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9年第3期292-293,共2页
脑室型脑囊虫病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脑积水而盲目行分流术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本文回顾我科1988年~1998年收治的20例,就其临床表现、诊断与手术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囊虫病 手术治疗 脑室型 第四脑室 非交通性脑积水 猪囊虫 造影剂 补体结合 脑室囊虫 第三脑室
全文增补中
磁共振电影成像与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评估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佳平 梁晖 +4 位作者 陈国强 肖庆 金延方 郭劲松 岳云龙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成像法在对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瘘口开通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利用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成像法对128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进行瘘口的流速测定,并作为随访...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成像法在对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瘘口开通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利用相位对比磁共振电影成像法对128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进行瘘口的流速测定,并作为随访方法。对部分术后临床症状缓解不佳、或在随访期内再次出现高颅压症状的患者进行二次内镜下探查,结合术中探查及二次手术前磁共振电影成像检查结果来分析电影成像检查对判断造瘘口是否开通的准确性。结果3例术后临床症状缓解不佳,电影成像检查显示脑脊液流过瘘口良好,二次手术探查中亦证实造瘘口处于开通状况;16例患者术后再次出现高颅压的患者,磁共振电影成像检查显示造瘘口脑脊液流速明显减小,二次内镜下手术探查显示造瘘口闭塞或明显狭窄,重新造瘘后临床症状改善。电影成像检查结果和手术探查显示的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磁共振电影成像可以精确反映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造瘘口开通情况,可以作为评估造瘘后造瘘口开通状况的金标准及重要的随访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交通性脑积水 神经内镜 磁共振成像 相位对比法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原文传递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多多 朱兰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4-277,共4页
苗勒管(Müllerian duct)侧方融合障碍是一类较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两条苗勒管未能在中央正常融合,同时其中1条发育不良,发育大者称为单角子宫(unicornuate uterus),而对应的发育不佳的苗勒管最终成为残角子宫(rud... 苗勒管(Müllerian duct)侧方融合障碍是一类较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两条苗勒管未能在中央正常融合,同时其中1条发育不良,发育大者称为单角子宫(unicornuate uterus),而对应的发育不佳的苗勒管最终成为残角子宫(rudimentary horn)。根据残角子宫是否发育出有子宫内膜覆盖的宫腔可进一步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的残角子宫;而依据残角子宫宫腔是否与单角子宫宫腔相通,又分为交通性与非交通性两类。74%-90%的单角子宫都伴有残角子宫的出现,这之中又有约1/4是最常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功能性非交通性残角子宫,其中1种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残角子宫妊娠(rudimentary horn pregnancy, R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角子宫妊娠 临床特点 PREGNANCY 发育畸形 生殖器官 单角子宫 功能 非交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