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7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阳虹云 郭成文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2309-2311,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采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的患者,分别应用七氟烷、丙泊酚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择期采取OPCAB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七氟烷组50例与丙泊酚组50例,评价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 目的:探讨针对采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的患者,分别应用七氟烷、丙泊酚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择期采取OPCAB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七氟烷组50例与丙泊酚组50例,评价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及认知水平。结果:两组术中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在T1、T2时刻较T0时刻降低,而在T3时刻升高,两组各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话语时间均明显短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较术前时刻有所下降,随着拔管时间延长MMSE评分逐渐升高,而七氟烷组在拔管后12 h、48 h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的手术治疗过程,应用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之下七氟烷麻醉术后恢复更快,认知功能恢复也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糖尿病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曹永彤 刘鹏 +6 位作者 叶志东 王非 林凡 曹德生 杨煜光 钱松毅 王凤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心脏血管外科从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实施的483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DM)组197例,非糖尿病(non DM)组286例.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心脏血管外科从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实施的483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DM)组197例,非糖尿病(non DM)组286例.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糖尿病以外的冠脉危险因子、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合并肾功能衰竭(22.3%比9.0%,P=0.011)及脑梗塞(25.4%比11.5%,P=0.012)病史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组的冠脉病变支数三支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比non DM组大(67.0%比50.7%,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及移植血管种类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M组的远端吻合口数比non DM组多[(3.2±0.9)个比(2.8±0.7)个,P=0.03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后气管捕管时间及ICU留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DM组的住院时间比non DM组长[(33.2±14.1)h比(24.7±9.5)h,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都各有2例表层切口感染,没有胸骨纵隔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平均(38.8±16.2)个月电话随访心衰、心梗及心源性死亡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子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春 龚园 +3 位作者 方为 汤和青 冯雪刚 孙德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盐酸戊乙奎醚 循环功能 动脉
下载PDF
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罗颖 岳云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及临床转归。方法 6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术前心功能分为Ⅰ组(心功能Ⅰ~Ⅱ级,30例)、Ⅱ组(心功能〉Ⅱ级,30例)。两... 目的研究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及临床转归。方法 6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术前心功能分为Ⅰ组(心功能Ⅰ~Ⅱ级,30例)、Ⅱ组(心功能〉Ⅱ级,30例)。两组内又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p组,15例;Ⅱp组,15例)和七氟烷组(Ⅰs组,15例,Ⅱs组,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测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随访患者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及手术至出院时间。结果丙泊酚组与七氟烷组,术后BN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术后CRP含量的影响,七氟烷组明显小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烷组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选择不同麻醉药物丙泊酚和七氟烷维持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七氟烷维持麻醉在抑制术后机体炎性反应方面优于丙泊酚,并且可以缩短ICU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全身麻醉 七氟烷 丙泊酚 临床转归
下载PDF
连续173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童继春 +5 位作者 吴奇勇 袁卫东 毛小亮 陈栋 张科 李才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5-396,共2页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由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ff-pump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而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本院自1999年10月~2006年4月,对连续173例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由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ff-pump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而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本院自1999年10月~2006年4月,对连续173例冠心病患者施行OPCABG,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被引量:2
6
作者 翟宇佳 王小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97-298,共2页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surgery ,OPCABG )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所有病例常规监测ECG、SPO2 、AP、CVP ,行气管内插管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依托咪酯 +芬太尼 +潘库溴铵麻醉...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surgery ,OPCABG )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所有病例常规监测ECG、SPO2 、AP、CVP ,行气管内插管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依托咪酯 +芬太尼 +潘库溴铵麻醉诱导 ,芬太尼 +丙泊酚 +潘库溴铵 +异氟醚麻醉维持 ,维持足够麻醉深度 ,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 :芬太尼总用量 2 0~ 40 μg/kg ,麻醉时间 3 5~ 6h ,术后苏醒时间 (1 5± 0 6)h ,拔除气管导管时间 (3 1± 1 2 )h ,所有病例均无麻醉意外 ,无手术死亡。结论 :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控制心律 ,降低心肌耗氧和心肌抑制 ,是OPCABG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麻醉 手术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静脉穿刺 心肌耗氧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春旭 高崇荣 《现代医院》 2005年第4期19-20,共2页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管理体会。方法 麻醉前用药为吗啡0 15mg/kg ,东莨菪碱0 3mg。病人入室后面罩吸氧,行心电图Ⅱ/V5导联、MAP、CVP及血气、体温、SpO2 监测。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胺作麻醉诱导,用药...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管理体会。方法 麻醉前用药为吗啡0 15mg/kg ,东莨菪碱0 3mg。病人入室后面罩吸氧,行心电图Ⅱ/V5导联、MAP、CVP及血气、体温、SpO2 监测。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胺作麻醉诱导,用药原则为间断、缓慢给药。术中用异氟醚、芬太尼、异丙酚、间断予维库溴胺维持。手术开始后给予硝酸甘油0 5~2 μg/kg/min。术中以艾司洛尔辅助控制心率,据血流动力学变化予苯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硝酸甘油/硝普钠维持MAP稳定。及时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结果 5 2例病人在非体外循环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心率维持在70次/分左右,MAP维持在6 0mmHg左右。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为2 0±1 1h。5例患者因术中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而紧急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原则是维持心肌氧供平衡。麻醉管理关键在于控制心率、适当减低心肌收缩幅度,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保持血流动力血相对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麻醉管理 血流动力学变化 顽固性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灌注压 SPO2监测 去甲肾上腺素 循环 拔除气管导管 维库溴胺 硝酸甘油 麻醉前用药 苯肾上腺素 补充血容量 MAP 管理 东莨菪碱
下载PDF
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效果
8
作者 王兆东 孟梦 +1 位作者 李娟 李晓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88-90,共3页
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IABP+CABG)对改善重症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对预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其中43名患者... 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IABP+CABG)对改善重症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对预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其中43名患者接受(IABP+CABG)治疗,定义为IABP+CABG组,另外43名患者接受常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定义为CABG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不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情况及预后。结果 IABP+CABG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CABG组,术后心功能指标优于CABG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ABG组,1年随访显示,IABP+CABG组患者生存率高,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低于CABG组(P<0.05)。结论 IABP+CABG手术治疗重症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并降低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因此,IABP+CABG手术治疗重症冠心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球囊反搏 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重症冠心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麻醉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夏栋梁 麦美芳 +1 位作者 周少朋 肖笑雨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复合麻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2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以异丙酚(1.5~2)mg·kg-1、咪唑安定(3~5)mg、舒芬太尼1μg·kg-1、哌库溴铵0.15mg·...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复合麻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2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以异丙酚(1.5~2)mg·kg-1、咪唑安定(3~5)mg、舒芬太尼1μg·kg-1、哌库溴铵0.15mg·kg-1诱导插管。麻醉维持:新鲜气流量2L·min-1(O2∶N2O为1∶1),异丙酚(3~4)mg·kg-1·h-1、舒芬太尼1μg·kg-1·h-1泵入,间断静注哌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术后观察拔管时间和在ICU停留时间。结果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改变,无1例改体外循环。平均麻醉时间(164±37)min,输血(536±62)ml,输液(3025±153)ml。术后拔管时间为(3.6±1.1)h,在ICU停留时间(2.2±0.8)d。结论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复合麻醉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符合“快车道”心脏手术麻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异丙酚 氧化亚氮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下载PDF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曹袁媛 吴昊 +4 位作者 张雷 程新琦 赵庆 刘学胜 顾尔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策略历来存有争论。文中旨在观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策略历来存有争论。文中旨在观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以2016年6月20日进行质量改进为截点。质量改进前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质量改进后42例患者纳入试验组。质量改进措施为采用以每博量变异和心脏指数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输注液体,标准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优化血流动力学。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术中和术后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ICU驻留时间、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30天病死率以及半年病死率。结果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液体总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万汶输注量显著增加[(676.79±380.90)mL vs(890.48±222.58)mL]、晶体输注量显著减少[(663.84±224.97)mL vs(430.24±201.76)mL]、尿量显著增加[(516.07±224.87)mL vs(695.24±311.53)mL],液体正平衡显著减少[(683.82±556.08)mL vs(456.43±505.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回输、红细胞输注比例、出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ICU驻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1.81 d vs 13.82 d,P<0.05)。对其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质量改进措施的标准化系数B为-0.296(SE=0.061,P<0.05),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能减少术后住院天数19.4%(95%CI 7.3%~31.5%)。术后并发症从41.07%下降至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 循环冠状动脉搭桥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永谦 高俊淑 赵志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02-203,211,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对手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年共观察患者83例,对住院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术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实验组手术后48h内血糖控制在(4.4—7.1)mmol/L...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对手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年共观察患者83例,对住院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术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实验组手术后48h内血糖控制在(4.4—7.1)mmol/L,对照组血糖控制在(7.1—11)mmol/L。观察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7d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伤口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7d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12%,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血糖控制在较低水平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循环 血糖 心房颤动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绪健 王锦艳 +4 位作者 程波 宋永刚 郝惠梅 祁玲 李训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75-876,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的麻醉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实施OPCAB 78例麻醉方法。多数患者心功能差并伴有其他器官功能不全,麻醉诱导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以及中小剂量芬太尼... 目的分析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的麻醉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实施OPCAB 78例麻醉方法。多数患者心功能差并伴有其他器官功能不全,麻醉诱导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以及中小剂量芬太尼,麻醉维持以芬太尼、维库溴铵辅以七氟醚及小剂量丙泊酚,术中随手术操作出现血流动力学的骤然变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时处理。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稳定。本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2.1±0.7)h,术后拔管时间(3.1±1.1)h。ICU停留时间0.5~1.0 d,术后(7.0±1.5)d出院。无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无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对于OPCAB麻醉,合理应用麻醉药物诱导和维持麻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对于保证手术实施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冠状动脉搭桥 麻醉方法 临床分析 患者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翟宇佳 王小雷 +2 位作者 程毅坚 黄志勇 叶晓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723-2725,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117例病例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全麻时间(23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117例病例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全麻时间(235±52)min,术后苏醒时间(1.5±0.6)h,拔除气管导管时间(5.1±2.2)h,ICU停留时间(10.4±7.3)h,本组死亡2例(1.7%),115例痊愈出院。结论: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控制心律,降低心肌耗氧和心肌抑制,是OPCABG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麻醉 管理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配合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庆兰 王丽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39-39,共1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2007年1 ̄7月,我院在非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共21例,术中控制血压、心率的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量,术中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及钝头针临时阻断,使吻合局部...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2007年1 ̄7月,我院在非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共21例,术中控制血压、心率的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量,术中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及钝头针临时阻断,使吻合局部心肌相对静止,并使冠状动脉处于无血状态。结果:2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死亡,愈后效果好。结论:护士要了解病人,熟悉手术步骤,严密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手术配合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雪梅 文华 李立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循环冠状动脉搭桥 护理 冠心病 病例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配合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祖芝 洪叶 +1 位作者 洪素千 吴宁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9期241-243,共3页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和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53例实施了OPCAB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冠状动脉内分流栓、吹雾器等装置,使冠状动脉靶血管处于相对静止、无血流的状态下,进行血管吻合。...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和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53例实施了OPCAB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冠状动脉内分流栓、吹雾器等装置,使冠状动脉靶血管处于相对静止、无血流的状态下,进行血管吻合。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及医师的习惯、爱好,术中才能配合默契,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手术配合
下载PDF
糖尿病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伟杰 杨辉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7期1585-1586,共2页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28例,按照血糖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为非糖尿病患者,研究组64例为糖尿病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IABP使用个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28例,按照血糖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为非糖尿病患者,研究组64例为糖尿病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IABP使用个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端吻合支数、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ICU留置时间与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影响效果较小,且并发症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义 张析哲 +3 位作者 卜洪庆 宋雅莉 张华莎 韩艳红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技术。方法 :选择ASAⅡ -Ⅲ级 ,拟行非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 32例 ,术前行降压、扩冠治疗。全部病例均采用芬太尼—异氟醚静脉和吸入复合全麻 ;术中观察麻醉诱导后、插管前、搬动心...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技术。方法 :选择ASAⅡ -Ⅲ级 ,拟行非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 32例 ,术前行降压、扩冠治疗。全部病例均采用芬太尼—异氟醚静脉和吸入复合全麻 ;术中观察麻醉诱导后、插管前、搬动心脏、上侧壁钳等时刻的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 ;应用去氧肾上腺素、间羟胺调控血压 ,硝酸甘油扩冠 ,多巴胺辅助循环 ,艾司洛尔控制心率 ,控制芬太尼总量在 30~ 4 0 μg/kg。结果 :全部病人麻醉过程顺利 ,麻醉诱导、插管及术中血压基本稳定 ,心率控制满意。平均搭桥 2 4枝 ,平均手术时间3 5 6± 0 84h ,术后 6h内拔出气管导管。全部病例均顺利康复。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处理关键是麻醉诱导和术中平稳 ;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保证心肌氧供需平衡 ;中等剂量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冠脉搭桥 麻醉
下载PDF
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130/0.4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容量治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进德 胡轶 +3 位作者 王杰 高峰 苏军 姜义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容量治疗 循环 羟乙基淀粉 不同剂量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心排量 出血量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20
作者 段爱萍 王刚 《基层医学论坛》 2007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笔者进修期间连续实施OPCAB麻醉40例及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0月30例,共计70例。多数病人心功能差并伴有其他器官功能不全,麻醉诱导用小剂量...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笔者进修期间连续实施OPCAB麻醉40例及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0月30例,共计70例。多数病人心功能差并伴有其他器官功能不全,麻醉诱导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氯胺酮以及中小剂量芬太尼,麻醉维持以异氟醚复合小剂量异丙酚,术中随手术操作出现血流动力学的骤然变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时处理。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调控基本稳定。本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2.3±0.8)小时,拔管时间术后(3.2±1.2)小时。ICU停留时间0.5天~1.0天,术后(7.0±1.6)天出院。无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无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对于OPCAB麻醉,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对于保证手术实施和病人安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