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与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畅 张玉梅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4期366-369,共4页
迷走神经刺激术在癫痫、抑郁症的治疗中取得的成果已得到广泛认可,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技术的发展使其在更广阔的领域得以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其在认知功能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着重阐述了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改善认知功能的机制... 迷走神经刺激术在癫痫、抑郁症的治疗中取得的成果已得到广泛认可,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技术的发展使其在更广阔的领域得以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其在认知功能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着重阐述了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改善认知功能的机制、有效刺激强度以及改善记忆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其未来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脑卒中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 迷走神经刺激 认知功能 胆碱能抗炎途径
下载PDF
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术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榕 张秀红 张伟业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高度致残性心理障碍,严重损害个体身心健康,传统药物疗法与心理干预技术的抗PTSD作用有限。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nVNS)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调节电刺激技术在缓解PTSD症状及其相关情绪障碍上具有积极效应,而...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高度致残性心理障碍,严重损害个体身心健康,传统药物疗法与心理干预技术的抗PTSD作用有限。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nVNS)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调节电刺激技术在缓解PTSD症状及其相关情绪障碍上具有积极效应,而这种积极效应的实现主要依赖于nVNS对个体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脑功能以及消退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调控。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nVNS抗PTSD作用的潜在机制,并基于多维疗效评价体系推动nVNS与其他心理干预技术的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 创伤后应激障碍 神经调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进展
3
作者 叶富康 王刚 周晶晶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的情感疾病。目前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技术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以附加治疗的方式治疗抑郁症。目前主要有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及经皮迷走神经刺激等治疗方法,现综...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的情感疾病。目前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技术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以附加治疗的方式治疗抑郁症。目前主要有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及经皮迷走神经刺激等治疗方法,现综述各种物理治疗方案在抑郁症中的机制、临床应用及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望对今后的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帮助更多的患者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神经刺激技术 抑郁症 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交流电刺激
下载PDF
非侵入性军事认知神经训练研究与展望
4
作者 冯正直 许海燕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93-1599,共7页
伴随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技术应用时代,军事心理训练从传统的行为训练向基于神经成像、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认知神经训练发展。认知神经训练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既可用于军事职业相关神经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更可作为以脑为... 伴随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技术应用时代,军事心理训练从传统的行为训练向基于神经成像、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认知神经训练发展。认知神经训练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既可用于军事职业相关神经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更可作为以脑为靶点的预防性训练以增强认知、调节情绪和塑造行为。本文聚焦于非侵入性认知神经训练,重点梳理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和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等为代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以及由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介导的神经反馈(neurofeedback,NF),展望其智能化、个性化、多模态、感官化和可穿戴发展趋势,并探讨我军开展认知神经训练研究和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认知神经训练 认知神经科学 侵入刺激 神经反馈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工作记忆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莉莉 李勇辉 +1 位作者 申寻兵 董昕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3-1749,共17页
工作记忆是人类认知功能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信息的短暂存储与加工,并在日常任务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作记忆的缺陷会导致高级认知过程和发展障碍,并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能力往往会衰退。鉴于大脑具有可塑性的特点,非侵入... 工作记忆是人类认知功能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信息的短暂存储与加工,并在日常任务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作记忆的缺陷会导致高级认知过程和发展障碍,并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能力往往会衰退。鉴于大脑具有可塑性的特点,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已经被用于激活特定大脑区域,以改善工作记忆功能。目前的证据表明,NIBS有潜力成为改善工作记忆的有效工具,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等。本文首先综述了工作记忆的神经生理基础,然后回顾了近年来NIBS在健康成人工作记忆干预中的应用,讨论了其在提升工作记忆方面的潜在效益和局限,为工作记忆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侵入刺激 干预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姜欣琳 朱明跃 +3 位作者 范磊 朱文欣 修雨薇 刘元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44-148,共5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具有无创、安全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NIBS在PSCI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特别是代表性的重...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具有无创、安全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NIBS在PSCI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特别是代表性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目前,NIBS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个体化差异大。本研究针对NIBS治疗PSCI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讨论NIBS的未来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侵入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近10年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计量分析
7
作者 胥琪玲 姜晓煜 毕鸿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5-674,共10页
目的分析近10年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关于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3对作者、机构、国家和关键词等... 目的分析近10年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关于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3对作者、机构、国家和关键词等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351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意大利和中国是高产国家,伦敦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最多的作者是Alfredo Berardelli。热点关键词有深部脑刺激、运动皮质、基底神经节等,近两年出现的突现词有治疗、非侵入性脑刺激、辅助运动区和运动障碍等。结论近10年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非侵入性脑刺激对帕金森病运动皮质区的研究、非侵入性脑刺激与深部脑刺激、非侵入性脑刺激与脑电图和功能成像等非侵入性神经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未来可进一步探究非侵入性脑刺激辅助运动区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侵入刺激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非侵入性神经刺激疗法治疗顽固性疼痛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钦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28-632,共5页
非药物疗法用于治疗顽固性神经痛,可以增加疗效、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及其副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非侵入性神经刺激疗法的机制、治疗参数及其效果,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皮神经电刺激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的优... 非药物疗法用于治疗顽固性神经痛,可以增加疗效、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及其副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非侵入性神经刺激疗法的机制、治疗参数及其效果,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皮神经电刺激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的优点,已广泛用于周围局限性神经痛。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慢性神经痛和非神经痛也有很多随机对照研究,证明该技术可作为检查和治疗慢性疼痛的方法。因其安全和相对低廉的治疗成本,该技术可能在未来数年内得到更大发展,以治疗各种类型的神经痛和非神经痛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 神经刺激 神经
下载PDF
耳迷走神经刺激的作用机制与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茜茜 周芷晴 +2 位作者 赵敬军 李源莉 单春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4-1479,共6页
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迷走神经刺激方法,其治疗效应主要在于对中枢—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现代ta-VNS是由Ventureyra受传统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 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迷走神经刺激方法,其治疗效应主要在于对中枢—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现代ta-VNS是由Ventureyra受传统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与中医耳针的启发,于2000年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并运用于发作性癫痫患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治疗效应 外周神经系统 脑疾病 侵入 耳针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复述功能正常的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能力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大华 汪洁 +4 位作者 卢洁 王佩佩 程亦男 袁英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90,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左半球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能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左半球额叶损伤卒中后(1~6个月)非流利... 目的对比分析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左半球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能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左半球额叶损伤卒中后(1~6个月)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30例,复述功能正常。根据康复治疗方案的不同,将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tDCS组和TMS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言语语言治疗(视图命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评价图片中的治疗项图片,不训练非治疗项图片;训练30 min/次,2次/d,共训练2周。TMS组和tDCS组在言语语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间歇性θ节律刺激(iTBS)和阳极tDC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视图命名能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治疗项视图命名和非治疗项视图命名。结果(1)3组接受不同言语康复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听理解能力、卒中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3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6.981,P<0.01),其中治疗前3组患者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6±3.3)分,tDCS组:(7.8±2.4)分,TMS组:(8.2±3.1)分;P>0.05];治疗2周后,TMS组[(14.2±2.3)分]和tDCS组[(17.5±2.8)分]得分高于对照组[(11.2±2.9)分],tDCS组得分高于TMS组(均P<0.05)。对照组、tDCS组和TMS组患者治疗后命名得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6.614,tDCS组:t=4.651,TMS组:t=3.279,均P<0.05)。(3)3组患者治疗前后非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12,P<0.05),其中3组患者治疗前非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7.6±3.2)分,tDCS组:(6.9±2.6)分,TMS组:(7.9±3.1)分;P>0.05];治疗后tDCS组得分[(11.6±2.4)分]高于对照组[(8.5±2.3)分]和TMS组[(8.5±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tDCS组较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29,P<0.01),对照组和TMS组与本组治疗前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TMS和tDCS应用于左半球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疗效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tDCS治疗左侧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效果可能优于TMS,更适合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命名障碍 侵入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间歇θ节律刺激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英 汪洁 吴东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9-983,共5页
脑卒中已上升为全球的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因素,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等,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在临床上,吞咽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法治疗... 脑卒中已上升为全球的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因素,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等,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在临床上,吞咽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法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并不能对所有吞咽障碍有效。近年研究者开始利用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进行吞咽电生理评估及吞咽障碍治疗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吞咽障碍 刺激技术 侵入 手法治疗 应用 治疗方法 致残因素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玲玲 黄海量 +5 位作者 于莹 贾雨琦 刘志遥 石鑫 王方琪 刘鑫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9-1397,共9页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疗效不一,且缺乏不同NIBS的疗效比较。目的系统评价NIBS对ASD的康复疗效,并比较两种NIBS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Web of...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疗效不一,且缺乏不同NIBS的疗效比较。目的系统评价NIBS对ASD的康复疗效,并比较两种NIBS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NIBS改善A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NIBS〔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资料,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3和R 4.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6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NIBS可降低ASD患者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MD=-8.80,95%CI(-10.98,-6.62),P<0.05〕、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MD=-2.93,95%CI(-3.63,-2.24),P<0.05〕、自闭症治疗评估表(ATEC)评分〔MD=-9.13,95%CI(-12.79,-5.47),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MD=-7.20,95%CI(-10.55,-3.85),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MD=-8.89,95%CI(-13.21,-4.57),P<0.05〕和失匹配负波潜伏期〔MD=-5.97,95%CI(-9.42,-2.53),P<0.05〕,提高ASD患者发育商(DQ)评分〔MD=5.22,95%CI(3.41,7.04),P<0.05〕和失匹配负波幅值〔MD=1.54,95%CI(0.57,2.51),P<0.05〕。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NIBS对ASD患者ABC评分影响的最佳概率排序:tDCS(P=0.931)>rTMS(P=0.069)。发表偏倚显示倒漏斗图无明显不对称,但不排除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NIBS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SD,且tDCS优于rT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侵入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旋律音调疗法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卒中后失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米海霞 张通 刘丽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5-1419,共5页
卒中后语言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仍不明确,目前认为左侧大面积脑损伤的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主要通过激活右侧半球的同源脑区进而改善言语功能。旋律音调疗法(MIT)可以通过旋律音调和左手拍击激活右侧半球的额颞叶脑区,特别适用于左侧大... 卒中后语言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仍不明确,目前认为左侧大面积脑损伤的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主要通过激活右侧半球的同源脑区进而改善言语功能。旋律音调疗法(MIT)可以通过旋律音调和左手拍击激活右侧半球的额颞叶脑区,特别适用于左侧大面积脑损伤的非流利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NBS)通过刺激病灶侧或病灶对侧改变脑电活动,已被用于促进卒中后语言功能恢复。兴奋性经颅刺激作用于右侧半球同源性语言功能区联合MIT可一定程度上促进左侧大面积脑损伤的卒中后严重失语患者的语言恢复。未来可尝试将传统的言语治疗联合MIT及外部的经颅刺激(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及经颅磁刺激)促进语言相关功能区域的激活,从而更大限度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 康复 旋律音调疗法 侵入刺激技术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综述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曲斯伟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32-437,共6页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的能力,还会增加卒中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已经有部分学者应用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治疗卒中后抑郁,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者就目前非侵入性脑...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的能力,还会增加卒中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已经有部分学者应用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治疗卒中后抑郁,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者就目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刺激 卒中 抑郁症 综述
下载PDF
基于非侵入性脑刺激的认知增强:方法、伦理和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游旭群 杨畅 罗扬眉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3-819,共7页
作为人类追求卓越的方式之一,基于非侵入性脑刺激的认知增强成为众多学科和公众关注的问题。首先阐述了非侵入性脑刺激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刺激)的技术原理及其在提升健康个体认知功能上的应用,并分析了这两种技术... 作为人类追求卓越的方式之一,基于非侵入性脑刺激的认知增强成为众多学科和公众关注的问题。首先阐述了非侵入性脑刺激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刺激)的技术原理及其在提升健康个体认知功能上的应用,并分析了这两种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自主选择、公平等伦理问题,最后总结了该认知增强技术在体育和军事等两个具体领域的应用。未来可进一步提高技术手段的深部脑区刺激能力及该增强技术的持续和真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增强 侵入刺激 TMS TDCS 伦理 应用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Meta分析
16
作者 雍智杰 高呈飞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9期8403-8413,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sycINFO、PEDro、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限定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22年3月。由2名独立研究者按照提前制定好的纳排... 目的:系统评价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sycINFO、PEDro、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限定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22年3月。由2名独立研究者按照提前制定好的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应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498名参与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NIBS在改善NP患者疼痛评分方面要显著优于假刺激(SMD = −0.60;95% CI: −1.00~−0.20;p = 0.004)。对所有类型的NIBS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只有经颅直流电(SMD = −0.38;95% CI: −0.71~−0.04;p = 0.030)和高频经颅磁刺激(SMD = −0.95;95% CI: −1.85~−0.04;p = 0.040)对患者疼痛缓解有积极作用。随访发现,NIBS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疼痛的改善作用仍显著优于假刺激(SMD = −0.51;95% CI: −0.79~−0.23;p = 0.000),而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仅高频经颅磁刺激可持续改善患者的疼痛(SMD = −0.54;95% CI: −0.85~−0.24;p = 0.000)。结论:NIBS能够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但所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一般且样本量偏小,尚需要更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疼痛 侵入刺激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对正常和失语症语言网络的调控作用
17
作者 汪洁 王卓 +2 位作者 宋为群 吴东宇 袁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结合神经影像技术对语言网络调控作用的研究逐步增多,这些研究揭示了语言网络对神经调控和行为训练诱导的可塑性变化...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结合神经影像技术对语言网络调控作用的研究逐步增多,这些研究揭示了语言网络对神经调控和行为训练诱导的可塑性变化。可塑性诱导技术最常用的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在实验研究或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抑制性或兴奋性刺激来观察语言的行为改变和与其相关的神经网络改变。一些研究是在正常人中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影像技术 重复经颅磁刺激 侵入刺激 语言网络 网络调控 神经调控 失语症 观察语言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茗丹 张洲 +1 位作者 顾海风 李咏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4-697,共4页
目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与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采用meta分析探讨NIBS对... 目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与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采用meta分析探讨NIBS对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NIBS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按一定标准、质量评价后纳入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RCT,共214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言语训练,94例;NIBS组进行rTMS或tDCS治疗,1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IBS治疗后,试验组言语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SMD=0.68,95%CI(0.39,0.96),Z=4.66,P<0.01];rTMS治疗后有评分明显提高[SMD=0.82,95%CI(0.50,1.14),Z=4.97,P<0.01],而tDCS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MD=0.18,95%CI(-0.42,0.79),Z=0.59,P=0.56]。结论:NIBS技术对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言语功能可能有积极作用;r TMS可改善言语功能,而tDCS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失语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金 吕娇娇 黄灵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9-472,共4页
在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装置中,应用广泛的是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通过不同的TMS或t DCS刺激方案可以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且这种兴奋性改变可长时间维持,从而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的潜在作用。多数研究选择啮齿类动物... 在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装置中,应用广泛的是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通过不同的TMS或t DCS刺激方案可以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且这种兴奋性改变可长时间维持,从而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的潜在作用。多数研究选择啮齿类动物(如大鼠和小鼠等)作为研究对象,其运动行为表现涉及运动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和运动感觉能力等。脑刺激提升运动能力的神经生物学可能机制主要体现在神经发生、神经可塑性和神经保护等方面。评估NIBS对动物模型的运动功能影响及相关的脑结构变化,将有助于探索NIBS提高脑功能的可能机制,并优化临床或实践应用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脊髓损伤相关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豪楠 李霖荣 +4 位作者 陈倩 陈志艳 董燚菲 韩永谦 李咏梅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5期89-93,共5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由外伤或疾病导致脊髓破坏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各种并发症,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痉挛及膀胱、肠道、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后并发症... 脊髓损伤是一种由外伤或疾病导致脊髓破坏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各种并发症,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痉挛及膀胱、肠道、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后并发症的疗效不佳,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为代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技术在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望成为脊髓损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针对这两种代表性NIBS的作用机制、在脊髓损伤相关并发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可为其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并发症 侵入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