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芒团非傣族人群的语言涵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付云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0-61,共2页
社会与文化向心力的驱动,促使芒团村的非傣族人群自觉适应当地的自然语言环境,并改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手段。傣语作为强势语言在芒团非傣族人群的社会融入、身份认同和文化迁移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并最终实现了其对非傣族人群的... 社会与文化向心力的驱动,促使芒团村的非傣族人群自觉适应当地的自然语言环境,并改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手段。傣语作为强势语言在芒团非傣族人群的社会融入、身份认同和文化迁移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并最终实现了其对非傣族人群的语言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团 非傣族 语言涵化
下载PDF
表演性真实下的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重构——基于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韩璐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5-39,共5页
民族文化传承主体依据个人惯习、经验、记忆与日常实践,将实践活动搬上"象征性舞台"以实践表演与传承任务。文章通过对部分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半参与式观察与访谈,依据游客的在场与缺场,解析传承人对民族文化符号与... 民族文化传承主体依据个人惯习、经验、记忆与日常实践,将实践活动搬上"象征性舞台"以实践表演与传承任务。文章通过对部分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半参与式观察与访谈,依据游客的在场与缺场,解析传承人对民族文化符号与意义进行重构之动力要素,并总结了包括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台前幕后的空间重叠等重构形式,希望能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与文化传承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性真实 文化符号 意义重构 傣族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者
下载PDF
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 被引量:3
3
作者 索昕煜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5期17-19,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了我们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傣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了我们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傣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物质文化遗产 静态保护 动态传承
下载PDF
曼掌村 文化农庄展新颜
4
作者 郝亚鑫 赵京京(文/图) 《致富天地》 2020年第6期26-27,共2页
曼掌村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城北20余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傣族村寨这里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景优美,干栏式傣族民居保存完整,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近年来,曼掌村通过试点建设文化农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使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曼掌村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城北20余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傣族村寨这里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景优美,干栏式傣族民居保存完整,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近年来,曼掌村通过试点建设文化农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使村寨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让当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农庄 西双版纳州 傣族物质文化遗产 干栏式 曼掌村 风景优美 试点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