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吻蝮蛇AaHⅣ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免疫保护性比较
1
作者 张雷 曹宇亮 刘明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表达尖吻蝮蛇出血性P-Ⅲb型金属蛋白酶AaHⅣ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并鉴定其免疫小鼠后抗体的中和保护性。方法采用基因合成的方法合成尖吻蝮蛇P-Ⅲ6型金属蛋白酶AaHⅣ的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cDNA,分别重组在质粒pET28a(+)上... 目的表达尖吻蝮蛇出血性P-Ⅲb型金属蛋白酶AaHⅣ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并鉴定其免疫小鼠后抗体的中和保护性。方法采用基因合成的方法合成尖吻蝮蛇P-Ⅲ6型金属蛋白酶AaHⅣ的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cDNA,分别重组在质粒pET28a(+)上,转入BL21(DE3)中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催化结构域蛋白免疫组、非催化结构域蛋白免疫组、AaHⅣ免疫组、PBS免疫组,每组6只[4周龄,体质量(20±2)g,雌雄各半],3次免疫后分离血清,与AaHⅣ体外孵育后行出血中和实验。结果 ELISA显示重组表达的AaHⅣ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均具有免疫原性。出血中和实验显示:催化结构域免疫组和非催化结构域免疫组均较PBS免疫组显著减少出血面积(P<0.05);AaHⅣ免疫组与催化结构域免疫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非催化结构域免疫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aHⅣ催化结构域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在中和AaHⅣ出血毒性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 蛇毒金属蛋白酶 SVMPs 催化结构域 非催化结构域
下载PDF
一种新型褐藻胶裂解酶及其截短体对酶学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李辉梅 王文文 +3 位作者 储建林 何冰芳 吴斌 钦松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褐藻寡糖是褐藻胶的降解产物,因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具有抗肿瘤、促进生长和调节免疫等功效,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挖掘更高效的褐藻胶裂解酶用于制备褐藻寡糖,对采集于海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以获得能够降解褐藻胶的菌株,并从其基因组... 褐藻寡糖是褐藻胶的降解产物,因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具有抗肿瘤、促进生长和调节免疫等功效,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挖掘更高效的褐藻胶裂解酶用于制备褐藻寡糖,对采集于海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以获得能够降解褐藻胶的菌株,并从其基因组中克隆表达出褐藻胶裂解酶,考察酶的催化特性。结果发现:从Paenibacillus lautus A2中鉴定出的一种新颖的褐藻胶内切酶AlgC2m,含有439个氨基酸,与PL7家族的AlgL仅有38%的最高序列一致性,其N端的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32)和C端催化域(CD)通过一个连接子连接。AlgC2m和其截短体AlgC2m-CD降解褐藻酸钠的酶活分别为331.05和82.47 U/μmol,最适温度分别为45和30℃。另外,AlgC2m-CD对聚α-L-古罗糖醛酸(polyG)具有更明显的偏好性,酶解产物除二糖和三糖外,还有聚合度更高的四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 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 非催化结构域 Paenibacillus lautus 产物分布
下载PDF
KNDC1促细胞衰老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方敏 周静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3期1515-1520,共7页
KNDC1被称为激酶非催化C-叶结构域蛋白1,是新发现的一种神经系统特异性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衰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NDC1主要存在于小脑颗粒细胞中,其次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相应表达,目前发现... KNDC1被称为激酶非催化C-叶结构域蛋白1,是新发现的一种神经系统特异性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衰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NDC1主要存在于小脑颗粒细胞中,其次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相应表达,目前发现KNDC1与内皮细胞的衰老有关,过表达KNDC1会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而敲低则会延缓其衰老,并证明这一作用可能与细胞氧化应激有关。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的主要组成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衰老会导致血管的衰老,血管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结构基础,因此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KNDC1参与细胞衰老过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激酶催化C-叶结构域蛋白1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Diversity evolution and jump of Polo-like kinase 1 inhibitors 被引量:1
4
作者 LIAO Chenzhong YAO RiShe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1392-1401,共10页
Polo-like kinase 1 (Plkl), a member of a family of serine/threonine kinases, is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 cancer drugs because it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cycle progression and c... Polo-like kinase 1 (Plkl), a member of a family of serine/threonine kinases, is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 cancer drugs because it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cycle progression and cytokinesis. This kinase provides two pock- ets for developing Plkl inhibitors: the N-terminal catalytic domain (NCD) and the polo-box domain (PBD). For both of the two pockets, some natural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as Plkl inhibitors and some synthetic Plkl inhibitors were developed by mimicking ATP and phosphopeptides, natural products binding to NCD and PBD respectively. This article not only reviews the progression of Plkl inhibitors binding to these two pockets, but also discusses diversity evolution and jump in the process of drug development using Plkl inhibitors as examples and how they impact on drug design and pharmacopbore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ersity evolution diversity jump Polo-like kinase 1 ATP mimics natural produ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