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全日制劳动者权益保护诉求探究
1
作者 霍丽丽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除去传统意义上典型的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中的非全日制用工在目前劳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非全日制用工的灵活性对于促进适龄劳动者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时间以及... 除去传统意义上典型的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中的非全日制用工在目前劳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非全日制用工的灵活性对于促进适龄劳动者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时间以及用工制度的转换等方面受到的法律保护却不甚如意,规定非全日制加班制度,统一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利用书面合同形式稳定非全日制劳动关系,为非全日制劳动者购买劳动保险,保障劳动者权益,以此促进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完善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日制劳动者 劳动权益 法律保护
下载PDF
论非全日制用工中的多重劳动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问清泓 何飞 《当代经济》 2011年第8期29-31,共3页
《劳动合同法》允许建立多重劳动关系,突破了在全日制用工形式下禁止建立多重劳动关系的限制,这适应了非全日制就业的需求,也符合国际上的惯例。非全日制劳动者同时在多个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时,应对多重劳动关系的最高工作时间进行必要限... 《劳动合同法》允许建立多重劳动关系,突破了在全日制用工形式下禁止建立多重劳动关系的限制,这适应了非全日制就业的需求,也符合国际上的惯例。非全日制劳动者同时在多个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时,应对多重劳动关系的最高工作时间进行必要限制、厘清劳动合同的效力、明确工资标准、制定社会保险福利计算和计发的办法、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日制用工 多重劳动关系 非全日制劳动者
下载PDF
非全日制用工超时劳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玥 张照东 《中国劳动》 2017年第3期36-40,共5页
非全日制用工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用工形式,对于企业灵活用工、降低成本以及劳动者灵活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法律仅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进行了规定,对非全日制用工超时劳动问题并未涉及,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加班问题也没有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用工形式,对于企业灵活用工、降低成本以及劳动者灵活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法律仅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进行了规定,对非全日制用工超时劳动问题并未涉及,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加班问题也没有规定,导致实务中非全日制用工超时劳动纠纷频发。如何正确合理地认定非全日制用工的超时劳动问题,不仅可以为解决此类纠纷提供法律依据,而且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日制用工 超时劳动 非全日制劳动者
原文传递
论现代学徒制学徒的应然角色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柏清 《高教论坛》 2019年第8期104-107,共4页
现代学徒制学徒应具备学生和劳动者双重身份,对其应然角色进行分析,探讨取得路径,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应当明确其全日制学生和劳动者身份不能同时取得,非全日制用工制度是现代学徒制核心问题解决的重要制度,确立学徒的全日制学生和非全日... 现代学徒制学徒应具备学生和劳动者双重身份,对其应然角色进行分析,探讨取得路径,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应当明确其全日制学生和劳动者身份不能同时取得,非全日制用工制度是现代学徒制核心问题解决的重要制度,确立学徒的全日制学生和非全日制劳动者双重身份,以此建立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制度,防范企业劳动用工风险,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从而保障现代学徒制各方参与主体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徒 全日制学生 非全日制劳动者
下载PDF
职场动态
5
《职业》 2003年第7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毕业生 职业资格培训 高校 个体经营 优惠政策 广东 社会保障体系 非全日制劳动者 劳动保障 外资企业 人才需求 人才引进
下载PDF
成都“小时工”有了最低工资标准
6
作者 张小江 《四川劳动保障》 2003年第2期29-29,共1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要适应其特点,抓紧制定劳动关系形式、工资支付方式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办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非全日制工作劳动者 劳动者权益 最低工资标准
下载PDF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制对策
7
作者 张鸽 朱晓俊 +1 位作者 张鹏 孟诗迪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8-472,共5页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有2亿人,但对职业伤害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防制措施缺乏系统分析。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风险总体较低,但也有部分人群伤害风险较高,主要与行业风险、个人特征、职业脆弱性和雇主特点有关。个体经营者职业伤害主要影响因...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有2亿人,但对职业伤害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防制措施缺乏系统分析。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风险总体较低,但也有部分人群伤害风险较高,主要与行业风险、个人特征、职业脆弱性和雇主特点有关。个体经营者职业伤害主要影响因素是行业风险、自雇类型、体力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弹性等;非全日制劳动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安全健康知识、群体效应、雇主重视程度、性别、年龄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事故、长时间工作、工作压力等。我国在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防制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效,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建议增强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防制紧迫感、加强基础研究和安全健康促进、健全法治体系和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人员 职业伤害 个体经营者 非全日制劳动者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