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媒体时代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吴海燕
-
机构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9期34-37,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法青年课题(CEA100102)
-
文摘
在新媒体时代,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呈现诸多特殊性。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体现了对自由、秩序价值的追求,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对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采取直接保护方式,明确其保护的范围和时间,并区分不同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
关键词
新媒体
非自愿公众人物
隐私权
-
Keywords
new media
involuntary public figures
privacy right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玲娟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
-
出处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5-38,共4页
-
文摘
在社会性的公众人物中,对于非自愿的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应与自愿的公众人物的保护区分开来,使其受到隐私权限制的程度尽可能降低,在其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相冲突时,凡是不涉及公共利益的隐私,除非经过本人同意,一般不得擅自公布,对非自愿公众人物的隐私权采取直接保护方式,对其侵害采用一般过失责任。
-
关键词
非自愿公众人物
隐私权
新闻自由
公共利益
-
Keywords
involuntary public figures
privacy right
freedom of the press
public interest
-
分类号
DF48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之反思
- 3
-
-
作者
高荣林
-
机构
湖北警官学院
-
出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0-83,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安治理研究中心"项目"网络社会的言论治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27)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学界大多主张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受到更多的限制,理论依据主要有公共利益说、满足公众合理兴趣说、利益衡量分析说、舆论监督权说(知情权说)、自我牺牲说(同意说)。这些学说都无法为限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提供周全的解释。从自然人人格平等、人的尊严平等、私权保护平等的角度出发,应当取消公众人物与非公众人物的区分,他们的隐私权应当受到法律同样的保护或限制。
-
关键词
公众人物
非公众人物
隐私权
新闻自由
-
分类号
D923.8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探讨新媒体时代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朱炜璐
-
机构
河南大学
-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8期103-103,110,共2页
-
文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及时获取海量的信息;另一方面,手机和互联网又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利用网络随意披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的现象日渐增多。非自愿公众人物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隐私权的复杂性,对其隐私权的保护需要明确范围,不断完善。
-
关键词
非自愿公众人物
新媒体
隐私权
保护规范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自媒体环境下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张永秀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传播与版权》
2018年第6期204-206,共3页
-
文摘
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民众的表达权得以充分发挥,传播权得以扩大;但同时也使得一部分民众成为非自愿公众人物,其隐私信息被随意披露,生活秩序被打乱并遭受着一定程度的精神痛苦。自媒体在进行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的披露时应该以公共利益为边界。而寻求"被遗忘权"的本土化路径、培养公众与自媒体环境相适应的媒介素养、用"波特图式"分析法化解伦理困境则为保护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提供了途径。
-
关键词
自媒体
非自愿公众人物
隐私权
-
分类号
C923
[社会学—人口学]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浅析大数据时代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
- 6
-
-
作者
武迪
-
机构
天津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各界》
2020年第16期46-46,48,共2页
-
文摘
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保护极具挑战,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作为非公众人物,一旦受到大众的审视,其隐私权遭到严重侵害时,法律赋予其何种权利进行保护,其隐私权救济途径如何实现,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讲述非公众人物的基本定性以及现状分析,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关于非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完善措施。
-
关键词
大数据
隐私权
非自愿公众人物
网络管控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