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0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附29例分析)
被引量:
39
1
作者
赵醴
钱娟
+1 位作者
王莹
陈树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非典型川崎病 (KD)的报道日益增多 ,由于认识不足 ,往往失去早期诊治的时机。该文探讨了非典型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9月住院治疗的 15 4例KD病例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其中 12 5例 (81.2 % ...
目的 非典型川崎病 (KD)的报道日益增多 ,由于认识不足 ,往往失去早期诊治的时机。该文探讨了非典型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9月住院治疗的 15 4例KD病例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其中 12 5例 (81.2 % )为典型KD ,2 9例 (18.8% )为非典型KD。两组比较 :①非典型KD组平均年龄 1.5 2± 1.2 5岁 ,较典型组小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②非典型KD组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是发热、口咽粘膜弥漫性充血皲裂、指趾端硬肿脱皮、皮疹和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可仅表现其中之三、四项 ;③实验室资料 (包括心脏超声冠状动脉病变率 )两组基本一致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非典型KD组在病程 9.4± 3.9d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 ,住院天数为 17.1± 8.8d ,均较典型组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非典型KD更多见于小年龄的婴幼儿 ,虽症状有缺如 ,但冠脉病变的发生率与典型KD一致。对疑似病例应尽早明确 ,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
非典型川崎病
诊断
治疗
常见
心脏超声
早期诊治
差异
一致
显著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
44
2
作者
梁海南
吴本清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早期诊断
KD
诊断标准
儿童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非典型川崎病1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谭焱兰
安涛
+8 位作者
郭晓清
蒲秀红
李茜
邱萌
吴琼
李鸿雁
李媛媛
郭娜
许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3-933,共1页
患儿男,1岁10个月,因反复咳嗽伴发热23d,加重2d于2008年10月7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3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及发热,体温38~39.5℃,于外院静滴头孢类抗菌素16d、阿奇霉素5d抗感染后仍反复发热及咳嗽,入院前2d咳嗽加重,体温最高39...
患儿男,1岁10个月,因反复咳嗽伴发热23d,加重2d于2008年10月7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3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及发热,体温38~39.5℃,于外院静滴头孢类抗菌素16d、阿奇霉素5d抗感染后仍反复发热及咳嗽,入院前2d咳嗽加重,体温最高39.6℃,门诊以“急性支气管炎,注意肺炎、川崎病(K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肺炎支原体肺炎
非典型川崎病
反复咳嗽
并发
头孢类抗菌素
反复发热
急性支气管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心动图在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4
4
作者
蔡江涛
韦曙东
+1 位作者
白梅
刘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509-510,共2页
非典型川崎病是指发热5d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不满足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但其病程发展符合川崎病特点,并排除其他已知疾病或具有心血管并发症的病变。近年来,非典型川崎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约占所有川崎病的20%~30%[1]。本组通过分析100例...
非典型川崎病是指发热5d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不满足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但其病程发展符合川崎病特点,并排除其他已知疾病或具有心血管并发症的病变。近年来,非典型川崎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约占所有川崎病的20%~30%[1]。本组通过分析10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旨在探讨其在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心血管并发症
临床表现
病
程发展
发生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心动图在儿童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蔡江涛
白梅
+1 位作者
刘超
王思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儿童非典型川崎病(AKD)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0例AKD病例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80例AKD病例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为60%,冠状动脉内膜毛糙的发生率为62.5%,冠状动脉管壁回声增强的发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儿童非典型川崎病(AKD)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0例AKD病例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80例AKD病例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为60%,冠状动脉内膜毛糙的发生率为62.5%,冠状动脉管壁回声增强的发生率为70%。结论儿童AKD病例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较高,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明确的评价儿童AKD的冠状动脉病变,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非典型川崎病
冠状动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高娣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1期650-651,共2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至2006年住院的43例川崎病患儿,并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典型川崎病组(25例)和非典型川崎病组(1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的损害情况。结果典型川崎病组皮...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至2006年住院的43例川崎病患儿,并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典型川崎病组(25例)和非典型川崎病组(1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的损害情况。结果典型川崎病组皮疹、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淋巴结肿大、指趾端脱皮均达80%~90%;非典型川崎病组最常见为皮疹,其次为唇红皲裂及手足硬肿脱皮,球结膜充血相对少见,颈淋巴结肿大最少见,主要症状中具备4项有9例(50%),3项有6例(30%);冠状动脉损害7例,其中其型川崎病组5例,非典型川崎病组2例。结论非典型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有不完全相同的临床表现,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
病
川
崎
病
非典型川崎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英旭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7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就诊的非典型川崎病患儿64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儿入院时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就诊的非典型川崎病患儿64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儿入院时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嘧达莫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症状、体征(发热、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和手足肿胀)消失时间,检测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和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WBC、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3%(9/32)、34.38%(1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用于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促进患儿身体健康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双嘧达莫
非典型川崎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28例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蔡丽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3-673,共1页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早期诊断
儿童
非典型川崎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
血管炎综合征
诊断依据
淋巴结肿大
非
典型
病
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反应蛋白检测对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9
作者
邓范艳
王显鹤
王海燕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6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非典型川崎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董雪芬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7期924-925,共2页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1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皮疹、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红、皲裂发生率高,手足硬肿及淋巴结大的发生率较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1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皮疹、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红、皲裂发生率高,手足硬肿及淋巴结大的发生率较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发生率高,尚需注意尿常规异常、贫血、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多系统损害表现。结论发热≥5d、应用抗生素无效、具备2-3项主要诊断标准结合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作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分析
C反应蛋白升高
早期诊断
球结膜充血
中性粒细胞
尿常规异常
肝功能异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10例早期误诊体会
被引量:
1
11
作者
胡连新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9期135-136,共2页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10年间本科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误诊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误诊病例,以加强对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认识,早期诊断。10例患者中,在疾病早期(1~10d)具有4项主要临床表现3例、3项主要临床表现5...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10年间本科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误诊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误诊病例,以加强对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认识,早期诊断。10例患者中,在疾病早期(1~10d)具有4项主要临床表现3例、3项主要临床表现5例、2项主要临床表现2例,在病程恢复期具有5项主要临床表现7例,其余3例虽然仅有4项主要临床表现,但二维超声心动图出现改变,达到川崎病诊断标准。对于非典型川崎病早期临床表现具有充分认识,对病情进行连续评估、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早期确诊率,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误诊
早期
体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8例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韩杰
裴云霞
+3 位作者
苑红玉
毓明涛
许亚平
刘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032-2032,共1页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观察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心血管系统损害
冠状动脉瘤
早期诊断治疗
非
特异性
病
理改变
心肌梗塞
资料报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儿非典型川崎病30例临床诊断分析
13
作者
刘志刚
周利侠
艾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积极预防小儿心血管病的发生。方法对30例非典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1~3项主要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部分病例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1全部病例入院时被误诊;2符合诊断典型川崎病主要症状1,2,3...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积极预防小儿心血管病的发生。方法对30例非典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1~3项主要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部分病例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1全部病例入院时被误诊;2符合诊断典型川崎病主要症状1,2,3项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30%、53.33%;3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扩张者60%,其他心脏损害40%;4外周血实验室检查WBC升高70%,PC升高86.67%,ESR、a2-球蛋白及CRP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73.91%,87.50%及35%;5随访13例,9例2~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4例仍有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川崎病的非典型病例在婴幼儿期明显高于典型病例,提高诊断意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诊断分析
小儿
冠状动脉扩张
超声心动图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临床
主要症状
回顾性分析
非
典型
病
例
诊断标准
心血管
病
定期随访
心脏损害
婴幼儿期
早期诊断
诊断意识
发生率
入院时
WBC
外周血
ESR
CRP
升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0例非典型川崎病诊治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郭呈芳
《中外医疗》
2009年第3期43-43,共1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回顾我科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非典型川崎病4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4例冠状动脉扩张者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正常2例、2个月正常1例、3个月正常1例。结论对于...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回顾我科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非典型川崎病4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4例冠状动脉扩张者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正常2例、2个月正常1例、3个月正常1例。结论对于发热5d以上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有结膜充血、唇红干裂,血小板进行性增高者,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尽早行心脏彩超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及时拟诊,正规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措施
15
作者
高岭
申改青
党晓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7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经治疗症状消失,5例冠状动脉扩张者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正常3例,2个月正常2例,3个月正常1例。结论临床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排除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经治疗症状消失,5例冠状动脉扩张者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正常3例,2个月正常2例,3个月正常1例。结论临床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排除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外,警惕此病的可能,在诊断发热患儿时,要仔细询问病史,做详细检查,如查看病程中有无一过性皮疹,口腔黏膜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以提高此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误诊
预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24例诊断分析
16
作者
何启明
《河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103-1104,共2页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诊断
治疗
转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1例诊断
17
作者
王菊莉
曹洪涛
李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19期28-28,共1页
患儿,男,3岁.以发热5天,口唇干裂3天,腹泻、腹胀2天,皮疹1天为主诉入院.患儿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38℃之间,3天前出现口唇干裂,2天前出现腹泻,为黄色稀便,每日5次,呕吐,每日2~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呈非喷射状,伴有腹痛...
患儿,男,3岁.以发热5天,口唇干裂3天,腹泻、腹胀2天,皮疹1天为主诉入院.患儿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38℃之间,3天前出现口唇干裂,2天前出现腹泻,为黄色稀便,每日5次,呕吐,每日2~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呈非喷射状,伴有腹痛、腹胀,1天前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当地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诊断
治疗
猩红热
麻疹
颈淋巴结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临床诊治体会
18
作者
商怀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有3例冠状动脉扩张患者,经过1个月...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有3例冠状动脉扩张患者,经过1个月治疗后,复查均正常。整个治疗期间,无出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临床工作者需要特别重视,避免误诊,并且及时给予心脏超声检查,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特征
诊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10例诊断体会
19
作者
胡连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627-627,共1页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早期诊断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临床表现不
典型
冠状动脉瘤
血管炎综合征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损害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典型川崎病20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20
作者
匡云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9期529-530,共2页
目的针对非典型性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针对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于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得出,在2...
目的针对非典型性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针对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于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得出,在20例患儿中,非典型川崎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以及肛周黏膜等出现变化以及指端变化等。结论非典型川崎病在临床中易发生误诊以及漏诊,对于持续发热以及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当进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与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等检查,尽早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特点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附29例分析)
被引量:
39
1
作者
赵醴
钱娟
王莹
陈树宝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科
出处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9-431,共3页
文摘
目的 非典型川崎病 (KD)的报道日益增多 ,由于认识不足 ,往往失去早期诊治的时机。该文探讨了非典型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9月住院治疗的 15 4例KD病例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其中 12 5例 (81.2 % )为典型KD ,2 9例 (18.8% )为非典型KD。两组比较 :①非典型KD组平均年龄 1.5 2± 1.2 5岁 ,较典型组小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②非典型KD组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是发热、口咽粘膜弥漫性充血皲裂、指趾端硬肿脱皮、皮疹和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可仅表现其中之三、四项 ;③实验室资料 (包括心脏超声冠状动脉病变率 )两组基本一致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非典型KD组在病程 9.4± 3.9d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 ,住院天数为 17.1± 8.8d ,均较典型组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非典型KD更多见于小年龄的婴幼儿 ,虽症状有缺如 ,但冠脉病变的发生率与典型KD一致。对疑似病例应尽早明确 ,及时干预。
关键词
KD
非典型川崎病
诊断
治疗
常见
心脏超声
早期诊治
差异
一致
显著性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
44
2
作者
梁海南
吴本清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早期诊断
KD
诊断标准
儿童
超声心动图
分类号
R725.97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非典型川崎病1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谭焱兰
安涛
郭晓清
蒲秀红
李茜
邱萌
吴琼
李鸿雁
李媛媛
郭娜
许丽华
机构
解放军第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3-933,共1页
文摘
患儿男,1岁10个月,因反复咳嗽伴发热23d,加重2d于2008年10月7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3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及发热,体温38~39.5℃,于外院静滴头孢类抗菌素16d、阿奇霉素5d抗感染后仍反复发热及咳嗽,入院前2d咳嗽加重,体温最高39.6℃,门诊以“急性支气管炎,注意肺炎、川崎病(K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收入院。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肺炎支原体肺炎
非典型川崎病
反复咳嗽
并发
头孢类抗菌素
反复发热
急性支气管炎
分类号
R725.6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心动图在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4
4
作者
蔡江涛
韦曙东
白梅
刘超
机构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特诊科
武警八七五○部队医院特诊科
出处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509-510,共2页
文摘
非典型川崎病是指发热5d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不满足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但其病程发展符合川崎病特点,并排除其他已知疾病或具有心血管并发症的病变。近年来,非典型川崎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约占所有川崎病的20%~30%[1]。本组通过分析10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旨在探讨其在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心血管并发症
临床表现
病
程发展
发生率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心动图在儿童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蔡江涛
白梅
刘超
王思佳
机构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特诊科
出处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期62-6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儿童非典型川崎病(AKD)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0例AKD病例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80例AKD病例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为60%,冠状动脉内膜毛糙的发生率为62.5%,冠状动脉管壁回声增强的发生率为70%。结论儿童AKD病例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较高,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明确的评价儿童AKD的冠状动脉病变,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非典型川崎病
冠状动脉
分类号
R725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高娣
机构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1期650-65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至2006年住院的43例川崎病患儿,并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典型川崎病组(25例)和非典型川崎病组(1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的损害情况。结果典型川崎病组皮疹、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淋巴结肿大、指趾端脱皮均达80%~90%;非典型川崎病组最常见为皮疹,其次为唇红皲裂及手足硬肿脱皮,球结膜充血相对少见,颈淋巴结肿大最少见,主要症状中具备4项有9例(50%),3项有6例(30%);冠状动脉损害7例,其中其型川崎病组5例,非典型川崎病组2例。结论非典型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有不完全相同的临床表现,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
病
川
崎
病
非典型川崎病
分类号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英旭
机构
北京市海淀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7期776-779,共4页
基金
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No.YYWS1344)。
文摘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就诊的非典型川崎病患儿64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儿入院时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嘧达莫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症状、体征(发热、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和手足肿胀)消失时间,检测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和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WBC、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3%(9/32)、34.38%(1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用于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促进患儿身体健康的恢复。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双嘧达莫
非典型川崎病
Keywords
Gamma globulin
Dipyridamole
Atypical kawasaki disease
分类号
R979.5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28例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蔡丽君
机构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3-673,共1页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早期诊断
儿童
非典型川崎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
血管炎综合征
诊断依据
淋巴结肿大
非
典型
病
例
分类号
R725.97 [医药卫生—儿科]
R725.417.1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反应蛋白检测对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9
作者
邓范艳
王显鹤
王海燕
机构
佳木斯大学一附院儿科
出处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6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非典型川崎病
早期诊断
分类号
R446.62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董雪芬
机构
浙江省宁波奉化市中医院
出处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7期924-925,共2页
文摘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1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皮疹、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红、皲裂发生率高,手足硬肿及淋巴结大的发生率较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发生率高,尚需注意尿常规异常、贫血、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多系统损害表现。结论发热≥5d、应用抗生素无效、具备2-3项主要诊断标准结合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作出早期诊断。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分析
C反应蛋白升高
早期诊断
球结膜充血
中性粒细胞
尿常规异常
肝功能异常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10例早期误诊体会
被引量:
1
11
作者
胡连新
机构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9期135-136,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10年间本科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误诊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误诊病例,以加强对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认识,早期诊断。10例患者中,在疾病早期(1~10d)具有4项主要临床表现3例、3项主要临床表现5例、2项主要临床表现2例,在病程恢复期具有5项主要临床表现7例,其余3例虽然仅有4项主要临床表现,但二维超声心动图出现改变,达到川崎病诊断标准。对于非典型川崎病早期临床表现具有充分认识,对病情进行连续评估、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早期确诊率,避免误诊。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误诊
早期
体会
分类号
R725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8例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韩杰
裴云霞
苑红玉
毓明涛
许亚平
刘影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032-2032,共1页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观察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心血管系统损害
冠状动脉瘤
早期诊断治疗
非
特异性
病
理改变
心肌梗塞
资料报告
分类号
R725.97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非典型川崎病30例临床诊断分析
13
作者
刘志刚
周利侠
艾婷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陕西宝鸡铁路医院儿科
出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0-57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积极预防小儿心血管病的发生。方法对30例非典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1~3项主要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部分病例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1全部病例入院时被误诊;2符合诊断典型川崎病主要症状1,2,3项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30%、53.33%;3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扩张者60%,其他心脏损害40%;4外周血实验室检查WBC升高70%,PC升高86.67%,ESR、a2-球蛋白及CRP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73.91%,87.50%及35%;5随访13例,9例2~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4例仍有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川崎病的非典型病例在婴幼儿期明显高于典型病例,提高诊断意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诊断分析
小儿
冠状动脉扩张
超声心动图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临床
主要症状
回顾性分析
非
典型
病
例
诊断标准
心血管
病
定期随访
心脏损害
婴幼儿期
早期诊断
诊断意识
发生率
入院时
WBC
外周血
ESR
CRP
升高
Keywords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diagnosis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drug therapy Gamma-globulins/therapeutic use Echocardiography Child
分类号
R725.97 [医药卫生—儿科]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0例非典型川崎病诊治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郭呈芳
机构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
出处
《中外医疗》
2009年第3期43-43,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回顾我科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非典型川崎病4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4例冠状动脉扩张者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正常2例、2个月正常1例、3个月正常1例。结论对于发热5d以上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有结膜充血、唇红干裂,血小板进行性增高者,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尽早行心脏彩超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及时拟诊,正规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特征
分类号
R72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措施
15
作者
高岭
申改青
党晓慧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7期141-14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经治疗症状消失,5例冠状动脉扩张者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正常3例,2个月正常2例,3个月正常1例。结论临床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排除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外,警惕此病的可能,在诊断发热患儿时,要仔细询问病史,做详细检查,如查看病程中有无一过性皮疹,口腔黏膜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以提高此病的诊断率。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误诊
预防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24例诊断分析
16
作者
何启明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
出处
《河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103-1104,共2页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诊断
治疗
转归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1例诊断
17
作者
王菊莉
曹洪涛
李娟
机构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19期28-28,共1页
文摘
患儿,男,3岁.以发热5天,口唇干裂3天,腹泻、腹胀2天,皮疹1天为主诉入院.患儿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38℃之间,3天前出现口唇干裂,2天前出现腹泻,为黄色稀便,每日5次,呕吐,每日2~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呈非喷射状,伴有腹痛、腹胀,1天前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当地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详.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诊断
治疗
猩红热
麻疹
颈淋巴结炎
鉴别诊断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临床诊治体会
18
作者
商怀玉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儿童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103-10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有3例冠状动脉扩张患者,经过1个月治疗后,复查均正常。整个治疗期间,无出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临床工作者需要特别重视,避免误诊,并且及时给予心脏超声检查,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特征
诊治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10例诊断体会
19
作者
胡连新
机构
鞍山市第三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627-627,共1页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早期诊断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临床表现不
典型
冠状动脉瘤
血管炎综合征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损害
临床特点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典型川崎病20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20
作者
匡云
机构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出处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9期529-530,共2页
文摘
目的针对非典型性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针对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于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得出,在20例患儿中,非典型川崎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以及肛周黏膜等出现变化以及指端变化等。结论非典型川崎病在临床中易发生误诊以及漏诊,对于持续发热以及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当进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与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等检查,尽早做出正确的诊断。
关键词
非典型川崎病
临床特点
C反应蛋白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附29例分析)
赵醴
钱娟
王莹
陈树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
3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梁海南
吴本清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
4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非典型川崎病1例
谭焱兰
安涛
郭晓清
蒲秀红
李茜
邱萌
吴琼
李鸿雁
李媛媛
郭娜
许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超声心动图在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蔡江涛
韦曙东
白梅
刘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超声心动图在儿童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
蔡江涛
白梅
刘超
王思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非典型川崎病18例临床分析
高娣
《中国医药》
200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丙种球蛋白联合双嘧达莫对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
张英旭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非典型川崎病28例分析
蔡丽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C-反应蛋白检测对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邓范艳
王显鹤
王海燕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非典型川崎病21例临床分析
董雪芬
《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非典型川崎病10例早期误诊体会
胡连新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28例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观察
韩杰
裴云霞
苑红玉
毓明涛
许亚平
刘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小儿非典型川崎病30例临床诊断分析
刘志刚
周利侠
艾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40例非典型川崎病诊治分析
郭呈芳
《中外医疗》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浅析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措施
高岭
申改青
党晓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非典型川崎病24例诊断分析
何启明
《河北医学》
CAS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非典型川崎病1例诊断
王菊莉
曹洪涛
李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非典型川崎病临床诊治体会
商怀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非典型川崎病10例诊断体会
胡连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非典型川崎病20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匡云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