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再现性图形艺术的应用设计
1
作者 张川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9年第5期128-130,共3页
非再现性图形是赋予生活以"美"的一种艺术,运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论述非再现性图形在各设计领域中的实际运用,其中包括服装、家用纺织品设计、视觉识别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
关键词 非再现性图形 服装设计 家纺设计 视觉识别设计 平面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下载PDF
非再现主义史学理论与当代西方史学观的重塑
2
作者 苏萌 《史学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9,158,159,共14页
史学观是一切史学理论的基础。总体来看,20世纪的西方史学理论奠基于两段式的再现主义史学观:史学是史学家与过去的再现活动,可分为确定事实与组织事实两个部分。近十年来,这一长期规定西方史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史学观受到了库卡宁和罗斯... 史学观是一切史学理论的基础。总体来看,20世纪的西方史学理论奠基于两段式的再现主义史学观:史学是史学家与过去的再现活动,可分为确定事实与组织事实两个部分。近十年来,这一长期规定西方史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史学观受到了库卡宁和罗斯的挑战。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史学是史学家之间的论辩活动,旨在证成断言而非再现过去。他们基于非再现主义史学观的非再现主义史学理论,既化解了两段式再现主义带来的如何客观评判主观性质的史著的难题,也与史学家实际工作契合。不过,非再现主义背离了史学家对自身工作的自我认知,因而可能被史学家拒绝,甚至损害史学事业,需要学界谨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观 再现主义 非再现主义 客观性 真实性
原文传递
修拉绘画中的造型和色彩 被引量:6
3
作者 胡伯忠 《闽江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3-136,共4页
修拉在美术史上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在一直追求以感性的生动画面效果为价值取向的体系中,修拉的绘画显得有些呆板和理性,很难被理解和产生共鸣,这是修拉不被我们接受的主要原因。感性和理性同样重要,没有理性支撑的感性也是不可靠的,研究... 修拉在美术史上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在一直追求以感性的生动画面效果为价值取向的体系中,修拉的绘画显得有些呆板和理性,很难被理解和产生共鸣,这是修拉不被我们接受的主要原因。感性和理性同样重要,没有理性支撑的感性也是不可靠的,研究修拉的绘画,有助于了解具象绘画发展到抽象绘画过程中的前期状态,启发对绘画中理性和感性的关系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拉 新印象派 非再现
下载PDF
抽象图形在音乐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瞻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对抽象图形在音乐招帖与唱片封套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形式上的分析,了解并掌握抽象图形运用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的提高音乐形象设计的表现力。
关键词 抽象图形 音乐形象设计 再现性的语义抽象图形 非再现性的抽象表现
下载PDF
FOA建筑事务所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钊 张玉坤 《时代建筑》 2006年第3期150-157,共8页
传统的建筑学理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表现出较大局限性。文章通过对FOA事务所的作品分析,来揭示他们对建筑的不同理解和诉求,在质疑传统建筑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建筑理论,以解答当代生活的速度、含糊和不确定性以及在全球... 传统的建筑学理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表现出较大局限性。文章通过对FOA事务所的作品分析,来揭示他们对建筑的不同理解和诉求,在质疑传统建筑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建筑理论,以解答当代生活的速度、含糊和不确定性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连续性”的难题,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哲学和方法来建造他们理想中的建筑与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地域性 非再现 美学 地面 表皮 虚拟
下载PDF
FOA的系统发生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菲 王伶俐 《时代建筑》 2006年第3期148-149,共2页
FOA通过对生物学中物种概念的研究, 以及对建筑中空间组织的分析,构建出了他们关于建筑的生成理论——系统发生论,其目的是要探寻建筑实践中内在的连续性,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提供一个指导方向。文章从系统发生论的来源、组织结构以及相应... FOA通过对生物学中物种概念的研究, 以及对建筑中空间组织的分析,构建出了他们关于建筑的生成理论——系统发生论,其目的是要探寻建筑实践中内在的连续性,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提供一个指导方向。文章从系统发生论的来源、组织结构以及相应的建筑作品等方面具体地分析了这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A 连续性 物种 系统发生 空间组织 表皮 非再现
下载PDF
西方浪漫主义说图的审美特征研究
7
作者 上官张帆 王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13期6-9,共4页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发展成为学界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西方“以文述图”现象中的浪漫主义诗歌说图现象就是重要话题之一,它呈现了文学对绘画的创造性言说,通过其非再现性、情感性、丰富性等审美特征,成就了现代说...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发展成为学界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西方“以文述图”现象中的浪漫主义诗歌说图现象就是重要话题之一,它呈现了文学对绘画的创造性言说,通过其非再现性、情感性、丰富性等审美特征,成就了现代说图的文学性,为当下文化语境下重建文学经典和文图关系研究提供了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说图 非再现 情感性 丰富性
下载PDF
An edge-preserving algorithm of joint image restoration and volume reconstruction for rotation-scanning 4D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
8
作者 GUO Qiang YANG Xi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960-968,共9页
A statistical algorithm for the reconstruction from time sequence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ability to jointly restore the images and reconstruct the 3D images without blurring the bounda... A statistical algorithm for the reconstruction from time sequence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ability to jointly restore the images and reconstruct the 3D images without blurring the boundary is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algorithm. First, a Bayesian model based on MAP-MRF is used to reconstruct 3D volume, and extended to deal with the images acquired by rotation scanning method. Then, the spatiotemporal nature of ultrasound images is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pa-rameter of energy function, which makes this statistical model anisotropic. Hence not only can this method reconstruct 3D ul-trasound images, but also remove the speckle noise anisotropically. Finally, we illustrate the experiments of our method on the synthetic and medical images and compare it with the isotropic reconstruc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CARDIOGRAPHY Image reconstruction ANISOTROPIC
下载PDF
“再现”的终结:德勒兹的戏剧思想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桂诚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37,41,共6页
德勒兹关于戏剧的思考集中在对权力的摒弃上。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他提出了截除戏剧元素、修正语言的戏剧实践策略,并将戏剧看作是对少数意识的呈现与创造。另外,德勒兹哲学也从戏剧中获得灵感,德勒兹对戏剧"非再现性"的看法正... 德勒兹关于戏剧的思考集中在对权力的摒弃上。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他提出了截除戏剧元素、修正语言的戏剧实践策略,并将戏剧看作是对少数意识的呈现与创造。另外,德勒兹哲学也从戏剧中获得灵感,德勒兹对戏剧"非再现性"的看法正式消解了戏剧和哲学的二元对立,提出了哲学的戏剧化思维方式,并为表演哲学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少数文学 非再现 戏剧化
原文传递
开场白:文学考古学何为?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黎 《文化与诗学》 2019年第2期26-32,共7页
张哲俊认为文学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方法是还原,目的是使文学研究成为科学。本文认为,应该在西方文论的非再现转向的问题框架中理解文学考古学。文学考古学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作为方法或者思维的文学考古和作为一门新的文学研究... 张哲俊认为文学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方法是还原,目的是使文学研究成为科学。本文认为,应该在西方文论的非再现转向的问题框架中理解文学考古学。文学考古学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作为方法或者思维的文学考古和作为一门新的文学研究学科的文学考古学。作为方法的文学考古不仅仅是去利用和发明还原的方法,通过还原文学的真与实来重构文学中的历史和历史中的文学,更是要思考还原的方法与文学之间相互生成的关系,通过历史想象文学的未来和未来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考古学 文学考古 非再现转向 物质 未来
原文传递
虚线的鸣叫──现代装饰线描的语言性探究
11
作者 陆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4,共3页
在通常情况下虚线是一个被人所忽视的、沉默的形象语言符号。虚线是非再现的,也不追求真实。虚线是开放性的,它创造的形象呈现出开放的样式;虚线是模糊性的,它用一种可能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打破原来形象的清晰性,故意拉开新形象与记忆的距... 在通常情况下虚线是一个被人所忽视的、沉默的形象语言符号。虚线是非再现的,也不追求真实。虚线是开放性的,它创造的形象呈现出开放的样式;虚线是模糊性的,它用一种可能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打破原来形象的清晰性,故意拉开新形象与记忆的距离;虚线也是具有高度统一性的,虚线艺术是通过取消各个部分一致的独立性来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线 非再现 开放性 模糊性 统一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