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致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
1
作者 朱杰 储岳峰 +2 位作者 胡文杰 钱福东 周鑫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3期521-523,共3页
1资料病人,女,51岁,因“突发胸痛伴晕厥2 h”急诊入院,病人入院前2 h突发心前区疼痛,位于胸骨后,手掌大小范围,无明显界限,程度较剧,有胸闷、大汗,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持续30 min以上不能缓解,伴烦躁不安,并出现晕厥1次,约3 min后意... 1资料病人,女,51岁,因“突发胸痛伴晕厥2 h”急诊入院,病人入院前2 h突发心前区疼痛,位于胸骨后,手掌大小范围,无明显界限,程度较剧,有胸闷、大汗,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持续30 min以上不能缓解,伴烦躁不安,并出现晕厥1次,约3 min后意识自行转清,呼叫“120”入我院急诊科,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Ⅱ、Ⅲ、aVF、V7~V9导联ST段抬高,Ⅰ、aVL导联ST段压低,心率45次/min,拟诊“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收住心内科。入院时急诊18导联心电图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非冠状动脉阻塞 血栓
下载PDF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岩 许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186-190,共5页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普及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的报道日渐增多,近年来其概念不断更新,2020年欧洲指南正式将MINOCA确立为一种“工作诊断”以促进临床医师进一步寻找心肌损伤的原因。但...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普及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的报道日渐增多,近年来其概念不断更新,2020年欧洲指南正式将MINOCA确立为一种“工作诊断”以促进临床医师进一步寻找心肌损伤的原因。但由于受经济、经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临床实际工作对MINOCA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对MINOCA的病因及治疗进展进行分类总结阐述,并提供不同医疗资源条件下的两种不同诊断思路,建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MINOCA的诊断策略,以期及时准确地诊断,改善患者预后,同时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药干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滢如 王震 +4 位作者 王咏 陈文静 袁杰 杜昌鹏 程艳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590-593,共4页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西医多以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抗缺血、降脂等药物治疗,而近年研究发现中药在该类患者中亦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中药多靶点、多通路改善INOCA患者CMD的...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西医多以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抗缺血、降脂等药物治疗,而近年研究发现中药在该类患者中亦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中药多靶点、多通路改善INOCA患者CMD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INOC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阻塞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下载PDF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4
作者 何传辉 李姚娜 杨慧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诊断较一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更为困难,可能难以与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非缺血性疾病区分开来,治疗时机的延误对患者起到巨大损害作用。本文就MINOCA的临床...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诊断较一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更为困难,可能难以与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非缺血性疾病区分开来,治疗时机的延误对患者起到巨大损害作用。本文就MINOC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研究进展
5
作者 薛陈天 高想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82-86,共5页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的发生机制主要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结构重构和痉挛,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危险因素管理,以及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中医学...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的发生机制主要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结构重构和痉挛,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危险因素管理,以及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中医学对INOCA的认识主要在病位与病理状态2个层面,病位以“血-脉-心络”共病和“脉络病-微血管病”为主,病理状态为“痰、瘀、毒、风”致病和“阳微阴弦”致病;治法主要包括行气除郁、活血化瘀法,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温阳通脉、祛痰化瘀法等,通过改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冠状动脉微循环,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治疗INOCA。今后应进一步探讨INOCA的发病机制,将病机理论贯穿于临床治疗中,并加强虫类药的使用和研究,寻找有效方剂和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伴阻塞冠状动脉疾病 中医药 病机 治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心脾相关”论治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佳敏 曾敏 +2 位作者 谢煌烈 韩鹏宇 郑朝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71-175,181,共6页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schaemia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INOCA)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胸闷等不适症状反复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医大师邓铁涛提出“五脏相关,心脾为要”的论治体系,INOCA属本虚标...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schaemia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INOCA)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胸闷等不适症状反复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医大师邓铁涛提出“五脏相关,心脾为要”的论治体系,INOCA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脾肾虚,重在心脾同调,标实为痰、瘀为主,甚者痰瘀互结。治疗上当以养心为主,重视健脾,兼顾固肾、疏肝理肺之法,辨证施治,屡见奇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伴阻塞冠状动脉疾病 心脾相关 胸痹心痛
下载PDF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病人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与心电图“6+2”现象的相关性
7
作者 吴方园 来春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6期3039-3042,共4页
目的:探讨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CAD)病人中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与心电图“6+2”现象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6月因心电图提示ST-T改变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果符合NOCAD的92例... 目的:探讨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CAD)病人中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与心电图“6+2”现象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6月因心电图提示ST-T改变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果符合NOCAD的92例病人,同期进行了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按照心电图是否符合“6+2”现象分为“6+2”组(52例)和非“6+2”组(对照组,40例)。分别测量两组病人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3支血管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并计算3支血管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比较两组3支血管微循环阻力及平均微循环阻力的差异,分析“6+2”组心电图“6+2”现象与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的相关性,及临床因素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的影响。结果:“6+2”组LAD、LCX、RCA及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2”组不同冠状动脉分支LAD、LCX、RCA及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2”组病人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NOCAD病人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与心电图“6+2”现象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升高与NOCAD病人心电图“6+2”现象呈正相关,微循环阻力升高水平受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的激活、糖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心电图作为一种简单的临床无创检查,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有一定的评估、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图“6+2”现象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SPECT在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黄佳慧 袁耿彪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390-2397,共8页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患病率持续上升,目前仍缺乏简便有效的确诊方法,且对其进行准确的危险度分层以实现个体化治疗仍面临重大挑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不仅可以评估心肌灌注与左心室功能,而且有望实现血流...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患病率持续上升,目前仍缺乏简便有效的确诊方法,且对其进行准确的危险度分层以实现个体化治疗仍面临重大挑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不仅可以评估心肌灌注与左心室功能,而且有望实现血流的精确量化分析,为INOCA的诊疗提供重要价值。本文旨在对SPECT在INOCA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各种应用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伴阻塞冠状动脉疾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下载PDF
从肝论治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思路探讨
9
作者 杨辉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6期3194-3197,共4页
目的 以疏肝解郁法治疗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临床研究为例,探讨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中医诊疗思路。方法选取100例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西药治疗的基础... 目的 以疏肝解郁法治疗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临床研究为例,探讨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中医诊疗思路。方法选取100例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中药,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疏肝解郁法治疗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从肝论治为中医辨治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阻塞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 疏肝解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10
作者 范蒙蒙 张学平 刘志强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随访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866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随访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866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为MINOCA组及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随访1年MACE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MACE,再将MINOCA组的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INOCA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MINOCA组患者的年龄低于MI-CAD组,女性患者多,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低于MI-CAD组,实验室部分指标低于MI-CAD组;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MI-CAD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MI-CAD组,室壁运动异常和心功能分级高患者的比例低于MI-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结果显示MINOCA组和MI-CAD组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13.095,95%CI:1.799~7.398)、LVEF低(OR=0.036,95%CI:0.012~0.679)是MIONCA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NOCA女性患者较多,年龄偏低,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少,但MACE的发生并不比MI-CAD患者少。吸烟、LVEF低是MINOCA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心电图表现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1
作者 刘娜 刘东升 +4 位作者 金平丹 刘斌 白春兰 王倩 褚艳荣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6-340,35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电图表现下,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行冠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符合MINOCA诊断的患者361例,按照心... 目的探讨不同心电图表现下,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行冠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符合MINOCA诊断的患者361例,按照心电图表现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还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将其分为STEMI组(n=84)和NSTEMI组(n=277)。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与STEMI组相比,NSTEMI组平均发病年龄更大,女性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占比均更高;STEMI组有吸烟史者占比更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TEMI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高于NSTEMI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以NSTEMI组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病因以斑块破裂、冠脉痉挛、血栓形成比例更高,NSTEMI组病因则以氧供失衡、不明病因比例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OCA患者心电图改变以NSTEMI多见。与心电图表现为STEMI的MINOCA患者相比,NSTEMI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更大,女性更多见,临床危险因素占比更高,炎症指标及血小板指标更低,病因以氧供失衡、不明病因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心电图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不同性别非冠状动脉阻塞性胸痛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丹 李昭屏 +2 位作者 李卫虹 汪羚利 杜兰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非冠状动脉阻塞性胸痛患者冠脉血流储备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1年10月至2017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就诊的302例影像学检查证实冠脉狭窄<50%的胸痛患者,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非冠状动脉阻塞性胸痛患者冠脉血流储备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1年10月至2017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就诊的302例影像学检查证实冠脉狭窄<50%的胸痛患者,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冠脉血流储备(CFR),比较男女性CFR特点。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0.1±9.1)岁,男性117例(38.7%)。总体CFR为2.92±0.64,女性CFR低于男性[(2.86±0.62)vs.(3.02±0.67),P=0.039]。总体人群出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即CFR<2.5者77例(25.5%),男女两组间CMD发生率无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及吸烟是男性CFR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BMI是女性CF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冠脉阻塞性胸痛患者女性CFR低于男性,但两者CMD发生率无差异;年龄、高血压病史及吸烟是男性CFR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BMI是女性CFR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胸痛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经胸多谱勒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黛力新治疗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王希超 袁月 +1 位作者 夏博宇 郗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16-0119,共4页
探讨黛力新治疗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病人6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30例... 探讨黛力新治疗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病人6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另3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对对照组进行干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黛力新对观察组进行干预,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负面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病人应用黛力新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不仅可使病人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可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疗效较佳,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力新 阻塞冠状动脉疾病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滑振 张哲 +2 位作者 翟凤婷 董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95-3497,共3页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特殊的心肌梗死的类型,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现代医学表明病因机制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其中心源性原因又可分为冠脉血管源性、心肌源性、血栓栓塞倾向性病因;而中医药对...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特殊的心肌梗死的类型,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现代医学表明病因机制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其中心源性原因又可分为冠脉血管源性、心肌源性、血栓栓塞倾向性病因;而中医药对其病因病机则认为虚是其发病的基础,气郁是发病的始动因素,瘀阻脉络是发病的关键环节,痰浊黏凝是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内毒损络是加重的内在机制。在临床上需重视寻因,针对其具体病机而对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 中西医 病因病机
原文传递
ESC工作组关于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诊疗建议解读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为民 赵红岩 李俭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2期-,共4页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日益受到关注,2016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工作组发布了关于MINOCA的诊疗建议,详细阐述了MINOCA的定义、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流程及相关治疗等内容 [1].
关键词 指南 冠状动脉 阻塞性病变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宁 陈林 +2 位作者 尹唯思 刘兴基 刘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60-1564,共5页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一种具有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其特征是冠状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狭窄<50%)的心肌梗死,约占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10%。既往研究认为MINOCA患者冠状动脉无显著性狭窄,其预后优于冠状动脉阻...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一种具有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其特征是冠状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狭窄<50%)的心肌梗死,约占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10%。既往研究认为MINOCA患者冠状动脉无显著性狭窄,其预后优于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患者,但近年来MINOCA患者预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较年轻,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 预后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下载PDF
年轻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海华 俞梦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72-977,共6页
目的:探讨年轻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入选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年龄≤40岁的患者共593例,按照造影结果分为MINOCA组(n=32... 目的:探讨年轻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入选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年龄≤40岁的患者共593例,按照造影结果分为MINOCA组(n=32)和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组(AMI-CAD组,n=561),比较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药物治疗情况。结果:MINOCA占AMI的5.4%。MINOCA组合并高血压(15.6%vs.40.5%,P=0.005)、糖尿病(3.1%vs.17.3%,P=0.046)和高脂血症(62.5%vs.78.8%,P=0.046)的比例均低于AMI-CAD组。两组患者在所累及的心脏部位、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比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0%比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INOCA组总胆固醇水平[(3.94±0.86)mmol/L vs.(4.41±1.21)mmol/L,P=0.028]和糖化血红蛋白[(5.81±0.77)%vs.(6.15±1.22)%,P=0.025]均低于AMI-CAD组。MINOCA组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75.0%vs.95.5%,P<0.001)和β受体阻滞剂(78.1%vs.91.3%,P<0.001)治疗比例均低于AMI-CAD组,而钙拮抗剂(40.6%vs.16.8%,P=0.001)治疗比例高于AMI-CAD组(P均<0.05)。MINOCA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AMI-CAD组(6.3%vs.33.2%,P=0.001)。结论:年轻MINOCA患者传统危险因素少于AMI-CAD患者,临床表现则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 年轻人群 危险因素 痉挛
下载PDF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静 高敬 +3 位作者 张迎花 司瑾 左雪冰 李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措施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措施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患者109例。采用标准化问卷调查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进行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结果与基线比较,随访1年时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59.6%比19.3%,χ2=37.178,P<0.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8.6%比28.4%,χ2=9.374,P=0.002)、β1受体阻滞剂(54.1%比22.9%,χ2=22.389,P<0.001)和他汀类药物(69.7%比22.0%,χ2=49.955,P<0.001)的比例均显著增加,FMD(8.7%±6.0%比7.0%±6.2%,t=3.966,P<0.001)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69.7±9.0比65.0±8.9,t=5.437,P<0.001)均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观察到,在以胸痛就诊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胸痛 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 血管内皮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预测因素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金鑫 段鹏 朱庆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和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梗绿色通道收治的直接行PCI的STEMI患者15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是否超过50%分为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组17例和冠状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和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梗绿色通道收治的直接行PCI的STEMI患者15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是否超过50%分为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组17例和冠状动脉阻塞性STEMI组137例。收集、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的预测因素进行两组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联合预测因子对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预测价值。结果在STEMI患者中冠状动脉非阻塞与阻塞相比,白细胞计数较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较低。白细胞计数(OR=O.472,95%CI0.321-0.695,P〈0.01)和血浆纤维蛋白原(OR=0.200,95%CI0.054~0.747,P=0.017)是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两个因素联合预测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P〈0.01),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87.1%。结论白细胞计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独立预测因素。两个因素对冠状动脉非阻塞性STEMI的联合预测价值较高,或可帮助判断STEMI患者冠状动脉为阻塞性或非阻塞性,以选择下一步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阻塞 预测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谭静 高敬 +3 位作者 张迎花 司瑾 左雪冰 李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 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 目的 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119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64例,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60岁.专业培训人员采用标准化问卷调查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行超声心动图和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分为FMD正常组(FMD>10%)和减低组(FMD≤10%).根据变量类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心脏结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参数,采用偏相关分析FMD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 研究人群中FMD减低比例占73%,两组人群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结构指标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射血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MD降低组较FMD正常组E/A比值显著减低(1.0±0.3比1.3±0.4,P<0.001)、E/e'比值显著升高(15.3±6.7比12.6±3.6,P=0.006),控制年龄等影响因素,偏相关分析显示FMD与E/A比值存在正相关(r=0.261,P=0.005),FMD与E/e'呈负相关关系(r=-0.203,P=0.033).结论 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内皮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左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