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脑膜动静脉瘘出血及非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鹏 王蒙 +4 位作者 刘超 韩伟杰 张振宇 孙红卫 刘献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出血及非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NH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DSA确诊的161例DAVF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情况,并进行随访。研究的终点事件为出血和N...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出血及非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NH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DSA确诊的161例DAVF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情况,并进行随访。研究的终点事件为出血和NHND。采用Cox回归分析颅内出血和NHND的危险因素。结果:161例患者中发生颅内出血26例,发生NHND 30例。瘘口位置位于大静脉窦区54例,海绵窦区46例,其他窦区61例。根据有无皮层静脉引流(CVD)和皮层引流静脉扩张(VE)分为3组:无CVD组38例,有CVD无VE组100例,CVD+VE组23例。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是DAVF发生出血(HR=3.759,95%CI=1.515~9.328,P=0.004)和NHND(HR=4.351,95%CI=1.922~9.852,P<0.001)的危险因素。结论:VE是DAVF患者发生出血和NHN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出血 非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皮层静脉引流 静脉扩张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对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圣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20期17-17,共1页
脑卒中是指由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的突然起病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中医认为气血逆乱,风、火、痰、瘀是导致患者发生血溢脑络或脑络痹阻的原因。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和修复直接影响其预后及康... 脑卒中是指由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的突然起病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中医认为气血逆乱,风、火、痰、瘀是导致患者发生血溢脑络或脑络痹阻的原因。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和修复直接影响其预后及康复。脑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是脑卒中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死亡。现代医学方法对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应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对患者在病理生理治疗上的针对性相对较差,且不良反应较多。清开灵注射液来源于传统中药"安宫牛黄丸",是在其基础上改良而成的针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开窍熄风、化痰通络等功效,不仅具有抗感染、抗炎、改善高热昏迷的作用,而且在促进脑卒中患者脑血肿吸收,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缺血缺氧,及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损害 脑卒中患者 清开灵注射液 疗效观察 出血性 血肿周围水肿 循环障碍性疾病 生理治疗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75例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胞磷胆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75例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胞磷胆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脑血管的储存功能[血流灌注指数(PI)、脑血管储备能力(CVR)、脑动脉平均血流量(MCV)增加值]、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28.87±0.38)分高于对照组的(27.15±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VR(47.13±6.36)%、MCV增加值(35.13±5.26)cm/s高于对照组的(37.24±5.61)%、(23.38±3.91)cm/s, PI(0.40±0.12)低于对照组的(0.62±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26.24±1.64)分高于对照组的(22.15±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指标,改善其脑血管的储存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脑梗死 巴曲酶 依达拉奉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周轶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55-58,共4页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各30例的A、B组,均给予胞磷胆碱治疗,B组联合依...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各30例的A、B组,均给予胞磷胆碱治疗,B组联合依达拉奉、巴曲酶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1)治疗总有效率B组(96.67%)>A组(76.67%),对比P〈0.05。(2)定向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命名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视空间及执行能力B组评分(4.56±2.55分、4.84±2.47分、5.15±2.33分、4.50±2.62分、4.43±2.35分、4.19±2.01分、4.42±2.57分)均较A组的(3.35±2.04分、3.14±2.12分、4.39±2.27分、3.17±2.49分、3.21±2.07分、2.74±1.73分、3.20±2.05分)更高,对比P〈0.05。(3)治疗7、14、21及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40±2.75分、13.05±2.52分、10.41±2.63分、8.71±1.08分)均较A组(18.81±2.13分、16.21±2.21分、14.33±2.14分、11.34±2.79分)更低,对比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有效率,可减少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同时改善患者认知状态,具备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巴曲酶 脑梗死 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岳红 李伟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806-808,共3页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是脑梗死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脑梗死后缺血灶内发生的出血性转化,为脑血管闭塞或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脑组织在缺血、缺氧和坏死的基础上继发的出血,其程度为小出血点到实质血肿.由于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是脑梗死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脑梗死后缺血灶内发生的出血性转化,为脑血管闭塞或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脑组织在缺血、缺氧和坏死的基础上继发的出血,其程度为小出血点到实质血肿.由于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HT的检出率较以往增多.随着对急性脑梗死抗凝、溶栓等治疗的普及,可能会增加HT的发生率,部分发生HT的患者可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甚至死亡,给抗凝、溶栓等治疗带来风险,因此对HT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84例脑梗死HT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84例脑梗死非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资料,寻找脑梗死HT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测和溶栓、抗凝等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出血性转化 相关危险因素 神经功能恶化 血流动力学障碍 脑血管闭塞 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意义及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孙燕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对脑梗死(CI)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D-二聚体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9-02—2013-02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4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均检测D-二聚体含量,根据D-二聚体含量...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对脑梗死(CI)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D-二聚体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9-02—2013-02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4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均检测D-二聚体含量,根据D-二聚体含量将观察组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比较3组D-二聚体含量,统计分析观察组D-二聚体含量与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改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患病后的第3、7、12天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0.98±0.15)、(1.19±0.19)、(1.25±0.21)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3、7、12天的D-二聚体含量(0.28±0.13)、(0.25±0.16)、(0.27±0.1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患病后的第3、7、12天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1.62±0.16)、(1.99±0.24)、(2.26±0.27)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患病后的第3、7、12天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观察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并发率分别为10.00%、37.50%,出血性脑梗死的并发率分别为6.67%、28.12%;观察组A患病后的第3、7、12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4.13±3.02、21.20±2.59、14.50±1.88;观察组B的评分分别为33.70±3.17、30.61±2.74、26.36±2.36;观察组B的并发率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A,说明脑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与多脏器功能障碍、出血性脑梗死的并发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脏器功能障碍、出血性脑梗死的并发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紧密相关,可为临床诊断与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D-二聚体 多脏器功能障碍 出血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脑康对大鼠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柳倩 潘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8-29,32,共3页
目的:研究脑康对大鼠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注入自体血形成出血性脑卒中模型,观察大鼠死亡率、脑神经功能缺失状态及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测试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谷胱甘... 目的:研究脑康对大鼠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注入自体血形成出血性脑卒中模型,观察大鼠死亡率、脑神经功能缺失状态及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测试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还原酶(GSH-Px)活力。结果:脑康能明显减轻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延长断头后大鼠张口喘气时间,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并能明显增强T-SOD和GSH-Px活力。结论:脑康对大鼠出血性脑卒中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康 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障碍 脂质过氧化 治疗 药理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管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小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期7-7,共1页
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疾病,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及时有效的溶栓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溶栓也会引起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等并发症。美国国家神经病... 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疾病,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及时有效的溶栓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溶栓也会引起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等并发症。美国国家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and Stroke,NINDS)研究表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症状出血率各为6.4%和0.6%,致死性出血率分别为2.9%和0.3%,差异有显著性。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可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增加病死率,这大大限制了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因此,研究溶栓后HT机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对降低HT的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李小刚教授择其要者撰文如下,与读者朋友共同探讨如何理解SICH和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性卒中 出血性转化 溶栓后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HEMORRHAGE 神经功能障碍 管理 相关危险因素
下载PDF
出血性脑卒中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少锋 王宝华 +1 位作者 李粉根 薛清波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82-384,共3页
出血性脑卒中是指非外伤性的自发性颅内出血,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以及凝血障碍性疾病等。在欧美国家,成年人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0%~20%,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达35%~52%... 出血性脑卒中是指非外伤性的自发性颅内出血,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以及凝血障碍性疾病等。在欧美国家,成年人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0%~20%,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达35%~52%。而在我国,出血性脑卒中达全部中风病人的21%-48%,病死率和致残率居各类卒中首位,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高达19.3%~50%,且存活者中超过30%遗留有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微创治疗 自发性颅内出血 凝血障碍性疾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 神经功能障碍 脑动脉硬化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雄 周德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3期339-341,共3页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 出血性中风 中医药治疗 后遗症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 疗效评定标准 神经功能障碍 语言障碍
下载PDF
盐酸赖氨酸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艾润青 史宇涵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盐酸赖氨酸 出血性脑血管病 疗效观察 出血患者 神经功能障碍 突然发病 定位体征 偏瘫失语 发病时间
下载PDF
揿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令逸 黄思琴 李艳景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4期817-820,共4页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所引起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中医把脑卒中归类为中风。近年来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性疾病,发病率、...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所引起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中医把脑卒中归类为中风。近年来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性疾病,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为显著,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致死性疾病 血管阻塞 出血性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脑部血管 神经功能缺失 人体健康
下载PDF
多奈哌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梁缨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337-1339,共3页
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共同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 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共同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症,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多奈哌齐 神经功能缺损 流行病学调查 脑血管疾病 缺氧性 认知障碍
下载PDF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爱明 李秋艳 霍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7期2948-2950,共3页
脑梗死和脑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重症脑血管疾病,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其主要原因为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导致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脑出血(CH)指非外伤性脑实... 脑梗死和脑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重症脑血管疾病,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其主要原因为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导致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脑出血(CH)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2]。CI与CH的临床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均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但两者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因此,临床对于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性坏死 血管破裂 神经功能障碍 外伤性 诊断和鉴别诊断 同型半胱氨酸 凝血功能指标 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颈髓兴奋性神经元在维持脊髓损伤小鼠呼吸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Satkunendrarajah S Karadimas SK +2 位作者 Laliberte AM 朱昌荣 夏虹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6期370-370,共1页
呼吸功能障碍是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各种脊柱退变、感染、肿瘤或血管疾病均可引起非创伤性颈脊髓损伤,进而导致严重的颈髓损伤、运动神经元损害和神经功能缺损,但呼吸功能障碍并不显著。本研究的目... 呼吸功能障碍是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各种脊柱退变、感染、肿瘤或血管疾病均可引起非创伤性颈脊髓损伤,进而导致严重的颈髓损伤、运动神经元损害和神经功能缺损,但呼吸功能障碍并不显著。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非创伤性颈脊髓损伤赖以维持呼吸功能的颈脊髓微循环的变化,旨在寻找创伤性脊髓损伤后恢复呼吸功能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障碍 运动神经元损害 颈脊髓损伤 颈髓损伤 兴奋性 创伤性 小鼠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卒中后同侧手功能障碍与远期预后关系的研究
16
作者 张东云(译) Razak R 《中国康复》 2022年第8期476-476,共1页
常有报道显示卒中后出现同侧手(ILH)的功能障碍,然而其发生率和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对亚急性卒中患者发生同侧手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研究对象为2003年至2021年5月期间连续入住医院卒中病房的患者,受试者是首... 常有报道显示卒中后出现同侧手(ILH)的功能障碍,然而其发生率和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对亚急性卒中患者发生同侧手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研究对象为2003年至2021年5月期间连续入住医院卒中病房的患者,受试者是首次发生单侧缺血或出血性卒中后8~183天的成年患者。采用Purdue钉板测试(PPT)评估同侧手的灵活性,测力计测量握力。卒中后7~12月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第二次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出血性卒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卒中后 远期预后 神经功能缺损 成年患者 测力计
下载PDF
让患者驱散卒中后情感障碍的阴霾
17
作者 郑天衡 《科学生活》 2024年第9期72-73,共2页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指因各种因素导致脑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引发的急性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脑梗死”和“脑出血”。脑卒中不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多数经历卒中后的患者还会遗留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指因各种因素导致脑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引发的急性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脑梗死”和“脑出血”。脑卒中不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多数经历卒中后的患者还会遗留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大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支配全身各个脏器及肢体活动,所以脑卒中可表现为各种症状,出现何种症状取决于大脑受损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神经功能障碍 出血性脑卒中 中枢神经系统 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 脑中风 出血
下载PDF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3例报告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为安 曲方 张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酮症性高血糖 偏侧舞蹈症 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脑出血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杨磊 秦伟 胡文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6,共3页
1 概述 脑出血(ICH)是一种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急性、自发性出血。ICH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ICH。导致原发性脑出血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淀粉样脑血管病。其中高血压是ICH最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大约60%~70%的原发ICH患者有... 1 概述 脑出血(ICH)是一种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急性、自发性出血。ICH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ICH。导致原发性脑出血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淀粉样脑血管病。其中高血压是ICH最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大约60%~70%的原发ICH患者有高血压。淀粉样脑血管病(CAA)常常引起脑叶型ICH,并且易于复发,约15%患者存在CAA。在欧美国家,脑出血患者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0%~15%,在亚洲地区,其占所有卒中患者的20%~30%。我国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卒中患者的21%~48%,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高达30%~50%,存活者中超过30%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出血 淀粉样脑血管病 独立预测因素 卒中患者 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障碍 自发性出血 ICH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20
作者 曹莉 李琴 毕齐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术前有脑梗死的择期≥60岁的OPCABG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择期术前无脑梗死病史≥60岁的OPCABG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手术...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术前有脑梗死的择期≥60岁的OPCABG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择期术前无脑梗死病史≥60岁的OPCABG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时间与研究组相近,年龄相差5岁以内,同一组手术医生。结果 研究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7.8%与4.6%,OR=6.269,95% CI2.218~17.717,P〈0.01)。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谵妄22例及更缺血性卒中8例,术后卒中均发生在术后24h以后;研究组术后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分别为(26.5±16.4)h与(21.6±8.8)h,(23.6±9.2)d与(19.4±5.7)d,P〈0.01]。结论 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中,术前具有脑梗死者较无脑梗死者更易发生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如谵妄及卒中,其ICU及住院时间均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神经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