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作者

机构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制度化矛盾解决方式的成因、类型与应对 被引量:3
1
作者 邵燕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7年第1期98-111,共14页
现阶段,非制度化矛盾解决方式频现,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治理难题。为有效应对非制度化矛盾,本文进一步厘清了非制度矛盾解决方式的内涵和类型。本文将非制度矛盾解决方式分为制度合理—手段非制度化、制度不合理—手段非制度化、制... 现阶段,非制度化矛盾解决方式频现,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治理难题。为有效应对非制度化矛盾,本文进一步厘清了非制度矛盾解决方式的内涵和类型。本文将非制度矛盾解决方式分为制度合理—手段非制度化、制度不合理—手段非制度化、制度不合理—手段制度化三种类型。选择非制度化矛盾解决方式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短缺与执行偏差,非制度化主体收益的心理预期、闹事亚文化的形成与蔓延,这三种因素相互交织,促成了非制度化矛盾解决方式的选择偏好。为此,应通过完善制度化矛盾吸纳机制,完善矛盾化解的制度供给,破解闹事亚文化的困局,加强源头治理减少矛盾源等治理之策,将非制度化矛盾解决方式纳入到制度化化解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化矛盾化解方式 非制度化矛盾解决方式 闹事亚文化类型化分析
原文传递
矛盾解决方式新探
2
作者 张景荣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2-44,共3页
矛盾有两类解决,即暂时解决与彻底解决。两类解决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解决方式。本文拟以这一特定角度,重新对矛盾解决方式作必要的探讨.一提起矛盾的解决,人们很容易想到矛盾的彻底解决,即矛盾已发展到最后关头,于是通过一... 矛盾有两类解决,即暂时解决与彻底解决。两类解决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解决方式。本文拟以这一特定角度,重新对矛盾解决方式作必要的探讨.一提起矛盾的解决,人们很容易想到矛盾的彻底解决,即矛盾已发展到最后关头,于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消解旧的矛盾,使原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完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解决方式 解决矛盾 对立统一关系 不同特点 矛盾统一体 矛盾暂时解决 强制 自然环境 特殊方式 矛盾运动
下载PDF
最高法出台意见提供更多纠纷解决方式
3
《人民政坛》 2009年第9期4-4,共1页
据光明日报8月5日报道,并非所有的官司都要进法院。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这份《若干意见》完善了诉讼与仲裁、行政调处... 据光明日报8月5日报道,并非所有的官司都要进法院。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这份《若干意见》完善了诉讼与仲裁、行政调处、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以及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机制。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孙军工表示:“这有利于缓解有限的司法资源与日益增长的解决纠纷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鼓励发展各具特点的纠纷解决方式,有利于使不同特点的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 纠纷解决机制 矛盾纠纷 社会和谐稳定 光明日报 人民调解 新闻发言人
下载PDF
科学构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
4
《四川统一战线》 2012年第2期21-21,共1页
当前,我省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存在着部分地方对科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认识不到位;人民法院审判压力增大;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有待进一步发挥作用;民意表达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等问题。我们认为,科学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 当前,我省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存在着部分地方对科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认识不到位;人民法院审判压力增大;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有待进一步发挥作用;民意表达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等问题。我们认为,科学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运用法治手段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可以为四川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科学构建 化解机制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矛盾纠纷 化解工作 法院审判 表达渠道
下载PDF
浦东:筑好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5
作者 储建忠 《上海人大月刊》 2012年第12期33-33,共1页
人心调解是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称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着力推动人民渊解工作,努力为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 矛盾纠纷 防线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区人大常委会 又好又快发展 化解矛盾 依法履职 经济社会
下载PDF
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调解工作机制——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 被引量:6
6
作者 蒋惠岭 李邦友 向国慧 《中国审判》 2009年第9期12-15,共4页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解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解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应完善诉讼与仲裁、行政调处、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以及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机制,并立足司法调解,着重提出了加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有机结合的具体意见。《若干意见》的出台,将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解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 纠纷解决机制 法院调解 矛盾 工作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读
原文传递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走深走实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晓军 《当代贵州》 2024年第6期60-61,共2页
铜仁市司法局认真总结人民调解工作好经验做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提高调解工作质量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做... 铜仁市司法局认真总结人民调解工作好经验做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提高调解工作质量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矛盾,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安定团结。铜仁市司法局认真总结人民调解工作好经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工作 违法犯罪 枫桥经验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司法局 铜仁市 化解矛盾
下载PDF
关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
8
作者 刘琳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各种矛盾呈多发趋势,在纠纷解决机制单一的情况下,大量的社会矛盾以案件的形式被导入诉讼程序,给法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弱化的纠纷解决模式不但不利于矛盾的化解,更不适应于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发端于美... 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各种矛盾呈多发趋势,在纠纷解决机制单一的情况下,大量的社会矛盾以案件的形式被导入诉讼程序,给法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弱化的纠纷解决模式不但不利于矛盾的化解,更不适应于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发端于美国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给单一的纠纷解决模式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对弥补诉讼制度弊端、缓解诉讼压力以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社会矛盾 社会管理方式 转型时期 诉讼程序 社会发展 制度弊端 多元化
原文传递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辉 《中国医院》 2012年第7期1-1,共1页
医疗纠纷是我国现代社会长期存在而又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之一,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建立和完善医患满意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势在必行。第三方调解机制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医疗纠纷调解中的作... 医疗纠纷是我国现代社会长期存在而又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之一,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建立和完善医患满意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势在必行。第三方调解机制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医疗纠纷调解中的作用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并已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业内相关专家对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相关情况及部分国家的相关经验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对完善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调解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医患双方 社会矛盾 诊疗秩序 相关情况 合法权益 国内外
下载PDF
“1+X”联动调解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宗寿强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4-57,共4页
面对新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解决机制,而应当充分发挥诉讼和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特点,构建科学、系统的诉讼和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关键词 联动 调解机制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矛盾纠纷 社会组织 诉讼调解 解决机制 积极构建 法院 调处机制 新时期 矛盾 解过程 优势 衔接 系统 特点 科学 济阳 核心
下载PDF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矛盾化解的催化剂
11
作者 付金 《法庭内外》 2018年第6期50-51,共2页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李迎新在主题发言时提到,期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完善以诉讼与非诉讼方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解决纠纷的需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李迎新在主题发言时提到,期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完善以诉讼与非诉讼方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解决纠纷的需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诚然,司法定分止争是最终的公平正义,而快速、灵活、高效地化解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社会矛盾纠纷 催化剂 全国政协委员 诉讼方式 解决纠纷 人民群众 治理体系
原文传递
“老娘舅”刘平林的人民调解“四季歌”
12
作者 鞠九江 狄邦建 《华人时刊》 2014年第7期8-10,共3页
人民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娘舅"为吴语词,意即舅舅。在长江三角洲吴语区一带,人们常将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人称作"老娘舅"。上海市金山区政府曾拿出专项经费... 人民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娘舅"为吴语词,意即舅舅。在长江三角洲吴语区一带,人们常将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人称作"老娘舅"。上海市金山区政府曾拿出专项经费,将有威望的"老娘舅"聘为专职调解员,让这些最熟悉乡情民风的"老娘舅"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中唱主角。今年54岁的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的司法所所长刘平林,也被乡亲们誉为"老娘舅"。他一年四季致力于化解矛盾、平息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唱响了一曲老区和谐平安的"四季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刘平 维护社会稳定 化解矛盾 长江三角洲 中国特色 国际社会
下载PDF
完善人民調解法律制度 推動人民調解工作發展
13
作者 郝赤勇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 2010年第6期2-5,58-62,共9页
人民调解植根于“息诉止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现代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基层民... 人民调解植根于“息诉止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现代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工作 法律制度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中国传统文化 人民调解制度 民主政治制度 化解矛盾
原文传递
公证——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节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颖宏 《中国公证》 2013年第2期35-36,共2页
化解社会矛盾方式不仅仅是诉讼.非诉讼方式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学者对诉讼外矛盾纠纷的解决方式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往往对法院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途径关注较多.而对公证更关注预防纠纷的功能.对其解决纠纷方面的作用... 化解社会矛盾方式不仅仅是诉讼.非诉讼方式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学者对诉讼外矛盾纠纷的解决方式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往往对法院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途径关注较多.而对公证更关注预防纠纷的功能.对其解决纠纷方面的作用关注较少。事实上,公证独特的职能优势决定了它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大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公证 诉讼方式 节点 矛盾纠纷 法院调解 解决纠纷 纠纷解决
原文传递
金融纠纷:打通非诉讼化解之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胜军 《金融博览》 2011年第16期18-19,共2页
诉讼和非诉讼解决纠纷是两种并行的社会矛盾化解方式。 “非诉讼解决纠纷”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那时,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社会矛盾凸显,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大、诉讼收费昂贵。由于司法资源有限,很多诉讼案... 诉讼和非诉讼解决纠纷是两种并行的社会矛盾化解方式。 “非诉讼解决纠纷”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那时,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社会矛盾凸显,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大、诉讼收费昂贵。由于司法资源有限,很多诉讼案件拖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便创造性地使用了一些新的纠纷解决方式,建立了多种形式的“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化 金融纠纷 诉讼方式 解决纠纷 经济发展速度 纠纷解决方式 社会矛盾 六七十年代
原文传递
探索人民调解医患矛盾的法治保障——医患纠纷人民调解职业化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琳青 《检察风云(社会治理理论专刊)》 2015年第3期51-53,共3页
人民调解是我国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依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 人民调解是我国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依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行业I生、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医患纠纷人民化解工作,是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和化解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的有效探索,也是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组织 医患纠纷 法治保障 医患矛盾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职业化 社会矛盾纠纷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原文传递
北京西城法院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17
作者 穆南 《长安》 2015年第3期43-43,共1页
北京市西城法院以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衔接为支点,深入推进司法手段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联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北京市 化解机制 矛盾纠纷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法院 西城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社会和谐稳定
原文传递
积极加强和改进司法方法
18
作者 李静 《法制资讯》 2011年第11期39-39,共1页
人民法院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部门,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司法方法,保证法律体系建构的规则在司法上得到有效适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人民法院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部门,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司法方法,保证法律体系建构的规则在司法上得到有效适... 人民法院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部门,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司法方法,保证法律体系建构的规则在司法上得到有效适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人民法院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部门,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司法方法,保证法律体系建构的规则在司法上得到有效适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决 体系建构 解纷方式 调解优先 法律实施 纠纷解决方式 人民调解 社会矛盾 维护秩序
原文传递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婷婷 《人民调解》 2023年第11期34-39,共6页
“2022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94万件,2023年上半年调解877万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2023年10月8日,记者在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彰显。调解是化... “2022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94万件,2023年上半年调解877万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2023年10月8日,记者在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彰显。调解是化解矛盾、消除纷争、促进和谐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其中人民调解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东方之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组织 第一道防线 东方经验 枫桥经验 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化解矛盾
原文传递
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慧 陈飞乐 《今日浙江》 2019年第17期50-51,共2页
人民调解,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因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快捷、不伤感情等特点,被称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了... 人民调解,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因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快捷、不伤感情等特点,被称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谐稳定 防线 维护 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枫桥经验” 人民调解 矛盾纠纷 调解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