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制度化还是非制度化?——我国居民诉求表达形式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海东
张伟
瞿小敏
-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5-28,157,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与社会政治态度研究”(项目编号:17ZDA11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大众传媒对非制度化诉求表达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ESH00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以及大量的利益诉求表达。个体在利益受损时在多大程度上选择制度化的诉求表达形式,体现了政府的公信力水平以及社会治理能力。因而,对于诉求表达形式的研究最终应以如何实现向制度化表达形式的转向为归宿。本文基于“2017年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数据,在考量社会结构因素对于个体不公正经历影响的基础上,试图厘清个体在经历不公正对待时选择诉求表达形式的逻辑。研究发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事实上存在的多维二元结构,社会中个体在经历不公正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差异。其二,收入、户籍、是否为流动人口、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社会结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于诉求表达形式的选择。其三,对于群体间冲突以及社会问题的感知增加了个体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非制度化渠道进行诉求表达的可能性。其四,对政府效能的积极评价对于制度化表达形式的选择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认为我国诉求表达机制的健全和完善需要在充分考量社会转型特殊背景的情况下进行,而消除现实存在的多维二元结构、谋求主动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不同群体的诉求表达能力、提升政府的诉求回应能力等是促进诉求表达形式从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转向的有效途径。
-
关键词
诉求表达
制度化诉求表达
非制度化诉求表达
多维二元结构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官场“酒文化”的驱动因素、治理补偿功能与规范路径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罗迪
-
机构
凯里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9-102,共4页
-
文摘
"酒文化"是中国官场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在各种治理与规约下,官场"酒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官场"酒文化"是人情逻辑和制度运行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它并不是对正式制度的破坏,而是嵌在正式制度之中的补充性因素。官场"酒文化"具有构建信任的功能,官员喝酒能够弥补科层制政府的信息不足,满足上下级之间的非制度化诉求。官场"酒文化"还具有提供激励的功能,是对组织激励不足的补偿,也能够缓解临时性任务给基层干部带来的工作压力。但官场"酒文化"也存在着弊端,不良的官场酒风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需要加强对官场"酒文化"的治理与规范,提升制度化治理水平,提供激励与利益补偿,构建上下级信任关系。
-
关键词
官场
“酒文化”
领导
人情
非制度化诉求
补偿功能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