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保护一切合法非劳动收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1
作者 刘淑梅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1期65-66,共2页
十六大提出“保护一切合法非劳动收入”,这是一个新提法。“保护一切合法非劳动收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中具有重大意义,其存在极具必要性和合理性。首先,“合法非劳动”与“合法劳动”一道是创造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财富... 十六大提出“保护一切合法非劳动收入”,这是一个新提法。“保护一切合法非劳动收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中具有重大意义,其存在极具必要性和合理性。首先,“合法非劳动”与“合法劳动”一道是创造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财富的共同源泉;其次,凭借“合法非劳动”获得收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再次,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是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 劳动收入 必要性 合理性
下载PDF
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剥削属性及其现实合理性
2
作者 于明 于洪波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7期114-116,共3页
非劳动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它本身不能够创造价值,但它具有"承载价值"和"转移价值"的特 殊职能。它参与分配的依据就在于它能够秘密地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却参与分配,因此它具有剥削属性,但 ... 非劳动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它本身不能够创造价值,但它具有"承载价值"和"转移价值"的特 殊职能。它参与分配的依据就在于它能够秘密地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却参与分配,因此它具有剥削属性,但 在目前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它的存在又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要素 分配 剥削属性 合理性
下载PDF
试论我国合法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3
作者 缪晓凌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3年第6期97-99,共3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将长期存在的依法获取非劳动收入的行为,看似"不劳"而获,但绝非"无偿"剥削,这其中包含了收入者大量的另类付出与贡献。非劳动因素在社会财富和价值形成中的贡献率不断提升的今天,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将长期存在的依法获取非劳动收入的行为,看似"不劳"而获,但绝非"无偿"剥削,这其中包含了收入者大量的另类付出与贡献。非劳动因素在社会财富和价值形成中的贡献率不断提升的今天,合法非劳动收入的存在,显然具有着重要的补偿性、激励性、效率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劳动收入 劳动要素 劳动收入 中国 补偿性 激励性 效率性 现实性
下载PDF
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4
作者 王振贤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4期31-35,共5页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对于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体现效率优...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对于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生产决定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所有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劳动 合理性 实现形式 剩余价值 分配关系
下载PDF
非劳动收入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5
作者 李凌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5-48,共4页
非劳动收入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对非劳动收入至今仍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甚至把它等同于剥削收入,因此,有必要对非劳动收入作进一步分析,对其性质作出科学界定。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和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 非劳动收入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对非劳动收入至今仍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甚至把它等同于剥削收入,因此,有必要对非劳动收入作进一步分析,对其性质作出科学界定。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和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及决定分配的因素,提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剥削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 剥削
下载PDF
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经济非瓦尔拉斯特征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晓 蒋华丰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40,共7页
经济的非瓦尔拉斯特征决定了我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具有必要性和被动性。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传导机制具有非对称性,并导致市场破产机制失效、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化以及资本增值脱离实体经济在虚拟经济领域实现,使其在促进经济... 经济的非瓦尔拉斯特征决定了我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具有必要性和被动性。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传导机制具有非对称性,并导致市场破产机制失效、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化以及资本增值脱离实体经济在虚拟经济领域实现,使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促使要素收入分配更加向资本倾斜,而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越来越低;基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上述结论。应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货币政策主动性;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适度发展虚拟经济,防止资产价格剧烈波动;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并建立和完善再分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资本报酬 宽松的货币政策 要素收入分配 瓦尔拉斯经济 货币供应 收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下载PDF
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比较分析
7
作者 鲁新安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7期167-170,共4页
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是人们近几年一直关注的问题。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以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具有内在的对立性,同时又有互补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可以统一,并且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有鉴... 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是人们近几年一直关注的问题。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以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具有内在的对立性,同时又有互补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可以统一,并且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努力扬利抑弊,在利益分配多元化的情况下,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最佳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 生产要素 按劳分配
下载PDF
浅析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8
作者 石云 赵晓丽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33-134,共2页
从经济学原理出发 ,以现实经济状况为着眼点 ,合法的非劳动要素应与劳动一样都应得到分配。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可以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缓解资金、技术缺乏等困难。这不但不会引起贫富... 从经济学原理出发 ,以现实经济状况为着眼点 ,合法的非劳动要素应与劳动一样都应得到分配。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可以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缓解资金、技术缺乏等困难。这不但不会引起贫富的两极分化 ,而恰恰是共同富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劳动收入 风险投入 社会财富两极分化
下载PDF
关于非劳动收入的思考
9
作者 朱国琪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28,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已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与此相适应,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按劳分配已并非唯一的分配方式。
关键词 劳动收入 多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生产率 公有制企业 劳动生产要素 剥削收入 劳动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下载PDF
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被引量:1
10
作者 萧灼基 《中外企业家》 2002年第12期14-15,共2页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这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保...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这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点,鼓励了民间投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劳动收入 合法收入 外商投资权益 存款利息 按劳分配 要素分配
下载PDF
技术、经营管理要素收入和专利收入是否都可纳入劳动收入范畴
11
作者 任健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5年第5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要素收入 经营管理 技术 专利 党的十六大报告 劳动收入 范畴 纳入 江泽民同志 合法
下载PDF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指哪些收入
12
作者 程督章 《四川统一战线》 2002年第12期17-17,共1页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根据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解释,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有股金分红、利息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有技术股份分...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根据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解释,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有股金分红、利息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有技术股份分红、出售专利所得等,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的劳动收入 股份分红 股权激励方式 劳动与社会保障 资本要素 经营管理 要素参与分配 十六大 技术要素 管理要素
下载PDF
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儿——也谈“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3
作者 朱健 《同舟共进》 2003年第10期15-17,共3页
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正确认识这一重大决策,澄清当前在分配问题上的种种疑惑,必须把思想自觉地从对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迈过如何看... 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正确认识这一重大决策,澄清当前在分配问题上的种种疑惑,必须把思想自觉地从对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迈过如何看待"剥削"这个理论上的坎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谓剥削现象。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原则的必然要求。按照传统观点,凡是凭借非活劳动要素取得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 重大决策 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 必然要求 合法 剥削现象
下载PDF
怎样理解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4
《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期20-20,共1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就什么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应该如何保护这些收入,有没有相应的法律来保护这些收入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苏海南说,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主要是指通过资本、...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就什么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应该如何保护这些收入,有没有相应的法律来保护这些收入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苏海南说,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主要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有股份分红、利息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有技术股份分红、出售专利收入提成所得等,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 分红 技术股份 资本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 股权激励 合法 法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法律
下载PDF
专家详解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15
作者 贺劲松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2期62-63,共2页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十六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说,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各种报酬。从城镇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及...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十六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说,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各种报酬。从城镇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它经济组织中从业人员,其劳动收入主要是工薪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补贴等。从农村看,劳动收入是指农民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的劳动收入 十六大报告 私营企业主 经营管理 劳动和社会保障 股份分红 科技成果转化 劳动工资 从业人员 资本要素
下载PDF
技能溢价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
16
作者 谷卓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22-626,共5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与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之比即技能溢价明显上升,而整体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以及如何改善要素收入分配值得探讨。通过嵌套式CES生产函数可以发现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与非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之比即技能溢价明显上升,而整体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以及如何改善要素收入分配值得探讨。通过嵌套式CES生产函数可以发现技能溢价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论是:技能溢价虽然对技能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提升作用,但对非技能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因此,整体来说技能溢价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通过调整技能劳动的供求结构、完善资本和劳动力市场体系、减少人才流失,以及完善政府财政收支体系来实现技能劳动供求平衡是平抑技能溢价、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溢价 要素收入分配 劳动收入份额 技能劳动 技能劳动
下载PDF
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当前表现
17
作者 王天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26,共1页
“干得多,挣得少”是许多工薪阶层的共同感受。在初次分配中,收入分配过分向非劳动要素倾斜。一是届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1979年到200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8%,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2%... “干得多,挣得少”是许多工薪阶层的共同感受。在初次分配中,收入分配过分向非劳动要素倾斜。一是届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1979年到200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8%,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2%,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率为7.1%。二是工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1979年至2008年的30年中,我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接近15%,而职工年均实际工资增长率为7.7%。特别是自1995年以后,我国财政收入每年都大幅度增长。而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水平则增长相对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不合理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经济增长速度 年均增长率 2008年 工资增长率 劳动要素
下载PDF
浅析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的标准
18
作者 张善律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45-46,共2页
在有关收入分配不公的讨论中,“平等”与“公平”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人们混用。其实,公平不等于平等,二者不能直接等同或混同,因为它们二者尽管有相同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平等是指人们在地位、权利、责任、义务等方面相等或相同... 在有关收入分配不公的讨论中,“平等”与“公平”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人们混用。其实,公平不等于平等,二者不能直接等同或混同,因为它们二者尽管有相同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平等是指人们在地位、权利、责任、义务等方面相等或相同。公平不仅包括上述各方面的平等,它还要包括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同工同酬的原则,不仅是一个平等的原则,而且也是一个公平的原则。因为这个原则对从事同样工作的劳动者是公平的。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劳动者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和阶级差别,只要向社会提供了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就可以取得同量的报酬;二是由于各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同,他们从事同样的工作在事实上会取得不同的报酬。在实行同工同酬原则时劳动者事实上的收入差别或报酬差别,是合理的,也是公平的。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收入分配 公平合理 劳动 生产要素 平均主义 同工同酬原则 报酬差别 收入差别 劳动收入 收入均等化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面临的第三大难题与出路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殿荒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90,共9页
本文通过发掘劳动价值论体系中的三大命题 :逻辑结构命题、劳动价值实体一元论和价值量多元论两个统一的深层次命题 ,完整地表述了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主要内涵 ,为解决目前劳动价值论面临的要同时说明劳动价值一元论和非劳动要素收入合... 本文通过发掘劳动价值论体系中的三大命题 :逻辑结构命题、劳动价值实体一元论和价值量多元论两个统一的深层次命题 ,完整地表述了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主要内涵 ,为解决目前劳动价值论面临的要同时说明劳动价值一元论和非劳动要素收入合理性的第三大难题 ,指明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一元论 非劳动要素收入合理性 矛盾 使用价值模型 价值模型 价值多元论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祥松 白永秀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29-34,共6页
作者认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既要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又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不断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基于这一理念 ,本文认为 :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试图用扩大... 作者认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既要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又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不断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基于这一理念 ,本文认为 :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试图用扩大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外延而把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纳入创造价值的范畴是不科学的 ;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 ,如果认为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 ,那就混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分别作用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科技极大地提高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但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和新价值 ;社会总产品价值只分解收入的观点是马克思曾严厉批判过的斯密教条 ,它不仅在理论上不能说明产品价值中的C部分为什么消失了 ,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构成的现实 ;产品的价值决定和收入分配具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产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而收入分配的方式则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不能因为我国现阶段提出要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 ,而认为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了价值的创造 ,断言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存在剥削。本文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劳动生产要素 第三产业 收入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