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里斯蒂娃的文化反抗:“体验”——论《反抗的意义和非意义》
1
作者 甘秋莉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6-82,共7页
克里斯蒂娃力图在弗洛伊德的语言模式中,揭示在主体的意义生成过程中存在着“性欲和思想并存”的可能性,继承了反抗理性传统的“非理性”思想,一反将弗洛伊德的理论简单归结为“泛性论”的流俗观点。在克里斯蒂娃对弗洛伊德的重读中,“... 克里斯蒂娃力图在弗洛伊德的语言模式中,揭示在主体的意义生成过程中存在着“性欲和思想并存”的可能性,继承了反抗理性传统的“非理性”思想,一反将弗洛伊德的理论简单归结为“泛性论”的流俗观点。在克里斯蒂娃对弗洛伊德的重读中,“言语联想”的不断回归、重置是对时间的一种反抗。以此理论为基础,克里斯蒂娃深入分析了阿拉贡“范畴的违反”、萨特关于自我对他者和存在的否定、罗兰·巴特文本中能指的无限生成这三种写作方式。贯穿其中的是对线性时间逻辑的反抗。在批评实践和理论对话中,克里斯蒂娃秉持反本质主义的态度,意在消解女性主义理论发展中存在的二元对立思想,使得主体在动态意指过程中不断生成,代表了女性主义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抗的意义和意义》 语言 理性 线性时间 意义生成
下载PDF
茅盾小说《虹》中“卡里斯马”形象
2
作者 许辉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34-35,38,共3页
本文运用当代西方社会学、政治学概念“卡里斯马”来阐释茅盾小说《虹》中的人物关系,并把人物关系用“符号矩阵”解释说明。把人物关系归结六重结构,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文本阐释途径。
关键词 卡里斯马 反抗者 压迫者 帮手 非反抗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