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通路DNA-PKcs基因在胶质瘤中表达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庄志祥 沈丽琴 +1 位作者 张舒羽 邱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研究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通路主要成员Ku70、Ku80、ERCC4、Lig4和DNA-PKcs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mRNA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6例人原发脑胶质瘤组织和12例正常脑组织中的Ku70、Ku80、ER... 目的:研究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通路主要成员Ku70、Ku80、ERCC4、Lig4和DNA-PKcs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mRNA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6例人原发脑胶质瘤组织和12例正常脑组织中的Ku70、Ku80、ERCC4、Lig4和DNA-PKcs的mRNA水平。用亚硫酸盐处理基因组DNA后,采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DNA-PKcs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Ku70、Ku80、ERCC4、Lig4基因表达量在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无显著性变化(P>0.05),DNA-PKcs基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显性著上调(P=0.002)。DNA-PKcs基因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加。DNA-PKc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在正常组织中高于肿瘤组织,表明甲基化程度的减少是引起胶质瘤中DNA-PKcs基因表达增高的原因。结论:DNA-PKcs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较正常脑组织表达显著上调,并且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DNA-PKcs基因甲基化程度的降低是引起胶质瘤中DNA-PKcs基因表达增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dna—pkcs基因 甲基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DNA-PKcs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李炜娟 梁斌 +1 位作者 黄雄峰 李亮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6-1279,共4页
机体在体内因素如DNA碱基错配、自身不稳定性、机体代谢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等,体外因素如辐射、化学毒物、药物、病毒和霉菌等作用下,可以造成DNA损伤。DNA损伤有碱基损伤、错配、DNA单链或双链断裂、嘧啶二聚体形成等多种类型。其中... 机体在体内因素如DNA碱基错配、自身不稳定性、机体代谢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等,体外因素如辐射、化学毒物、药物、病毒和霉菌等作用下,可以造成DNA损伤。DNA损伤有碱基损伤、错配、DNA单链或双链断裂、嘧啶二聚体形成等多种类型。其中,DNA双链断裂(DSB)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类型。DSB的修复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同源重组(HR)、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修复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亚单位(dna-pkcs) 同源末端连接(NHEJ) 抑制剂
下载PDF
非同源末端连接中DNA连接酶Ⅳ抑制剂研究进展
3
作者 贺越 王秀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58-360,F0003,共4页
DNA连接酶Ⅳ(LIG4)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参与V(D)J重组和DNA双键断裂(DSB)修复,具有独特调控作用和广泛应用前景。研究发现,LIG4抑制剂在NHEJ中可作为增敏剂,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时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此外,LIG4抑制剂还可作... DNA连接酶Ⅳ(LIG4)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参与V(D)J重组和DNA双键断裂(DSB)修复,具有独特调控作用和广泛应用前景。研究发现,LIG4抑制剂在NHEJ中可作为增敏剂,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时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此外,LIG4抑制剂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生化抑制剂介导CRISPR/Cas9基因编辑,有提高基因编辑效率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基于此机制不断进行大规模药物筛选以发现新型抗癌药物,来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现对目前已报道的LIG4抑制剂及其衍生物的各种形式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目前应用较广的SCR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连接酶Ⅳ抑制剂 同源末端连接 dna双键断裂 dna修复 同源重组 肿瘤治疗
下载PDF
植物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及其在重离子诱变和基因编辑中的作用
4
作者 隆静 陈婧敏 +3 位作者 刘霄 张一凡 周利斌 杜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7,共13页
在自然界中,植物会遭受各种环境或内源因素导致的DNA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的影响最为严重,如果修复不当,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基因突变甚至细胞死亡。一方面,植物进化出了强大且有序的损伤修复机制,以确保... 在自然界中,植物会遭受各种环境或内源因素导致的DNA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的影响最为严重,如果修复不当,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基因突变甚至细胞死亡。一方面,植物进化出了强大且有序的损伤修复机制,以确保其存活及正常繁衍;另一方面,基于修复过程的容错性及致突变性,T-DNA插入、基因编辑、物理诱变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品种改良。相较于哺乳动物,植物DSBs修复通路及其分子机制报道较为有限。本文综述了植物对DSBs损伤的响应、主要修复途径及关键因子,介绍了通路机制尚未完全解析的替代末端连接(alternative end joining,Alt-EJ)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探讨了重离子束引起的植物DSBs修复特征和多途径选择,以及基于不同DSBs修复途径的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了解植物DSBs损伤响应及修复的分子机制和研发高效生物育种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DSBs损伤修复 同源重组 同源末端连接 重离子束 基因编辑
下载PDF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在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天枫 赵乐天 +1 位作者 廖明星 李仁燕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2年第6期476-480,共5页
DNA的精确复制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而DNA双链断裂(DSB)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样蛋白激酶(PIKK)家族中相对分子质量最... DNA的精确复制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而DNA双链断裂(DSB)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样蛋白激酶(PIKK)家族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及表达量最高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与Ku70/80结合后,DNA-PKcs在离子辐射诱导DSB后的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有效修复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DNA-PKcs或其他NHEJ修复因子的缺失会导致辐射敏感性和DSB的未修复,以及V(D)J重组缺陷和免疫缺陷。本文主要对DNA-PKcs的结构,在DSB位点的募集与激活,在NHEJ修复中的作用过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总结与展望,希望能为DNA-PKcs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dna双链断裂 dna修复 同源末端连接 肿瘤
下载PDF
细胞周期监控点蛋白Rad9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蛋白Ku70的相互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范英俊 刘宇恒 +5 位作者 王玉兰 孔冰洁 赵云 叶琛 安莉莉 杭海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4-1067,共14页
Rad9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监控点调控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ad9也可与多种DNA损伤修复通路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调节其功能,在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是DNA双链断裂的一条重要修复途径.Ku70、Ku80和DNA依赖... Rad9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监控点调控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ad9也可与多种DNA损伤修复通路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调节其功能,在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是DNA双链断裂的一条重要修复途径.Ku70、Ku80和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共同组成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DNA-PK),在非同源末端修复连接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检测到Rad9与Ku70有直接的物理相互作用和功能相互作用.我们在不同的细胞模型中发现,Rad9基因敲除、Rad9蛋白去除或Rad9表达降低会导致非同源末端连接效率明显下降.已有的研究表明,DNA损伤可导致细胞中Ku70与染色质结合增加及DNA-PKcs激酶活性增强.我们的结果显示,与野生小鼠细胞相比,Rad9基因敲除的小鼠细胞中, DNA损伤诱导的上述效应均减弱.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首次报道了Rad9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蛋白Ku70间有相互作用,并提示Rad9可通过调节Ku70/Ku80/DNA-PKcs复合物功能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9 同源末端连接修复 KU70 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下载PDF
非同源末端连接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发生和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家丽 刘颖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6期899-903,共5页
双链DNA损伤修复(DDR)途径主要包括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和同源重组(HR),其中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是DNA双链断裂后主要的修复方式,在原发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变异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近年发现了NHEJ修复DNA损伤新的组分和分子机制,丰富了... 双链DNA损伤修复(DDR)途径主要包括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和同源重组(HR),其中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是DNA双链断裂后主要的修复方式,在原发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变异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近年发现了NHEJ修复DNA损伤新的组分和分子机制,丰富了对NHEJ通路的认识。通过对NHEJ分子机制及相关肿瘤的研究,发现抑制NHEJ活性可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提示NHEJ通路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修复 同源末端连接 同源重组 肿瘤
下载PDF
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8
作者 接欣雨 唐铁山 刘红美 《生物医学转化》 2023年第2期31-41,共11页
DNA双链断裂修复(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DSBR)在保持神经元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存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DSBR主要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及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来完成,这两... DNA双链断裂修复(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DSBR)在保持神经元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存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DSBR主要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及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来完成,这两种修复途径对于维持神经元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另外,DSBR异常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深入剖析DSBR机制对于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发生及研发有效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常见的DSBR途径,并概述了DSBR异常与几种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修复 同源重组 同源末端连接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敏 缪泽鸿 丁健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多种内源或外源因素都能造成细胞基因组DNA损伤,细胞内建立了复杂的修复系统来应对不同形式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作为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主要激活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和非... 多种内源或外源因素都能造成细胞基因组DNA损伤,细胞内建立了复杂的修复系统来应对不同形式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作为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主要激活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通路。这两条通路都是由多个修复元件参与、经过多步反应的复杂过程。两者各具特点、协同作用,共同维护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对其分子机制的阐明为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修复通路 同源重组修复 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彩霞 古佳玉 +2 位作者 邵群 王晶 刘录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7-23,共7页
DNA双链断裂(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之一。高等动植物中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进行DNA双链断裂修复。该途径不依赖DNA同源性,由一些修复因子如:Ku蛋白异二聚体、DNA-PKcs、XRCC4和ligaseⅣ等,将断裂末端直接连接进行... DNA双链断裂(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之一。高等动植物中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进行DNA双链断裂修复。该途径不依赖DNA同源性,由一些修复因子如:Ku蛋白异二聚体、DNA-PKcs、XRCC4和ligaseⅣ等,将断裂末端直接连接进行修复。综述了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主要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探讨了植物DNA损伤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损伤修复 同源末端连接 KU蛋白 XRCC4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及其对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1
作者 戎玉兰 史成梅 郭向阳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4期675-678,共4页
DNA损伤与修复的动态平衡是保持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DNA双链断裂损伤(DSB),主要存在同源重组(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两种修复方式。NHEJ是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神经元DSB的主要修复途径。通过研究NHEJ分子机制和围术期认... DNA损伤与修复的动态平衡是保持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DNA双链断裂损伤(DSB),主要存在同源重组(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两种修复方式。NHEJ是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神经元DSB的主要修复途径。通过研究NHEJ分子机制和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现围术期因素会影响NHEJ修复通路。NHEJ有可能成为干预和改善POCD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修复 同源末端连接 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植物DNA双链断裂修复的保守性和特异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丽 李美茹 李洪清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4-1230,共7页
文章概述了植物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break,DSB)修复的研究进展。从酵母、脊椎动物、植物在此领域已取得的成果来看,真核生物DSB修复在过程和参与蛋白方面均有一定的进化保守性;另一方面,植物的DSB修复有其特异之处。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修复 同源重组 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DNA双链断裂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白莲 万小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27-628,633,共3页
基因组不稳定是癌症的特征之一,而细胞DNA损伤应答及其修复机制异常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所有类型的DNA损伤中,DNA双链断裂是最严重的一种,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密切关联,现就子宫内膜癌中的DNA双... 基因组不稳定是癌症的特征之一,而细胞DNA损伤应答及其修复机制异常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所有类型的DNA损伤中,DNA双链断裂是最严重的一种,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密切关联,现就子宫内膜癌中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未来靶向DNA修复通路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dna双链断裂 dna损伤修复 同源重组 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髓系白血病细胞DNA非同源末端连接能力的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琤琤 王之敏 +5 位作者 陈子兴 岑建农 胡绍燕 何军 邱桥成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9-340,共2页
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是最致命的DNA损伤,在人类DSB最主要的修复方式是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大部分DNA损伤都能修复,不能修复或不恰当的修复会造成基因变异、肿瘤发生和细胞死亡... 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是最致命的DNA损伤,在人类DSB最主要的修复方式是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大部分DNA损伤都能修复,不能修复或不恰当的修复会造成基因变异、肿瘤发生和细胞死亡。对DNA修复机制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实验室建立了一个用于临床标本的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的检测体系,并对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骨髓细胞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末端连接 细胞dna 修复能力 髓系白血病 检测 dna双链断裂 dna损伤 修复方式
原文传递
DNA修复与白血病
15
作者 傅 陈子兴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99-402,共4页
机体总是暴露于各种致DNA损害的因素中。DNA损伤将导致基因变异、疾病或细胞死亡。其中DNA双链断裂对基因稳定性产生了威胁,暴露于诱导DNA双链断裂的物质与儿童和成人白血病的发生有关。DNA双链断裂的修复主要有两条途径:同源重组和非... 机体总是暴露于各种致DNA损害的因素中。DNA损伤将导致基因变异、疾病或细胞死亡。其中DNA双链断裂对基因稳定性产生了威胁,暴露于诱导DNA双链断裂的物质与儿童和成人白血病的发生有关。DNA双链断裂的修复主要有两条途径:同源重组和非同源末端连接。后者非同源末端连接在哺乳细胞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占优势地位。非同源末端连接功能缺陷可能与肿瘤发生或对辐射敏感性的增高有关。在白血病细胞中的不恰当修复可导致白血病的特征性染色体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dna修复 同源末端连接 白血病 人白血病 dna损害 dna损伤 基因稳定性 辐射敏感性 染色体易位
下载PDF
MEN1缺失通过诱导DNA损伤累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黎 杨云巧 +8 位作者 朱佳美 潘婷 周润蕾 邓英蕾 陈腾祥 郭兵 李海洋 金帮明 毛大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6-625,共10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编码基因MEN1在乳腺癌细胞恶性表型调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n=1097)和正常乳腺组织(n=114)中MEN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编码基因MEN1在乳腺癌细胞恶性表型调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n=1097)和正常乳腺组织(n=114)中MEN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收集临床乳腺癌组织标本(n=13)和癌旁组织(n=4),采用RT-q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MEN1基因的mRNA水平和menin蛋白的表达;CRISPR/Cas9技术构建MEN1基因敲除的MDA-MB-231(MDA-MB-231/KO)细胞,细胞经menin-MLL抑制剂MI-3单独或联合甲基硝基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阿霉素(doxorubicin,DOX)、紫杉醇(paclitaxel,TAX)、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作用后运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EdU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γH2AX和53BP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γH2AX、RAD51、BRCA1、53BP1、KU70和KU80的蛋白表达。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MEN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免疫组化和RT-q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menin的蛋白水平和MEN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MEN1基因敲除或MI-3作用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强乳腺癌细胞对MNNG的敏感性(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EN1基因敲除显著增强MDA-MB-231细胞核中γH2AX的染色强度而降低53BP1的染色强度(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EN1基因敲除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中RAD51、BRCA1及53BP1的蛋白表达,而促进KU70和KU80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EN1基因是乳腺癌诱导因子,MEN1缺失可抑制同源重组修复而代偿性激活非同源末端连接,引起乳腺癌细胞中DNA损伤累积,增强乳腺癌细胞对DNA损伤诱导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1基因 乳腺癌 dna损伤 同源重组修复 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BRCA1与DSB修复路径取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晓丹 刘江琴 李莉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BRCA1参与DNA末端切除、细胞周期调控以及染色体修饰等来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它能够促进正确的DNA双链断裂(DSBs)修复,如同源重组修复(HDR)和经典的非同源末端连接(C-NHEJ);而抑...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BRCA1参与DNA末端切除、细胞周期调控以及染色体修饰等来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它能够促进正确的DNA双链断裂(DSBs)修复,如同源重组修复(HDR)和经典的非同源末端连接(C-NHEJ);而抑制错误性的DSB修复,如单链退火修复(SSA)和非经典的末端连接(A-EJ);其机制是通过与某些DNA修复相关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来引导DSB修复.目前,BRCA1在DSB修复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BRCA1在DSB各修复通路中是如何发挥其引导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易感基因1 dna双链断裂 同源重组 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景进 王慧 付雪梅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基因编辑的第1 个关键步骤是在基因组靶点处引发DNA 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DSB 可以激活细胞的内源性DNA 修复机制。内源性DNA 修复机制主要分为两种: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和有模板DNA 存在... 基因编辑的第1 个关键步骤是在基因组靶点处引发DNA 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DSB 可以激活细胞的内源性DNA 修复机制。内源性DNA 修复机制主要分为两种: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和有模板DNA 存在的同源性定向修复(homologydirected repair,HDR)[1-2](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模板dna 同源末端连接 修复机制 双链断裂 内源性 基因 活细胞
下载PDF
提高CRISPR/Cas9介导的动物基因组精确插入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国玲 杨善欣 +1 位作者 吴珍芳 张献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1-656,共16页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人为方式在基因组插入、缺失或替换特定碱基,对遗传物质进行精确修饰和定向编辑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锌指核酸内切酶(zinc-finger endonuclease, 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人为方式在基因组插入、缺失或替换特定碱基,对遗传物质进行精确修饰和定向编辑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锌指核酸内切酶(zinc-finger endonuclease, 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 TALEN)、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特异性靶向修饰动物基因组序列成为可能。虽然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可以在细胞基因组高效产生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 DSB),但利用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y directed repair, HDR)介导的精确插入(knock in, KI)效率却十分低下。本文结合当前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目前提高CRISPR/Cas9介导的动物基因组KI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类疾病模型制备、基因治疗和家畜遗传改良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精确插入 同源定向修复 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Nampt is involved in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被引量:2
20
作者 Bingtao Zhu Xiaoli Deng +4 位作者 Yifan Sun Lin Bai Zhikai Xiahou Yusheng Cong Xingzhi X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8期392-398,共7页
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 is the most severe form of DNA damage,which is repaired mainly through high-fidelit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 or error-prone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Defects in the DNA damage ... 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 is the most severe form of DNA damage,which is repaired mainly through high-fidelit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 or error-prone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Defects in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lead to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ultimately predispose organs to cancer.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which is involved in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metabolism,is overexpressed in a variety of tumors.In this report,we found that Nampt physically associated with CtIP and DNA-PKcs/Ku80,which are key factors in HR and NHEJ,respectively.Depletion of Nampt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led to defective NHEJ-mediated DSB repair and enhanced HR-mediated repair.Furthermore,the inhibition of Nampt expression promoted proliferation of cancer cells and normal human fibroblasts and decreased β-galactosidase staining,indicating a delay in the onset of cellular senescence in normal human fibroblasts.Taken together,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Nampt is a suppressor of HR-mediated DSB repair and an enhancer of NHEJ-mediated DSB repair,contributing to the acceleration of cellular senesc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断裂修复 人成纤维细胞 小分子干扰RNA 同源末端连接 dna损伤 细胞衰老 si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