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名著”改编的一个范例——《集结号》编导“再创造”艺术略谈
1
作者 张小龙 李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8-38,53,共2页
作为非名著的小说《官司》被改编成电影《集结号》,其原因主要在于感人的故事与战争题材。而《集结号》的编导"再创造"艺术则表现为:一、突出与具象化了战争场面;二、增加了系列人物形象;三、在小说原貌基础上,另外发展起一些... 作为非名著的小说《官司》被改编成电影《集结号》,其原因主要在于感人的故事与战争题材。而《集结号》的编导"再创造"艺术则表现为:一、突出与具象化了战争场面;二、增加了系列人物形象;三、在小说原貌基础上,另外发展起一些"段落";四、对全剧主题及基调的某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名著 改编 《集结号》 编导艺术
下载PDF
《豆棚闲话》新论——独树一帜的“非典型”名著
2
作者 杜贵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4期30-36,共7页
《豆棚闲话》作者“圣水艾衲居士”是明末清初杭州一位特立独行的下层文人,书中描写“闲话”人“老者”和“陈斋长”即作者自己的影子。这位作者有可能活到康熙三十九年(1700)前后。《豆棚闲话》则成书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三十九年(1... 《豆棚闲话》作者“圣水艾衲居士”是明末清初杭州一位特立独行的下层文人,书中描写“闲话”人“老者”和“陈斋长”即作者自己的影子。这位作者有可能活到康熙三十九年(1700)前后。《豆棚闲话》则成书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三十九年(1700)之间,它不是“闲书”,而是一部“发泄”之作和“劝世文”,但是并无“反清”之意,客观上反而有为清朝维稳的作用。《豆棚闲话》的艺术特点包括反映社会问题的寒士视角、“豆棚闲话”之模式创新、“虽曰短篇颇同长制”和“豆棚”如诗“闲话”如画的语言风格等,是拟话本小说中的一部“非典型”名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棚闲话》 圣水艾衲居士 劝世文 典型”名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