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人力资本供求非均衡特征与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至发 桑晓晴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供求非均衡特征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作用 ,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在供求关系上是非均衡的 ,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本数量上的供过于求和质量上的供不应求。其结果是 ,一方面导致农业对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不足 ,... 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供求非均衡特征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作用 ,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在供求关系上是非均衡的 ,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本数量上的供过于求和质量上的供不应求。其结果是 ,一方面导致农业对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导致农民对新的生产要素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低 ,从而阻碍了我国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进程。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人力资本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变 ,其基本途径有两条 :一是控制和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数量 (即控制增量 ,降低存量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求非均衡特征 农业现代化 农村人力资本
下载PDF
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与政府调控
2
作者 吴金明 陈湘滨 《农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16,共3页
运用短缺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及成因,并提出政府对农业调控必须考到农业的非均衡性,运用价格保护、利率、税收、补贴、合同等价格一数量调控机制引导农户经营。对粮棉则偏重于运用数量调节机制与手段,对其它... 运用短缺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及成因,并提出政府对农业调控必须考到农业的非均衡性,运用价格保护、利率、税收、补贴、合同等价格一数量调控机制引导农户经营。对粮棉则偏重于运用数量调节机制与手段,对其它农产品则应偏重于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经济 均衡特征 政府调控
下载PDF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非均衡动态演进——基于GML方法的测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课题组 陈清源 《福建金融》 2022年第9期24-31,共8页
伴随我国碳中和目标提出与政策部署,经济增长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科学测算GTFP成为促成这一转变的有效保障。文章基于SBM-GML方法测算分省份GTFP指数,并对不同省份GTFP的异质性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各省份GTFP偏低,... 伴随我国碳中和目标提出与政策部署,经济增长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科学测算GTFP成为促成这一转变的有效保障。文章基于SBM-GML方法测算分省份GTFP指数,并对不同省份GTFP的异质性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各省份GTFP偏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技术效率变动;2014年起,不同省份间GTFP的异质性上升,大城市地区同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异自2014年也上升,从动态看,中等GTFP省份将逐步向高水平迈进,GTFP结构将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非均衡特征 异质性 动态演进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下电力行业效率的时空演化与驱动机制
4
作者 安博文 李春玉 +1 位作者 谷欣然 刘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78,共5页
文章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U-SBM-NS模型测算电力行业效率,综合运用GIS技术、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和分位回归模型考察中国电力行业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区差异来源、空间转移路径和驱动机制。结果显示... 文章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U-SBM-NS模型测算电力行业效率,综合运用GIS技术、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和分位回归模型考察中国电力行业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区差异来源、空间转移路径和驱动机制。结果显示:中国电力行业效率提升存在滞后性,“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电力行业发展依次经历了变革阶段、强化阶段和上升阶段,发电效率是拉低电力行业效率的主要原因;中国电力行业效率非均衡特征显著,电力行业一体化发展易受地区制约,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且出现过极化现象;中国电力行业效率易受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城市化和对外开放等因素影响,电力行业效率的驱动机制存在水平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效率 环境规制 非均衡特征 驱动机制 异质性
下载PDF
复杂经济系统的非均衡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范如国 黄本笑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21,共4页
随着人类对工程、生物、经济及社会系统活动过程研究的深入,复杂系统及复杂性科学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一个一般的科学概念,日益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 复杂经济系统 均衡分形特征 作用机制 环境 线性作用
原文传递
运输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与政府分类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金明 《综合运输》 2000年第11期29-32,33,共5页
一、非均衡经济及其调节机制均衡,一般指瓦尔拉斯均衡,指在完善的市场和灵敏的价格体系下,经济——主要是其中的市场——达到的供求相符的状态。因而,非均衡又称作非瓦尔拉斯均衡,指在市场不完善和价格不能起到自行调整供求关系的条件下... 一、非均衡经济及其调节机制均衡,一般指瓦尔拉斯均衡,指在完善的市场和灵敏的价格体系下,经济——主要是其中的市场——达到的供求相符的状态。因而,非均衡又称作非瓦尔拉斯均衡,指在市场不完善和价格不能起到自行调整供求关系的条件下,当初始供求不相符时,各种经济力量将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而被调整到彼此相适应的位置上,并在这个位置上达到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均衡特征 政府分类调控
原文传递
西部大开发20年人力资本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毛锦凰 刘金铭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5,共9页
本文采用基于劳动收入的人力资本测算法,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89个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时空演变分析与影响因素探究,以期为更好的发挥人力资本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的作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从时序特征来看,各城市的... 本文采用基于劳动收入的人力资本测算法,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89个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时空演变分析与影响因素探究,以期为更好的发挥人力资本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的作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从时序特征来看,各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人力资本分布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人均人力资本绝对差异增大,相对差异减小;从空间特征来看,人均人力资本在空间变化上呈现出非均衡的分异特征,高值区多分布于西南地区与五大城市群城市;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营商环境、创新水平、政府教育投入、基础教育质量、医疗卫生水平对西南与西北地区的人均人力资本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人力资本 时空演变 非均衡特征 产业结构 营商环境
下载PDF
论计划与市场的非均衡结合方式
8
作者 陈甬军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23,16,共8页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探寻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具体方式,要注意中国经济运行主体的非均衡特征。这种非均衡特征决定了计划与市场的非均衡结合方式。
关键词 中国 非均衡特征 商品经济 经济运行机利 计划机制 市场机制
全文增补中
东中部地区城市人口、经济与城市建设用地的非均衡与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克昊 谭荣辉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100,共11页
基于2000、2015年中国东中部地区261个地级市统计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变异系数和三元协调度模型分析其城市人口、GDP和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集聚态势和非均衡变化过程,揭示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程度。结果显示:(1... 基于2000、2015年中国东中部地区261个地级市统计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变异系数和三元协调度模型分析其城市人口、GDP和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集聚态势和非均衡变化过程,揭示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程度。结果显示:(1)城市人口、GDP和建设用地的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2015年的值大于2000年的值,显示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在2000-2015年集聚特征不断加强(;2)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变异系数分别从2000年的1.38和0.91下降到2015年的0.96和0.70,地均GDP从1.32上升到1.77,表明城市人口密度和地均GDP的差异在逐步减小,但地均GDP的不均衡性却在增大;(3)2015年,共有171个地级市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小于1.12且人均城市用地小于115m2,但有104个地级市地均GDP在1000元/m2以下,表明虽然绝大部分地级市城市化规模和速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城市用地经济产出仍然相对较低(;4)90%以上地级市的城市人口、GDP和城市建设用地三者在两个研究时间段内处于协调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 经济 城市建设用地 空间集聚 非均衡特征
原文传递
对外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积累与企业技术创新 被引量:6
10
作者 向书坚 徐应超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84,共17页
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部分,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两部门模型,探究对外贸易开放及其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随后基于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级区... 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部分,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两部门模型,探究对外贸易开放及其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随后基于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积累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层面来看,对外贸易开放不仅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贸易开放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存在着空间上的非均衡特征,表现为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企业影响更为明显,而对欠发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影响相对较弱;从对外贸易方式来看,全样本分析表明出口贸易方式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作用较强,而进口贸易方式的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应当注重不同贸易发展方式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差异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增强我国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开放 人力资本积累 企业技术创新 非均衡特征
下载PDF
发展海洋经济:集聚是基本路径
11
作者 许言庆 徐维祥 邱轶 《浙江经济》 2012年第22期44-45,共2页
海洋经济集聚发展是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集聚发展 基本路径 均衡特征 主体功能区 空间布局 海洋资源 多样性
下载PDF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12
《全国新书目》 2015年第7期38-39,共2页
本书是厉以宁先生的学术代表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 本书是厉以宁先生的学术代表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宏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本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列入“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井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均衡理论 均衡特征 微观运行机制 经济改革 企业改革 经济学著作 国家图书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