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管制下垄断企业R&D投入决策研究:价格竞争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新梅 张若勇 徐润芳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80-84,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非对称价格管制对于双寡头市场上企业R&D投入决策的影响。通过构造无管制基准,对不同管制环境下价格竞争的均衡解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非对称价格管制会对企业的R&D投入产生影响,政府许可的价格下调幅度δ的大小决定... 本文旨在探讨非对称价格管制对于双寡头市场上企业R&D投入决策的影响。通过构造无管制基准,对不同管制环境下价格竞争的均衡解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非对称价格管制会对企业的R&D投入产生影响,政府许可的价格下调幅度δ的大小决定了影响的方向:(1)当δ足够大时,在位企业和新企业都会增加R&D投入;(2)当δ较小时,在位企业会选择减少R&D投入,而新企业决策者仍会选择增大R&D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对称管制 双寡头垄断 价格竞争
下载PDF
非对称寡头垄断企业非线性定价与市场分割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举 徐伟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共10页
作为完全垄断和对称双寡头垄断非线性定价理论的拓展,本文分析了非对称双寡头企业实施完全非线性定价下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由此形成的市场格局。当双寡头企业的价格套餐发生交叉且边际价格变动不一致时,会产生市场分割,高类型的消费者偏... 作为完全垄断和对称双寡头垄断非线性定价理论的拓展,本文分析了非对称双寡头企业实施完全非线性定价下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由此形成的市场格局。当双寡头企业的价格套餐发生交叉且边际价格变动不一致时,会产生市场分割,高类型的消费者偏好边际价格下降速度更快的价格套餐,而低类型的消费者的偏好则相反。当双寡头企业都基于各自的成本实行最优非线性定价时,所有消费者都偏好低成本企业的价格套餐,成本劣势企业将退出市场。所得结论将为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头垄断 线性定价 市场分割 对称管制
下载PDF
垄断与非垄断不对称理论及其在我国农业竞争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叶堂林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7,共2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众多的双边关系,如商家与消费者、商家与生产者、国内生产者与国外生产者等等,我们现在想知道的是:哪一方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垄断与非垄断不对称理论并加以实证研究。
关键词 垄断垄断不对称 市场结构 贸易条件
下载PDF
垄断平台视角下的电信双边市场非对称定价分析
4
作者 张善森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25-126,共2页
电信行业作为典型的双边市场,其平台的收费模式和盈利方式一直是平台企业和行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垄断平台的三种非对称定价模型,分析平台企业在这三种模式中的最优定价问题,探讨平台定价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平... 电信行业作为典型的双边市场,其平台的收费模式和盈利方式一直是平台企业和行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垄断平台的三种非对称定价模型,分析平台企业在这三种模式中的最优定价问题,探讨平台定价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匹配技术与注册费和交易费都存在正相关的联系,交易次数增加将会降低平台用户的交易费,但会提高平台用户的注册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行业 双边市场 垄断平台 对称定价
下载PDF
订单农业对农户的影响总是有效吗?——买方垄断和非垄断市场订单农业参与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董翀 钟真 孔祥智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3,共8页
订单农业作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价值链转型升级的有效策略,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采纳。但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对参与农户的影响效果是否一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文章以山东、山西、宁夏三省非垄断特征市场下千余农户样本和... 订单农业作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价值链转型升级的有效策略,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采纳。但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对参与农户的影响效果是否一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文章以山东、山西、宁夏三省非垄断特征市场下千余农户样本和内蒙古自治区H市具有买方垄断特征的生鲜乳市场下的农户样本为例,采用PSM方法分别分析了订单农业对农户农业成本收入和农业服务可得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垄断市场下订单农业的影响效果显著优于买方垄断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方垄断 垄断市场 订单农业 影响效果
下载PDF
垄断竞争与合作的非对称重复博弈
6
作者 朱捷 张路路 王生喜 《价值工程》 2020年第10期16-18,共3页
本文讨论了多个企业参与市场形成垄断竞争时的无限重复博弈问题,企图揭示各企业成本分布的离散程度对企业合作的影响。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当局中人(企业)的成本函数各不相同时,以无名氏定理为代表的可行性定理不能帮助我们分析各企业... 本文讨论了多个企业参与市场形成垄断竞争时的无限重复博弈问题,企图揭示各企业成本分布的离散程度对企业合作的影响。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当局中人(企业)的成本函数各不相同时,以无名氏定理为代表的可行性定理不能帮助我们分析各企业偏离合作的微观动机。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成本不对称的博弈中,选择触发策略时要考虑的因素比双寡头对称博弈的情形远为复杂,其中多企业成本的变异成为影响博弈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竞争 无名氏定理 对称博弈 重复博弈
下载PDF
技术进步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曾小春 王金龙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3,80,共8页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技术变迁的内生偏向性为理论基础,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显示,在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内部,技术进步对行业收入增加都有显著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垄断行业与...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技术变迁的内生偏向性为理论基础,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显示,在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内部,技术进步对行业收入增加都有显著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技术差异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的差距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行业 垄断行业 技术进步 收入差距
下载PDF
行业垄断、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的“非均衡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淑娟 昝东海 刘湘(Samantha)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3-120,共8页
基于管理层权力理论,本文以2003-2014年1116家上市公司的5158个财务数据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行业垄断、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垄断行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源于垄断利润而产生的、和... 基于管理层权力理论,本文以2003-2014年1116家上市公司的5158个财务数据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行业垄断、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垄断行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源于垄断利润而产生的、和垄断程度紧密相关的垄断租金薪酬,且行业垄断优势夸大了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强化了管理层权力的影响力,致使垄断行业企业的高管薪酬之高仍未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行业垄断引致的管理层权力作用下,垄断行业企业高管权力寻租行为弱化了薪酬绩效的相关性。即企业盈利情景时,高管薪酬与绩效符合最优契约理论阐述的以绩效为基础的高管薪酬制定原则,而企业亏损情景时,高管人员表现出明显的"逆向选择"行为,行业垄断和管理层权力进一步加剧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变动的"非均衡性"。因此,简单地与企业绩效挂钩的高管薪酬契约会受行业垄断保护因素和薪酬"异质性"的影响而弱化薪酬激励高管努力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垄断 管理层权力 高管薪酬 垄断租金薪酬 均衡性
下载PDF
技术标准锁定:非效率分析与规制——与技术垄断比较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陶爱萍 宋秋菊 洪洁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4,共7页
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作为知识经济中的两种现象,共同的技术内涵使两者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在比较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关系基础上,从用户选择、技术演化、技术竞争3个方面剖析了技术标准锁定可能导致的非效率问题,并根据... 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作为知识经济中的两种现象,共同的技术内涵使两者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在比较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关系基础上,从用户选择、技术演化、技术竞争3个方面剖析了技术标准锁定可能导致的非效率问题,并根据技术标准锁定下导致用户选择粘滞、技术演化失灵、技术竞争弱化的具体原因及特征设计了相应的反技术标准锁定规制机制,即代际标准补偿机制、技术演进牵引机制和技术竞争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标准锁定 技术垄断 效率 规制
下载PDF
非横向企业合并的反垄断规制--以欧盟《非横向合并指南》为基础展开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勇 蒋涛 《清华法学》 CSSCI 2009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非横向合并主要包括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是反垄断法中企业合并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其与横向合并在对竞争的促进和限制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反垄断执法实践对非横向合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和体... 非横向合并主要包括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是反垄断法中企业合并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其与横向合并在对竞争的促进和限制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反垄断执法实践对非横向合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本文结合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11月颁布的《非横向合并指南》,试分析非横向合并对竞争的影响和各种矫正因素,归纳较为成熟的做法,并对我国刚刚开始的反垄断执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合并 竞争分析 垄断执法
下载PDF
自然垄断行业不对称规制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殷继国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9-152,共4页
不对称规制是规制机构对自然垄断行业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的规制。实施不对称规制的经济学依据是有效竞争理论,法理依据是公共利益理论和实质公平理论,前提条件是不对称竞争的存在。主导经营者的认定标准主要有市场... 不对称规制是规制机构对自然垄断行业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的规制。实施不对称规制的经济学依据是有效竞争理论,法理依据是公共利益理论和实质公平理论,前提条件是不对称竞争的存在。主导经营者的认定标准主要有市场份额及竞争者数量、控制关键的网络系统资源、市场进入壁垒、利润水平和对竞争者的影响力。不对称规制与反垄断规制均为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手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采取措施予以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垄断 不对称规制 不对称竞争 主导经营者 垄断规制
下载PDF
垄断、信息不对称及土地拍卖定价偏好的差异——以南昌市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雪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50,58,共9页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拍卖出让人和竞买人是否存在定价偏好差异及其原因。研究方法:以拍卖—特征价格模型为基础的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拍卖交易双方本质上都是根据其自身的成本和收益曲线来定价,在一些位置特征、规划特征和竞买规则特征上...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拍卖出让人和竞买人是否存在定价偏好差异及其原因。研究方法:以拍卖—特征价格模型为基础的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拍卖交易双方本质上都是根据其自身的成本和收益曲线来定价,在一些位置特征、规划特征和竞买规则特征上具有相同的定价偏好,但偏好强度有所差异;交易双方对部分位置特征定价偏好不同,信息不对称是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交易双方对竞买人限制及市场特征有不同定价偏好,原因是政府对土地的卖方垄断;竞买人的拍卖经验和国企身份能够显著地降低成交价。研究结论:拍卖交易双方存在着显著的定价偏好差异,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对土地的卖方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定价偏好 拍卖-特征价格模型 信息不对称 卖方垄断 起拍价 成交价
下载PDF
非效率市场力量与效率市场力量——一个关于反垄断规制对象的基础框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志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4,共11页
市场力量有效率与非效率之分。非效率市场力量来源于交易费用,反垄断等规制的实质对象,即引起垄断问题的只是部分交易费用严重的非效率市场力量。效率市场力量有生产方面和交易方面之分。前者源于生产要素的效率优势,但其实现有赖于非... 市场力量有效率与非效率之分。非效率市场力量来源于交易费用,反垄断等规制的实质对象,即引起垄断问题的只是部分交易费用严重的非效率市场力量。效率市场力量有生产方面和交易方面之分。前者源于生产要素的效率优势,但其实现有赖于非效率市场力量或者交易方面效率市场力量的存在。后者源于企业要素所有者之间交易费用的节约,具有自我维护的机制。效率市场力量的存在,会有利于企业扩展非效率市场力量的努力,因此效率市场力量会促成或者加剧实质由非效率市场力量引发的垄断问题。所以,反垄断也应重视效率市场力量,但归根结底是考察非效率市场力量及影响其的周边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市场力量 效率市场力量 垄断问题 垄断规制 交易费用
下载PDF
非合作状态下制造商与垄断供应商之间的谈判博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锦荣 徐福缘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412-417,共6页
通过构造一个2级供应链,建立了垄断供应商和制造商在非合作状态下的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出了垄断供应商和制造商的非合作均衡解,并证明了垄断供应商优先选择生产成本低的制造商作为谈判对象。同时,提出了制造商之间的技术实力差... 通过构造一个2级供应链,建立了垄断供应商和制造商在非合作状态下的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出了垄断供应商和制造商的非合作均衡解,并证明了垄断供应商优先选择生产成本低的制造商作为谈判对象。同时,提出了制造商之间的技术实力差距对非合作均衡态的影响,如果2个制造商之间的技术实力相差悬殊,市场将出现比较稳定的非合作均衡现象,如果技术实力接近,将出现争夺谈判权的博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商 垄断供应商 合作博弈 贴现 逆向归纳法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中契约信用的不对称——以政府和垄断行业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伟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2,共7页
市场经济中基本的经济关系和交往方式为契约、信用交往,其以平等、自由、信任为原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主体交往中,政府部门作为经济主体以及国有垄断企业、自然垄断企业以及寡头垄断企业在契约交往中,不遵守契约中... 市场经济中基本的经济关系和交往方式为契约、信用交往,其以平等、自由、信任为原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主体交往中,政府部门作为经济主体以及国有垄断企业、自然垄断企业以及寡头垄断企业在契约交往中,不遵守契约中的平等原则以及失信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地位是重要原因。重视和加强社会契约和信用建设,应对契约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予以改善,政府和垄断企业应做好平等履行契约和守信的模范,加强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应的契约信用法律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信用 不完全契约 信息不对称 企业垄断
下载PDF
行业间非工资性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基于行政垄断型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1-48,共8页
文章利用2007-2013年代表性上市公司相关的财务数据构建的面板数据,对代表性行政垄断行业与代表性竞争性行业的非工资性收入进行了针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前者高于后者1.83-8.04倍,非工资性收入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介于36.84%-39.41... 文章利用2007-2013年代表性上市公司相关的财务数据构建的面板数据,对代表性行政垄断行业与代表性竞争性行业的非工资性收入进行了针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前者高于后者1.83-8.04倍,非工资性收入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介于36.84%-39.41%。借助于明瑟方程和邹(Chow)检验,发现行政垄断对非工资性收入方程的影响在73%左右,验证了行政垄断是导致各行业之间非工资性收入巨大差距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性收入 行政垄断 贡献度
下载PDF
自然垄断行业的技术性垄断与产权非垄断
17
作者 吕振宇 何自力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6,共4页
本文在简要分析自然垄断行业技术性垄断特征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了自然垄断行业的产权非垄断假说,并区分不同情况,认为完全自然垄断行业的进入权、准自然垄断行业的多家企业的进入和适度竞争权以及所有自然垄断... 本文在简要分析自然垄断行业技术性垄断特征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了自然垄断行业的产权非垄断假说,并区分不同情况,认为完全自然垄断行业的进入权、准自然垄断行业的多家企业的进入和适度竞争权以及所有自然垄断行业的经营权都应该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进行配置和交易。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治理自然垄断的传统方式,从实践上说明其效果并不理想,应该通过自然垄断行业的产权配置与交易治理自然垄断。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自然垄断行业产权配置与交易的方式,主要有国有经营权的委托授权,国有国营逐步被民营部门取代,所有权意义上的政府撤资退出和市场公开交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垄断 技术性垄断 产权垄断 产权配置与交易
下载PDF
自然垄断行业不对称规制研究
18
作者 殷继国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8,85,共8页
不对称规制是规制机构对自然垄断行业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的规制。实施不对称规制的经济学理论依据是有效竞争理论,法理依据是公共利益理论和实质公平理论,前提条件是不对称竞争的存在。主导经营者的认定标准主要有... 不对称规制是规制机构对自然垄断行业处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的规制。实施不对称规制的经济学理论依据是有效竞争理论,法理依据是公共利益理论和实质公平理论,前提条件是不对称竞争的存在。主导经营者的认定标准主要有市场份额及竞争者数量、控制关键的网络系统资源、市场进入壁垒、利润水平和对竞争者的影响力。不对称规制与反垄断规制均为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手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采取措施予以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垄断 不对称规制 不对称竞争 主导经营者 垄断规制
下载PDF
试论我国财政分权改革的“非协调性”与地方性行政垄断的形成
19
作者 石淑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2,共4页
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不仅在内容上存在不规范性、不完善性,而且在改革措施的实施时序上存在"非协调性"。这种"非协调性"导致了政治体制改革、横向分权改革、政府职能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改革等项改革严重滞后,加重了... 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不仅在内容上存在不规范性、不完善性,而且在改革措施的实施时序上存在"非协调性"。这种"非协调性"导致了政治体制改革、横向分权改革、政府职能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改革等项改革严重滞后,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了地方性行政垄断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改革 协调性 地方性行政垄断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竞争性垄断的进入壁垒——对泰勒尔模型的修正
20
作者 辛馨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3年第6期16-18,15,共4页
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的进入壁垒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在现实中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性的,因此大量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到产业组织中。文章通过修正泰勒尔的非对称信息下的简单的静态价格竞争模型,证明在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 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的进入壁垒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在现实中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性的,因此大量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到产业组织中。文章通过修正泰勒尔的非对称信息下的简单的静态价格竞争模型,证明在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下,潜在进入企业在进入价格竞争之前会有激励证明自己是低成本的,以缓和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减轻在位企业对自己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竞争性垄断 价格竞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