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影响
1
作者 彭英楠 边志磊 +3 位作者 张素平 李丽 曹伟杰 万鼎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总计135例。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及移植中心经验,以CD34+细胞数5.0×10^(6)/kg为截止点,将队列分为2组。评估两组的移植物植入情况、复发率及非复发死亡率、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结论:①CD34+细胞剂量与血小板的植入相关,高剂量组血小板的植入时间早于低剂量组(14 d vs.16 d,P=0.013)。②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67.5%vs.53.8%,P=0.257);两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也无显著性差异(65.6%vs.44.2%,P=0.106),但根据疾病风险指数(DRI)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低危患者高剂量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较低剂量组升高(72.0%vs.49.3%,P=0.036)。③高剂量组3年累积复发率小于低剂量组(16.0%vs.33.5%,P=0.05)。④两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高剂量组大于低剂量组,但无显著差异(17.3%vs.6.7%,P=0.070);进行分层分析发现,高危患者中高剂量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20.0%vs.3.3%,P=0.046)。⑤综上所述,输注>5.0×10^(6)/kg的CD34^(+)细胞可促进血小板早期植入,可改善移植中低危风险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并且降低移植后累积复发率;但在高危患者中,高剂量CD34+细胞导致移植后100 d内的非复发死亡率增高,考虑可能与移植后早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增多相关,因此考虑对回输高剂量CD34+细胞的患者应加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总生存 无进展生存 复发 非复发死亡
下载PDF
亲缘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年21例随访 被引量:2
2
作者 万鼎铭 刘郁叶 +7 位作者 曹伟杰 邢海洲 谢新生 王叨 张素平 李丽 陈晓娜 孙琳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2-668,共7页
背景:近年来,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逐渐完善成熟,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可成为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治疗选择手段。目的:观察亲缘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骨髓增生... 背景:近年来,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逐渐完善成熟,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可成为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治疗选择手段。目的:观察亲缘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行亲缘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倍体外周血移植预处理方案均采用改良的BU/CY+ATG方案,应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巴利昔单抗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与结论:①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行亲缘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随访时间333 d(22-1 222 d);其中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率76%(16/21);粒细胞植入率100%(21/21),中位植入时间12 d(7-17 d),血小板植入率81%(17/21),中位植入时间14 d(7-68 d);②移植物抗宿主病累计发生率52%(11/21),其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9%(6/2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4%(5/21);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38%(8/21);移植后复发率5%(1/21);③21例患者2年内非复发死亡率48%(10/21),2年无病生存率46.8%;④结果显示,在无人类白细胞抗原同胞相合及非血缘全相合供者的情况下,亲缘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成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可行的替代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亲缘单倍体 外周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干细胞 移植 非复发死亡 无病生存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骨髓趋化因子2预测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非复发性死亡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彬 王娜 +7 位作者 姚艳红 史月 李晓宇 薛慧 胡永超 李永春 高峰 冯术青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骨髓趋化因子2(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2,CCL2)表...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骨髓趋化因子2(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2,CCL2)表达变化,探讨二者在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非复发性死亡预测中的价值。方法12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行allo-HSCT治疗,allo-HSCT术后1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髓CCL2 mRNA相对表达量。记录患者白血病类型、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度、移植前状态、抗胸腺球蛋白应用情况及共患病指数;术后随访3年,记录非复发性死亡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发生非复发性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TNF-α水平、骨髓CCL2 mRNA相对表达量预测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发生非复发性死亡的效能;根据血清TNF-α水平、骨髓CCL2 mRNA相对表达量最佳截断值,将123例患者分为TNF-α高表达组(≥1.65μg/L)69例和TNF-α低表达组(<1.65μg/L)54例,CCL2高表达组(≥0.65)55例和CCL2低表达组(<0.65)68例,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TNF-α高、低表达组及CCL2高、低表达组allo-HSCT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血清TNF-α水平(HR=2.623,95%CI:2.215~3.437,P=0.019)、骨髓CCL2 mRNA相对表达量(HR=1.654,95%CI:1.313~1.997,P=0.037)是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发生非复发性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TNF-α水平、骨髓CCL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以1.65μg/L、0.65为最佳截断值,预测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发生非复发性死亡的AUC分别为0.785(95%CI:0.690~0.879,P<0.001)、0.661(95%CI:0.519~0.803,P=0.029),灵敏度分别为85.1%、79.5%,特异度分别为78.5%、71.4%;二者联合检测预测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发生非复发性死亡的AUC为0.881(95%CI:0.802~0.960,P<0.001),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87.3%。123例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71.5%。TNF-α低表达组allo-HSCT术后3年生存率(83.3%)高于TNF-α高表达组(62.3%)(χ^(2)=5.677,P=0.027);CCL2低表达组allo-HSCT术后3年生存率(85.3%)高于CCL2高表达组(54.5%)(χ^(2)=5.889,P=0.021)。结论血清TNF-α和骨髓CCL2是急性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发生非复发性死亡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预测急性白血病allo-HSCT术后发生非复发性死亡有一定价值;TNF-α、CCL2低表达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死亡 肿瘤坏死因子-α 趋化因子2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莹 樊星 +2 位作者 王苓 唐暐 胡炯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移植前不同疾病状态的血液疾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原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移植中心自2007至2011年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48例,按照移植前疾病是否获得完全缓解分为标危组(n=101)和... 目的:探讨移植前不同疾病状态的血液疾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原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移植中心自2007至2011年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48例,按照移植前疾病是否获得完全缓解分为标危组(n=101)和高危组(n=47),分别比较复发死亡比例、移植后非复发死亡比例以及移植后非复发死亡原因的构成比。结果:移植后总生存率、复发率和非复发病死率分别为57.8%±4.5%、42.1%±6.1%和21.7%±3.6%。标危组复发病死率及移植相关非复发病死率均显著低于高危组(P<0.001,P=0.013)。标危组复发死亡占40.7%,移植相关非复发死亡占59.3%,其中感染50.0%,移植物抗宿主病31.3%,弥漫性肺泡出血25.0%,肝静脉闭塞病12.5%,植入不良12.5%,颅内出血6.3%;高危组复发死亡占51.7%,移植后非复发死亡占48.3%,其中感染50.0%,移植物抗宿主病35.7%,植入不良21.4%,肝静脉闭塞病14.3%,颅内出血14.3%。结论:移植前获得完全缓解患者移植后非复发死亡比例高于复发死亡比例,而非完全缓解患者相反。移植相关非复发死亡原因中,不论移植前疾病状态,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都是最主要的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死亡 移植后非复发死亡 血液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