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位与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对不同程度粥样硬化颈内动脉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少群 郑川江 +1 位作者 刘佳富 蒋顺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788-4794,共7页
背景:颈椎旋转手法被广泛应用于颈部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明确,但临床发现其存在一定风险。作者前期研究发现颈椎旋转手法会降低粥样硬化颈动脉的拉伸力学性能,但尚不明确不同颈椎旋转手法(定位/非定位)及不同程度(轻/中/重度)粥样硬化对颈... 背景:颈椎旋转手法被广泛应用于颈部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明确,但临床发现其存在一定风险。作者前期研究发现颈椎旋转手法会降低粥样硬化颈动脉的拉伸力学性能,但尚不明确不同颈椎旋转手法(定位/非定位)及不同程度(轻/中/重度)粥样硬化对颈动脉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目的:探索不同颈椎旋转手法及不同程度粥样硬化对颈内动脉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新西兰兔根据不同程度粥样硬化及不同颈椎旋转手法干预随机分为重度粥样硬化+定位/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中度粥样硬化+定位/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轻度粥样硬化+定位/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正常兔+定位/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共8个实验组,以及轻/中/重度粥样硬化+无手法干预共3个模型对照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探索不同颈椎旋转手法及不同程度粥样硬化对颈内动脉拉伸力学性能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同一程度粥样硬化情况下,不同手法干预对颈内动脉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不同颈椎旋转手法”与“不同程度粥样硬化”均是影响颈内动脉拉伸力学性能的主效应因素;②对于轻度及重度粥样硬化,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及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均会降低颈内动脉的最大应力(P<0.05),也均会升高颈内动脉的生理性弹性模量(P<0.05);③对于中度粥样硬化,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及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会升高颈内动脉的生理性弹性模量(P<0.05),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还会降低颈内动脉的最大应变(P<0.05),其最大应变也小于行定位颈椎旋转手法的颈内动脉(P<0.05);④对于正常颈内动脉,除最大应变外,行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及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均对颈内动脉的其他拉伸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⑤结果提示,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及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均可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颈内动脉的刚度,使其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因此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及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均会增加轻/中/重度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且粥样硬化程度越重,定位/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风险均越大,但定位颈椎旋转手法的风险并未比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定位颈椎旋转手法 定位颈椎旋转手法 拉伸力学性能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定位与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应力作用比较: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辉昊 王宽 +3 位作者 邓真 詹红生 俞仲翔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55-55,共1页
背景中医学中,颈椎旋转手法是一项独特的治疗技术,在颈椎病治疗中使用广泛,且具有明确疗效。然而,其生物力学机制尚不清晰,安全性风险存在一定争议。目的观察并分析定位旋转手法与非定位旋转手法对颈椎生理和病理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 背景中医学中,颈椎旋转手法是一项独特的治疗技术,在颈椎病治疗中使用广泛,且具有明确疗效。然而,其生物力学机制尚不清晰,安全性风险存在一定争议。目的观察并分析定位旋转手法与非定位旋转手法对颈椎生理和病理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首先,创建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模型:C5~6节段左侧关节突关节面增生,C5椎体右转模型;其次,运用红外线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手法操作过程中受试者头颅的运动学参数,并结合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手法力学参数;最后,将采集的力学参数简化提取,分别加载于正常和病理颈椎模型上,模拟定位旋转扳法以及非定位旋转手法,比较分析两种手法对颈椎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病理状态下,非定位旋转手法对C5~6节段椎间盘髓核内压改变量均高于正常模型,而定位旋转扳法对C2~6节段的椎间盘髓核内压改变量均小于非定位旋转手法;病理状态下,非定位旋转手法向右侧旋转产生的角位移高于向左旋转,但均高于正常模型。然而,定位旋转扳法对C5~6、C6~7角位移高于非定位旋转手法,其余节段均小于后者。当定位旋转扳法向右旋转时,虽然C5~6左侧关节突关节合力也小于C5~6左侧关节突关节合力,但在C6~7、C7~~T1节段均高于非定位旋转手法和正常模型。结论颈椎C5~6'筋出槽骨错缝'模型符合临床实际,两种手法都可以调整颈椎'筋出槽骨错缝'病理节段的异常应力集中现象。定位旋转扳法比非定位旋转手法的力学作用更直接;对椎间盘退变的患者而言,定位旋转扳法的安全性更高;定位旋转扳法或可省略向对侧操作,避免潜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中医学 定位旋转扳法 非定位旋转手法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不同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肖瑜 余伟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观察分别采取颈椎定位旋转手法与颈椎非定位旋转两种手法加基础手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效果。方法:78例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用颈椎定位旋转手法加基础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非定位旋转手法加基础手法治疗。结果:总... 目的:观察分别采取颈椎定位旋转手法与颈椎非定位旋转两种手法加基础手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效果。方法:78例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用颈椎定位旋转手法加基础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非定位旋转手法加基础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定位旋转手法治疗较颈椎非定位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定位旋转手法 颈椎非定位旋转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