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人民群众”话语实在性与非实在性的双重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学琴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8年第6期84-92,共9页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最重要的话语之一,与共产主义、剩余价值、阶级等其他话语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一直以来,这类话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未有过异议,但今天却遭遇了质疑,既有对坚持群众史观却否定英雄史...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最重要的话语之一,与共产主义、剩余价值、阶级等其他话语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一直以来,这类话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未有过异议,但今天却遭遇了质疑,既有对坚持群众史观却否定英雄史观的疑惑,有对教材和法律把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其他爱国人士规定为人民,但却不能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利,所带来的困惑,更有提出用为纳税人服务代替为人民服务的错误认识等。"人民"话语中诸如此类的疑惑,只有在实在性和非实在性的统一中解读,才能化解冲突,彰显马克思主义话语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 实在性 非实在性
原文传递
让-吕克·南希论身体的非实在性和亲密性
2
作者 王琦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90,共9页
身体是20世纪法国哲学中颇为厚重的关键词。让-吕克·南希用“非实在性场域”概念来描述身体的存在论特征,从存在论的高度深刻地阐发了身体得以运作的基本原理;他还在身体之内在性和外在性不断转换的机制中探究了身体的“亲密性”... 身体是20世纪法国哲学中颇为厚重的关键词。让-吕克·南希用“非实在性场域”概念来描述身体的存在论特征,从存在论的高度深刻地阐发了身体得以运作的基本原理;他还在身体之内在性和外在性不断转换的机制中探究了身体的“亲密性”。非实在性与亲密性被阐发为身体不可或缺的根本质素,独一性决定了亲密性,多样性则决定了非实在性。这使得身体始终处于与他者身体的接触之中,触感因而成了敞开世界之意义的根本途径。在这个意义上,南希的身体思想具有解构西方哲学身心二元论传统的重要意义,对于身体研究中的“情感转向”“触感转向”等范式转换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非实在性 亲密性 身心二元论
原文传递
三体Leggett型非定域性能被测试吗?
3
作者 KHAN Abdul Sattar 杨马成 乔从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7-302,共6页
Leggett不等式是对允许某些类型非定域性的二体关联的约束。对更多体的情况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约束?我们对三体的情况找到了新的不等式,可以用来检验量子力学和非定域实在论之间的相容性。对某些测量装置,GHZ,W和任意三量子比特纯态... Leggett不等式是对允许某些类型非定域性的二体关联的约束。对更多体的情况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约束?我们对三体的情况找到了新的不等式,可以用来检验量子力学和非定域实在论之间的相容性。对某些测量装置,GHZ,W和任意三量子比特纯态违背了不等式。我们的不等式比文献(arXiv:1111.4119v1)中已有的不等式强。这些实验上可实现的不等式能推广到n体,这可以更好地解释多体情况下的非定域关联,也可以应用在超越标准量子密钥分发方案的密码密钥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定域性 三体Leggett模型 定域实在性
下载PDF
布莱德雷、罗素与维特根斯坦论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敏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6,共8页
关系问题是形而上学中的基本问题,布莱德雷与罗素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关于关系问题的争论使正统的分析哲学采取了多元论这一默认观点。但实际情况却是,罗素并没有真正解决布莱德雷提出的关系问题,因而默认观点本身是站不住脚的。维特根... 关系问题是形而上学中的基本问题,布莱德雷与罗素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关于关系问题的争论使正统的分析哲学采取了多元论这一默认观点。但实际情况却是,罗素并没有真正解决布莱德雷提出的关系问题,因而默认观点本身是站不住脚的。维特根斯坦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关系问题,在这种解决方案的压力之下,需要放弃从语义学过渡到本体论的惯常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关系的非实在性 外在关系 布莱德雷 罗素 维特根斯坦
下载PDF
中国美学中的幻境说 被引量:1
5
作者 汤凌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92,共8页
幻境说是中国美学中一重要却长期为学界所忽视的审美学说。空幻观念在中国艺术功能观与价值论等层面的渗透和影响,为幻境说的出场营造了独特的氛围。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幻境的阐述尽管并不系统、严密,但对于幻境说的现代展开具有不可忽... 幻境说是中国美学中一重要却长期为学界所忽视的审美学说。空幻观念在中国艺术功能观与价值论等层面的渗透和影响,为幻境说的出场营造了独特的氛围。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幻境的阐述尽管并不系统、严密,但对于幻境说的现代展开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作为一种审美学说,幻境具有非实在性、不落有无、即幻即真三大特征。幻境说有着深厚的哲学根源,主要源于佛禅哲学中的即色即空、即幻即真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幻境说 非实在性
原文传递
自然类
6
作者 张建琴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0,共6页
自然类概念从密尔提出后,引出了关于它的实在性和非实在性之争。非实在论者不承认自然界的分类具有本体论上的不同,而是人们的思想活动,做出的主观上的区别。但实在论者给出了更为合理的理由,分析比较了强实在论,弱实在论和混合实在论... 自然类概念从密尔提出后,引出了关于它的实在性和非实在性之争。非实在论者不承认自然界的分类具有本体论上的不同,而是人们的思想活动,做出的主观上的区别。但实在论者给出了更为合理的理由,分析比较了强实在论,弱实在论和混合实在论三种观点后,归结出自然类是具有实在性的,直觉上的分类确实反映了客观世界在节点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类 实在性 非实在性 本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