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道”与审美非对象化思维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元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自知""生知"。"自知"即非外在感官耳目的"反听""内视",其所"知"之"物"就是具有明晰性的非对象性的&q...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自知""生知"。"自知"即非外在感官耳目的"反听""内视",其所"知"之"物"就是具有明晰性的非对象性的"无声""无形"。"生知"就不是逻辑的知识性的"知",而是基于天生本性的体悟,"体"之"悟"即整全身(体)心的直观,是对内感官(内视心观)所显现(见)"物"的"直透"。而(生)"知"作为知解力则是会意顿悟,瞬间生成,(心)"目"击(敞开)"道"存(显现)。真正的(生)"知"就是基于非对象性审美直觉的无中生有:原创、草创、首创、始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道” “自知” “生知” 审美对象化思维
下载PDF
“非对象化”美感论何以可能?——《艺术审美非对象化思维》评介
2
作者 刘春阳 《艺术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标识性概念是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的基石和逻辑起点,“审美非对象化”正是这样的标识性概念。邹元江自2000年提出“审美非对象化”观念以来,一直致力于破除审美领域“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并在此领域深耕,先后出版了《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 标识性概念是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的基石和逻辑起点,“审美非对象化”正是这样的标识性概念。邹元江自2000年提出“审美非对象化”观念以来,一直致力于破除审美领域“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并在此领域深耕,先后出版了《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论意象与非对象化》等著作,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其新著《艺术审美非对象化思维》则更进一步,通过对艺术审美“非对象化”的深入探讨,聚焦对诗歌、绘画、音乐、戏曲、话剧等门类艺术形式的分析,阐释了艺术审美“非对象化”思维的基本特征,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一条“非对象化”美感论的理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审美对象化思维》 对象 意象 美感论
原文传递
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
3
作者 朱鲁子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3年第2期83-89,共7页
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这对美学范畴予以具体的逻辑辨析,即将其纳入更宽泛的主客体的矛盾关系中,将主体———人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主体和非审美主体,将客体———对象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是具体理解和把握审美... 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这对美学范畴予以具体的逻辑辨析,即将其纳入更宽泛的主客体的矛盾关系中,将主体———人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主体和非审美主体,将客体———对象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是具体理解和把握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前提。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四对矛盾:一是审美主体———审美对象;二是审美主体———非审美对象;三是非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四是非审美主体———非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就在这四对矛盾之间展开。这种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意义深远,它启示我们:现实中的主体多以非审美主体即一般主体的形式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主体尚未诞生,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审美主体尚处于潜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 审美对象 非审美对象 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