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家幻觉与家国重构:《R.S.托马斯传》的处所意识
1
作者 南健翀 王嘉琪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5-50,61,共7页
非家幻觉、地方认同与家园想象始终处于R.S.托马斯话语场的中心。《R.S.托马斯传》以诗人不断西迁的生命历程为经,以威尔士独特的地理景观、风土民情和文化传统为纬,展示了托马斯诗体的流变与其波谲云诡的心理现实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贯... 非家幻觉、地方认同与家园想象始终处于R.S.托马斯话语场的中心。《R.S.托马斯传》以诗人不断西迁的生命历程为经,以威尔士独特的地理景观、风土民情和文化传统为纬,展示了托马斯诗体的流变与其波谲云诡的心理现实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贯通,呈现出深刻影响其处所意识的多元文化记忆。同时,通过将托马斯的矛盾身份认同熔铸成其生存焦虑的重要根源,展示了诗人生命书写背后隐含的对构建人类理想家园的深刻思考,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拷问和对重塑健康人格的渴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托马斯传》 威尔士 非家幻觉 国重构 处所意识
下载PDF
艾拉主体身份的缺失——论《我儿子的故事》中的“非家幻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江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88-90,共3页
以往我国研究者主要从后殖民主义、叙事学等理论角度对《我儿子的故事》中的种族隔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但对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却始终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霍米·巴巴的"非家幻觉"理论为切入点,结合文本分析女主... 以往我国研究者主要从后殖民主义、叙事学等理论角度对《我儿子的故事》中的种族隔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但对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却始终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霍米·巴巴的"非家幻觉"理论为切入点,结合文本分析女主人公艾拉如何在现实与精神层面形成"非家"的状态,从而丧失女性主体地位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 身份 非家幻觉
下载PDF
何处为“家”——释读《爱的晕眩》中格丽丝的“非家幻觉”
3
作者 侯瑞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3-26,共4页
身份错位和认同一直是流散作家难以回避的问题,而他们小说中的人物也常常置身双重身份的两难境地。弗洛伊德在其论文《暗恐》中从心理分析学层面对"非家幻觉"做出了阐释。张思敏的小说《爱的晕眩》的主人公格丽丝的生活经历复... 身份错位和认同一直是流散作家难以回避的问题,而他们小说中的人物也常常置身双重身份的两难境地。弗洛伊德在其论文《暗恐》中从心理分析学层面对"非家幻觉"做出了阐释。张思敏的小说《爱的晕眩》的主人公格丽丝的生活经历复杂,她的主体发生异化焦虑。压抑的复现和"复影"给她带来的"他者"之感让一直把澳大利亚当作"家"的格丽丝产生了"非家幻觉"。社会和家庭双重文化的影响,使格丽丝发出了"寻家"的精神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家幻觉 压抑的复现 复影 主体异化 焦虑
下载PDF
悉多幻象与沙克蒂需求——《妻子》中的非家幻觉解读
4
作者 李朝艳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本文以非家幻觉理论来解读《妻子》中女性移民迪波在美国的种种"非家"行为。貌似"非家"的焦虑和暗恐背后是印度传统与文化这一"家"的影子在作用。她始终受这两种力量和形象的牵绊——悉多和沙克蒂。她最... 本文以非家幻觉理论来解读《妻子》中女性移民迪波在美国的种种"非家"行为。貌似"非家"的焦虑和暗恐背后是印度传统与文化这一"家"的影子在作用。她始终受这两种力量和形象的牵绊——悉多和沙克蒂。她最终谋杀亲夫的暴力行径和悲伤结局表明她既无法回归印度文化又难以全心接纳美国文化的悬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妻子》 非家幻觉 暗恐 悉多 沙克蒂
下载PDF
暗恐/非家幻觉 被引量:91
5
作者 童明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116,159,共11页
弗洛伊德1919年在《暗恐》一文中阐述的"暗恐/非家幻觉",是"压抑的复现"的另一种表述,亦即有些突如其来的惊恐经验可追溯到心理历程史上的某个源头;熟悉的与不熟悉的并列、非家与家相关联的二律背反,构成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1919年在《暗恐》一文中阐述的"暗恐/非家幻觉",是"压抑的复现"的另一种表述,亦即有些突如其来的惊恐经验可追溯到心理历程史上的某个源头;熟悉的与不熟悉的并列、非家与家相关联的二律背反,构成心理分析意义上的暗恐。本文从心理分析的首要意义以及"重复的冲动"和无意识的关系说起,分析暗恐的种种特征,如负面情绪的重复、非家和家的并存、复影作为复现的形式、记忆和忘却、暗恐的再创特点、另一种时间策略等等,并阐述暗恐的概念怎样将心理分析和美学交织在一起形成现当代文学所特有的负面美学现象,以及暗恐如何深刻影响了叙述、后殖民、民族主义等等重要的当代理论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 暗恐 非家幻觉 压抑的复现 复影 现当代文学
原文传递
论舍伍德·安德森《手》中的暗恐 被引量:1
6
作者 鲍秀文 郑洁儒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63,共6页
"暗恐"又谓"非家幻觉",也是"压抑的复现"的另一种表述。舍伍德·安德森在《小城畸人》的开篇故事《手》中塑造了深受过去创伤困扰,且再三经历压抑复现的畸人形象——比德尔鲍姆。事实上,正是由于非... "暗恐"又谓"非家幻觉",也是"压抑的复现"的另一种表述。舍伍德·安德森在《小城畸人》的开篇故事《手》中塑造了深受过去创伤困扰,且再三经历压抑复现的畸人形象——比德尔鲍姆。事实上,正是由于非家幻觉,比德尔鲍姆才会沦为自我隔离且疏于与人交流的畸人。舍伍德·安德森借此畸人形象直指内心"非家"的自我,从而引发公众暗恐感受,实现其暗恐书写背后的创作动机:重构他者的价值,消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 暗恐/非家幻觉 畸人 表象 成因 创作动机
下载PDF
论《梦幻屋》中的主体异化现象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乐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8-42,共5页
自我异化是格伦维尔短篇小说集《长胡子的女人》的核心主题,《梦幻屋》是其中一篇的扩展。作为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概念,自我异化及其症状揭示了主体在形成中所面临的困境。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入手,分析小说主人公露易丝在经受性创伤后呈... 自我异化是格伦维尔短篇小说集《长胡子的女人》的核心主题,《梦幻屋》是其中一篇的扩展。作为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概念,自我异化及其症状揭示了主体在形成中所面临的困境。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入手,分析小说主人公露易丝在经受性创伤后呈现的分裂和异化的主体景象,通过非家幻觉实现她对父权象征秩序的拒斥和对完整自我的追寻。作者通过颠覆传统的知识、权力和性欲阶段来表达对社会所期望的女性社会、心理和性别角色的愤懑,用负面美学激起人们对性别问题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格伦维尔 《梦幻屋》 异化 主体 非家幻觉
下载PDF
撩开神秘的面纱——《神秘的河流》的殖民书写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琼 金衡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6-244,共9页
小说《神秘的河流》通过对殖民者索尼尔个人命运的描写,讲述早期英国移民与澳洲土著居民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勾勒出了帝国海外殖民扩张、征服、掠夺的缩影。依据后殖民批评理论,文章从帝国镜像的建构、帝国叙事的物质实践、帝国飞散者... 小说《神秘的河流》通过对殖民者索尼尔个人命运的描写,讲述早期英国移民与澳洲土著居民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勾勒出了帝国海外殖民扩张、征服、掠夺的缩影。依据后殖民批评理论,文章从帝国镜像的建构、帝国叙事的物质实践、帝国飞散者非家幻觉等方面解读小说的殖民书写,分析小说书写帝国的策略,揭示文本的意识形态。帝国空间成为种族、阶级、性别、语言的权力角逐场所,充分展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白人男性与黑人女性之间的权力机制,殖民主义权威话语及其声音的单一性是殖民主义权力运作的基础,同时,主人公索尼尔边缘人形象解构了帝国中心的权力,批判了帝国的霸权意识与殖民主义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秘的河流》 权力 属下 话语权 非家幻觉
下载PDF
论华裔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典型的美国人》中的海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媛 《外文研究》 2016年第4期26-30,共5页
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典型的美国人》,探析以女主人公海伦为代表的华裔女性的生存困境。作为离散族裔,海伦初抵美国就遭遇了霍米·巴巴所说的"非家幻觉",为了驱散"非家幻觉",她步入婚姻、并主动接受... 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典型的美国人》,探析以女主人公海伦为代表的华裔女性的生存困境。作为离散族裔,海伦初抵美国就遭遇了霍米·巴巴所说的"非家幻觉",为了驱散"非家幻觉",她步入婚姻、并主动接受美国文化,积极地适应海外生活。受中西文化影响的海伦,既挑战又迎合丈夫拉尔夫的男权意识,勇敢地探索自我的精神、情感空间。在经历婚外恋情感迷失的考验后,海伦日渐成熟,在家园建设中肩负起责任。虽然海伦一直以积极的姿态努力适应离散生活,却最终没能化解和丈夫之间的情感疏离,也摆脱不了种族、性别歧视,"非家幻觉"的阴影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海伦始终没能拥有真正文化意义上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的美国人 非家幻觉 困境
下载PDF
基于“暗恐”的表达、特征与启示——温子仁导演的创作艺术研究
10
作者 叶文婷 黄颖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第6期90-92,共3页
温子仁作为活跃在好莱坞的华裔导演,从执导影片《电锯惊魂》开始受到关注,其影片皆具有“作者化”的独特风格,形成温子仁的“恐怖宇宙”,有着大量且稳定的影迷群体。本文将依托弗洛伊德的“暗恐”(The Uncanny)理论视角,以温子仁执导的... 温子仁作为活跃在好莱坞的华裔导演,从执导影片《电锯惊魂》开始受到关注,其影片皆具有“作者化”的独特风格,形成温子仁的“恐怖宇宙”,有着大量且稳定的影迷群体。本文将依托弗洛伊德的“暗恐”(The Uncanny)理论视角,以温子仁执导的多部电影为研究对象,探究导演如何通过影片为观众带来真实的暗恐效果,分析温子仁执导的电影中意图展现的独特的“负面美学”现象,总结其在后希区柯克时代对“希式悬念”的继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子仁 暗恐 独立坞 非家幻觉 负面美学
下载PDF
暗恐理论视角下《完美的世界》中的压抑复现
11
作者 谢齐 《雨露风》 2021年第11期63-66,共4页
“暗恐”又谓“非家幻觉”,也是“压抑的复现”的另一种表述。电影《完美的世界》以男主角布奇越狱后的经历为故事主线,展现了他如何深受童年创伤所困,并在逃亡过程中数次经历压抑复现,最终被警方击毙的悲剧人生。借助弗洛伊德的暗恐理... “暗恐”又谓“非家幻觉”,也是“压抑的复现”的另一种表述。电影《完美的世界》以男主角布奇越狱后的经历为故事主线,展现了他如何深受童年创伤所困,并在逃亡过程中数次经历压抑复现,最终被警方击毙的悲剧人生。借助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探讨布奇是如何被非家幻觉囚禁,并在一次次压抑复现的过程中逐渐丧失理智而无法自救。与此同时,通过菲利普在布奇帮助下的精神成长和重生来探讨个体应如何认识创伤,认识自己,从不自由走向自由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恐/非家幻觉 完美的世界 创伤 压抑 复现
下载PDF
异乡的捎话人——从飞散视角解读刘亮程的《捎话》
12
作者 镡银银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0-63,共4页
本文从飞散视角解读《捎话》,展现飞散者的离散生活状态;从书中塑造的人、畜、鬼等形象切入,描述他们的飞散——一种从“非家”幻觉到“归家”——的路径,从而表现飞散者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并从飞散者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中发现,民族、语言... 本文从飞散视角解读《捎话》,展现飞散者的离散生活状态;从书中塑造的人、畜、鬼等形象切入,描述他们的飞散——一种从“非家”幻觉到“归家”——的路径,从而表现飞散者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并从飞散者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中发现,民族、语言、身份和文化不是孤立的存在,其语义存在于跨民族关联的动态中,通过跨越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和不同身份的边界,最终实现对精神家园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捎话 飞散 幻觉 园追寻 “跨界”思维
下载PDF
飞散视角下托尼·莫里森的写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1,共6页
飞散文学一般讲述的是飞散者对精神家园的追寻。随着全球化浪潮和移民动机多元化,现在的飞散者已不再具有特定的"受害心态",家园已不再是一种实际的地缘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归属感和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作为跨文化的飞散... 飞散文学一般讲述的是飞散者对精神家园的追寻。随着全球化浪潮和移民动机多元化,现在的飞散者已不再具有特定的"受害心态",家园已不再是一种实际的地缘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归属感和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作为跨文化的飞散者,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创作中进行了跨民族、跨边界、跨文化的思考,并致力于黑人精神家园的构建。她运用黑人特有的意指语言,描述美国黑人"无根"的苦楚,通过展示各个人物从"暗恐"到"归家"的经历,在追寻黑人话语传统的同时,表现出非裔飞散者对精神家园的渴求。在追寻的过程中发现,非裔飞散者不仅要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包围中努力使自己的文化生根、发芽,而且还要通过内部的互相爱护与帮助、种族间的互相包容,实现最终的家园梦想和多元文化共存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飞散 精神 意指 非家幻觉 跨越边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