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带来的新兴“非宾格”现象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建伟 《外语与翻译》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采用Langacker的绝对识解理论对Bruthiaux(2001)观察到的一些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非宾格句,主要是使役交替句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计算机带来的非宾格现象反映了自动化工具的大量使用后劳动者在许多操作过程中由过去的全程... 本文采用Langacker的绝对识解理论对Bruthiaux(2001)观察到的一些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非宾格句,主要是使役交替句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计算机带来的非宾格现象反映了自动化工具的大量使用后劳动者在许多操作过程中由过去的全程参与者角色转变为事件起动的触媒,其施事角色有所削弱,而受事角色的变化过程获得了绝对识解,进而获得句子中主语的语法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宾格现象 语法隐喻 一致性 绝对识解
下载PDF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 被引量:139
2
作者 潘海华 韩景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3,共13页
汉语非宾格现象呈显性表现,散见于存现句、非使役句以及被动句之中。在这类结构中的动词无外论元,其唯一的受事或客体内论元不仅具有宾语的性质,而且表现形式也与及物动词的宾语相同。因为动词具有非宾格性质,不能给动词后面的论元名词... 汉语非宾格现象呈显性表现,散见于存现句、非使役句以及被动句之中。在这类结构中的动词无外论元,其唯一的受事或客体内论元不仅具有宾语的性质,而且表现形式也与及物动词的宾语相同。因为动词具有非宾格性质,不能给动词后面的论元名词组指派宾格。本文认为,动词之后的论元名词组虽然无法从动词那里获得宾格,但可以将空主语位置的主格继承过来。在有显性名词组移位的结构中,英语的名词组移位是为了核查强EPP特征,而汉语的名词组移位则是为了生成一个无标记话题。在论元名词组留在原位的同时,汉语非宾格句子允许句首位置出现一个表示领属的名词组。该领有名词组应该分析为基础生成的标记性话题,由述语中的语义变量所允准。论元名词组移入空主语位置则生成受事主语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非宾格现象 内论元 话题 主语 特征核查 受事主语
下载PDF
汉语动趋结构多语序显性非宾格的生成分析
3
作者 邱林燕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0-67,共8页
汉语移动样态动词动趋结构存在多语序显性非宾格句子,该种现象与英语、日语的移动样态动词非宾格交替现象类似,可基于非宾格轻动词GO做统一的句法生成分析。汉语移动样态动词动趋结构呈现三种不同语序的显性非宾格句子,是由于轻动词GO... 汉语移动样态动词动趋结构存在多语序显性非宾格句子,该种现象与英语、日语的移动样态动词非宾格交替现象类似,可基于非宾格轻动词GO做统一的句法生成分析。汉语移动样态动词动趋结构呈现三种不同语序的显性非宾格句子,是由于轻动词GO在汉语中既有无语音的零形式,也有具体的语音实现形式造成。本文的分析确保了多语序显性非宾格现象的结构统一性,可以较好地解释相关事实,同时,从汉语研究为轻动词GO的假设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动趋结构多语序显性非宾格现象 英语、日语的宾格交替 零轻动词GO GO的语音实现
下载PDF
事件结构理论框架下英汉易变行为动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云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英语非宾格中的行为动词易变现象已有较多研究,而此现象在汉语研究中尚存在模糊理解。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研究,运用事件结构理论尝试对汉语非宾格现象中的易变行为动词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方法。研究表明,句子的事件结构与句法结构存在紧... 英语非宾格中的行为动词易变现象已有较多研究,而此现象在汉语研究中尚存在模糊理解。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研究,运用事件结构理论尝试对汉语非宾格现象中的易变行为动词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方法。研究表明,句子的事件结构与句法结构存在紧密联系,不同类型的事件结构对应不同的句法结构,而事件结构本身具有组合性特征,它通过句法结构的组构性得到表征。因此,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非宾格性是谓词层面的一种结构特征,而非动词本身的句法属性。对于汉语易变行为动词应着眼于整个谓语部分,而不应只着眼于单个动词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结构 易变行为动词 非宾格现象 句法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分裂不及物性现象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街生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270,共9页
本文讨论汉语中的分裂不及物性现象,认为汉语中构成表层非宾格句的动词在语义上可以归纳出特定的类别。这类动词可界定为,符合词汇化和其他一些因素限制的,可解析为内部使因的,只能带弱施动性S的动作动词或含移位方式的动作动词,以及具... 本文讨论汉语中的分裂不及物性现象,认为汉语中构成表层非宾格句的动词在语义上可以归纳出特定的类别。这类动词可界定为,符合词汇化和其他一些因素限制的,可解析为内部使因的,只能带弱施动性S的动作动词或含移位方式的动作动词,以及具有表示过程变化能力的非动作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不及物性 表层非宾格现象 使动句 优先论元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