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直立种植机非对称式栽植器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宋井玲 张永政 +4 位作者 王卓 李昆桥 崔志超 房福海 杨清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128,261,共14页
针对大蒜直立种植机直立度偏低、作业效率低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连续式大蒜种植机非对称结构的栽植器,以抵消在栽植过程中栽植器的水平分速度不断变化对蒜种直立状态的影响。分析了栽植器和土壤对蒜种作用过程,建立了种穴底部轮廓曲... 针对大蒜直立种植机直立度偏低、作业效率低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连续式大蒜种植机非对称结构的栽植器,以抵消在栽植过程中栽植器的水平分速度不断变化对蒜种直立状态的影响。分析了栽植器和土壤对蒜种作用过程,建立了种穴底部轮廓曲线方程和大蒜直立种植装置EDEM-ADAMS仿真系统。首先根据栽植器在不同工作阶段的作用提出了上下锥角不同的两段式栽植器结构并确定了上部锥角为20°。再通过对种穴形状的对称性、种穴底部形状以及种植蒜种直立度影响的单因素仿真试验,确定了栽植器打开方式为单侧向前打开、打开时刻为栽植器运动到最低点,打开旋转中心位于栽植器下部顶点的上方110 mm、后侧15 mm。通过栽植器打开后对蒜种作用过程的模拟仿真分析,确定了栽植器的非对称结构及其相应参数。最后以蒜种直立度为指标,进行了工作参数和栽植器下部锥角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仿真试验,确定了最佳组合参数为:速比1.12、打开开度29.69 mm、打开时间0.51 s、栽植器下部锥角40.90°,此时种植蒜种直立度为72.84°。搭建了大蒜种植装置试验台对通过仿真分析设计的栽植器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直立度为68.66°,表明建立的仿真系统正确、仿真试验结果实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种植机 栽植器 非对称式 直立度 EDEM-ADAMS
下载PDF
基于Sigmoid函数的非对称式S型曲线机械臂加减速控制方法
2
作者 杨传光 费胜巍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6,共9页
机械臂广泛应用于制造、装配、搬运、码垛等方面,对提高生产力起着重要作用。为减小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提高机械臂轨迹执行效率,提出一种非对称式S型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双段Sigmoid函数中插入直线段,构成加... 机械臂广泛应用于制造、装配、搬运、码垛等方面,对提高生产力起着重要作用。为减小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提高机械臂轨迹执行效率,提出一种非对称式S型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双段Sigmoid函数中插入直线段,构成加加速度连续的运动学曲线。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优化求解,无需反复确认每个时间段的存在性即可求出非对称约束下的曲线参数,并分别在关节空间和笛卡尔空间采用时间同步和位移同步方法使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更加协调自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提出的方法比三角函数方法轨迹执行效率更高且加加速度仅为三角函数方法的55%。与梯形加加速度曲线相比,采用提出的方法规划的运动轨迹可减少35.7%的残余振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非对称式S型曲线 轨迹规划 SIGMOID函数
下载PDF
圆锥曲线问题中非对称式的应对策略
3
作者 唐中建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24年第23期21-23,共3页
在圆锥曲线综合应用的问题中,常出现需要证明非对称式为定值的情形,此时式子并不能完全整理为x1+x2,x1x2或y1+y2,y1y2的形式,这就是圆锥曲线问题中比较常见的非对称式问题。本文结合实例,就圆锥曲线综合应用问题中有关非对称式的应对策... 在圆锥曲线综合应用的问题中,常出现需要证明非对称式为定值的情形,此时式子并不能完全整理为x1+x2,x1x2或y1+y2,y1y2的形式,这就是圆锥曲线问题中比较常见的非对称式问题。本文结合实例,就圆锥曲线综合应用问题中有关非对称式的应对策略加以剖析,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曲线 应对策略 非对称式 结合实例 抛砖引玉
下载PDF
解析几何中非对称式化归的探究与思考
4
作者 刘荣军 《数学教学通讯》 2024年第3期83-85,共3页
解析几何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和能力,可见数学运算是教学重点.由于圆锥曲线题计算量比较大,因此也是学习难点.处理非对称式问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如果能够发现算式的结构特点,采用减元的数学思想方法,可... 解析几何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和能力,可见数学运算是教学重点.由于圆锥曲线题计算量比较大,因此也是学习难点.处理非对称式问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如果能够发现算式的结构特点,采用减元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简化问题,迎刃而解.从一道高考题出发进行探究与拓展,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几何 非对称式 减元思想 化归探究 教学思考
下载PDF
后悬架非对称式橡胶衬套弹性耦合特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孔辉 王爽 +1 位作者 丁海涛 张建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25-1228,共4页
非对称式橡胶衬套在轴向和对称径向存在弹性耦合特性,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专用卡具在压力试验台上测量了非对称式橡胶衬套的力与位移特性。基于试验数据,采用三向耦合的弹簧阻尼系统表达了其弹性耦合特性,并在ADAMS/V... 非对称式橡胶衬套在轴向和对称径向存在弹性耦合特性,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专用卡具在压力试验台上测量了非对称式橡胶衬套的力与位移特性。基于试验数据,采用三向耦合的弹簧阻尼系统表达了其弹性耦合特性,并在ADAMS/View虚拟样车模型中进行了相关仿真试验。与传统橡胶衬套相比,非对称式橡胶衬套能够产生随动转向,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非对称式橡胶衬套 弹性耦合特性 随动转向
下载PDF
有利于行人保护的非对称式发动机罩盖的设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景涛 刘卫国 +1 位作者 张金换 赵福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轿车—行人碰撞中,发动机罩盖是造成行人头部伤害的主要来源。该文进行了6组轿车—儿童行人头型冲击器冲击试验,建立了相应的冲击试验有限元模型(FEM),并完成了模型标定。通过FEM仿真,分析了5种不同内板肋板结构的发动机内罩板吸能特性... 轿车—行人碰撞中,发动机罩盖是造成行人头部伤害的主要来源。该文进行了6组轿车—儿童行人头型冲击器冲击试验,建立了相应的冲击试验有限元模型(FEM),并完成了模型标定。通过FEM仿真,分析了5种不同内板肋板结构的发动机内罩板吸能特性;并根据某款发动机舱布置,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式发动机罩盖内罩板;进行了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显示:优化设计后,罩盖的多个冲击点的头部伤害标准HIC值降至1300以下,部分冲击点降至1000以下。因而,明显提升了该种发动机罩盖对行人头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轿车-行人碰撞 行人头部保护 发动机罩盖内板 非对称式设计
下载PDF
槽形主梁非对称式独塔斜拉桥车桥耦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著 郭向荣 +1 位作者 唐俊锋 朱志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1-659,共9页
以某大跨度采用槽形主梁的非对称式独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由斜拉桥和桥上通行列车组成的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在建立槽形主梁模型时采用槽形薄壁梁段有限元法。根据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桥梁结构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 以某大跨度采用槽形主梁的非对称式独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由斜拉桥和桥上通行列车组成的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在建立槽形主梁模型时采用槽形薄壁梁段有限元法。根据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桥梁结构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导出该车桥系统的空间振动矩阵方程,计算CRH2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该桥时的桥梁及车辆振动响应,并对不同车速下桥梁响应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槽形主梁的非对称式独塔斜拉桥具有足够的横、竖向刚度,CRH2列车以不同速度驶过桥梁时,各项振动响应输出值均在限值以内,桥梁整体动力性能良好,列车过桥时的走行性亦能很好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形梁 非对称式独塔斜拉桥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响应
下载PDF
非对称式凸轮转子型双定子叶片泵及流量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闻德生 刘春晓 +2 位作者 王雷 郑伟 赵正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2-970,共9页
针对传统液压泵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新型非对称式凸轮转子型双定子叶片泵.该泵将凸轮转子型叶片泵的结构和双定子的思想相结合,在泵的壳体内设置了内外两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其中转子内外凸起数不同,使该泵可输出多级定流量,也能够同时对多... 针对传统液压泵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新型非对称式凸轮转子型双定子叶片泵.该泵将凸轮转子型叶片泵的结构和双定子的思想相结合,在泵的壳体内设置了内外两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其中转子内外凸起数不同,使该泵可输出多级定流量,也能够同时对多个系统供油.阐述了泵的工作原理与特点,通过非对称式凸轮转子型双定子叶片泵内部结构的分析,归纳出凸轮转子在不同转角下内外泵的理论流量,进而得到泵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瞬时流量.搭建了非对称式凸轮转子型双定子叶片泵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对称式双凸起凸轮转子型叶片泵相比,非对称式凸轮转子型叶片泵的流量脉动更小,大约降低了2%左右,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式 双定子泵 凸轮转子 流量脉动 不均匀系数
下载PDF
非对称式密码体制数据加密算法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宁 张有志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较详细地描述了非对称式密码体制中现有的几种数据加密技术的主要加密、解密算法 ,并对其各自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保密通信 算法分析 计算机网络 非对称式 密码体制 数据加密算法
下载PDF
非对称式N次谐波顶置凸轮型线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涛 浦耿强 《汽车科技》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给出OHC多气门配气机构常用的线型不对称的一种凸轮设计方法。采用调整系统矩阵的方法,设计出型线不对称的N次谐波凸轮,此设计方法实现了凸轮最高点处加速度保持连续和型线不对称的设计要求,改善了气门的综合性能,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
关键词 车用发动机 柴油机 配气机构 顶置凸轮轴 凸轮 型线设计 非对称式 N次谐波
下载PDF
两根非对称式求值的解法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家海 《中学教与学》 2005年第5期6-8,共3页
关键词 韦达定理 非对称式 代数 一元二次方程 求值问题 解法 初中 数学
下载PDF
解含有二次方程根非对称式问题的方法
12
作者 刘君 王永会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0年第7期13-13,共1页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c+c=0(a≠0)的两根x1、x2,可以求出以x1,x2对称的代数式值.如x1^2+x2^2+、1/x^1+1/x^3、x1^3+x2^3、|x1-x2|等,但对于非对称式问题怎样解呢?举例介绍其解法如下:
关键词 非对称式 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 代数 解法
下载PDF
非对称式大小圆盘开沟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超 刘从京 +3 位作者 李洪文 王庆杰 何进 卢彩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8-36,共9页
为解决东北一年一熟区玉米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玉米存在的秸秆覆盖量大导致机具堵塞严重和双圆盘开沟器入土困难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式大小圆盘开沟装置,该装置采用大、小圆盘一前一后非对称设置,大圆盘预先切割秸秆、残茬,小圆... 为解决东北一年一熟区玉米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玉米存在的秸秆覆盖量大导致机具堵塞严重和双圆盘开沟器入土困难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式大小圆盘开沟装置,该装置采用大、小圆盘一前一后非对称设置,大圆盘预先切割秸秆、残茬,小圆盘完成秸秆拨离并开出种沟,为玉米免耕播种提供清洁种床。无秸秆覆盖下的EDEM离散元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预先验证了开沟装置的作业性能。秸秆覆盖下的田间试验表明:该装置在秸秆覆盖条件下仍可实现较为稳定可靠的开沟效果,平均开沟深度为71.41 mm,平均开沟宽度为38.27 mm,满足玉米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不同秸秆覆盖条件下,该装置作业流畅、种沟整洁,无明显堵塞和连续晾仔、断条现象,切茬、入土性能良好。该研究可为玉米少免耕播种开沟装置的改进及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圆盘开沟装置 非对称式
下载PDF
藏袍的非对称式隔热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雪 王云仪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109,115,共6页
以藏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非对称式着装方式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通过暖体假人测评和人体着装试验的方法,结合人体生理客观数据与主观评价,对照对称式着装变化过程,对藏袍的非对称式隔热方式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进行试验评价。结果显示,... 以藏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非对称式着装方式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通过暖体假人测评和人体着装试验的方法,结合人体生理客观数据与主观评价,对照对称式着装变化过程,对藏袍的非对称式隔热方式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进行试验评价。结果显示,由于人体自身的生理调节,未暴露身体部位的体表温度和热感觉都在着装状态改变而变化;与对称式相比,非对称式着装变化过程使人体体表温度小幅升高,也使冷暖主观感受有小幅变化。受试者在经过对称式着装改变过程后对暴露双臂的热感觉,较之非对称式着装改变过程后的热感觉偏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藏袍 暖体假人 非对称式着装方 主客观评价
下载PDF
用于数字光刻的非对称式投影物镜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邝健 周金运 郭华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
针对DMD数字光刻,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出了一套适用于型号0.7XGA DMD的10片式光刻投影物镜。该物镜采用非对称性结构,前组为改进的三分离物镜,后组为匹兹伐物镜加平像场镜,分辨率为2μm,近轴放大倍率为-0.15,像方数值孔径NA为0.1... 针对DMD数字光刻,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出了一套适用于型号0.7XGA DMD的10片式光刻投影物镜。该物镜采用非对称性结构,前组为改进的三分离物镜,后组为匹兹伐物镜加平像场镜,分辨率为2μm,近轴放大倍率为-0.15,像方数值孔径NA为0.158,全视场波像差小于λ/20,畸变小于0.014%,焦深为20μm,通过各项评价可知系统已经达到了衍射极限。在对该镜头进行公差分析后,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组装加工了100组镜头,得到90%的镜头MTF>0.46,50%的镜头MTF>0.51,证明了这种非对称性结构加工和校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D数字光刻 光学设计 投影物镜 非对称式结构
下载PDF
微通道换热器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缑伟隆 刘雨声 +3 位作者 冯嘉旺 李嘉伟 李万勇 陈江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4,共8页
针对汽车热泵空调中最常用的传统对称式百叶窗翅片换热器存在的换热不均匀、风阻较高问题,本文提出6种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结构。采用STAR-CCM+软件对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应的4种工况下的换热器内部温度场和压力... 针对汽车热泵空调中最常用的传统对称式百叶窗翅片换热器存在的换热不均匀、风阻较高问题,本文提出6种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结构。采用STAR-CCM+软件对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应的4种工况下的换热器内部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特性,并计算得出各个翅片的传热因子j和阻力因子f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新型非对称式百叶窗翅片B3组的换热量稍有下降,但对风阻的降低效果显著,在气流进口速度为4.5 m/s时,阻力因子f减小31.9%,且整个翅片的换热更加均匀,在整个翅片上不存在换热明显集中的部位。对新型翅片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的误差集中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换热器 非对称式 结构设计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非对称式闸站结合式泵站前池流态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波 张从从 +2 位作者 夏辉 高琛 刘鹏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0-162,32,共4页
非对称式闸站结合式泵站结构形式复杂,前池易存在严重的不良流态。为此以某非对称式闸站结合式泵站为例,在6台泵全开、自排孔关闭的工况下设计7种方案,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预测了其前池流态,以选择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方案5即在导流墙长... 非对称式闸站结合式泵站结构形式复杂,前池易存在严重的不良流态。为此以某非对称式闸站结合式泵站为例,在6台泵全开、自排孔关闭的工况下设计7种方案,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预测了其前池流态,以选择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方案5即在导流墙长度为80cm,并在导流墙上开孔,同时在#3、#4泵站联间封缝处加设三角形底隔墩,在#2、#3及#4、#5泵房联间封缝处加设梯形底隔墩能明显缩小导流墙周围和前池左岸的回旋区面积,改善泵站的进水条件。研究结果为非对称闸站结合式泵站的前池整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式闸站结合泵站 前池流态 导流墙 底隔墩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非对称式行星齿轮分动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志东 孟刚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阐述传统分动器的不足之处,以奔驰车为例,详细介绍带有差速功能的非对称式行星齿轮分动器的特点、工作原理、扭矩分配特性、差速特性及在特殊行驶条件下的使用。
关键词 差速功能 非对称式 行星齿轮 分动器
下载PDF
立体显示器中的非对称式串扰
19
作者 李清蓉 夏军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26-329,共4页
为研究单眼三维立体图像质量下降对整体三维立体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通过加串扰的方法改变三维立体图像的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加串扰方法,该方法在不对立体显示器件本身作任何改动的前提下,通过对显示图像内容进行预处理... 为研究单眼三维立体图像质量下降对整体三维立体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通过加串扰的方法改变三维立体图像的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加串扰方法,该方法在不对立体显示器件本身作任何改动的前提下,通过对显示图像内容进行预处理来增加三维图像中的串扰。通过Matlab测试对生成不同串扰等级、不同串扰类型的图片,进行算法的仿真和验证。同时采用主观实验,对具有不同串扰等级、不同串扰类型的图片进行比较与评估,从而探究单眼图像质量与整体图像的之间的关系:串扰等级低的时候,单眼图像质量与双眼图像质量区分度不大;但在串扰等级高时,双眼串扰的可见度要高于单眼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扰可见度 主观实验 三维立体显示 非对称式
下载PDF
中小型非对称式站房设计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丹 《建筑技艺》 2018年第9期74-83,共10页
铁路站房作为高速发展的铁路建设的重心之一,其设计创作一直广受业主、设计者及使用方的关注。铁路站房的功能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特殊性。通过各种设计手法,使站房在满足交通建筑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达到功能空间与形式的统一,是站... 铁路站房作为高速发展的铁路建设的重心之一,其设计创作一直广受业主、设计者及使用方的关注。铁路站房的功能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特殊性。通过各种设计手法,使站房在满足交通建筑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达到功能空间与形式的统一,是站房设计的最终目标。在当下大量铁路站房的建设中.除部分站房设计有着突出的个性与创意之外.还有不少相似及重复的设计创作,缺乏作为交通建筑的标志性和创新性。如何去“流水线”化、去模式化,是站房建筑创作的重点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房设计 非对称式 铁路站房 设计创作 交通建筑 铁路建设 功能形态 设计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