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艳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卒中复发率为17.8%,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和二级预防中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巴曲酶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123例疗效分析
2
作者 杜宇新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25期803-803,共1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降纤治疗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发生的效果。方法对246例有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可能的患者分组,其中123例使用巴曲酶降纤治疗,123例使用常规治疗。对两种预防性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5%,对照... 目的探讨巴曲酶降纤治疗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发生的效果。方法对246例有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可能的患者分组,其中123例使用巴曲酶降纤治疗,123例使用常规治疗。对两种预防性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5%,对照组79.7%,两者有明显差别。结论使用巴曲酶降纤治疗能明显降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纤预防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吕立杨 寿旦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251-256,共6页
目的分析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non-cardiogenic acute ischemic stroke,NCAIS)患者复发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在预测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诸暨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75例NCAIS患者... 目的分析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non-cardiogenic acute ischemic stroke,NCAIS)患者复发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在预测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诸暨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75例NC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的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复发组25例患者,非复发组15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随访1年内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用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NCAIS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NCAIS患者1年内缺血复发率为14.29%。复发组患者年龄≥65岁的比例、颅内动脉狭窄评分、α角和MA值均明显高于非复发组患者,而R值和K值则明显低于非复发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患者出院后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药物用药依从性均明显低于非复发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颅内动脉狭窄评分、α角和MA值可以作为NCAIS复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后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药物用药高依从性、R值和K值延长是预防NCAIS复发缺血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R值和K值延长、出院后服用抗血小板和/或他汀类药物的高依从性是预防NCAIS复发缺血的保护因素;年龄、颅内动脉狭窄评分、R值、K值、α角、MA值、用药依从性与NCAIS复发缺血相关,在预测NCAIS患者复发缺血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急性缺血性 复发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0期88-90,共3页
目的 剖析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 94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施行阿司匹林单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干预。比较两组患... 目的 剖析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 94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施行阿司匹林单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11.05±1.51)分低于对照组的(17.63±1.8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重视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缺血性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指导抗血小板个性化治疗对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A抑制率、ADP抑制率及Lp-PLA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禹霞 牛晓珊 +2 位作者 张岩鹏 王菲菲 李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7期3303-3308,共6页
目的:观察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抗血小板个性化治疗对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A抑制率、ADP抑制率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10例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抗血小板个性化治疗对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A抑制率、ADP抑制率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10例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55例。统计两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的起效、达标情况及Lp-PLA2水平,用药不同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的起效、达标情况及Lp-PLA2水平及两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的起效、达标时间,并统计1年内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起效、达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Lp-PLA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药的AA抑制率、ADP抑制率起效、达标情况均优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且Lp-PLA2水平低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P<0.05);氯吡格雷AA抑制率达标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P<0.05);氯吡格雷ADP抑制率起效、达标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P<0.05);而两组Lp-PLA2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的起效、达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研究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栓弹力图可指导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抗血小板个性化治疗,以提高AA抑制率、ADP抑制率,降低Lp-PLA2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抗血小板个性化治疗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原文传递
通心络胶囊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减毒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颜小均 黄斯倩 +1 位作者 姚钦元 陈学敬 《海峡药学》 2016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目的 在非心源性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脑心络胶囊,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减毒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辛伐他汀,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 在非心源性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脑心络胶囊,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减毒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辛伐他汀,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辛伐他汀+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DL-C、TG以及TC血清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HDL-C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高、低切,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粘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出现5例不良反应同对照组的4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心源性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脑心络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血脂异常表现,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弱血小板聚集能力,缓解脑血液循环,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 治疗效果 减毒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合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4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在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符合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在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符合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比较2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57.1%和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和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3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蛋白原变化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在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各项指标,缓解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心源性缺血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邹建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以及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于入院当日口服拜阿...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以及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于入院当日口服拜阿司匹林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300mg,第2天开始每日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对照组于入院当天口服拜阿司匹林300mg,第2天开始改为每日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5.33%,对照组为6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2例复发,复发率为2.67%,对照组10例复发,复发率13.33%,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较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 心源性缺血性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双抗药物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凤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8期34-35,共2页
目的评价双抗药物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首日加服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 目的评价双抗药物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首日加服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 87%,高于对照组的64. 52%(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 61%,低于对照组的12. 90%(P <0. 05)。结论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可强化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卒中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 缺血性 心源性 用药安全
下载PDF
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张泽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0期1585-1586,共2页
目的探讨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的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状况分为缺血性脑卒中无再发的对照组和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研究组各50... 目的探讨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的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状况分为缺血性脑卒中无再发的对照组和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研究组各5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比较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状况的因素。结果两组胆固醇、吸烟史、三酰甘油、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出院Barthel指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糖尿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出院Barthel指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糖尿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为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发状况 影响因素 心源性缺血性/首发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玲玲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7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接收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7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中的全部患者使用阿... 目的分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接收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7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中的全部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实际治疗,对照组中的全部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实际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全血低切黏度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30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变化的差异性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56%;对照组复发率为15.3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症状和指标明显缓解,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 心源性缺血性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分析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姚桂谊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7期3197-3199,共3页
针对双联抗血小板进行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进行研究分析。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的67例患者,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4例,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 针对双联抗血小板进行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进行研究分析。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的67例患者,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4例,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对照组采用单一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高于对照组,两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可以阻断其它激动剂通过释放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因此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 心源性缺血性
下载PDF
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俊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9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结合... 目的探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结合氯吡格雷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全血低切粘度(15.73±1.75)mPa·s、血小板聚集率(52.76±4.21)%低于对照组的(20.64±2.13)mPa·s、(63.39±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确切,治疗后全血低切粘度等指标显著改善,患者有效率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适用于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心源性缺血性 全血低切粘度 血小板聚集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87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在基础干预上使用阿... 目的探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87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在基础干预上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全血低切粘度(15.82±1.86)mPa·s、纤维蛋白原(3.48±0.90)g/L、血浆粘度(1.78±0.36)mPa·s、血小板聚集率(52.88±4.32)%,均低于对照组的(20.53±2.04)mPa·s、(3.92±0.89)g/L、(2.04±0.40)mPa·s、(62.28±5.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的27.91%、1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确切,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各项指标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该研究的样本较少,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处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心源性缺血性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4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联抗血... 目的观察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联抗血小板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心源性缺血性 血液凝集指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抗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芝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防治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5—2014-05收治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常规卒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观察组使用氯吡...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防治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5—2014-05收治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常规卒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个月、1a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双抗防治,能够有效降低其卒中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在临床防治中有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缺血性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防治
下载PDF
固原市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现状调查
17
作者 李强 马琴 杜艳妮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53-554,共2页
目的了解固原市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在固原市医院及其下属5个县级医院住院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0例资料进行现况调查,观察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种类、... 目的了解固原市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在固原市医院及其下属5个县级医院住院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0例资料进行现况调查,观察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种类、停药原因、是否复发,分析住院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种类、停药原因。结果住院期间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单独口服阿司匹林患者最多,双联抗血小板次之。患者出院后12个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单服阿司匹林为主,出院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拒绝或中断服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认为没必要服药和担心不良反应而不愿服用。结论固原市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服用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缺血性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下载PDF
刍议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长涛 《世界复合医学》 2017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运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实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120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使用基础治疗和他... 目的研究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运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实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120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使用基础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初始剂量为350 mg,第2天后调整为120 mg;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初始剂量350 mg),之后调整为80 mg/d,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实验室指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结果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复发率为5.00%,对照组高达1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检测指标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52.87±4.45)%、全血低切粘度(15.48±1.88)m Pa·s、血浆粘度(1.51±0.21)m Pa·s、纤维蛋白原(3.49±0.75)g/L,而对照组各项数据依次为血小板聚集率(61.39±5.21)%、全血低切粘度(21.95±2.47)m Pa·s、血浆粘度(2.12±0.26)m Pa·s、纤维蛋白原(3.43±0.89)g/L,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缺血性 临床疗效 双联抗血小板 安全性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张霞 杨飞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 目的探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神经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用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既可以降低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又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 心源性缺血性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双抗药物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
作者 马换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17-120,共4页
分析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实施双抗药物治疗的综合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50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诊与治疗时间范围在2021年3月-2022年7月,所有患者落实基础治疗,同时将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25例纳入对照组,将... 分析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实施双抗药物治疗的综合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50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诊与治疗时间范围在2021年3月-2022年7月,所有患者落实基础治疗,同时将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25例纳入对照组,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药物治疗的25例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治疗指标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综合疗效更高,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更小,同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相关参数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显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双抗药物治疗,可在提升综合疗效同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还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实验室相关指标,对此类疾病可取得满意效果,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药物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心源性缺血性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