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gE/gI双基因缺失弱毒株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泽坤 只勇 +4 位作者 张伦 段笑笑 李思菲 马广斌 单学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5-80,147,148,共8页
为了降低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QD株毒力,获得候选疫苗株,试验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同时缺失非必需蛋白gE和gI,构建含同源臂及EGFP表达盒片段的重组质粒pB-arm、pB-EGFP-arm,将重组质粒pB-EGFP-arm与母本毒株PRV QD基因组共... 为了降低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QD株毒力,获得候选疫苗株,试验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同时缺失非必需蛋白gE和gI,构建含同源臂及EGFP表达盒片段的重组质粒pB-arm、pB-EGFP-arm,将重组质粒pB-EGFP-arm与母本毒株PRV QD基因组共转染至PK-15细胞后通过蚀斑纯化得到PRV QD-gE^(-)/gI^(-)/EGFP+株,再将重组质粒pB-arm与PRV QD-gE^(-)/gI^(-)/EGFP+株基因组共转染至PK-15细胞,通过蚀斑纯化删除EGFP基因得到PRV QD-gE^(-)/gI^(-)株;采用PCR扩增和Western-blot分别测定PRV QD-gE^(-)/gI^(-)株gE、gI基因mRNA转录和gE蛋白表达情况;绘制缺失毒株的增殖曲线并测定缺失基因的传代稳定性,比较缺失毒株与母本毒株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差异。结果表明:PRV QD-gE^(-)/gI^(-)株无gE和gI基因mRNA转录,gE蛋白未表达。缺失毒株对PK-15细胞的半数感染量(TCID50)为1×10^(-8.65)/0.1 mL,与母本毒株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连续传至15代时缺失基因未改变。缺失毒株对小鼠的LD50为1×10^(-1.84)/0.2 mL,低于母本毒株的1×10^(-4.16)/0.2 mL。说明PRV QD株通过缺失gE和gI基因后毒力减弱,可作为制备PRV疫苗的候选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非必需蛋白 蛋白E 蛋白I 基因缺失 致弱毒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