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峰 谷天祥 +3 位作者 房勤 修宗宜 张玉海 王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或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患者术后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术后提供较好的肾保护措施。方法对自1990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849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或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患者术后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术后提供较好的肾保护措施。方法对自1990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849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后急性肾损害(AKI)的风险因素。结果off—pump CABG患者中发生AKI 61例(11.8%,61/518),on—pump CABG患者中发生AKI63例(19.0%,63/331)。行off—pump CABG患者的血清肌酐(Scr)峰值时间为术后12h,on—pump CABG患者为术后24h;off—pump CABG术后有AKI患者Scr快速恢复期为24~48h,on—pump CABG术后有AKI患者为48~72h。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体重指数(OR=1.190,1.179)、急诊手术(OR=2.737,3.678)、合并糖尿病(OR=1.705,2.042)、外周血管疾病(DR=2.002,2.559)、射血分数≤30%(OR=2.267,4.606)和心功能Ⅲ~Ⅳ级(OR=1.861,1.957)为off—pump CABG和on—pump CABG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风险因素;脉压差≥60mmHg、冠状动脉3支病变为off—pump CABG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风险因素;而术中和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行on—pump CABG患者术后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OR=0.146),可减少AKI发生的可能。结论对AKI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期为麻醉至off-pump CABG术后48h和on—pump CABG术后72h。AKI是病情发展的重要阶段,肾功能检测阳性结果提示可能有肾损害存在,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治疗方法阻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使肾功能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无扩张川崎病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超声评估及随访 被引量:3
2
作者 丁粤粤 徐秋琴 +2 位作者 王辉 侯翠 吕海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无扩张(nCAL)川崎病(KD)不同分期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nCAL-KD儿童、32例发热儿童和26例正常儿童的LAD血流多普勒超声表现,急性期nCAL-KD40例,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为38例和28例,记录...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无扩张(nCAL)川崎病(KD)不同分期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nCAL-KD儿童、32例发热儿童和26例正常儿童的LAD血流多普勒超声表现,急性期nCAL-KD40例,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为38例和28例,记录LAD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DV)、平均血流速度(MDV)、速度时间积分(VTI)及舒张期血流量(Q)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CAL-KD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及发热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V、MDV、VTI和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CAL-KD亚急性期和恢复期VTI值均较发热组和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冠状动脉无扩张性川崎病LAD血流增加,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对nCAL-KD随访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非扩张性冠状动脉损害 左前降支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
作者 李德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脏器功能损害 左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发生率 心脏外科 高危险因素 肺功能不全 OPCAB 远期效果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20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晓东 张顺业 +4 位作者 王海曙 张勇 王学斌 姚滨 王建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不停跳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冠状动脉搭桥术 常规体外循环 老年患者 冠心病患者 射血分数 脏器损害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5
作者 李秀娜 《中华适宜诊疗技术杂志》 2005年第1期17-17,共1页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仅减少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损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创伤小、手术简化、费用低的需要,疗效与常规体外循环搭桥无显著差别。本文总结28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体会。
关键词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麻醉管理 创伤 手术 体会 疗效 损害 机体 常规 程度
下载PDF
28例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韩杰 裴云霞 +3 位作者 苑红玉 毓明涛 许亚平 刘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032-2032,共1页
关键词 典型川崎病 临床观察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心血管系统损害 冠状动脉 早期诊断治疗 特异性 病理改变 心肌梗塞 资料报告
下载PDF
小儿非典型川崎病30例临床诊断分析
7
作者 刘志刚 周利侠 艾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积极预防小儿心血管病的发生。方法对30例非典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1~3项主要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部分病例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1全部病例入院时被误诊;2符合诊断典型川崎病主要症状1,2,3...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积极预防小儿心血管病的发生。方法对30例非典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1~3项主要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部分病例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1全部病例入院时被误诊;2符合诊断典型川崎病主要症状1,2,3项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30%、53.33%;3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扩张者60%,其他心脏损害40%;4外周血实验室检查WBC升高70%,PC升高86.67%,ESR、a2-球蛋白及CRP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73.91%,87.50%及35%;5随访13例,9例2~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4例仍有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川崎病的非典型病例在婴幼儿期明显高于典型病例,提高诊断意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川崎病 诊断分析 小儿 冠状动脉扩张 超声心动图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临床 主要症状 回顾性分析 典型病例 诊断标准 心血管病 定期随访 心脏损害 婴幼儿期 早期诊断 诊断意识 发生率 入院时 WBC 外周血 ESR CRP 升高
下载PDF
非典型川崎病10例诊断体会
8
作者 胡连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627-627,共1页
关键词 典型川崎病 早期诊断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临床表现不典型 冠状动脉 血管炎综合征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损害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准 韩建阁 施乙飞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7,共2页
有研究表明,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可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体外循环及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炎性反应有关。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则避免了这两种损害因素,但其是否有助于抑制POCD的发生尚不... 有研究表明,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可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体外循环及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炎性反应有关。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则避免了这两种损害因素,但其是否有助于抑制POCD的发生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与CPB下CABG患者相比较,评价采用非体外循环的方式是否有助于减轻CABG患者POCD的发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心肌缺血再灌注 POCD CABG 炎性反应 损害因素 CPB
原文传递
B型利钠肽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0
作者 王赞鑫 陈彤云 +2 位作者 李培军 刘建实 魏民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53-1055,共3页
B型利钠肽(BNP)作为近年发现的心肌标志物,其机制作用以及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扩张性心肌病中,心室肌有较高的BNP表达。Goetze等学者通过对心脏外科搭桥手术患者心肌活检,显示冠心病且不伴有左室充血性扩张的患者,心室中... B型利钠肽(BNP)作为近年发现的心肌标志物,其机制作用以及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扩张性心肌病中,心室肌有较高的BNP表达。Goetze等学者通过对心脏外科搭桥手术患者心肌活检,显示冠心病且不伴有左室充血性扩张的患者,心室中同样会有BNPmRNA的高水平表达,且与外周血中BNP浓度有显著相关性。BNP对心脏外科手术预后的评价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B型利钠肽 临床应用价值 BNP浓度 扩张性心肌病 心脏外科 心肌标志物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63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相春雷 董玉梅 《甘肃医药》 2012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63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男女比例为1.3:1(36/27),5岁以下患儿发病占82.5%(52/63),非典型KD占31.2%(19/63)。典型KD组与非典型KD组在皮疹、...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63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男女比例为1.3:1(36/27),5岁以下患儿发病占82.5%(52/63),非典型KD占31.2%(19/63)。典型KD组与非典型KD组在皮疹、结膜充血、手足硬性肿胀及脱皮、淋巴结肿大、CAL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发病中非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误诊,尽早做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诊断KD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典型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下载PDF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红 李熙鸿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尤其是非典型KD的诊断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典型KD131例和非典型KD6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192例KD的男女比例为1.87∶1,其中4岁以下发病占76.6%;非典型KD占31.8%。典型和非典型KD两组发病在性...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尤其是非典型KD的诊断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典型KD131例和非典型KD6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192例KD的男女比例为1.87∶1,其中4岁以下发病占76.6%;非典型KD占31.8%。典型和非典型KD两组发病在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脱屑与硬肿及心脏冠状动脉损害方面,典型KD组与非典型K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KD发病中非典型表现发生率有逐渐增多趋势,非典型KD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低于典型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典型川崎病 儿童 冠状动脉损害
下载PDF
川崎病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碧莹 孔卫乾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诊断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我科近6年(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KD近3年(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患儿人数是前3年(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患儿人数的1.72倍...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诊断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我科近6年(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KD近3年(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患儿人数是前3年(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患儿人数的1.72倍(43/25),68例中男女比例为1.96:1(45/23),5岁以下患儿发病占94.1%(64/68),非典型KD占32.4%(22/68)。典型KD组和非典型KD组在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冠状动脉损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KD组与非典型KD组在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脱屑与硬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D发病中非典型表现发生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容易误诊,尽早做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诊断KD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典型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下载PDF
脾脏、淋巴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疾病
14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5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川崎病 网状内皮系统 丙种球蛋白 亚急性期 巴细胞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损害 冠状动脉损伤 典型
下载PDF
超声对26例非典型川崎病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志军 张淑梅 《临床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42-42,共1页
目的为诊断不典型川崎病及其早发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6例非典型川崎病病人冠状动脉逐一进行超声检查。结果发现26例病人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早期主要以管壁增强、增粗为主,以及内膜形态不规则、模糊不清、管腔变窄,最后... 目的为诊断不典型川崎病及其早发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6例非典型川崎病病人冠状动脉逐一进行超声检查。结果发现26例病人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早期主要以管壁增强、增粗为主,以及内膜形态不规则、模糊不清、管腔变窄,最后导致冠状动脉瘤。结论非典型川崎病病人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宜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病变对冠状动脉进一步损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典型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