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任务注意力网络的非接触式睡眠监测
1
作者 李思恒 金蓓弘 +5 位作者 张扶桑 王志 马俊麒 苏畅 任晓勇 刘海琴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39-3753,共15页
睡眠几乎占据了一个人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它与人体的健康状况紧密相关.由于睡眠过程中各睡眠阶段的持续时间和转换情况直接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因此识别睡眠阶段是睡眠监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然而,睡眠中出现的睡眠障碍会导致睡眠结... 睡眠几乎占据了一个人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它与人体的健康状况紧密相关.由于睡眠过程中各睡眠阶段的持续时间和转换情况直接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因此识别睡眠阶段是睡眠监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然而,睡眠中出现的睡眠障碍会导致睡眠结构变得复杂,这增加了睡眠阶段分类的难度.已有的非接触式睡眠阶段分类工作大多对睡眠结构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忽视了睡眠阶段和睡眠障碍之间的联系.因此,这些工作难以在睡眠障碍患者上取得较好的性能.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睡眠监测系统,利用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信号来识别人体睡眠阶段的变化情况.该系统包含了一个序列预测模型,使用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序列编码器挖掘不同睡眠阶段之间的时序转换关系,并通过一个对比学习模块提高编码器的泛化性.值得一提的是,该序列预测模型采用了一个基于多任务学习的两阶段训练框架,并在模型的微调阶段通过多专家学习模块将睡眠障碍信息融入模型中,从而降低了睡眠障碍对睡眠阶段预测造成的干扰.在110名受试者(包括健康个体和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中进行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的性能优于基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感知 超宽带 深度神经网络 多任务学习 睡眠分期 睡眠障碍
下载PDF
GBDT算法在无线非接触式人体行为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宏宇 吴嘉伊 吴宇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2年第10期224-226,共3页
无线非接触式人体行为感知是指利用无线信号的传播特征反推人体行为的过程。由于非接触式感知具有造价低,无需额外设备,可以实现非视距感知等特点,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人体行为感知算法需要利用复杂的特征提取技术,使... 无线非接触式人体行为感知是指利用无线信号的传播特征反推人体行为的过程。由于非接触式感知具有造价低,无需额外设备,可以实现非视距感知等特点,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人体行为感知算法需要利用复杂的特征提取技术,使其在嵌入式设备上运行困难。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GBDT的人体行为感知算法,在不需要复杂的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实现精准的人体行为感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BDT的技术在rRuler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度可以达到98%左右,并有利于部署在实际嵌入式设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DT 非接触式感知 人体行为
下载PDF
WiFense:从衍射模型到边界监控
3
作者 刘兆鹏 李晟洁 +2 位作者 张越 曾有为 张大庆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5-1533,共19页
近年来,随着普适计算概念的深入人心,智能感知技术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且基于WiFi的非接触式感知因其优秀的普适性、低廉的部署成本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典型的WiFi非接触式感知工作有手势识别、呼... 近年来,随着普适计算概念的深入人心,智能感知技术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且基于WiFi的非接触式感知因其优秀的普适性、低廉的部署成本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典型的WiFi非接触式感知工作有手势识别、呼吸检测、入侵检测、行为识别等,这些工作若实际部署,需首先避免其他无关区域中无关行为的干扰,因此需要判断目标是否进入到特定的感知区域中.这意味着系统应具备精准判断目标在界线哪一侧的能力,然而现有工作未能找到一个可以对某个自由设定的边界进行精确监控的方法,这阻碍了WiFi感知应用的实际落地.基于这一关键问题,从电磁波衍射的物理本质出发,结合菲涅尔衍射模型(Fresnel diffraction model),找到一种目标穿越link(收发设备天线的连线)时的信号特征(Rayleigh distribution in Fresnel diffraction model,RFD),并揭示该信号特征与人体活动之间的数学关系;之后以link作为边界,结合天线间距带来的波形时延以及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在link被遮挡时的特征,通过越线检测实现对边界的监控.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两个实际应用,即入侵检测系统和居家状态监测系统,前者的精确率超过89%、召回率超过91%,后者的准确率超过89%.在验证所提边界监控算法的可用性和鲁棒性的同时,也展示了所提方法与其他WiFi感知技术相结合的巨大潜力,为WiFi感知技术的实际部署提供了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感知 WIFI 信道状态信息(CSI) link穿越检测 边界监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