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非接触式远程无线充电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
1
作者 蔡兰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充电方式,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充电体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距离与充电效率,基于磁耦合感应式静态非接触充电技术,提出“双接收线圈”充电方案,阐述了磁耦合感应式非接触充电系统结构组... 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充电方式,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充电体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距离与充电效率,基于磁耦合感应式静态非接触充电技术,提出“双接收线圈”充电方案,阐述了磁耦合感应式非接触充电系统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并对双接收线圈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接收线圈系统相比,能够更高效地将电能传输到新能源汽车,减少了能量损失,降低了充电时间和能源成本。研究结果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无线充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技术 新能源汽车 接触式充电系统 磁耦合感应式充电 智能控制
下载PDF
利用深度学习扩展非接触扩散光学层析成像系统中探测器的动态范围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星 刘桐君 +2 位作者 陈平 王京凡 刘伟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29-2538,共10页
非接触式扩散光学层析成像(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技术和传统DOT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空间采集密度,系统中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探测器动态范围过小对重建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利... 非接触式扩散光学层析成像(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技术和传统DOT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空间采集密度,系统中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探测器动态范围过小对重建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深度学习拓展探测器动态范围的方法。在NIRFSAT软件包中设置不同的吸收散射的仿体及入射光场参数,批量生成训练样本,搭建全连接网络进行模型训练,并利用该模型修复仿真和光学实验条件下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实验数据修复及重建结果表明,该模型修复了低动态范围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将探测器的动态范围从256扩展到109。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探测器动态范围过小带来的重建误差,为使用普通低动态范围探测器进行非接触式DOT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光学层析成像 深度学习 非接触系统 数据修复
下载PDF
呼吸、心率的雷达式非接触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健琪 王海滨 +4 位作者 荆西京 杨国胜 杨波 董秀珍 邱力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32-135,共4页
介绍了呼吸、心率的雷达式非接触检测系统的硬、软件设计思想和方法。研究了其非接触检测技术。在探测信号功率P <1mW ,探测距离S <10m ,检测对象着各类衣服的情况下 ,较高质量的检测出人体呼吸和心动信号。结果表明 :该技术方法... 介绍了呼吸、心率的雷达式非接触检测系统的硬、软件设计思想和方法。研究了其非接触检测技术。在探测信号功率P <1mW ,探测距离S <10m ,检测对象着各类衣服的情况下 ,较高质量的检测出人体呼吸和心动信号。结果表明 :该技术方法和系统检测灵敏度高 ,对人体无害 ,是一种可行的、很有前景的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心率 接触检测系统 设计 雷达式
下载PDF
基于PH10回转体的非接触测量系统建模与标定 被引量:5
4
作者 解则晓 张国雄 +1 位作者 徐玉春 王春海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4-717,共4页
提出一种由三坐标测量机、PH10回转体和激光三角测头组成的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 .为了将激光测头的测量值转换为测量机机器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值 ,建立了测量系统的几何模型 .利用测头等效法对几何模型进行标定 ,求出其中的未知矩阵 ... 提出一种由三坐标测量机、PH10回转体和激光三角测头组成的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 .为了将激光测头的测量值转换为测量机机器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值 ,建立了测量系统的几何模型 .利用测头等效法对几何模型进行标定 ,求出其中的未知矩阵 .利用迭代标定法消除了标定误差 ,使标定结果趋近于理想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机 PH10回转体 激光三角测头 几何模型 标定 自由曲面 接触测量系统
下载PDF
基于推挽拓扑的非接触充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智慧 胡超 +1 位作者 戴欣 唐春森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4-837,共4页
由于各种充电终端的需求不同,各式各样的充电设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种充电线缆错综复杂,造成了很多麻烦。基于自振荡推挽式逆变电路设计出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它能够直接对各种不同充电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消除了各种连接线缆。对非... 由于各种充电终端的需求不同,各式各样的充电设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种充电线缆错综复杂,造成了很多麻烦。基于自振荡推挽式逆变电路设计出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它能够直接对各种不同充电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消除了各种连接线缆。对非接触充电系统的逆变电路、谐振网络和发射板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以一种手机充电器为例进行实验验证以证明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充电系统 推挽拓扑 充电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连续波生物雷达的人体步态非接触检测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帅杰 李钊 +4 位作者 张华 王梦梦 张自启 王健琪 路国华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12期26-30,共5页
人体步态是一个全身肌肉骨骼协调运行的复杂机制,具有特异性,可以作为身份判别或临床疾病诊断的依据。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连续波生物雷达的人体步态非接触检测系统,通过对人体走动时产生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出人体步态信号... 人体步态是一个全身肌肉骨骼协调运行的复杂机制,具有特异性,可以作为身份判别或临床疾病诊断的依据。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连续波生物雷达的人体步态非接触检测系统,通过对人体走动时产生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出人体步态信号的主要频率,并与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干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雷达可以非接触地检测到人体的步态信号,并与加速度检测和视频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步态分析 生物雷达 接触检测系统 频谱分析 相干分析 疾病诊断
下载PDF
非接触位置测量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明慧 张尧禹 +1 位作者 邵玉宝 乔彦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3年第3期199-200,204,共3页
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 ,位置测量设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研究了一种新的非接触位置测量系统及其所使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测量系统对某种型号地空导弹发射车与装填车之间X ,Y ,Z ,α的位置关系进行测量 ,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与数据... 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 ,位置测量设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研究了一种新的非接触位置测量系统及其所使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测量系统对某种型号地空导弹发射车与装填车之间X ,Y ,Z ,α的位置关系进行测量 ,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装备后长度X ,Y ,Z精度为± 1mm ,角度α精度为± 3′ ,此精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位置测量系统 计算机控制 导弹 位置测量设备
下载PDF
一种非接触式供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继胜 李福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78,共4页
非接触供电系统是一种无线缆连接,通过电磁场耦合感应的一种新型供电技术。通过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原理结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松耦合并联谐振电能传输方案,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简易取电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该供电系统具... 非接触供电系统是一种无线缆连接,通过电磁场耦合感应的一种新型供电技术。通过对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原理结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松耦合并联谐振电能传输方案,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简易取电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该供电系统具有良好的电能传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供电系统 电磁耦合感应 并联谐振 拾电装置
下载PDF
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机械设计及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剑 王恒奎 +2 位作者 杜设亮 王文 陈子辰 《机电工程》 CAS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研究了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明确了机械误差是影响测量系统误差的关键 ,在测量系统机械设计基础上分析了其几何误差和热误差 。
关键词 几何误差 误差补偿 神经网络 三维曲面 接触式测量系统 机械设计
下载PDF
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春玲 徐俊辉 陈诗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3-544,572,共3页
目的探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我们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下完成的68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30~82... 目的探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我们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在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下完成的68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30~82min(平均42min)。术后59眼(86.77%)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视力无明显改善7眼(10.29%);视力减退2眼(2.94%)。术中发生并发症8眼(11.75%),其中玻璃体出血2眼、锯齿缘离断3眼、视网膜裂孔3眼;术后发生并发症7眼(10.29%),其中继发性青光眼4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眼、硅油进入前房1眼。结论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能有效简化手术步骤,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特别是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广角观察系统 眼底观察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下载PDF
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软件的研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倪安胜 王健琪 +4 位作者 王海滨 杨国胜 路国华 荆西京 朱新亚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3年第8期8-9,共2页
介绍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软件研制的思路、结构及如何在Delphi环境下实现数据中断采集、波形动态显示、信号实时处理等系统功能的关键编程技术。该软件系统人机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简便,提高了系统检测灵敏度。
关键词 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 软件 DELPHI环境 数据中断采集 波形动态显示 信号实时处理
下载PDF
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4
12
作者 江海波 邓娅青 +1 位作者 王楠 熊思齐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40-442,446,共4页
观察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纳入患者28例28只眼,其中,26眼行节段加压术,2眼行节段加压环扎术。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2月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提升(0.60±0.44 vs 0.2... 观察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纳入患者28例28只眼,其中,26眼行节段加压术,2眼行节段加压环扎术。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2月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提升(0.60±0.44 vs 0.22±0.24);眼压由术前的14.6±3.3 mmHg升高至术后第12月的20.3±6.1 mmHg。一次手术网脱复位率96.4%。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能有效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广角系统 光导纤维 巩膜扣带术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荣华 周国宏 +1 位作者 孔丽 李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95-1297,共3页
广角观察系统(wide-angle viewing system)作为玻璃体手术中重要的辅助装置,通过此装置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全眼底视野,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更加快捷、安全和有效,在眼科手术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广角观察系统在玻... 广角观察系统(wide-angle viewing system)作为玻璃体手术中重要的辅助装置,通过此装置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全眼底视野,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更加快捷、安全和有效,在眼科手术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出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临床上的发展优势,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期望非接触广角观察系统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观察系统 角膜接触 接触广角观察系统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非接触生命体征检测系统中噪声的非线性压缩 被引量:7
14
作者 路国华 王健琪 +4 位作者 杨国胜 王海滨 荆西京 邱立军 杨波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16-317,366,共3页
详细讨论一种非接触检测系统中时域波形显示过程中 ,对叠加在人体呼吸、心跳信号中噪声进行压缩的方法 ,并对通过实验室中两种不同环境下噪声压缩阈值的研究 ,解决了时域图形显示过程中噪声水平随着AD数据采集卡的增益及软件显示增益增... 详细讨论一种非接触检测系统中时域波形显示过程中 ,对叠加在人体呼吸、心跳信号中噪声进行压缩的方法 ,并对通过实验室中两种不同环境下噪声压缩阈值的研究 ,解决了时域图形显示过程中噪声水平随着AD数据采集卡的增益及软件显示增益增加的问题 ,实现了呼吸和心跳信号低噪声水平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生命体征检测系统 人体生命体征 呼吸 心跳 时域波形 压缩 噪声
下载PDF
非接触智能测温系统的设计原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霞 史杰 +1 位作者 吴丽辉 孔美静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0年第3期21-23,共3页
介绍一种以单片机 80 31为控制器的非接触智能测温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其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
关键词 接触智能测温系统 单片机 设计原理
下载PDF
[TC]^2非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芸 李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3-96,113,共5页
介绍了美国[TC]2公司开发的非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的构造原理和功能,并用传统马丁仪接触式测量和[TC]2非接触式测体系统进行了人体测量的比较研究.综合分析了[TC]2非接触式测体系统的使用规律与特点,并提出了非接触式测体系统在中国服装... 介绍了美国[TC]2公司开发的非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的构造原理和功能,并用传统马丁仪接触式测量和[TC]2非接触式测体系统进行了人体测量的比较研究.综合分析了[TC]2非接触式测体系统的使用规律与特点,并提出了非接触式测体系统在中国服装业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 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 量身订制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补偿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热变形误差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龙珠 陈亚良 狄瑞坤 《机电工程》 CAS 2002年第4期55-58,共4页
针对一个三维非接触式测量系统 ,在简要介绍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指出机械部分的热变形误差是影响系统误差的关键。该文在分析测量系统机械部分的基础上对它进行了热误差的分析和建模 。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热变形误差 误差补偿 三维曲面接触式测量系统 机械系统
下载PDF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系统中固体摄像器件的选择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海鹰 彭小奇 周海叶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73,共3页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由于不受被测对象的条件限制,具有十分优越的特点。如何选择能符合温度测量要求的固体摄像器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辐射理论和CCD器件成像原理,指出了辐射式测温系统中的固体摄像器件必须具备的性能和选择CCD摄像器...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由于不受被测对象的条件限制,具有十分优越的特点。如何选择能符合温度测量要求的固体摄像器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辐射理论和CCD器件成像原理,指出了辐射式测温系统中的固体摄像器件必须具备的性能和选择CCD摄像器件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温度测量系统 CCD摄像器件 辐射测温法
下载PDF
非接触标测系统用于典型心房扑动的右房标测和导航消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兵 曹克将 +4 位作者 陈明龙 单其俊 邹建刚 陈椿 李闻奇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6期424-429,共6页
应用非接触标测系统实施典型心房扑动 (AFL)的右房 (RA)全心腔标测和导航射频消融。 6例典型AFL ,男 5例、女 1例 ,年龄 5 6 .2± 15 .3(35~ 76 )岁。常规放置冠状静脉窦和His束电极 ,将标测球囊置于RA中下部 ,构建RA心内膜模型 ,... 应用非接触标测系统实施典型心房扑动 (AFL)的右房 (RA)全心腔标测和导航射频消融。 6例典型AFL ,男 5例、女 1例 ,年龄 5 6 .2± 15 .3(35~ 76 )岁。常规放置冠状静脉窦和His束电极 ,将标测球囊置于RA中下部 ,构建RA心内膜模型 ,分别于低位RA和冠状窦口 (CSO)S1S16 0 0ms起搏观察峡部传导 ,诱发并标测AFL的激动顺序和折返路径。 1例为顺钟向AFL ,4例为逆钟向AFL ,1例未能诱发AFL。AFL周期 2 0 7± 34ms,非接触标测可显示整个折返环路、激动顺序和缓慢传导区。AFL的激动可以穿过界嵴上部并且传导相对缓慢 ,提示RA平滑部是折返环的一部分。后位峡部线性消融在导航系统指导下进行 ,无需X线透视。消融完成后重复上述起搏验证峡部双向传导阻滞。除 1例术中出现心房颤动 (AF)外 ,其余病例即刻均达到峡部双向阻滞 ,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随访 8.1± 6 .7(3~15 )个月未见复发。非接触标测系统可安全、有效和直观地实现典型AFL的右房全心腔标测并导航消融 ,验证峡部双向阻滞 ,减少X线曝光时间和无效放电次数。界嵴在典型AFL时具备传导功能 ,RA平滑部和粗糙部共同参与折返环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AFL 电生理学 接触标测系统 典型心房扑动
下载PDF
Ensite非接触标测系统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咸宏 吴书林 +5 位作者 杨平珍 詹贤章 薛玉梅 廖洪涛 魏薇 钱为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Ensite系统标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并评价其指导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98例,年龄(42±16)岁,其中男43例,女55例。经外周血管进非接触多极球囊导管至右心室... 目的探讨Ensite系统标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并评价其指导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98例,年龄(42±16)岁,其中男43例,女55例。经外周血管进非接触多极球囊导管至右心室或左心室三维重建心腔。心室激动时根据虚拟单极电位的等电位图,结合起搏和激动标测对起源点和突破口及优势传导通道进行消融。结果消融即时成功率95%(93/98)。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占96种,间隔部和游离壁各82、14种,起源于其他不典型部位21种,三尖瓣环8种。起源后传导突破呈快反应点爆发方式占78%(91/117),采用点消融覆盖相近的起源点和突破口;呈慢反应突破方式占22%(26/117),采用线性或片状消融策略。随访(6±3)个月,3例复发,1例经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Ensite心内非接触式标测系统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三维标测有效安全。室速或室早自最早起源点后经优势传导通道向突破口传导有两种传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术 Ensite接触标测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