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复苏压力对非控制性出血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良明 李涛 +2 位作者 刁有芳 李萍 廖自富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180-2183,共4页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早期不同复苏血压对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戊巴比妥钠麻醉,断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将血压降至40或50mmHg。动物分为3个处...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早期不同复苏血压对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戊巴比妥钠麻醉,断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将血压降至40或50mmHg。动物分为3个处理阶段,第1阶段模拟院前救治阶段,用2:1乳酸林格液和6%的右旋糖苷分别以40、50、60、70、80、100mmHg血压复苏动物,此期维持1h,以假手术组和院前不复苏组作为对照;第2阶段模拟医院确定性处理,结扎脾动脉止血,输血输液将血压恢复至100mmHg,维持2h;第3阶段,维持2h,观察第1阶段不同压力复苏对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球比容和动物存活时间。结果院前急救采用高压复苏(80、100mmHg)动物存活时间短,一半动物在院前急救阶段很快死亡,血球比容低,血流动力学指标差,而采用低于70mmHg(50、60mmHg)的血压复苏,动物存活时间延长,血液稀释轻,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高压复苏组,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动物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高。结论针对非控制性出血休克,院前急救采用高压复苏会增加血液丢失,影响后期复苏效果;适当低压复苏(50~60mmHg)有利于保持动物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后期复苏效果;但太低的输注压力因影响组织灌流也不利于休克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 院前急救 液体复苏 复苏压力
下载PDF
不同药物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娱 李涛 刘良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417-2419,共3页
目的应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探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以及盐酸山莨菪碱(654-2)输注后对大鼠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断脾复制非控制性出血性大鼠休克模型,以乳酸林格液(LR)和羟乙基淀粉(HES)... 目的应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探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以及盐酸山莨菪碱(654-2)输注后对大鼠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断脾复制非控制性出血性大鼠休克模型,以乳酸林格液(LR)和羟乙基淀粉(HES)(体积比2∶1)进行复苏,维持血压在50 mm Hg1 h,再以含不同药物包括AVP(0.4 u/kg)、NE(0.3μg/kg)、DA(0.4 mg/kg)和654-2(1 mg/kg)的2倍失血量LR进行治疗,观察其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或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 max)的影响,同时观察存活时间、存活率的变化。结果单纯LR可维持血压在80 mm Hg左右,输注NE和DA后,血压不能维持在80 mm Hg,AVP、654-2能较好的将血压维持在90 mm Hg水平。几种药物在输液末、输液1 h和输液2 h,LVSP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AVP和NE在输液末增加尤为显著,其次是654-2、DA和LR。输注AVP、654-2和DA后,±dp/dt max显著高于LR组,NE其次,LR对照组最低。输注AVP后,大鼠存活时间最长,为(6.92±2.27)h,与LR组(3.9±2.1)h相比,明显升高(P<0.01),输注654-2[(5.28±3.33)h]后动物存活时间较其他组长[NE为(4.6±1.55)h,DA为(3.05±3.32)h]。结论不同药物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以AVP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盐酸山莨菪碱
下载PDF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大鼠早期低压液体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良明 刁有芳 +1 位作者 李萍 廖自富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早期低压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方法W istar大鼠64只,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AP)为(129.9±14.3)mmHg,断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将血压(MAP)降至40或50mmHg,分为3个处理时段,第1时段模拟院...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早期低压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方法W istar大鼠64只,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AP)为(129.9±14.3)mmHg,断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将血压(MAP)降至40或50mmHg,分为3个处理时段,第1时段模拟院前救治时段,用2∶1乳酸林格氏液和6%的右旋糖酐输注分别将MAP维持在40、50、60、70、80、100mmHg,维持1小时;第2时段模拟医院确定性处理情况,结扎脾动脉止血,输血输液将MAP恢复至100mmHg,维持2小时;第3时段,观察第1时段不同压力复苏对大鼠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动物存活情况、血压、液体输注量、血细胞比容及动脉血气等。结果院前急救采用高压复苏(80、100mmHg),动物存活时间短,在第1时段末就有50%的动物死亡,需要的液体输注量大,血液稀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明显,血气指标差;而以<70mmHg(50、60、70mmHg)的血压复苏,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液体输注量小,血液稀释轻,血气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以50、60mmHg血压输注效果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在第三时段末动物死亡率为75%。结论对非控制性出血休克及活动性出血,止血前采用高压复苏会增加血液丢失及血液稀释,明显影响休克复苏效果,适当低压复苏有利于动物的后期恢复,输注压力以50、60mmHg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 早期救治 液体复苏 复苏压力
下载PDF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低压复苏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华成 刘金锋 +3 位作者 李文志 王红蕾 万秋霞 丁文刚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 应用大鼠脾损伤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及低压扩容复苏治疗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在大鼠脾损伤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等分为 5组 ,组 1 :假手术组 ;组 2 :休克未处理组 ;组 3:常压复苏... 目的 应用大鼠脾损伤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及低压扩容复苏治疗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在大鼠脾损伤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等分为 5组 ,组 1 :假手术组 ;组 2 :休克未处理组 ;组 3:常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80mmHg以上 ) ;组 4 :低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6 0mmHg±5mmHg) ;组 5 :低压扩容复苏组 (急救期输入硝普钠 5 μg·kg- 1 ·min- 1 ,同时输液控制MAP在 6 0mmHg± 5mmHg)。结果  1~ 5组平均存活时间 (min)分别为 1 80、73.5 0± 8.0 4、1 1 4 .30± 31 .33、1 4 6 .70± 2 8.0 7和 1 71 .6 0± 1 5 .74 ,除组1、组 5外 (P =0 .0 6 71 ) ,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5组的急救期出血量 (ml·kg- 1 )分别为 :3.79± 1 .39、1 7.4 1± 8.88、8.6 7± 4 .5 9、1 0 .33± 4 .31 ,其中组 3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 ;组 4、组 5与组 2比较出血量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在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治疗中 ,低压及低压复合适量硝普钠扩容复苏方法可改善组织代谢 ,提高生存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 低压复苏 治疗 脾损伤 大鼠
下载PDF
不同方法液体复苏对非控制性失血休克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淑芬 邓伟强 袁善桃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9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非控制性失血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液体复苏对其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58例非控制性失血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6).观察组予以术... 目的:探讨非控制性失血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液体复苏对其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58例非控制性失血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6).观察组予以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予以术前积极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输血输液总量、凝血功能、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输血和输液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苏后PT、APTT、TT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非控制性失血休克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 积极液体复苏 限制液体复苏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不同输液方式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屈伸 陈易 汤翠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0期-,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输液方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麻醉后A组(对照组)给予股动、静脉置管,不行放血、断尾及补液.B、C、D三组大鼠给予动、静脉置管后行放血和回输使平均动脉压(MAP)=40mm... 目的 观察不同输液方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麻醉后A组(对照组)给予股动、静脉置管,不行放血、断尾及补液.B、C、D三组大鼠给予动、静脉置管后行放血和回输使平均动脉压(MAP)=40mmHg,后切除3/4的鼠尾造成活动性出血,维持MAP=35~40mmHg 60min,作为失血性休克模型.液体复苏期60min,用乳酸林格氏液(LR)和6%羟乙基淀粉(6%HES130/0.4)做为复苏液体静脉输注:B组(限制输液组)通过输注复苏液体维持MAP在60mmHg左右;C组(开放输液组)通过输注复苏液体维持MAP在100mmHg以上;D组(无输液组)在断尾处止血前不予任何液体.3组休克大鼠在随后的60min急救期接受结扎止血和适量的输血和液体输注.液体复苏结束后取动脉血测定血色素(Hb)、红细胞压积(Hct)和碱剩余(BE).结果 4组大鼠体重、体温、MAP、心率(HR)等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大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输液量高于B、D组;各休克组动物复苏后血Hb、Hct水平和BE低于对照组,C组BE值、Hct和Hb均低于B组(P均<0.01),D组Hct和Hb低于B组(P均<0.01),D组BE值高于B组(P<0.01).结论 大鼠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输液方式(维持MAP=60mmHg)有利于减少活动性出血、减轻血中BE值的降低,从而改善复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 液体复苏 碱剩余
下载PDF
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映坤 崔秀平 +2 位作者 孙电 肖忠 庄炯宇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究对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急诊科于2013-03—2016-02间收治的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6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究对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急诊科于2013-03—2016-02间收治的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6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非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方法,监测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抢救成功率及血常规、凝血功能、输液总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44例(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35例(72.92%),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输液总量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增加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救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创伤失血休克 限制液体复苏 临床
下载PDF
美国非控制性权益会计处理变革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志刚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5,共4页
非控制性权益的会计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上实现了由"母公司理论"向"实体理论"的转变,并且修改了非控制性权益的会计处理。本文在介绍这... 非控制性权益的会计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上实现了由"母公司理论"向"实体理论"的转变,并且修改了非控制性权益的会计处理。本文在介绍这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权益 财务报表 FASB IASB
下载PDF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彻底止血后的复苏效果
9
作者 李涛 刘良明 +3 位作者 范小青 朱娱 廖自福 程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25-1427,共3页
目的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彻底止血后复苏效果。方法采用大鼠脾实质切除及脾动脉切断方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在止血前采用低压复苏(50mmHg,1h)后结扎血管彻底止血,观察乳... 目的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彻底止血后复苏效果。方法采用大鼠脾实质切除及脾动脉切断方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在止血前采用低压复苏(50mmHg,1h)后结扎血管彻底止血,观察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LR)、AVP(0.4U/kg和0.04U/kg)对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影响。LR组在彻底止血后输注2倍失血量LR;AVP0.1U/kg组和0.4U/kg组在2倍量的LR中分别加入AVP0.4U/kg和0.04U/kg输注。结果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在休克后以及低压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压(left intra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或下降的最大速率(themaximal change rate of left intraventricular pressure,±dp/dtmax)明显低于休克前(P<0.05),血气也发生了明显改变;2倍失血量的LR输注不能较好地恢复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AVP0.4U/kg和0.04U/kg输注,明显增加MAP和改善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延长休克动物存活时间并提高存活率,与LR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AVP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彻底止血后有较好的复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大鼠
下载PDF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院内复苏
10
作者 宋祖军 马俊清 王少波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 院内 紧急救治 复苏
下载PDF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低压复苏机制新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成龙 张利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9,194,共6页
目的应用大鼠的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复苏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大鼠120只,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45克未处理组;常压复苏组(复苏期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80mmHg以... 目的应用大鼠的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复苏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大鼠120只,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45克未处理组;常压复苏组(复苏期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80mmHg以上);低压复苏组[复苏期控制MAP在(60±5)mmHg]。动态观察休克后0.5、1、3、5、7h大鼠肝组织HSP70、肝脏病理、肝功能、TNF—α、IL-6的变化。HSP70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用RT—PCR观察HSP70 mRNA水平变化的规律。结果低压复苏组HSP70、TNF—α、IL-6、ALT、TB在休克后升高,较其他组3、5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肝脏淤血、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程度都较常压复苏组轻。结论低压复苏能增强HSP70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后肝组织中的表达,减轻肝脏的继发性损害,同时也表明低压复苏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后肝脏的保护作用与HSP70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复苏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 热休克蛋白-70 肝脏 大鼠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减轻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肾脏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震 刘璟 +3 位作者 王飞 关雪 李金宝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乳酸林格液(LR)组和去甲肾上腺素(NE)组。休克180 min,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乳酸林格液(LR)组和去甲肾上腺素(NE)组。休克180 min,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复苏时NE组以10μg/(kg.min)泵注NE;LR组泵注等量的乳酸林格液。同时,两组在70 min内回输40 ml/kg的乳酸林格液及半量失血。复苏结束后再观察20 min,取血液标本检测尿素氮(BUN)及肌酐(Cr)。复苏后24 h,观察大鼠生存率并取左肾做病理检测。结果 NE组血清BUN、Cr值较LR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生存率高于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血容量的情况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复苏过程中使用NE较单纯乳酸林格液复苏可减轻大鼠肾脏损伤,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 肾损伤 复苏
下载PDF
适宜剂量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非控制性降压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晓佳 李福龙 +2 位作者 赵玮 汪业铭 薛刚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57-260,265,共5页
目的探讨适宜剂量芬太尼在鼻内镜手术非控制性降压麻醉中应用的有效性、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45例,ASA分级I~Ⅱ级,年龄18~45岁,均经过规范化治疗控制炎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Ι组、Ⅱ组和Ⅲ组。麻醉... 目的探讨适宜剂量芬太尼在鼻内镜手术非控制性降压麻醉中应用的有效性、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45例,ASA分级I~Ⅱ级,年龄18~45岁,均经过规范化治疗控制炎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Ι组、Ⅱ组和Ⅲ组。麻醉诱导时给予芬太尼3μg/kg,手术开始前Ι组追加芬太尼1.5μg/kg,Ⅱ组追加芬太尼2.5μg/kg,Ⅲ组追加芬太尼3.5μg/kg,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15 min(T3)、手术开始30 min(T4)、鼻腔填塞医用PVA棉时(T5)患者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以及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同一术者采用Fromme术野质量评分法(scores of surgical field quality,SSFQ)评定术野质量。结果与Ι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在T3、T4时点的MAP、HR、CO均低于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和Ⅲ组相比T3、T4时点的MAP、HR、CO无明显差异(P>0.05);术野质量SSFQ评分与Ι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的术野质量高于Ι组(P<0.05),Ⅱ组与Ⅲ组无明显差异;拔管时间比较Ι组与Ⅱ组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较Ⅱ组拔管时间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麻醉诱导时给予芬太尼3μg/kg,手术开始前追加芬太尼2.5μg/kg用于鼻内镜手术非控制性降压麻醉可使手术顺利完成,该方法有效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剂量芬太尼 鼻内镜手术 非控制性降压麻醉 安全可行
下载PDF
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玲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创伤性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为减少出血,控制休克使用液体和多巴胺经验。方法随机观察271例非控制性失血休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方法,比较足量快速液体法102例,限制液体法196例;分析抢救死亡率。结果比较足量快速液...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创伤性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为减少出血,控制休克使用液体和多巴胺经验。方法随机观察271例非控制性失血休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方法,比较足量快速液体法102例,限制液体法196例;分析抢救死亡率。结果比较足量快速液体法102例,死亡率21.5%,限制性延迟性体液法196例,死亡率13.9%,2组百分比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结论限制性体液法抢救非控制性失血休克可减少出血,为院内彻底止血赢的时间,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抢救 创伤 非控制性 失血休克 限制液体法
下载PDF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液体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录 胡振快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6年第3期202-204,共3页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 液体治疗 HEMORRHAGIC shock) 心跳骤停 控制出血 进展综述 年龄段 专家组
下载PDF
轻度低温对于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生存率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静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60-460,共1页
关键词 轻度低温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 生存率 血清细胞因子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对海水浸泡合并非控制性失血休克大鼠复苏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莉 周孝伟 +3 位作者 彭小勇 田昆仑 刘良明 李涛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775-780,共6页
目的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海水浸泡合并非控制性失血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方法采用15℃低温海水联合脾切除的非控制性失血休克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72只,14~16周龄,体重(23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单纯乳酸... 目的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海水浸泡合并非控制性失血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方法采用15℃低温海水联合脾切除的非控制性失血休克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72只,14~16周龄,体重(23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单纯乳酸林格液(LR)复苏对照组(LR组),去甲肾上腺素(NE)联合LR复苏组(NE组)、AVP联合LR复苏组(AVP组),各24只。休克后各实验组大鼠分别静脉输注LR、NE(5μg/kg)+LR以及AVP(0.1U/kg)+LR。观察AVP对休克大鼠失血率、复苏液体量、凝血功能、酸中毒及存活的影响。结果经海水浸泡合并非控制性失血休克后,在彻底止血前低压复苏阶段AVP组失血率(49±3.6)%较LR组大鼠失血率(52±6.0)%减少,NE组失血率较LR组增加。确定性治疗阶段AVP组复苏液体量(32.9±2.23)mL较LR组复苏液体量(66.7±5.63)mL显著降低(P<0.01),NE组复苏液体量(47.0±3.50)mL减少,但与L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苏结束后,AVP组凝血功能显著改善,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比值(PT-INR)、凝血酶原时间(PT)较LR组显著缩短(P<0.05,P<0.01),分别为(2.0±0.11)s和(23.2±1.20)s;NE组凝血功能改善不显著(P>0.05)。血气分析提示各组大鼠pH值均恢复至7.3左右,AVP组氧分压(PaO 2)较LR组和NE组有一定程度增加,至(153.0±14.49)mmHg。AVP组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至26h,24h存活率为50%;NE组和LR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0h和16h,24h存活率均仅为25%。结论AVP能显著减少海水浸泡合并非控制性失血休克大鼠的失血率和输液量,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气,延长存活时间,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海水浸泡 复苏 大鼠
下载PDF
软盘驱动器非控制性故障分析与排除技术
18
作者 王维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95-96,共2页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软盘驱动器非控制性故障并分析了故障发生的原因。着重介绍了非损伤性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软盘驱动器机械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及调修软盘驱动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非控制性 软盘驱动器 故障分析 故障排除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非控制性出血术前低压复苏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许月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6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非控制性出血术前正压、低压液体复苏的临床优劣性。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所选56例合适病例随机分组,分为正压和低压液体复苏两组,记录两组复苏液体的用量、复苏结果。结果术前低压液体复苏比正压液体复苏用液...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非控制性出血术前正压、低压液体复苏的临床优劣性。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所选56例合适病例随机分组,分为正压和低压液体复苏两组,记录两组复苏液体的用量、复苏结果。结果术前低压液体复苏比正压液体复苏用液少,输血少,继续失血量少。结论低压液体复苏临床观察不受时间和条件限制,简便易行,宜掌握在允许性低血压范围内为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休克 非控制性出血 低压复苏 优缺点
下载PDF
低压复苏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连群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31期4209-4210,共2页
目的探讨低压复苏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救治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患者79例,随机分为常压复苏组(39例)、低压复苏组(40例),对2组患者复苏输入液体量、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目的探讨低压复苏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救治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患者79例,随机分为常压复苏组(39例)、低压复苏组(40例),对2组患者复苏输入液体量、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压组液体输入量明显高于低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压与常压组在复苏前血乳酸值、碱剩余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6 h血乳酸、碱剩余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压复苏治疗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可明显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器官灌注,降低MODS发生率,治疗效果优于常压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 术前 低压复苏 常压复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