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搏动灌注和非搏动灌注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少强 魏松洋 +2 位作者 马志强 郑庆杰 祁延博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3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CPB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30例。PP组在人工心肺机泵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CPB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30例。PP组在人工心肺机泵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置,在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NPP组全程均采用非搏动灌注。两组灌流量控制在2.3~2.8 L/(min .m2)。分别于术前(T1)、CPB后4 h(T2)、12 h(T3)、24 h(T4)、48 h(T5)抽取外周静脉血及留取新鲜尿液,测定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MG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比较,两组血清Scr、BUN浓度在T4~T5明显升高(P<0.01);血清β2-MG、尿β2-MG浓度在T2~T5明显升高(P<0.05)。与NPP组比较,PP组血清Scr、BUN浓度在T4~T5明显降低(P<0.05);血清β2-MG、尿β2-MG浓度在T2~T5明显降低(P<0.05)。结论 PP能有效地减轻CPB后肾脏损伤,降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灌注 非搏动灌注 肌酐 尿素氮 血清Β2-微球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搏动灌注和非搏动灌注对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少强 徐志云 +2 位作者 陆方林 崔勇 刘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0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拟行CPB下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20例。PP组在体外循环机后...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拟行CPB下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20例。PP组在体外循环机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置,在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NPP组全程均采用非搏动灌注。两组灌流量控制在2.3—2.8L/(min·m2),分别于术前(T1)、CPB后2h(T2)、4h(T3)、8h(T4)、24h(T5)测定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指数(PVRI)、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左心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结果与NPP组相比,PP组SVRI在T2、T4明显降低(P〈0.05),PVRI在T2、T3、T4明显降低(P均〈0.05),LVSWI在T3、T4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NPP可引起术后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和左心功能下降。PP能有效地抑制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和左心功能下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搏动灌注 非搏动灌注 血流动力学 左心室每搏做功指数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搏动灌注和非搏动灌注对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
3
作者 王少强 魏松洋 +2 位作者 马志强 郑庆杰 祁延博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673-675,共3页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拟行CPB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30例。PP组在体外循环机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拟行CPB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30例。PP组在体外循环机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置,在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NPP组全程均采用非搏动灌注。两组灌流量控制在2.3~2.8 L/min.m2。分别于术前(T1);CPB期间0.5(T2)、1 h(T3);CPB后2(T4)、4(T5)、8(T6)、24 h(T7)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和IL-10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与T1比较,两组TNF-α、IL-8、IL-10血清浓度在T2~T7均升高(P<0.01)。与NPP组比较,PP组TNF-α血清浓度在T2~T6降低(P<0.05);IL-8血清浓度在T3~T6降低(P<0.05);IL-10血清浓度在T3~T6升高(P<0.05)。结论 PP能有效地抑制TNF-α、IL-8的释放,并使IL-10的释放明显上调,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脏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CPB) 搏动灌注 非搏动灌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环核苷酸在体外循环应激状态下的动态变化
4
作者 岳岚 宋作珪 柴 《浙江医学》 CAS 1994年第S1期10-11,共2页
用放免法分7个时段测定16例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病人的血浆cAMP、cGMP及cAMP/cGMP值,发现随机体所受刺激强度的增减三者呈同步改变,表明其可作为体外循环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强度的一参考指标。
关键词 环核苷酸 应激反应 应激状态 升主动脉阻断 低温麻醉 搏动灌注 血液稀释 第二信使 内分泌系统 法乐四联症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乏氧性脑病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惠祥 冯畹兰 +1 位作者 金立民 于亚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5-95,共1页
体外循环作为一种控制性休克下的心肺转流,加之非搏动性灌注,致使脑血流量减少。脑是一个对缺氧最为敏感的器官,它的活动主要依靠葡萄糖有氧氧化提供能量,因此一旦乏氧可引起脑组织的损害。临床资料我们从1988年~1992年7月共行体外循... 体外循环作为一种控制性休克下的心肺转流,加之非搏动性灌注,致使脑血流量减少。脑是一个对缺氧最为敏感的器官,它的活动主要依靠葡萄糖有氧氧化提供能量,因此一旦乏氧可引起脑组织的损害。临床资料我们从1988年~1992年7月共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81例,其中术后发生乏氧性脑病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16岁。先天性心脏病法鲁氏三联症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 脑病 搏动灌注 糖有氧氧化 心肺转流 脑血流量 二氧化碳张力 法鲁 性休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