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研究
1
作者 寇志茹 徐晓函 +2 位作者 骆颖 卢明芹 杨秀玲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探究抖音平台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的特征和存在问题,为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在抖音平台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领域传播影响力较高的4个官方账号和6个自媒体账号,筛选出每个账号点... 目的探究抖音平台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的特征和存在问题,为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在抖音平台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领域传播影响力较高的4个官方账号和6个自媒体账号,筛选出每个账号点赞量最高的前10个视频,共100个视频纳入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传播主体、平台运营、呈现形式和传播效果四个层次开展研究。结果视频科普内容基本涵盖了常见的儿童非故意伤害类型,官方账号与自媒体账号在原创情况、互动情况以及视频类型、画面比例、解说方式、配乐、时长、封面设计方面存在差异(P<0.05);两者账号视频的点赞量和评论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传播效果存在差异;视频传播效果与原创情况、互动情况、视频类型、画面比例、配乐和封面设计存在显著影响(P<0.05)。结论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科普短视频应重视封面设计、制作适应平台和用户特征的内容、发挥权威专家优势并积极进行粉丝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非故意伤害 科普宣传 短视频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论著作权故意侵权与非故意侵权赔偿数额规定的区分——以《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为中心
2
作者 巴特孟克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2024年第9期51-53,共3页
《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在区分故意侵权与非故意侵权赔偿数额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该法条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明确的区分标准和司法适用建议,对故意侵权应加重惩罚,而对非故意侵权则应酌情减轻赔偿。同时,适用法律解释和类... 《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在区分故意侵权与非故意侵权赔偿数额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该法条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明确的区分标准和司法适用建议,对故意侵权应加重惩罚,而对非故意侵权则应酌情减轻赔偿。同时,适用法律解释和类型化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认定侵权性质,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故意侵权 非故意侵权 赔偿数额 类型化方法
下载PDF
中国三城市儿童非故意伤害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段蕾蕾 杨焱 +1 位作者 张睿 吴凡 《中国健康教育》 2007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14岁以下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状况以及主要原因构成,为以后开展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确定三城市中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照料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14... 目的了解中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14岁以下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状况以及主要原因构成,为以后开展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确定三城市中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照料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14岁以下儿童的非故意伤害发生状况及主要原因构成。结果此次共调查儿童7726人,男女比例1∶1,共发生非故意伤害1276人次,发生率为16.5%。三城市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广州市、北京市和上海市;前三位伤害原因为跌倒/跌落、碰伤/挤压伤、扭伤;前三位的伤害部位为下肢、手指/脚趾和面部。伤害性质以浅表伤为主,其次为脱位/扭伤、积压伤;93.5%为轻度伤害,不需要住院治疗;36.2%的伤害发生在家里/宿舍,其次为街道/公路、学校/幼儿园等;46.3%的儿童在娱乐活动时发生伤害,其次为体育活动等。结论非故意伤害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加强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干预工作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故意伤害 儿童 伤害原因
下载PDF
云南省某县小学生非故意伤害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唐颖 薛钟瑜 +4 位作者 何正艳 胡瑞杰 马自芳 邢玉梅 王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1-796,共6页
目的调查某县小学生非故意伤害认知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开展非故意伤害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某县5所小学1084名小学生进行非故意伤害知识现况调查。结果小学生伤害有关知识... 目的调查某县小学生非故意伤害认知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开展非故意伤害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某县5所小学1084名小学生进行非故意伤害知识现况调查。结果小学生伤害有关知识最高得分42分,最低得分2分,平均得分30.02分,伤害知识总得分及格率为61.4%。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小学所在地为镇(OR=2.100,95%CI:1.463~3.017)和村(OR=3.908,95%CI:1.639~9.319)、母亲职业为工人(OR=4.417,95%CI:1.402~13.916)是伤害知识得分不及格的危险因素,而高年级(OR=0.527,95%CI:0.368~0.755)是伤害知识得分不及格的保护因素。结论小学生对非故意伤害相关知识认识不够,应积极开展有关伤害预防与应急处置的教育干预,尤其要将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地为镇/村、母亲职业为工人的学生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知识 非故意伤害
下载PDF
非故意损害下的过度补偿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小凡 张大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1-657,共7页
个体的补偿和报复行为是人际损害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将损害者和受害者置于同一情境,揭示了非故意损害中的过度补偿效应。实验包括虚拟和真实两种非故意损害情境,损害方式包括经济损失和肉体伤害。组间变量是损害者、受害者和中... 个体的补偿和报复行为是人际损害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将损害者和受害者置于同一情境,揭示了非故意损害中的过度补偿效应。实验包括虚拟和真实两种非故意损害情境,损害方式包括经济损失和肉体伤害。组间变量是损害者、受害者和中立者三种角色,因变量是被试在分配任务中留给搭档或自己的分数或金钱。结果表明,在阅读或经历了相同的非故意损害事件后,损害者补偿给受害者的分数和金钱会显著高于受害者留给自己的数量,即过度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 报复 非故意损害 公平 过度补偿效应
下载PDF
长沙市城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现况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沈敏学 朱松林 +2 位作者 王琦琦 胡国清 胡明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5年第4期37-42,共6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率和特征,包括伤害次数、伤害原因、发生地点和严重程度。方法于2011年11月随机抽取了长沙市城区8所幼儿园(公、私立幼儿园各4所)全部2~6岁儿童,由家长填写《学龄前儿童常见非故意伤害... 目的了解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率和特征,包括伤害次数、伤害原因、发生地点和严重程度。方法于2011年11月随机抽取了长沙市城区8所幼儿园(公、私立幼儿园各4所)全部2~6岁儿童,由家长填写《学龄前儿童常见非故意伤害风险评价调查表》,回顾过去一年间其子女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47份,总体非故意伤害发生率为26.0%,其中男性28.0%,女性23.9%,伤害发生率与儿童年龄和父母文化程度相关。33.6%的儿童发生了2次及以上伤害,总伤害次数为212人次。伤害原因以跌倒为主,其次为烧烫伤、他伤、动物咬伤和硬物击伤;地点以家庭内为主,其次为道路、公共场所、亲戚朋友家和学校;伤害严重以未处理或门诊治疗为主,11.3%的儿童接受了住院治疗。结论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应根据伤害的原因和发生地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降低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故意伤害 学龄前儿童 流行病学 城区
下载PDF
论兴奋剂违规处罚抗辩中的非故意证明新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青山 梁婧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96,F0003,共10页
2021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认可了自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判例中发展出来的、根据故意定义证明非故意路径之价值。根据故意定义证明非故意时,不要求运动员说明禁用物质来源,只要证据所反映的相关事实能够证明运动员既不是为提高竞赛成绩而... 2021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认可了自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判例中发展出来的、根据故意定义证明非故意路径之价值。根据故意定义证明非故意时,不要求运动员说明禁用物质来源,只要证据所反映的相关事实能够证明运动员既不是为提高竞赛成绩而故意使用兴奋剂,也没有无视可能存在的违规风险,就可以推翻故意推定从而减免禁赛处罚。通过对《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相关规定变化的梳理,以及对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代表性案例要点的整理与归纳,可知该路径仅在无法说明禁用物质的确切来源且案件特殊的前提下适用,适用时运动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可反驳故意违规的情形、对禁用物质的可能来源作出合理解释并举证证明自己的说法。考虑到食品安全状况,运动员和体育组织应当从不同角度关注非故意证明新路径实施方式的具体变化,以便在反兴奋剂实践中积极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剂 非故意 处罚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下载PDF
儿童少年非故意伤害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瑞娟 马世民 王莉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09-313,共5页
伤害是因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事件和心理行为因素而导致个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损伤、残疾、死亡的一类疾病总称,也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儿童少年的首位死因,全球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导致儿童少年死亡和... 伤害是因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事件和心理行为因素而导致个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损伤、残疾、死亡的一类疾病总称,也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儿童少年的首位死因,全球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导致儿童少年死亡和损伤的原因中,伤害最重要,又最可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少年 非故意伤害 研究
下载PDF
南充市中学生非故意伤害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雍那 任玉玲 +1 位作者 王春元 唐雷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5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南充市中学生非故意伤害行为(步行/骑车/游泳相关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学生伤害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南充市6所中学的2 48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 205份。结果:中学生步行违规行为... 目的:分析南充市中学生非故意伤害行为(步行/骑车/游泳相关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学生伤害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南充市6所中学的2 48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 205份。结果:中学生步行违规行为的发生率为64.4%,其中,男生(68.1%)明显高于女生(61.5%),农村学生(83.2%)明显高于城市学生(46.7%)。中学生骑自行车违规行为的发生率为43.9%,其中,男生(48.2%)明显高于女生(39.5%)。中学生到非安全场所游泳的发生率为22.5%,其中,男生(27.1%)明显高于女生(18.4%),农村学生(39.1%)明显高于城市学生(1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是3种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共同保护性因素,学习成绩好是步行、骑车违规的共同保护性因素,喜欢学习和父亲的学历高分别是步行违规和骑车违规的独立保护性因素;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是步行、游泳违规的共同危险因素,父母间感情差、和父母的关系差、家庭气氛紧张压抑分别是步行、骑车和游泳违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南充市中学生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高,且与多种因素尤其是家庭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故意伤害行为 中学生 影响因素 预防
下载PDF
论兴奋剂违规处罚中的非故意证明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智 魏沁宁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8,78,共10页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采用故意推定的方法认定非特定物质兴奋剂违规,运动员只有通过证明自己非故意,才能得以减轻乃至免除处罚。由于证明条件较为模糊,运动员举证责任较大,非故意证明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实践中采取了降低...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采用故意推定的方法认定非特定物质兴奋剂违规,运动员只有通过证明自己非故意,才能得以减轻乃至免除处罚。由于证明条件较为模糊,运动员举证责任较大,非故意证明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实践中采取了降低禁用物质来源的证明要求、拓展运动员举证路径等方法对非故意证明规则进行调适,2021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对此也给予了回应,但在具体证据要求的确定性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对此,建议通过扩充非故意违规处罚规则、强化证明方法自由原则、将成本效益分析引入优势证据证明标准等方式,适当考量主观因素,疏解这一规则困境。这将有助于提升兴奋剂违规处理的合理性,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反兴奋剂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非故意兴奋剂违规 运动员证明责任 权利保护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纸和纸板中非故意添加物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洁君 袁琳嫣 张丽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8364-8369,共6页
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非故意添加物质是指包装材料与食品之间化学反应的副产物或新形成的化合物、低聚物、降解产物、原料中的杂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纸和纸板是除塑料之外最常用的材料,而纸和纸板中的非故意添加物质主要来自印刷油墨、粘... 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非故意添加物质是指包装材料与食品之间化学反应的副产物或新形成的化合物、低聚物、降解产物、原料中的杂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纸和纸板是除塑料之外最常用的材料,而纸和纸板中的非故意添加物质主要来自印刷油墨、粘合剂、上浆剂和表面涂料。本文主要对食品接触材料纸和纸板中非故意添加物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给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后续食品接触材料纸和纸板中非故意添加物质分析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纸和纸板 非故意添加物质 分析方法
下载PDF
918名幼儿园儿童非故意伤害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陶春莲 卢锡芝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 了解幼儿园儿童非故意伤害的状况及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3-5月期间,以汕头市某两所幼儿园在园的儿童为对象,调查过去一年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918名儿童中,389人(占42.4%)过去一年有过非故意... 目的 了解幼儿园儿童非故意伤害的状况及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3-5月期间,以汕头市某两所幼儿园在园的儿童为对象,调查过去一年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918名儿童中,389人(占42.4%)过去一年有过非故意伤害; 发生的主要类型为:跌倒坠落(29.2%)、触电(19.7%)、溺水(18.2%)、车祸(18.0%)和中毒(17.0%);发生地点依次为:家中(36.2%)、公共场所(25.7%)、路上(18.8%)和幼儿园(18.5%).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发生次数分布、伤害类型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幼儿园儿童非故意伤害较为普遍,尤其大龄儿童更为频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故意伤害 幼儿园儿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TOPSIS模型的中国各省区非故意生产多氯联苯污染评价
13
作者 崔嵩 郭亮 李一凡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非故意生产多氯联苯可能是导致其大气中浓度持续升高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本研究确定我国非故意生产多氯联苯的主要排放源为水泥行业、钢铁烧结、电炉炼钢、初级铜冶炼、初级铅冶炼、初...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非故意生产多氯联苯可能是导致其大气中浓度持续升高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本研究确定我国非故意生产多氯联苯的主要排放源为水泥行业、钢铁烧结、电炉炼钢、初级铜冶炼、初级铅冶炼、初级锌冶炼及热电站(煤),并根据不同排放源的排放因子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应用TOPSIS模型对我国各省区非故意生产多氯联苯的排放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排放因子的排放量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TOPSIS法能够客观准确的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经相关性分析得出,我国各省区非故意生产多氯联苯综合污染状况与GDP显著相关,R=0.831,P<0.000 1。运用TOTSIS模型的评价结果有效可行,可为编制非故意生产多氯联苯排放清单地区分配的合理化提供可靠依据,并可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大气污染控制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故意生产 多氯联苯 TOPSIS模型 排放源 污染评价
下载PDF
南通市青少年非故意伤害行为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娜 黄建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8期46-48,共3页
目的了解南通市青少年非故意伤害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对南通市41所学校的8 928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步行违规发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 目的了解南通市青少年非故意伤害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对南通市41所学校的8 928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步行违规发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00 1),高中生、大学生高于初中生(P<0.000 1),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0.000 1);到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的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到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滑冰的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中生高于大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越低的学生去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滑冰的比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骑车违规行为发生率最高的是骑车带人,高中生和大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P<0.001),其次是骑车双手离把现象,男生比女生、高中生比初中生和大学生更容易双手离把骑车(均P<0.01)。结论南通市青少年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相关部门应给予充分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共同预防和控制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少年非故意伤害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学生 非故意伤害 南通市
下载PDF
MOCVD生长非故意掺杂GaN/Si薄膜的电阻率控制研究
15
作者 王勇 于乃森 +1 位作者 黎明 刘纪美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31期11-12,共2页
本文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在Si(111)衬底上生长了非故意掺杂GaN薄膜。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RXRD)和Lehighton非接触面电阻测量系统用来表征GaN外延层的质量和面电阻(Rs)。通过计算HRXRD测量得到的GaN(0002)和(10-12)半高宽(... 本文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在Si(111)衬底上生长了非故意掺杂GaN薄膜。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RXRD)和Lehighton非接触面电阻测量系统用来表征GaN外延层的质量和面电阻(Rs)。通过计算HRXRD测量得到的GaN(0002)和(10-12)半高宽(FWHM),估算了GaN外延层中的线性位错密度(TDD)。GaN外延层的Rs和TDD之间的关系被研究。下面GaN初始层生长条件,包括载气种类(H2或N2)、生长温度和生长压力,对上面GaN外延层的影响被讨论和分析。我们认为H2作为载气能提高GaN质量,减少GaN外延层中的TDD,并由于其活泼的化学特性,能通过还原反应去除GaN外延层中的O和C等杂质。另外,下面GaN初始层在低温和高压下生长,更有助于提高GaN质量和减少TDD。下面GaN初始层通过在H2载气、低生长温度(1050℃)和高生长压力(400mba)下外延生长,上GaN外延层的电阻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故意掺杂GaN SI衬底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高电阻率 线性位错密度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故意添加物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洁君 李文慧 石鎏杰 《上海包装》 2021年第2期53-60,共8页
食品接触材料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对食品进行包装和保护,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包括与食品接触的所有材料。食品接触材料含有非故意添加的物质可能是食品接触材料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是降解过程的产物,又或是其生产原料中存在的杂质... 食品接触材料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对食品进行包装和保护,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包括与食品接触的所有材料。食品接触材料含有非故意添加的物质可能是食品接触材料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是降解过程的产物,又或是其生产原料中存在的杂质。总结了非故意添加的物质可能的来源,分别阐述了挥发性及非挥发性的非故意添加物质的分析方法,综述了用于鉴定目的的最新颖的分析技术,讨论了非故意添加的物质的安全性评估,旨在给国内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后续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故意添加的物质分析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非故意添加的物质 来源 分析方法 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干预方案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丽 姜鲜银 +3 位作者 陈哲 吴英 李映兰 范学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51-1357,共7页
目的:构建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干预方案,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及非故意伤害事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儿童认知发展特征及社会学习理论,建立以改变非故意伤害归因、危险... 目的:构建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干预方案,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及非故意伤害事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儿童认知发展特征及社会学习理论,建立以改变非故意伤害归因、危险行为后果负性信息传递为基础的干预方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一所长沙市市区小学,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连续5周,每周1次的社区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得分的比较,以及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非故意伤害次数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94名儿童完成了随访,其中男童96人(49.5%),女童98人(50.5%),年龄7~8岁;干预组98人,对照组96人。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得分分别是14.42±5.67和14.14±8.95,低于干预前的16.85±8.48,且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6个月内,干预组的轻微非故意伤害的发生人次从干预前的119减至56,≥2次轻微伤害人数从34人减至10人(P<0.001),均低于对照组(P=0.011);干预组的轻度及轻度以上非故意伤害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30)。结论:以改变非故意伤害归因和危险行为后果负性信息传递为基础的干预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和非故意伤害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非故意伤害 危险行为 干预方案
下载PDF
非故意发射超高次谐波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松浩 肖湘宁 陶顺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1年第2期103-109,共7页
随着接入电网的半导体器件开关频率的提高,换流器注入电网的谐波向着高频化方向延伸。超高次谐波是配电网电力电子化必然带来的电能质量新问题之一。本文针对非故意发射超高次谐波,从PWM脉宽调制的原理出发,分析了非故意发射超高次谐波... 随着接入电网的半导体器件开关频率的提高,换流器注入电网的谐波向着高频化方向延伸。超高次谐波是配电网电力电子化必然带来的电能质量新问题之一。本文针对非故意发射超高次谐波,从PWM脉宽调制的原理出发,分析了非故意发射超高次谐波产生原因及频率分布特征,并给出了一种能够反映超高次谐波典型特征的优选聚合频带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超高次谐波发射的影响,为超高次谐波的检测与识别、相关标准的制定以及治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次谐波 非故意发射 分布特征 影响 优选聚合频带
下载PDF
我国儿童非故意伤害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义夕 高刘伟 +4 位作者 费高强 李欣宇 钱依宁 孙倩男 张徐军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9年第1期47-52,共6页
伤害是威胁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概括了我国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的现状、分布情况、研究方法等进展,以为未来儿童伤害、预防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中国 非故意伤害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非故意伤害发生的知信行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桂涛 黄碧玲 +6 位作者 刘子健 李婉仪 林佳玲 陈金凤 陈铭俊 陈宝坚 李丽萍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6-23,共8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非故意伤害发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儿童伤害报告自制问卷并进行信效度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汕头市的学龄前儿童家长进...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非故意伤害发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儿童伤害报告自制问卷并进行信效度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汕头市的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知信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家长对儿童伤害的相关常识答对率超过90.00%,但对专业知识较为缺乏;对预防儿童伤害表示重视的家长高达90.00%,但25.78%不重视教育活动的参与。在5种伤害类型中,家长对儿童的保护行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中毒、溺水、烧伤、交通伤害和跌倒。15种与伤害发生相关的个人行为的实施率为21.16%~84.43%,达到70.00%的有8种;而6种与伤害发生相关的公共行为的实施率为11.84%~83.57%,仅有1种超过70.00%。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关于伤害预防的知识得分越高,则态度得分越高(P<0.001),反之亦然。家长行为得分越高,则儿童危险行为得分越低(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性别、学历、地区和参加教育活动频率是家长知信行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家长的儿童伤害预防常识掌握较好,但对健康教育活动不够重视,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在落实到行为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个人行为实施情况尚好,公共行为情况较差。应根据家长的知信行特点,多角度有针对性制定干预策略,提高家长对儿童的看护水平和保护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家长 非故意伤害 知信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