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解静 郭栋 +3 位作者 冯世强 赵毅 李红 曲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4-1579,共6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OPCABG患者9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5μg/(kg&...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OPCABG患者9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5μg/(kg·h)维持剂量泵入直至手术结束。B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8μg/(kg·h)维持剂量泵入直至手术结束。检测麻醉开始前(T0)、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锯胸骨时(T3)、拔管即刻(T4)心脏指数(CI)、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双频谱指数(BIS)、全身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差异,比较两组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安全性、术后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顺阿曲库铵使用量低于A组患者(P<0.05)。T0时,两组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3时心率、MAP均较T0时升高,A组T4时心率、MAP均较T0时升高,B组T4时心率、MAP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4时心率、MAP均低于同时间A组(P<0.05)。T0时,两组CI、CO、ITBI、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4时CI、CO、ITBI、SVRI均较T0时降低(P<0.05)。B组T0-4时CI、CO、ITBI、SVRI与同时间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4时BIS值均较T0时降低(P<0.05)。B组T2-4时BIS值均低于同时间A(P<0.05)。B组术后苏醒时间(8.12±1.88)min与A组的(8.05±1.9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r、An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时Cor、AngⅡ较术前升高(P<0.05)。B组术后6 h时Cor、AngⅡ低于同时间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6.25%和B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5μg/(kg·h)的剂量相比,0.8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用于OPCABG,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静效果更好,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更轻,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剂量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吴丹 张海伟 +1 位作者 林昕 刘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695-698,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60例)与OPCAB组(60例)。CCABG组进行CCABG治疗,OPCAB组进行OPCAB治疗,两组在围术期均行手术室强化干预,术后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4 h的肝肾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术后3个月内的安全性。结果:OPCAB组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短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升高,但OPCAB组低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且OPCAB组高于CCABG组(P<0.05)。术后3个月内,OPCA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CABG组(11.67%与63.33%,P<0.05)。结论:与CCABG比较,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能缩短冠心病病人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改善病人术后肝肾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室 强化干预 肝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术前依洛尤单抗治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
3
作者 田光书 徐殊 +2 位作者 祝岩 王强 李保银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依洛尤单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单纯OPCABG手术的1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用...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依洛尤单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单纯OPCABG手术的1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用药不同分为治疗组(n=86,术前使用依洛尤单抗联合口服匹伐他汀行降脂治疗)和对照组(n=100,入院后单纯使用匹伐他汀常规降脂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心电图监测7d的心律失常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心脏超声结果等)、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分析依洛尤单抗的使用对术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依洛尤单抗的使用与炎症因子CRP与IL-6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在ICU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房颤、术后CRP及术后IL-6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依洛尤单抗、年龄及左房内径是影响术后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后的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依洛尤单抗的使用与患者术后CRP和IL-6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0.577。同时,术后CRP、IL-6与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355。结论术前使用依洛尤单抗的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前常规降脂治疗的患者。依洛尤单抗可能通过降低OPCABG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PCSK9抑制剂 房颤
下载PDF
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武鑫 闫杰立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406-41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5,精准护理)和对照组(n=35,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禁饮、禁食情况、拔管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气管插管、尿管、纵隔引流管、心包积液引流管、胸管拔管时间、首次进水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导管引流量、SAS评分、SDS评分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6MWD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干预模式相比,基于ERAS理念指导下的精准护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在有效控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机器人辅助手术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精准护理
下载PDF
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谭丽丽 田海娇 张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3-36,41,共5页
目的探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OPCABG治疗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OPCABG治疗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61,采用常规术中吹雾管吹雾驱血技术)与加温组(n=61,采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吹雾驱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吹雾管气雾温度、患者核心体温、患者术中心率变异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加温组患者接管2.5 min、吹雾15.0 min、吹雾30.0 min时吹雾管气雾温度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开心包即刻、吹雾3.0 min、关心包即刻、出室前加温组患者核心体温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吹雾3.0、10.0、20.0、30.0 min时,加温组患者心率变异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置管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留置动脉测压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患者术后肺感染发生率为3.28%(2/61),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6.39%(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OPCABG术中采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技术能够有效减小患者术中温差变化幅度,减轻温差刺激诱发的过度心率变异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可降低术后肺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加温 二氧化碳吹雾管 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核心体温 心率变异率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NT-proBN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宋艳艳 赵荣 刘利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患者术后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OPCABG患者96例,入选病例根据术后48 h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观察组(术后早...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患者术后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OPCABG患者96例,入选病例根据术后48 h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观察组(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LVEF≤45%,36例)和对照组(术后早期未发生心功能不全,LVEF>45%,60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及出院前血清NTproBNP水平,同时观察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分析NT-proBNP水平与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的关系及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血清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两组患者出院前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NT-proBNP预测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658~0.847,P<0.001),最佳诊断值为6639.00 pg·mL^(-1),敏感度为97.2%,特异度为53.3%。结论术后NT-proBNP水平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及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密切相关,对评估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功能不全 预后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老年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马刚 赵学凯 +5 位作者 郝斌 刘冰 翟奇轩 王盛 李梓 成坤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131-1134,1214,共5页
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冠心病老年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行OPCAB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患... 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冠心病老年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行OPCAB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右心室功能,比较OPCAB术后7 d较术前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OPCAB术后7 d冠心病患者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容舒张时间(IVRT)、射血时间(ET)降低(P<0.05)。OPCAB术后7 d冠心病患者较术前三尖瓣E峰减速时间(DT)、三尖瓣环侧壁和间隔运动速度(e′)降低(P<0.05),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及E/e′比值升高(P<0.05)。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12例(27.3%)患者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按左心室收缩功能分层后,OPCAB术后7 d冠心病患者TAPSE值、s′值、DT值较术前降低(P<0.05),E/e′比值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OPCAB术后7 d冠心病老年患者较术前表现出纵向收缩功能降低,舒张功能恶化。此外,按左心室收缩功能分层后,OPCAB术后7 d右心室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老年患者 右心室功能
下载PDF
异氟醚与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柯少凡 王菲菲 王海振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7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异氟醚与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 目的:探究异氟醚与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A组给予异氟醚麻醉维持,B组给予七氟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恢复指标,不良反应,麻醉前、切皮即刻及术后即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及术后2 h、6 h、12 h炎症因子。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早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及术后即刻,B组的心率(HR)显著低于A组,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及12 h,B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相对优于异氟醚,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及改善炎症因子,因此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七氟醚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用效果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羟考酮在老年女性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邹璐雯 叶伟光 +4 位作者 马艳辉 徐娜 李洪利 李超 王天龙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羟考酮在老年女性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 目的探讨羟考酮在老年女性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择期行OPCABG的老年女性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2例。两组术后采用不同的PCIA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拔管时(T1),拔管后6 h(T2)、12 h(T3)、24 h(T4)和48 h(T5)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拔管后48 h内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药使用率和镇痛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平均年龄(68.0±3.5)岁,两组各时点的VAS、Ramsay镇静评分、自控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术后皮肤瘙痒及眩晕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4.4%比12.5%)及排气时间[(32.3±9.2)h比(25.5±6.1)h]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羟考酮用于老年女性OPCABG术后PCIA效果良好,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 自控静脉镇痛 老年 女性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循环管理与术后心肌损伤
10
作者 朱明珠 薛庆生 于布为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92-196,共5页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外科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能够避免传统体外循环对机体的打击,然而其麻醉期间的循环管理极具挑战。由于OPCAB需要在无辅助循环的条件下完成,手术操作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干扰冠状动脉的血运,影响心...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外科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能够避免传统体外循环对机体的打击,然而其麻醉期间的循环管理极具挑战。由于OPCAB需要在无辅助循环的条件下完成,手术操作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干扰冠状动脉的血运,影响心肌的氧供。因此,术中保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保护心肌和预防术后心肌损伤的关键。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以理想麻醉状态和诱导期容量填充为基础的术中循环管理方案,该方案能够兼顾大循环和微循环功能,从而提高心肌组织氧储备,有效预防术后心肌损伤,对提高OPCAB的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心肌损伤 麻醉 术中循环管理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智贺 张铁铮 +3 位作者 刁玉刚 宋沛 衣卓 李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3-460,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OPCABG-AKI)可解释性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行OPCABG的1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并比较8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Python的SHAP模型解释包对... 目的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OPCABG-AKI)可解释性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行OPCABG的1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并比较8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Python的SHAP模型解释包对预测性能最佳的黑箱模型进行解释性分析。将特征参数SHAP绝对值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参数的重要性并进行排序;以SHAP值为依据确定各特征参数与OPCABG-AKI的关系;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单个特征量化分析;对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真阳性及真阴性样本进行独立的解释性分析。结果共有405例(36.5%)患者发生AKI。在8种机器学习模型中,随机森林(RF)预测模型性能最优,针对阳性样本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90(95%CI 0.86~0.94)。SHAP模型解释性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尿量对RF模型的贡献最大,其次为诱导期循环变异系数、术中右美托咪定用量、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中低血压时间、术前血清肌酐基线、APACHEⅡ分数和年龄等。结论以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可较好地预测OPCABG-AKI,模型中术中尿量等指标与OPCABG-AKI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损伤 机器学习 可解释性模型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桥血管阻塞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2
作者 杨磊 许田田 栗振坤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9期20-23,61,共5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检验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OPCABG治疗的12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5年远期桥血...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检验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OPCABG治疗的12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5年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情况,分析影响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风险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预测模型的验证及效能评估。结果127例冠心病患者共有31例出现桥血管阻塞。阻塞组女性、年龄、合并高脂血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型半胱氨酸(Hcy)、术后再发心绞痛高于未阻塞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未阻塞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LVEF及术后再发心绞痛均为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影响因素,[HR(95%CI)=2.942(1.242~6.966)、2.875(1.214~6.807)、2.728(1.175~6.586)、3.442(1.294~9.157),P<0.05]。以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各因素总分范围32~378分,对应风险率范围0.01~0.80。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827(95%CI=0.781~0.865),结果显示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的敏感度为74.19%,特异度为84.38%,AUC为0.832(95%CI=0.756~0.893)。结论女性、年龄、LVEF及术后再发心绞痛均与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有关,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预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桥血管阻塞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肥胖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刘欢 陆小虎 +1 位作者 张石江 王晓伟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OPCAB手术的肥胖患者38例[... 目的:探讨肥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OPCAB手术的肥胖患者38例[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随机选择同期行OPCAB治疗的BMI正常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肥胖组左房直径(LAD)、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肥胖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延长(P=0.004),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CAB术可以安全地用于肥胖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患者可能面临更长术后插管时间,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肥胖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疗效影响
14
作者 李楠 李宁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对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53例术前存在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133μmol/L≤肌酐<442μmol/L)的单纯OPCABG手... 目的 探讨术前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对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53例术前存在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133μmol/L≤肌酐<442μmol/L)的单纯OPCABG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选取同期的120例术前肾功能正常的单纯OPCABG患者为B组,对围术期各项数据和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比例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费用和红细胞使用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OPCABG手术的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住院费用和红细胞使用量方面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两组在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术前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对CABG患者的术后近期疗效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疗效
下载PDF
术中血糖变异系数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李明樾 徐蔚 +2 位作者 高甜甜 刘祥峻 赵文静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CV)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1例OPCABG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上述患...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CV)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1例OPCABG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上述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OPCABG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中CV对OPCABG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OP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总发生率为23%。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术中CV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外2组乳酸(La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并行其他手术、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CV、Lac、IL-6、并行其他手术、APACHEⅡ评分和总住院时间是OPCABG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术中CV预测OP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 0.659~0.780),当术中CV的截断值为13.404%时,敏感度为0.641,特异度为0.699,约登指数为0.340。结论术中CV是OPCABG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系数 肺部感染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测价值 重症监护
下载PDF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激状态及MMSE评分的影响
16
作者 郭志伟 王菲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6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抗应激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OPCAB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按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31)、观察组(n=29)。对...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抗应激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OPCAB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按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31)、观察组(n=29)。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以泵注药物前(T0)、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时(T1)、术毕时(T2)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生命平均动脉压、心率、应激反应指标。以术前、术后1 d、3 d、7 d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T1、T2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时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两组MMSE评分均较同组术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可有效减轻OPCAB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且未增加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瑞芬太尼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氧自由基、心肌损伤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变化
17
作者 吴光航 吕晶 +1 位作者 王俊华 李华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7期86-90,共5页
目的 探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患者氧自由基、心肌损伤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3例冠心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非体外组51例(予OPCABG)与体外组42例(予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 目的 探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患者氧自由基、心肌损伤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3例冠心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非体外组51例(予OPCABG)与体外组42例(予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2、6、24 h血清氧自由基、心肌损伤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非体外组手术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体外组,术后24 h输血量少于体外组(P<0.01)。治疗后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先降后升,丙二醛(MDA)水平先升后降,且非体外组SOD、MDA水平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体外组(P<0.05,P<0.01)。随着治疗时间延长,2组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逐渐升高,且非体外组术后2、6、24 h CK-MB水平均低于体外组(P<0.05,P<0.01);2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先升后降,且非体外组术后2、6、24 h cTnI水平均低于体外组(P<0.05,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逐渐下降,且非体外组术后2、6、24 h IL-6、IL-8、IL-10水平均低于体外组(P<0.05,P<0.01)。结论 OPCABG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氧自由基、炎性因子水平,并可减轻心肌损伤,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I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型糖尿病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研究
18
作者 吴松哲 李保银 +2 位作者 刘方绪 张国新 祝岩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对心率变异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OPCABG治疗的504例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通过术前、术后7 d的SDNN、SDANN...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对心率变异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OPCABG治疗的504例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通过术前、术后7 d的SDNN、SDANN指标观察OPCABG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而后,根据是否合并T2DM将患者分为非T2DM组(n=277)与T2DM组(n=227),通过SDNN指标观察T2DM患者行OPCABG术前、术后7 d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患者行OPCABG术后的SDNN、SDANN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OPCABG术前、OPCABG术后的SDNN均低于非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OPCABG术后短期内心率变异性下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T2DM可导致心率变异性下降,且可加重OPCABG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与心脏迷走神经功能变化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任文璞 祝岩 +3 位作者 吴松哲 张国鑫 张誉籍 宋婷婷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与心脏迷走神经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需要行OPCABG的68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 目的 探讨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与心脏迷走神经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需要行OPCABG的68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心脏相邻心跳间期差值的均方的平方根(RMSSD)指标[生理范围值(27±12)ms]将患者分为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n=242,生理范围RMSDD<15 ms,生理范围值(12.71±1.85)ms]、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n=417,生理范围15~39 ms,生理范围值(23.07±6.04)ms]和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组[n=28,生理范围RMSDD>39 ms,生理范围值(46.5±5.3)ms]。观察患者OPCABG围术期RMSSD变化,分析迷走神经功能改变和OPCABG术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结果 所有687例患者在行OPCABG术后7 d的RMSSD指标为(20.41±9.31)ms,低于术前7 d的RMSSD指标(28.98±12.5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患者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21.1%(51/242),明显低于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的30.2%(126/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组的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28.6%(8/28),低于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高于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患者术后出现窦性心律为78.9%(191/242),明显高于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的69.8%(291/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组患者术后出现窦性心律为71.4%(20/28),低于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高于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术后RMSSD指标为(12.73±1.86)ms,低于术前的(26.14±9.9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术后RMSSD指标为(22.94±6.08)ms,低于术前的(30.21±13.5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组术后RMSSD指标为(46.5±5.31)ms,高于术前的(33.54±14.5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迷走神经功能变化和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是非线性相关,OPCABG术后迷走神经功能正常时心房颤动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新发心房颤动 相邻心跳间期差值的均方的平方根 心脏迷走神经系统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纤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静 宋静华 +1 位作者 陈彤云 姜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在术后住院期间新发心房纤颤的发病特点并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6月910例在我院心外科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监测术后患者的心电示波...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在术后住院期间新发心房纤颤的发病特点并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6月910例在我院心外科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监测术后患者的心电示波、心电图,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史、术前用药、术前B型钠尿肽水平、肌酐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超声心动图显示的左房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术中静脉桥及动脉桥的支数、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4 h肌钙蛋白Ⅰ水平,观察上述因素与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新发心房纤颤的关系。结果在91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术后住院期间新发心房纤颤154例,发生率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6)、术前最后一次B型脑钠肽水平(P=0.002)、静脉桥数(P=0.015)和桥血管数/病变血管数(P<0.001)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新发心房纤颤相关,P<0.05的相关危险因素进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7)、术前最后一次B型脑钠肽水平(OR=1.002)、桥血管数/病变血管数(OR=0.042)与术后新发心房纤颤独立相关。以B型脑钠肽水平作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670,说明术前最后一次B型脑钠肽水平对于术后新发心房纤颤具有中度的预测价值。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纤颤原因较多,高龄、术前最后一次B型脑钠肽水平高和患者的再血管化程度不完全是术后新发心房纤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型脑钠肽水平对术后新发心房纤颤具有中度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新发心房纤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