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邹广文 常晋芳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4-9,共6页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组织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非日常生活指人的社会生活实...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组织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非日常生活指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人的自为自觉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叶”。非日常生活也分四个基本层次:非日常生存世界、非日常交往世界、非日常组织世界和非日常观念世界。日常的非日常化即日常生活的自觉化;而非日常的日常化指非日常生活的人道化。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对立统一,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目标。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在现实文化层面表现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日常生活 “大众文化” 日常 日常观念 非日常交往 生存世界 “精英文化” 存在方式 对象化形式 人文精神
下载PDF
论教育中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建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7,共5页
人的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交往领域,也就是人的教育领域。将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引进教育学之中,在分析教育中的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涵义基础上,提出教育从日常交往到非日常交往的演变过程的阶段,指出教育中的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上的断... 人的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交往领域,也就是人的教育领域。将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引进教育学之中,在分析教育中的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涵义基础上,提出教育从日常交往到非日常交往的演变过程的阶段,指出教育中的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上的断裂,呼唤着二者的整合,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日常交往 非日常交往 社会生活
下载PDF
非日常与日常:论体育的两重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国炳 杨忠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0,共5页
从游戏论出发,对诸多体育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具有非日常性和日常性两种属性,两种属性的体育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非日常性"意指非直接生产性与娱乐性,"日常性"则指体育源自日常生活的竞争... 从游戏论出发,对诸多体育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具有非日常性和日常性两种属性,两种属性的体育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非日常性"意指非直接生产性与娱乐性,"日常性"则指体育源自日常生活的竞争性及其所引致的体育的"工具化"。(2)体育是竞争性的非日常性身体活动;(3)两种价值取向的互相博弈与牵制,贯穿了整部体育史,"两重性"张力下的生存构成体育的基本生存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非日常性体育 日常性体育 游戏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与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被引量:13
4
作者 项贤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04-111,共8页
生活世界的教育是人的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 ,它包括两个亚领域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和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表现出传统性、自在性和异质性 ,而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则一般表现出创造性、自为性和同质性。个人通过日常生活中... 生活世界的教育是人的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 ,它包括两个亚领域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和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表现出传统性、自在性和异质性 ,而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则一般表现出创造性、自为性和同质性。个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达成社会化和个人化 ,通过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达成专门化和总体化。这两个亚领域中的教育是个体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非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传统性 异质性
下载PDF
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 被引量:6
5
作者 龙柏林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5期83-86,共4页
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解决当前道德教育弊病的一种共识。但是如何回归,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从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共在同构的基础上,我们可把生活世界划分为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因此,针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弊... 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解决当前道德教育弊病的一种共识。但是如何回归,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从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共在同构的基础上,我们可把生活世界划分为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因此,针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弊端,我们认为道德教育应当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的张力结构中博弈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日常生活 非日常生活
下载PDF
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 被引量:3
6
作者 龙柏林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22,共4页
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又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如果道德教育在回归中过分偏向非日常生活,就会导致理想化、工具化、说教化的弊病;如果过分偏向日常生活,就会造成世俗化、经验化、自在化等问题。因此,道德... 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又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如果道德教育在回归中过分偏向非日常生活,就会导致理想化、工具化、说教化的弊病;如果过分偏向日常生活,就会造成世俗化、经验化、自在化等问题。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既关注日常生活又重视非日常生活,坚持传承文明与超越创新、多样丰富与中心有序、科学灌输与能动理解相结合,才能真正全面回归生活世界,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日常生活 非日常生活
下载PDF
非日常思维向日常思维转化机制探析——基于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贺苗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在日常生活批判的视域内,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并不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思维方式,二者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矛盾运动中,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转化和生成。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的双向互动是探寻非日常思维向日常思维转化机... 在日常生活批判的视域内,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并不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思维方式,二者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矛盾运动中,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转化和生成。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的双向互动是探寻非日常思维向日常思维转化机制的基础。在众多的非日常思维类型中,科学、艺术、哲学等非日常思维代表着人类理性和文化的最高成就,它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思维的整体跃迁。因此,探索以科学、艺术、哲学等为代表的非日常思维向日常思维的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思维 非日常思维
下载PDF
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兼谈马克思的日常生活观 被引量:6
8
作者 杨东柱 《社科纵横》 2013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生活是当今哲学所关注的重要对象。按照人活动领域的不同,生活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指向个人生活的自在世界;非日常生活指向自觉的、自为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活动的世界。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日常生活与非日... 生活是当今哲学所关注的重要对象。按照人活动领域的不同,生活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指向个人生活的自在世界;非日常生活指向自觉的、自为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活动的世界。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关系的发展尽管经历了三个阶段,但它们都相互依存,没有绝对分离,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与社会本质上和现实上是相互联系的。尽管马克思没有专门界定过"日常生活",但他的许多思想和观点都表明了其日常生活观的丰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非日常生活 辩证关系 演进 马克思 日常生活观
下载PDF
包含非日常活动项目的多元化合同之会计处理
9
作者 王自荣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86-91,共6页
企业将日常活动产出(商品)与非日常活动项目(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打包与交易对手签订的(标的)多元化合同,往往构成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其会计处理比较复杂。现行收入准则并未做出明确规定,相关指南也未提供详细指引。基于此,以专利权转让... 企业将日常活动产出(商品)与非日常活动项目(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打包与交易对手签订的(标的)多元化合同,往往构成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其会计处理比较复杂。现行收入准则并未做出明确规定,相关指南也未提供详细指引。基于此,以专利权转让并提供产品及服务合同为例,对包含非日常活动项目多元化合同的拆分、收入和非收入要素的确认计量、考虑增值税影响后的具体账务处理以及"合同资产""合同负债"与"合同结算"会计科目的选择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和展示,以期为相关实务工作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完整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准则 多元化合同 拆分 增值税 会计处理 非日常活动项目
下载PDF
哲学思维的非日常性
10
作者 王国有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哲学思维作为重要的非日常思维形式,具有鲜明的非日常性,主要表现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性、哲学思维对象的超验性、哲学思维主体的个体性、哲学思维取向的批判性和哲学思维功能的非实用性。如果忽视、遮蔽和消解哲学的非日常性,一味从... 哲学思维作为重要的非日常思维形式,具有鲜明的非日常性,主要表现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性、哲学思维对象的超验性、哲学思维主体的个体性、哲学思维取向的批判性和哲学思维功能的非实用性。如果忽视、遮蔽和消解哲学的非日常性,一味从日常思维出发理解和建构哲学,就会使哲学丧失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哲学 哲学思雏 非日常
下载PDF
“日常生活非日常化”之创意设计
11
作者 邱意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67-168,共2页
就我国设计教育在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上存在着的误区,提出"日常生活非日常化"的独特创意设计观点,使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元素,创造优秀的设计作品。
关键词 设计思维 日常生活非日常 创意设计
下载PDF
企业非日常业务事项会计控制
12
作者 冯俊 《中国内部审计》 2015年第8期93-95,共3页
企业多元化经营过程中难免遇到非日常业务事项,加剧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复杂性。如果弱化非日常业务事项控制,会导致企业风险加剧,影响或制约经济效益。探究企业非日常业务事项的会计控制,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非日常业务事项 缺失 原因 策略
下载PDF
艺术:日常与非日常的对话——A赫勒的日常生活艺术哲学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政文 杜桂萍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11-115,共5页
A赫勒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日常生活艺术理论旨在从日常生活的视界与框架中发现和理解艺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A赫勒指出,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即为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存在合理性,又有缺陷。作为非... A赫勒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日常生活艺术理论旨在从日常生活的视界与框架中发现和理解艺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A赫勒指出,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即为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存在合理性,又有缺陷。作为非日常生活的艺术与日常生活有着血脉联系,使得它在日常向非日常靠近、自在对象化向自为对象化转向,从而提升日常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不可取代的桥梁作用。排他主义是日常生活的特征,集中体现了自在对象化所造成的个体尚未同类本质建立起自觉关系的存在状态。艺术能通过自身个性的特征帮助日常生活摆脱排他主义特征。在日常生活中,艺术所追求的并不是日常生活幸福化,而是让日常生活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日常 非日常
下载PDF
企业多元化合同中非日常活动项目的会计核算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逍遥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07,共6页
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展,其业务相关合同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既包含了生产销售等日常活动项目,也存在无形资产售让、提供其他形式的劳务服务等非日常活动项目。但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尚缺乏对多元化合同中非日常活动项目的核算规范... 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展,其业务相关合同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既包含了生产销售等日常活动项目,也存在无形资产售让、提供其他形式的劳务服务等非日常活动项目。但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尚缺乏对多元化合同中非日常活动项目的核算规范,企业自由选择会计政策的空间较大,制约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从企业多元化合同中非日常活动项目属性的重新界定着手,着重以实例方式就其相关业务的具体核算进行分析,侧重从实务方面为企业操作提供可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合同 非日常活动项目 合同资产 主营业务收入
下载PDF
非日常的度假空间 日本虹夕诺雅一京都度假村设计
15
作者 韩美花 《时代建筑》 2014年第2期40-48,共9页
"虹夕诺雅-京都"作为星野集团旗下的顶级奢华度假村品牌"虹夕诺雅"的第二家度假村,设计的概念是结合岚山的地理特色,创造出非日常的度假空间。这一概念不仅仅是追溯历史、描绘"另一个日本",更是在维护这... "虹夕诺雅-京都"作为星野集团旗下的顶级奢华度假村品牌"虹夕诺雅"的第二家度假村,设计的概念是结合岚山的地理特色,创造出非日常的度假空间。这一概念不仅仅是追溯历史、描绘"另一个日本",更是在维护这片土地上独特的价值观、生态系统和文化的同时,完成符合时代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理想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夕诺雅 京都传统工艺之美 非日常度假空间 现代与传统融合
下载PDF
论非日常新闻“私人化”的内涵、表现、实现方式及影响
16
作者 杨保军 张博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5,共12页
非日常新闻是指主体的新闻实践面向公共领域并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新闻。非日常新闻的“私人化”是指非日常新闻进入私人日常生活的活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普通民众成为直接的非日常新闻生产传播主体;二是以专业新闻机构为主生... 非日常新闻是指主体的新闻实践面向公共领域并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新闻。非日常新闻的“私人化”是指非日常新闻进入私人日常生活的活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普通民众成为直接的非日常新闻生产传播主体;二是以专业新闻机构为主生产的非日常新闻“下沉”到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之中的现象。非日常新闻的私人化一直存在于人类的新闻活动中,但是进入到数字时代后,非日常新闻的私人化才成为直接而普遍的现象。在大众媒介时代,非日常新闻的私人化主要由专业媒体机构与职业新闻从业者主导。进入数字时代后,私人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职业主体与业余主体的“协商共事”之中。在数字新闻生态和数字媒介环境中,职业主体与业余主体的合作共事更有利于非日常新闻私人化的完全实现。职业主体要以专业性为标准提高非日常新闻的质量,业余主体则要在与职业主体的理性交往和协作共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非日常新闻的私人化对于数字时代的新闻实践与新闻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及影响。在实践层面,这一现象能够使非日常新闻的公共价值更加真实而普遍地实现;在学术层面,非日常新闻的私人化及其产生的影响为数字时代的新闻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日常新闻 私人化 民众参与 新闻公共性 新闻研究
原文传递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 被引量:56
17
作者 衣俊卿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30-36,共7页
近年来,主体间的交往问题正在悄悄地成为我国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标志着我们的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正在走向深化。因为,从理论上看,只有建构起合理的交往范式,才能真正发展起以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统一为基本内涵的实践哲学;... 近年来,主体间的交往问题正在悄悄地成为我国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标志着我们的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正在走向深化。因为,从理论上看,只有建构起合理的交往范式,才能真正发展起以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统一为基本内涵的实践哲学;而从实践上看,随着困扰人类的物质匮乏问题的相对缓解,通过语言等中介建立起的主体间性结构在未来人类生存中将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日常交往 交往活动 人与人 基本内涵 主导地位 交往主体 非日常生活 创造性思维 理论研究 日常生活世界
原文传递
论日常新闻的实质特征与功能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保军 张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7,共12页
日常新闻指的是以普通民众为生产主体、面向个体日常生活领域,并在普通民众日常交往中生产和传播的新闻。日常新闻的对象事实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关注的是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社区邻里之间的逸闻趣事,以及熟人圈层中的礼尚往来等... 日常新闻指的是以普通民众为生产主体、面向个体日常生活领域,并在普通民众日常交往中生产和传播的新闻。日常新闻的对象事实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关注的是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社区邻里之间的逸闻趣事,以及熟人圈层中的礼尚往来等。普通民众参与日常新闻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过程也是私人交往秩序的建构过程,因此,日常新闻的实质是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一种私人交往。日常新闻总体的也是核心的特征是日常性,这既体现在日常新闻的事实来源与内容面向,也体现在其生产传播与交往交流的方式。日常新闻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日常交往之中。日常新闻既是普通民众延展主体性的重要形式,也是普通民众维系日常交往的基本方式,还是社会日常文化经验传播(交流)、传承的重要方式。日常新闻交往反映着普通民众真实的生活状态与多元化交往样态,对主体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身份建构、日常交往关系的建构以及日常生活世界的真相建构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新闻 日常生活 非日常新闻 日常新闻交往 真相建构
下载PDF
简论新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保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新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是人与新闻关系的基础,是新闻学应该关注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完整自主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日常(生活)新闻本身、日常新闻与非日常新闻及非日常新闻与日常生活关系三个方面,对新闻与... 新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是人与新闻关系的基础,是新闻学应该关注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完整自主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日常(生活)新闻本身、日常新闻与非日常新闻及非日常新闻与日常生活关系三个方面,对新闻与日常生活关系问题做了初步论述。研究认为:日常新闻就是关于日常生活事实的新闻;日常新闻与非日常新闻构成了共同的新闻世界;日常新闻与非日常新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新闻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系统研究还需要在未来继续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关系 日常生活 日常新闻 非日常新闻 职业新闻 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投资性房地产非日常性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
20
作者 王云 彭广林 《会计师》 2015年第6期15-16,共2页
投资性房地产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新增账户,核算的是原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的部分内容,属于企业的非流动性资产范畴。笔者认为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非日常性特殊业务的处理仍然要参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处理,以保持会计核算理... 投资性房地产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新增账户,核算的是原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的部分内容,属于企业的非流动性资产范畴。笔者认为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非日常性特殊业务的处理仍然要参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处理,以保持会计核算理念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性房地产 非日常性特殊业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