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教育中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冯建军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7,共5页
-
文摘
人的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交往领域,也就是人的教育领域。将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引进教育学之中,在分析教育中的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涵义基础上,提出教育从日常交往到非日常交往的演变过程的阶段,指出教育中的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上的断裂,呼唤着二者的整合,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
关键词
教育
日常交往
非日常交往
社会生活
-
分类号
G40-05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
被引量:56
- 2
-
-
作者
衣俊卿
-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30-36,共7页
-
文摘
近年来,主体间的交往问题正在悄悄地成为我国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标志着我们的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正在走向深化。因为,从理论上看,只有建构起合理的交往范式,才能真正发展起以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统一为基本内涵的实践哲学;而从实践上看,随着困扰人类的物质匮乏问题的相对缓解,通过语言等中介建立起的主体间性结构在未来人类生存中将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
关键词
非日常交往
交往活动
人与人
基本内涵
主导地位
交往主体
非日常生活
创造性思维
理论研究
日常生活世界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
被引量:9
- 3
-
-
作者
邹广文
常晋芳
-
机构
山东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4-9,共6页
-
文摘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组织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非日常生活指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人的自为自觉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叶”。非日常生活也分四个基本层次:非日常生存世界、非日常交往世界、非日常组织世界和非日常观念世界。日常的非日常化即日常生活的自觉化;而非日常的日常化指非日常生活的人道化。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对立统一,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目标。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在现实文化层面表现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冲突。
-
关键词
非日常生活
“大众文化”
日常化
日常观念
非日常交往
生存世界
“精英文化”
存在方式
对象化形式
人文精神
-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
-
题名日常交往变革与人的现代化
- 4
-
-
作者
刘小红
-
机构
榆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研部
-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6-18,共3页
-
文摘
日常交往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自在性、重复性、缺乏创造性等特征限制了人的发展.我国当前存在着庞大的日常交往体系,严重阻碍了人的现代化进程。因此,走向日常交往的变革和重建成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日常交往
非日常交往
-
Keywords
human' s modernization
everyday association
non - routine contact
-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
- 5
-
-
作者
刘小红
李恒
-
机构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
文摘
人的存在、解放和全面发展与人类的交往活动密切相关,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普遍交往的基础之上。我国当前存在着庞大的日常交往体系,抑制着普遍交往的形成,成为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阻滞力。因此,变革日常交往,加强非日常交往,实现普遍交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便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普遍交往
日常交往
非日常交往
-
Keywords
human's all-around development
universal intercourse
daily intercourse
non-daily intercourse
-
分类号
B015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人学视野下的交往转型
- 6
-
-
作者
刘小红
艾鑫
-
机构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共青团吴起县委
-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9期15-17,共3页
-
文摘
从日常交往占主导地位到非日常交往占主导地位的交往转型是人类交往历史演化的主要内涵。在人学视野下探讨交往转型问题,其目的在于揭示交往转型和人的内在关联。交往转型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交往转型实现着人的存在方式由“群体”存在到“个体”存在的转化,最终达到人的“类”存在形式。交往转型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并同时将人置于一种现代认同危机之中。
-
关键词
日常交往
非日常交往
人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90年代以来我国交往理论研究概述
被引量:13
- 7
-
-
作者
郑召利
-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哲学界对实践与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入,交往理论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现将近年来交往理论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综述。一、关于交往范畴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交往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缘于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偏狭理解,即...
-
关键词
交往实践观
交往理论
主体间性
非日常交往
研究概述
唯物史观
社会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人的全面发展
交往形式
-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90年代交往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7
- 8
-
-
作者
郑召利
-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4-70,共7页
-
文摘
本文对90 年代交往理论研究展开述评,认为交往理论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其具体表现是:交往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实践活动中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方面,交往范畴在唯物史观体系中具有建基作用;从交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研究人的社会性,拓宽了交往问题的研究领域,从交往形态的历史演进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角度探讨人的发展,开辟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学说的新思路;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中,引进主体间性概念,能更好地说明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理解;交往实践观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进一步阐发和延伸,它强调了交往实践在当代社会的突出地位;日常生活批判拓宽了异化研究的领域。
-
关键词
交往理论
交往实践观
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非日常交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研究述评
唯物史观
交往形式
社会实践观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
被引量:7
- 9
-
-
作者
李小娟
肖玲诺
-
机构
哈尔滨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9-53,64,共6页
-
文摘
本文对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进行述评,认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基本构架包括对人类社会结构的新理解、对日常生活世界三个领域的分析、对日常生活基本图式的勾勒、对日常生活的变革与重建意义的解说、对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公式的描述等内容,它旨在阐明,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使以文化转型为表现形态的人自身的现代化与社会层面的现代化同步展开;学术界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研讨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批判与人文精神的重建、日常与非日常、日常生活批判与知性启蒙、文学与日常生活批判等关系问题上。
-
关键词
日常生活批判
非日常生活世界
研究述评
文化转型
衣俊卿
非日常交往
工业文明
精神的重建
人的现代化
人类社会
-
分类号
D6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