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非晶区结构和分子运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辉鹏 林伟信 +1 位作者 杨光 陈群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1-636,共6页
利用固体高分辨1 3CCP MAS和变温固体质子宽线技术对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EAA)非晶区的结构和分子运动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非晶区中羧基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其数量随着共聚物中丙烯酸共聚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使得共聚物中非晶区分... 利用固体高分辨1 3CCP MAS和变温固体质子宽线技术对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EAA)非晶区的结构和分子运动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非晶区中羧基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其数量随着共聚物中丙烯酸共聚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使得共聚物中非晶区分子运动能力随非晶区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减弱 ,这是一种与一般的乙烯共聚物相反的变化趋势 .通过交叉极化方法间接测量了非晶区中乙烯链段的1 H自旋 自旋弛豫时间 (T2 ) ,表明非晶区中乙烯链段的运动同样受到氢键的束缚 .随着温度的升高 ,羧基之间的氢键发生解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非晶区 结构 分子运动 核磁共振 分子链 氢键 弥豫时间
下载PDF
双轴拉伸PET薄膜成膜过程非晶区分子取向的WAXS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济舟 王俊桥 +2 位作者 韩甫田 伍宣池 蒋世承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84-689,共6页
本文将常应用于小的角度范围(29_(CuK_α)<50°)的结晶峰和非晶峰的计算机分峰法,推广到PET薄膜的广角度散射范围(2θ_(CuK_α)=5°—140°)。通过对分离出来的表征非晶区分子链间分布的非晶主峰特征参数的分析,探讨了... 本文将常应用于小的角度范围(29_(CuK_α)<50°)的结晶峰和非晶峰的计算机分峰法,推广到PET薄膜的广角度散射范围(2θ_(CuK_α)=5°—140°)。通过对分离出来的表征非晶区分子链间分布的非晶主峰特征参数的分析,探讨了在特定拉伸条件下非晶区分子取向在成膜过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薄膜 分子取向 WAXS 非晶区结构
下载PDF
乙交酯-L-丙交酯共聚物纤维非晶区取向的声速法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健 黄庆 +1 位作者 李鑫 袁晓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2,共4页
采用DSC、WAXD和声速等方法对物质的量比约为90∶10的乙交酯-L-丙交酯共聚物(PGLA910)纤维非晶区取向函数的表征进行了研究。纤维经拉伸和充分的热定型,其DSC和WAXD的结果表明,PGLA910中只有PGA部分发生了结晶。通过测定结晶度为5%~... 采用DSC、WAXD和声速等方法对物质的量比约为90∶10的乙交酯-L-丙交酯共聚物(PGLA910)纤维非晶区取向函数的表征进行了研究。纤维经拉伸和充分的热定型,其DSC和WAXD的结果表明,PGLA910中只有PGA部分发生了结晶。通过测定结晶度为5%~30%的纤维声速,计算出声模量,按照聚合物纤维两相模型得出PGLA910的晶区和非晶区特征横向模量分别为E^0t,c=9.35GPa,E^0t,am=3.21GPa。根据此特征值,计算出不同样品的非晶区取向函数。对不同拉伸工艺条件下7种样品的热收缩测定发现,纤维的非晶区取向函数与热收缩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证实了该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交酯-L-丙交酯共聚物纤维 非晶区取向函数 声速法 表征
下载PDF
动态力学温度谱分析的新方法及其应用——第3部分:动态力学温度谱分析法在PET非晶区结构研究的应用
4
作者 关桂荷 黄建华 孙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5期23-28,共6页
本文在第1,2部分文章的基础上,以经拉伸、热处理的PET纤维为对象,将动态力学温度谱分析结果应用于PET的非晶区结构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可用PETα转变的松弛时间分布来描述PET非晶区分子链段运动能力的大小和分布;纤维非晶区取向因子f... 本文在第1,2部分文章的基础上,以经拉伸、热处理的PET纤维为对象,将动态力学温度谱分析结果应用于PET的非晶区结构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可用PETα转变的松弛时间分布来描述PET非晶区分子链段运动能力的大小和分布;纤维非晶区取向因子f_α与松弛时间均值及方差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反映了非晶区取向与平均松弛时间之间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时间 滞后时间 取向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动态力学温度谱 非晶区 链段运动能力 取向因子
下载PDF
快中子辐照直拉硅中非晶区的FTIR研究
5
作者 杨帅 陈贵锋 王永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68-2471,共4页
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高剂量快中子辐照直拉单晶硅中的辐照缺陷。研究表明,当中子剂量超过1018n·cm-2,在硅晶体会引入大量的非晶区和少量的非晶层(由连续的非晶区组成),分别在FTIR光谱中引入485和529.2 cm-1两个吸收... 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高剂量快中子辐照直拉单晶硅中的辐照缺陷。研究表明,当中子剂量超过1018n·cm-2,在硅晶体会引入大量的非晶区和少量的非晶层(由连续的非晶区组成),分别在FTIR光谱中引入485和529.2 cm-1两个吸收带。退火实验表明,非晶区(485 cm-1)经150℃热处理后开始再结晶,有效的退火温度约为300℃;非晶层(529.2 cm-1)经300℃热处理后开始再结晶,有效的退火温度为5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拉硅 中子辐照 非晶区 空位型缺陷
下载PDF
聚苯乙烯非晶区结构的RDF研究
6
作者 戚绍祺 胡萍春 《广州化学》 CAS 1997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文介绍了以X-射线衍射法测定非品区结构的径向分市函数RDF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聚苯乙烯(PS)非晶区的结构研究.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非晶区结构 径向分布函数
下载PDF
二维红外光谱法分析聚酰胺-66晶区/非晶区结构 被引量:3
7
作者 付春生 齐延红 +2 位作者 张龙霞 肖霄 于宏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419,共6页
应用变温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红外光谱法对聚酰胺-66在303~393K范围内的晶区和非晶区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变温一维红外光谱和变温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的试验结果表明,聚酰胺-66的晶区结构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而非晶区结构相对稳定。非... 应用变温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红外光谱法对聚酰胺-66在303~393K范围内的晶区和非晶区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变温一维红外光谱和变温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的试验结果表明,聚酰胺-66的晶区结构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而非晶区结构相对稳定。非晶区结构的热稳定性在二维红外光谱试验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从聚酰胺-66的分子结构观察,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晶区结构(主要对应O=C-NH-)最先改变,而非晶区结构(主要对应-C-C-)则较为稳定。非晶区的异步二维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其晶区结构的吸收波数为1 141cm-1(νamorphous-1)和1 138cm-1(νamorphous-2);而非晶区结构的吸收波数为939cm-1(νcrystal-1)和931cm-1(νcrystal-2)。对聚酰胺-66的非晶区结构和晶区结构还同时进行同步二维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两者的红外吸收峰的变化快慢顺序为931cm-1(νcrystal-2)>1 141cm-1(νamorphous-1)>939cm-1(νcrystal-1)>1 138cm-1(νamorphou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红外光谱法 聚酰胺-66 结构 非晶区结构
下载PDF
应压木纤维素非晶区取向度的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顾锡爵 史伯章 +1 位作者 阮锡根 王婉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5-48,共4页
在以前用偏振荧光法测定正常材纤维素非晶区取向度的基础上,对马尾松材应压木应压区、对照区的取向度作了系统的测量。结果表明非晶区的取向度有一定分布规律,特别是早、晚材应压区的取向度均大于对照区,并对此作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应压木 非晶区 偏振荧光 取向度 木材纤维素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聚氧化乙烯共混物非晶区相容性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燕 陈群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比的聚 (3 羟基丁酸酯 ) 聚氧化乙烯共混物的结晶度、非晶区的相容性和分子运动能力 .结果表明聚 (3 羟基丁酸酯 )的结晶度几乎不随组成比变化 ,而聚氧化乙烯的结晶度则随其在共混物中含... 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比的聚 (3 羟基丁酸酯 ) 聚氧化乙烯共混物的结晶度、非晶区的相容性和分子运动能力 .结果表明聚 (3 羟基丁酸酯 )的结晶度几乎不随组成比变化 ,而聚氧化乙烯的结晶度则随其在共混物中含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 .聚氧化乙烯的加入使得聚 (3 羟基丁酸酯 )非晶区的分子运动能力有所增强 .共混物的非晶区表现出一定的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 聚氧化乙烯 共混物 非晶区 相容性 固体核磁共振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纤维非晶区的取向结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帅 李婷 +1 位作者 崔东旭 徐木梁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4-58,共5页
基于聚丙烯腈(PAN)纤维中氰基缔合,非晶分子链取向并形成短程有序的堆叠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声速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不同牵伸倍率的PAN纤维的非晶区取向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取向因子(fa)和取向相分数(Fa)来研究非晶区取向结构... 基于聚丙烯腈(PAN)纤维中氰基缔合,非晶分子链取向并形成短程有序的堆叠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声速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不同牵伸倍率的PAN纤维的非晶区取向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取向因子(fa)和取向相分数(Fa)来研究非晶区取向结构,同时提出了PAN纤维非晶区取向结构演变示意图。结果表明,用X射线衍射法所测得的非晶区取向因子与通过声速法计算所得的非晶区取向因子吻合较好,PAN纤维的非晶区取向因子随牵伸倍率的增加而增大,到某一值时增长趋势逐渐变缓;非晶区取向相分数先降低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非晶区取向 取向相分数
下载PDF
PET纤维晶区取向与非晶区取向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绍祺 傅树人 孙乃久 《广州化学》 CAS 1989年第1期34-40,共7页
本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不同纺速的PET初生纤维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晶区取向因子及非晶区取向因子,并探讨了它们的关系。实验表明,在低、中速纺时,通过定长热处理生成的晶区其取向因子取决于热处理前非晶区的取向因子,而在非定长... 本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不同纺速的PET初生纤维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晶区取向因子及非晶区取向因子,并探讨了它们的关系。实验表明,在低、中速纺时,通过定长热处理生成的晶区其取向因子取决于热处理前非晶区的取向因子,而在非定长热处理时,非昌区先解取向,所生成的晶区其取向因子取决于热处理后的非晶区取向因子;而在高速纺下直接生成的晶区其取向因子取决于纺速,而与热处理方式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纤维 取向 非晶区取向
全文增补中
蚕丝纤维的非晶区溶胀性对甲基丙烯酰胺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煜 朱新生 《国外丝绸》 2002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文通过测量湿纤维的小角度x射线散射强度,基于两相模型分析了结晶区和水溶胀非结晶区的散射强度来调查家蚕丝纤维和柞蚕丝纤维的非晶区的溶胀作用。同时调查了非晶区的溶胀性对甲基丙烯酰胺对这些纤维进行接枝处理的影响,利用广角x射... 本文通过测量湿纤维的小角度x射线散射强度,基于两相模型分析了结晶区和水溶胀非结晶区的散射强度来调查家蚕丝纤维和柞蚕丝纤维的非晶区的溶胀作用。同时调查了非晶区的溶胀性对甲基丙烯酰胺对这些纤维进行接枝处理的影响,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的方法分析接枝处理后纤维结构的变化。与柞蚕丝相比,家蚕丝的非晶区的膨胀程度更大,并因此接枝上了更多的树脂。接枝处理中,柞蚕丝中较小尺寸的微晶更易被破坏。而家蚕丝的微晶被更严重且均匀破坏,破坏作用与晶粒的尺寸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纤维 非晶区溶胀性 甲基丙烯酰胺改性 接枝处理
下载PDF
PET薄膜非晶区结构的RDF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济舟 王俊桥 +1 位作者 韩甫田 蒋世承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802-807,共6页
本文将在低角度范围应用的X射线衍射计算机分峰法扩展到含所有非晶峰的广角度范围,用分离的广角度非晶散射导出径向分布函数(RDF);并通过对取向产生的附加分布函数分析,研究了成膜过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膜非晶区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PET薄膜 非晶区结构 径向分布函数
原文传递
非晶/微晶相变区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14
作者 范闪闪 杨彦斌 +1 位作者 于威 傅广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8-473,共6页
综述了非晶/微晶相变区硅基薄膜的微观结构、光电特性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进展.稳定优质的宽带隙初始晶硅薄膜处于非晶/微晶相变区的非晶硅一侧,其相比于非晶硅具有更高的中程有序性和更低的光致衰退特性.低缺陷密度的窄带隙纳米... 综述了非晶/微晶相变区硅基薄膜的微观结构、光电特性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进展.稳定优质的宽带隙初始晶硅薄膜处于非晶/微晶相变区的非晶硅一侧,其相比于非晶硅具有更高的中程有序性和更低的光致衰退特性.低缺陷密度的窄带隙纳米晶硅薄膜处于非晶/微晶相变区的微晶硅一侧,有效钝化的纳米硅晶粒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较好的长波响应特性.基于上述相变区硅薄膜材料的叠层电池已经达到13.6%的稳定转换效率.掺锗制备的硅锗薄膜可进一步降低薄膜的带隙宽度,引入相变区硅锗合金薄膜后,三结叠层电池初始效率已经达到16.3%,四结叠层太阳能电池理论效率可以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微晶相变 中程有序性 光致衰退 叠层电池
下载PDF
大米淀粉糊化过程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玥 钟芳 +1 位作者 麻建国 顾小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0-725,共6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跟踪测定了不同品种大米淀粉的糊化过程,同时与X-射线衍射仪测定的淀粉结晶度相对比,研究了淀粉颗粒内结晶结构在糊化过程中变化的详细情况.利用红外光谱仪计算出天然大米淀粉及其在糊化过程中各个...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跟踪测定了不同品种大米淀粉的糊化过程,同时与X-射线衍射仪测定的淀粉结晶度相对比,研究了淀粉颗粒内结晶结构在糊化过程中变化的详细情况.利用红外光谱仪计算出天然大米淀粉及其在糊化过程中各个阶段代表结晶区特征的1047cm-1和代表非晶区特征的1022cm-1两处红外吸收峰强度的比值.结果表明,天然淀粉的结晶区主要由支链淀粉侧链的双螺旋结构所形成;在加热过程中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并且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其结晶结构在糊化过程中破坏越慢,说明直链淀粉能抑制淀粉结晶结构的破坏.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大米淀粉糊化过程各个阶段的结晶度,进一步验证了淀粉的结晶结构在糊化过程中的损失.虽然,两种测定方法对"结晶度"的定义不同,但对于淀粉结晶程度的测定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能为研究淀粉的糊化行为提供有利的补充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淀粉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结晶 非晶区
下载PDF
影响湿纺PAN初生纤维取向和性能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公秋 温月芳 +3 位作者 杨永岗 刘朗 范军亮 王茂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采用声速法、X射线衍射、沸水收缩率、密度分析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湿纺凝固浴浓度和温度对初生纤维聚集态取向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凝固浴浓度为70%,凝固浴温度为50℃,初生纤维的总体取向、晶区和非晶区取向较大,并且具有圆形的... 采用声速法、X射线衍射、沸水收缩率、密度分析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湿纺凝固浴浓度和温度对初生纤维聚集态取向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凝固浴浓度为70%,凝固浴温度为50℃,初生纤维的总体取向、晶区和非晶区取向较大,并且具有圆形的截面、较大的体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纤维 取向 非晶区 沸水收缩率 密度分析
下载PDF
PET/SiO2纳米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献 田兴友 +4 位作者 郑瑾 姚霞银 刘文涛 崔平 李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
考察了纳米SiO2对PET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WAXD、FT-IR、DSC、双折射等手段对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提高了PET纤维的力学性能,且PET/SiO2纳米复合纤维在结晶度略有降低的情况下,非晶区取向度明显提高... 考察了纳米SiO2对PET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WAXD、FT-IR、DSC、双折射等手段对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提高了PET纤维的力学性能,且PET/SiO2纳米复合纤维在结晶度略有降低的情况下,非晶区取向度明显提高。非晶区取向度的提高是PET/SiO2纤维力学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纤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模量 非晶区取向度
下载PDF
聚酯-酰胺的水解降解行为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海连 王继宇 刘孝波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4-96,99,共4页
研究了各种条件下聚酯 -酰胺的水解降解行为及其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酯键含量越高 ,质量损失就越快。聚合物的降解受酸、碱催化。根据SEM观察提出了可能发生的降解机理 :表面腐蚀、非晶区腐蚀、晶区破坏到全部降解。
关键词 聚酯-酰胺 水解降解 降解机理 表面腐蚀 非晶区腐蚀 破坏
下载PDF
戊二醛丝胶固着丝的性能和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冠峰 王晓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14,2,共5页
本文用戊二醛为固着剂对生丝进行丝胶固着,通过对固胶丝拉伸性能、酸碱溶失率、电镜观察、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讨论其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固胶丝在酸碱中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而其强度、伸度及吸湿性稍有下降。固胶丝有较好的... 本文用戊二醛为固着剂对生丝进行丝胶固着,通过对固胶丝拉伸性能、酸碱溶失率、电镜观察、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讨论其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固胶丝在酸碱中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而其强度、伸度及吸湿性稍有下降。固胶丝有较好的热机械性能。经初步推断,戊二醛的固胶反应主要发生在蚕丝的非晶区和准晶区的边缘及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着丝 固着剂 热机械性能 非晶区 丝纤维 增重率 胶剂 碱溶 热分析 电镜照片
下载PDF
拉伸状态下弹性聚醚酯聚集态结构和分子运动的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伟信 张莉莉 +1 位作者 张惠平 陈群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2-436,共5页
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方法对不同拉伸比的聚醚酯嵌段共聚物的聚集态结构和分子运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共聚物中的聚四氢呋喃(PTMO)链段在拉伸比为2 0时开始就出现结晶,且结晶度和晶片厚度都随着拉伸比增加而明显增加,而样品中未结晶... 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方法对不同拉伸比的聚醚酯嵌段共聚物的聚集态结构和分子运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共聚物中的聚四氢呋喃(PTMO)链段在拉伸比为2 0时开始就出现结晶,且结晶度和晶片厚度都随着拉伸比增加而明显增加,而样品中未结晶部分的高频分子运动随拉伸比的变化则不明显,拉伸导致的PTMO结晶主要发生在“纯”的PTMO非晶区.通过1 H自旋扩散实验,估算出在拉伸比为4 . 0倍时,PTMO非晶区与结晶区的界面层厚度为1 .1nm ,PTMO非晶区与硬段的结晶区的界面厚度约为3 .1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 聚集态结构 分子运动 聚醚酯 拉伸状态 弹性 嵌段共聚物 拉伸比 聚四氢呋喃 界面层厚度 非晶区 晶片厚度 扩散实验 界面厚度 结晶 谱方法 结晶度 ^1H 自旋 硬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