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大别山─张八岭地区新的构造格局与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 被引量:18
1
作者 汤加富 荆延仁 +3 位作者 侯明金 高天山 周存亭 孙先如 《安徽地质》 1995年第3期1-12,共12页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专题研究和区域填图所取得的一些调查成果,就区内地质构造分区与双向变形褶皱带、造山带内地质特征与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等提出了新的认识,为探索区内地质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 大别变质 双向变形褶皱带 非板块碰撞造山
下载PDF
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再论大别造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 被引量:8
2
作者 汤家富 侯明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共21页
就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作了较深入阐述,并据前人资料与新近调查成果,进一步明确:(1)北淮阳地区属扬子地块北缘,与华北地块南缘的分界为固始—肥中断裂以北。(2)超高压变质带内新元古代浅变质岩层确系存在,并与榴辉岩及其... 就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作了较深入阐述,并据前人资料与新近调查成果,进一步明确:(1)北淮阳地区属扬子地块北缘,与华北地块南缘的分界为固始—肥中断裂以北。(2)超高压变质带内新元古代浅变质岩层确系存在,并与榴辉岩及其他超高压岩石,共同经受两期褶皱变形,形成早期为伸展拆离,主期为收缩挤压叠加褶皱变形带,而非外来构造残片,或俯冲过程被铲刮下来的"构造加积楔"。(3)蓝片岩形成于伸展拆离构造带内。榴辉岩为地幔岩,属岩浆成因。其他超高压岩石与"柯石英"可在"地壳异常压力"与"高压釜"机制联合作用下,在地壳较浅层次的伸展拆离构造环境下形成。(4)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火山岩系及侵入岩,代表了晋宁期地壳被强烈拉伸-裂解-扩张事件,但未形成洋壳盆地。(5)详细描述了大别山及邻区构造变形及拉伸与生长线理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认为是由"地幔差速环流"所引发的岩石圈与地壳各分层间伸展拆离-滑断剪切过程中形成。大别造山带经历了裂解成盆、伸展拆离、收缩挤压、热隆成山,由多阶段构造运动所完成,而非板块碰撞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地区构归属 浅变质岩层 榴辉岩成因 拉伸与生长线理 地幔差速环流 非板块碰撞造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