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空间的非正义性剖析——基于空间正义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文东 赵艳琴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网络空间带有与生俱来的非正义性,网络交往共同体在享有线上权利、解构传统权力主体的同时,所形成的对线下群体的排斥、权利虚拟化、表达滥觞、无责任感、无真诚性等,使得网络空间转化为权利悖论的试验场。网络空间中的权利鸿沟、主体... 网络空间带有与生俱来的非正义性,网络交往共同体在享有线上权利、解构传统权力主体的同时,所形成的对线下群体的排斥、权利虚拟化、表达滥觞、无责任感、无真诚性等,使得网络空间转化为权利悖论的试验场。网络空间中的权利鸿沟、主体异化、意识形态垄断、表达迷恋、技术控制等造成了民主及其权利的幻象。而要调节非正义的网络空间,必须遵守合法、公共、平等、自律、真实、诚实的综合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和谐公正的网络空间及其合理的网络公共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非正义性 空间正义
下载PDF
试论我国教育制度的非正义性
2
作者 李玉芳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过对经费政策、教师政策、课程政策和高考制度四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着非正义现象。分析教育制度的非正义性,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或完善,使其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正面功能。
关键词 教育制度 非正义性 罗尔斯 最少受惠者
下载PDF
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看我国教育制度的非正义性
3
作者 肖广军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8年第2期9-12,共4页
从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出发,可以推演出教育制度的正义原则。然而从经费政策、教师政策、课程政策和高考制度四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着非正义现象。分析教育制度的非正义性,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或... 从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出发,可以推演出教育制度的正义原则。然而从经费政策、教师政策、课程政策和高考制度四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着非正义现象。分析教育制度的非正义性,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或完善,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正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正义原则 教育制度 非正义性 最少受惠者
下载PDF
自媒体网络舆情特点与非正义性的表现分析
4
作者 张颖 《上海管理科学》 2020年第3期117-119,共3页
在自媒体时代,公众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话语权的垄断。而在海量信息与公众有限的注意力的矛盾现实下,部分自媒体人为了增加网络流量,对于新闻的传播偏向于言辞激烈、个性鲜明的评论,有... 在自媒体时代,公众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话语权的垄断。而在海量信息与公众有限的注意力的矛盾现实下,部分自媒体人为了增加网络流量,对于新闻的传播偏向于言辞激烈、个性鲜明的评论,有时为了追求时效性,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的全貌不做考察,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自媒体乱象。从自媒体的特点与影响力出发,探究自媒体网络舆情特点与非正义性的表现,并初步分析目前中国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管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网络舆情 非正义性 监管
下载PDF
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看我国教育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广军 《现代教育论丛》 2008年第4期26-30,共5页
从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出发,可以推演出教育制度的正义原则。然而从经费政策、教师政策、课程政策和高考制度四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制度既存在正义性,也存在着非正义现象。分析教育制度的非正义性,是为... 从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出发,可以推演出教育制度的正义原则。然而从经费政策、教师政策、课程政策和高考制度四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制度既存在正义性,也存在着非正义现象。分析教育制度的非正义性,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或完善,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正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正义原则 教育制度 非正义性 最少受惠者
下载PDF
试论苏芬战争的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惠民 《邢台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82-87,共6页
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进行的苏芬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场很有影响的局部战争。研究二战史不可避免的会涉及这场战争,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这场战争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反响。由于评论者所处的角度不同、标... 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进行的苏芬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场很有影响的局部战争。研究二战史不可避免的会涉及这场战争,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这场战争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反响。由于评论者所处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至今仍是褒贬各异,众说纷纭。因此,研究苏芬战争性质,对于认识当时国际形势和深刻理解列宁关于确定战争性质的理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评判苏芬战争性质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以牺牲他国利益保卫自身安全的苏芬战争及其它行动,苏联史学家曾认为:“从社会主义国家一方来说,则都是正义的战争,是具有保卫伟大的十月革命成果的崇高目的的战争,”①如果我们现在按照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来做为评判战争性质标准的话,那么当时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所进行的苏芬战争也就成为正义的了。我们相信,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那种特殊的对抗性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绝不会由苏联挑起,但是,也绝不能认为具体衡量一次战争正义与否的标准就是国家性质。因为,从马列主义著作和思想中找不到把国家性质直接做为衡量一切战争性质标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芬兰 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评判标准 非正义性
下载PDF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双重向度与独特视域
7
作者 刘爽 庞立生 杜娟(摘)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87,共1页
刘爽、庞立生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撰文指出,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赫勒解读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的特殊手法在于:忽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非正义性的理论主题和特殊视域,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资... 刘爽、庞立生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撰文指出,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赫勒解读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的特殊手法在于:忽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非正义性的理论主题和特殊视域,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资本对劳动的压迫、制度的正义性等问题,而致力于对马克思的正义概念进行某种破坏性的解构和指认,这实际上消解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独有力道,也使赫勒的正义思想最终走入后现代主义乌托邦的境地。在根本上,正义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在社会实践和制度变革的层面上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思想 马克思 双重向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视域 后现代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非正义性
下载PDF
本期内容简介
8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共1页
卢现祥在《论制度的正义性》一文中认为,在我国转型时期,基本制度环境和大多数制度安排是公正的,但是也存在非正义的一面,主要表现为非亲贫性、掠夺性和等级性等方面。这种制度的非正义性有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甚至历史上遗留下来... 卢现祥在《论制度的正义性》一文中认为,在我国转型时期,基本制度环境和大多数制度安排是公正的,但是也存在非正义的一面,主要表现为非亲贫性、掠夺性和等级性等方面。这种制度的非正义性有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甚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的是一些改革的滞后和公共政策的失误造成的,有的是新旧体制摩擦的产物。推进我国制度公正性的建设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要重视制度公正性的理论研究;探讨制度公正性建设的机制和保障条件;强调基础性制度对次级制度安排的权威性和制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简介 计划经济体制 非正义性 基础制度 公正 转型时期 基本制度 公共政策
下载PDF
对人性的挖掘不能模糊了立场
9
作者 徐友渔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1,共1页
我担心中国人对过去遭受的苦难有种淡漠的趋势,我更为担心的是目前我们知识界有些人受到西方时髦理论的影响,对于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侵略与反侵略的界限已经不清楚,甚至已经到了颠倒是非的程度。《南京!南京!》这部影片再现了... 我担心中国人对过去遭受的苦难有种淡漠的趋势,我更为担心的是目前我们知识界有些人受到西方时髦理论的影响,对于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侵略与反侵略的界限已经不清楚,甚至已经到了颠倒是非的程度。《南京!南京!》这部影片再现了战争,再现了侵略者对于被侵略国家的那种蹂躏,那种残暴的屠杀,所以它的出现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让我们知道了那时的战争是多么残忍,不要用现代的时髦理论和高调来掩盖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挖掘 非正义性 反侵略 中国人 知识界 战争
原文传递
论高尔斯华绥戏剧《银盒》的艺术特征
10
作者 陈湛妍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共2页
高尔斯华绥因其家族系列小说而享誉文坛,他同样也是位出色的剧作家。《银盒》是他的第一部剧作,作者通过平行的结构、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以及辛辣的讽刺手法,揭示了当时严峻的社会问题:在法律上,社会对富人和穷人采用截然不同的双... 高尔斯华绥因其家族系列小说而享誉文坛,他同样也是位出色的剧作家。《银盒》是他的第一部剧作,作者通过平行的结构、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以及辛辣的讽刺手法,揭示了当时严峻的社会问题:在法律上,社会对富人和穷人采用截然不同的双重标准,社会制度的非正义性给社会底层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盒》 非正义性 自然主义
原文传递
21世纪初战争理论的几个学术问题
11
作者 姚有志 《中国军事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战争理论是对战争的系统化理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系中的重要内容。文章梳理了21世纪初叶战争和战略理论的基本问题,指出了应该优先予以关注的几个方面,并进一步就战争与和平、战争根源与战争动因、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战争理论是对战争的系统化理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系中的重要内容。文章梳理了21世纪初叶战争和战略理论的基本问题,指出了应该优先予以关注的几个方面,并进一步就战争与和平、战争根源与战争动因、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战争的负作用与正作用、战争伦理与战争法规、局部战争与战争规模、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等学术问题作了深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问题 战争理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21世纪初叶 战争与和平 信息化战争 机械化战争 认识 战略理论 战争根源 非正义性 战争法规 战争伦理 战争规模 局部战争 系统化 正作用 负作用
原文传递
一战背景下德国知识界对战争原因的释读
12
作者 张国臣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知识界有关人士从文化的视角对大战进行了释读,阐释德国进行世界大战的合理性和正义性,掩盖其非正义性,为争霸战争制造理论依据,提供舆论支撑,进行精神动员。本文旨在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知识界有关人士从文化的视角对大战进行了释读,阐释德国进行世界大战的合理性和正义性,掩盖其非正义性,为争霸战争制造理论依据,提供舆论支撑,进行精神动员。本文旨在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知识界在文化视角下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界 德国 释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 原因 非正义性 文化视角
原文传递
试析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及其价值
13
作者 薛稷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36,共8页
1960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遭遇危机、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毅然提出了自身的政治使命并身体力行地参与政治实践,展现出独特的政治意识,主要表现为: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论证社会主义的... 1960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遭遇危机、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毅然提出了自身的政治使命并身体力行地参与政治实践,展现出独特的政治意识,主要表现为: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论证社会主义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在反思和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批判斯大林主义模式,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替代制度;在挖掘工人阶级的阶级反抗意识的过程中,凸显感性因素在阶级意识生成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以推进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对于我们认知当前西方社会的社会主义运动及其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足之处也值得我们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 政治意识 非正义性 阶级
原文传递
尊重历史 分清大是大非
14
作者 徐友渔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27,共1页
现在我们在电影和其他艺术作品中表现战争,既要表现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又要控诉战争的残忍,同时也要挖掘敌我双方在人性方面受到的伤害,以及人类那种高尚和神圣的东西在战争压榨下的闪现。但这中间一定要有历史感,把握住分寸... 现在我们在电影和其他艺术作品中表现战争,既要表现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又要控诉战争的残忍,同时也要挖掘敌我双方在人性方面受到的伤害,以及人类那种高尚和神圣的东西在战争压榨下的闪现。但这中间一定要有历史感,把握住分寸,无论如何都要提出正义和非正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感 非正义性 尊重 艺术作品 战争 残忍 神圣
原文传递
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
15
作者 姜克实 《世界知识》 2005年第20期36-37,共2页
不知不觉地,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被战争自身的悲惨所取代,异常膨大的受害者意识麻痹了大多数日本人的战争责任感。
关键词 历史认识问题 日本人 症结 侵略战争 非正义性 责任感 受害者
原文传递
四次战略较量的启示
16
作者 罗援 《军事文摘》 2019年第12期1-1,共1页
在对美方霸凌予以坚决反制的过程中冷静思考历史,能寻找出一些可资借鉴的逻辑思维。在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曾经历过四个门槛,我们是如何跨过去的?第一,抗日战争。当时,舆论界盛行两种观点:一是"亡国论",另一种是"... 在对美方霸凌予以坚决反制的过程中冷静思考历史,能寻找出一些可资借鉴的逻辑思维。在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曾经历过四个门槛,我们是如何跨过去的?第一,抗日战争。当时,舆论界盛行两种观点:一是"亡国论",另一种是"速胜论"。毛泽东的结论则是"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他指出敌人的弱点,首先是其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必将激化与中华民族的对立,激化本国国内的阶级对立,激化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因此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对立 最后的胜利 非正义性 逻辑思维 速胜论 冷静思考 舆论界 近代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