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莎士比亚《约翰王》的非正统性——基于“多面人物”菲利普的研究
1
作者 周雪凝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1595—1596年期间,莎士比亚在创作上下历史四联剧的间隙创作了《约翰王》。此剧因涉及英国中世纪的历史资料而与两部四联剧在内容与情节上相脱离,导致其处于历史剧研究的边缘领域。但实际上,《约翰王》在过渡阶段所呈现的非正统性特征... 1595—1596年期间,莎士比亚在创作上下历史四联剧的间隙创作了《约翰王》。此剧因涉及英国中世纪的历史资料而与两部四联剧在内容与情节上相脱离,导致其处于历史剧研究的边缘领域。但实际上,《约翰王》在过渡阶段所呈现的非正统性特征及其隐含的激进倾向,代表着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特殊类型。剧中的"多面人物"菲利普是此剧非正统性的关键载体,此人物是莎士比亚借鉴前人剧本所作,但他将这个次要角色提升为全剧的中心人物。菲利普一方面以边缘身份替代了国王的中心位置,另一方面则从丑角的闹剧行为演变成王者的英雄行动。他性格多元裂变,承担多重功用。对于多面人物菲利普的研究,可以深入探析莎士比亚创作系列历史剧的整体演进路径,并能充分理解历史剧在伊丽莎白民间剧场上演过程中所生发出的非正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历史剧 《约翰王》 多面人物 民间剧场 非正统性
下载PDF
“独特”的背后:非正统的现代杂家——关于李劼人思想建构特点的一种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李劼人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中不拘于传统的方志特色的形成,根源就是其非传统的“杂家”思想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视野和杂取互融的倾向。其思想建构上的现代杂家特点促使其开创了现代历史小说的新形式,在现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小说史上... 李劼人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中不拘于传统的方志特色的形成,根源就是其非传统的“杂家”思想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视野和杂取互融的倾向。其思想建构上的现代杂家特点促使其开创了现代历史小说的新形式,在现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小说史上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 独特风格 思想建构特点 杂家 非正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