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的研究
1
作者 彭胜民 张惠友 杨晓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0,共2页
针对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在收获作物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研制了一种用横流风机替代原装置中网格式出风口的新型割前摘脱装置,改善了装置内流场,减少了摘脱装置的落粒损失。给出了总体配置方案,并进行了试验研究。
关键词 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 横流风机 落粒损失 试验研究 总体配置 结构 工作原理
下载PDF
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蒋恩臣 蒋亦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6-48,共3页
对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的流场特性及影响落粒损失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摘脱装置利用气流吸运原理 ,使落粒损失小 ,且简化了机构 ,为在行走装置前设置切割搂集机构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谷粒损失 装置
下载PDF
无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彭胜民 王金武 张惠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3-166,共4页
针对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在收获作物时,出风口筛面发生堵塞使装置内流场变差,导致装置的落粒损失率过大问题,研制了一种用横流风机替代原摘脱装置中网格式出风口的新型割前摘脱装置,同时给出了装置的总体配置方案。试验发现,可以通过... 针对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在收获作物时,出风口筛面发生堵塞使装置内流场变差,导致装置的落粒损失率过大问题,研制了一种用横流风机替代原摘脱装置中网格式出风口的新型割前摘脱装置,同时给出了装置的总体配置方案。试验发现,可以通过控制横流风机的转速,使装置内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排出,改善了装置内流场状态,提高了装置喂入口处的负压,这对减少摘脱装置的落粒损失、减轻机器的复脱和清选负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试验研究 横流风机 配置方案 内流场 出风口 损失率 网格 入口处 落粒 控制 作物 种用 排出 清选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吸运风机内气体运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立军 蒋恩臣 张惠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气吸式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的吸运风机的能耗和噪声一般都较大。为了分析气体在风机内的运动规律,应用Fluent软件中的气体运动微分方程及标准的K-ω湍流模型,对吸运风机内气流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得到了气体在吸运风... 气吸式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的吸运风机的能耗和噪声一般都较大。为了分析气体在风机内的运动规律,应用Fluent软件中的气体运动微分方程及标准的K-ω湍流模型,对吸运风机内气流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得到了气体在吸运风机内的流动特征。分析发现气体从叶轮流入到蜗壳时,压力持续上升,由负压转为正压;在靠近叶轮外缘处速度很大,在靠近出口处逐渐降低;在风机后部涡流区面积、涡流强度相对较大。这些特征将为吸运风机的节能降噪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 风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气吸式惯性沉降分离室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立军 李瑰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对气吸式割前摘脱联合收获机惯性沉降分离室的压力损失和物料沉降分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要结构参数中,分离室的后壁倾角必须为90°才能满足清选要求;分离室开度是影响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但对物料分离效果没有影响;楔形... 对气吸式割前摘脱联合收获机惯性沉降分离室的压力损失和物料沉降分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要结构参数中,分离室的后壁倾角必须为90°才能满足清选要求;分离室开度是影响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但对物料分离效果没有影响;楔形隔板的沉降效果优于楔形加平板导流体。上述结论为该惯性沉降分离室的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沉降分离室 联合收获机
下载PDF
气流输送中底板振动装置的研究
6
作者 周福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流输送 底板振动装置 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