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球水稻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231
- 1
-
-
作者
朱德峰
程式华
张玉屏
林贤青
陈惠哲
-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4-479,共6页
-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7AA10Z229
2007AA10Z220)
+1 种基金
中国水稻产业体系项目(2007-2012)
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2006-2008)
-
文摘
【目的】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探讨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方法】采用全球水稻生产资料定量分析水稻面积和单产变化及其对总产贡献,及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全球水稻生产自1961年至2006年,由于复种指数提高,面积增长32%,年均增长0.61%。单产提高1.21倍,年均增长1.82%,单产提高主要依靠矮杆品种和杂交稻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灌溉设施改善和化肥施用。总产增长1.92倍,年均增长2.46%。水稻总产增长中,由面积增长贡献27%,由单产提高贡献73%。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水稻面积年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水稻单产的增长率逐年变小,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分别为2.58%、0.98%和1.16%。面积下降和单产增长率变小导致总产增长率下降,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总产年均增产率分别为2.73%、1.48%和0.88%。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是,水稻生产技术对单产提高的贡献率下降,病虫草危害及自然灾害频繁,多熟制生产系统水稻单产下降,水稻生产效益低。【结论】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技术对策是改良水稻品种和扩大杂交稻应用,在非洲推进非洲新水稻应用,推广水稻集成栽培技术弥合水稻产量差异,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政府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政策支持。
-
关键词
水稻生产
产量差异
制约因子
杂交稻
非洲新水稻
机械化生产
全球
-
Keywords
rice production
yield gap
constraints
hybrid
new Africa rice
machine production
global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817.19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