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疗效
1
作者 罗杰 杜展 +4 位作者 豆小文 李俭 陈明发 李曼妮 尹燕耀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后HBs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方法入组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病门诊的IHC 58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 目的观察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后HBs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方法入组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病门诊的IHC 58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皮下注射Peg-IFN-α-2a或Peg-IFN-α-2b 180μg/周,疗程为48周。对照组未给予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48周HBs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Logistic回归分析Peg-IFN-α治疗IHC发生HBsAg阴转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基线HBsAg水平分别为172.99U/ml和106.22U/ml。治疗48周,治疗组中40%(14/35)的IHC获得HBsAg清除,14.3%(5/35)患者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对照组中未观察到HBsAg的清除和血清学转换。治疗组HBsAg清除率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线HBsAg水平、12周HBsAg降幅及24周HBsAg降幅是影响Peg-IFN-α治疗IHC发生HBsAg清除的独立影响因素。Peg-IFN-α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Peg-IFN-α治疗IHC安全有效,提高了IHC的HBs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临床治愈
下载PDF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卫平 陈婧 胡瑾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生化、病毒标志物及病毒定量检测,并和肝脏病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光镜下见肝组织基本正常者1例,病理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者48例,中度以上者19例,占23.75%,活动性肝硬化...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生化、病毒标志物及病毒定量检测,并和肝脏病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光镜下见肝组织基本正常者1例,病理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者48例,中度以上者19例,占23.75%,活动性肝硬化者12例,占15%;抗HBe阴性组纤维化程度要重于抗HBe阳性组,其中大于S3的抗HBe阴性组患者占总数的60%,阳性组为26%,但肝脏炎症程度与抗HBe水平无关;血小板和胆碱酯酶对于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结论对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应尽可能进行肝脏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肝脏病理 分级分期
下载PDF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特征及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韦新焕 张晶 +1 位作者 张卫 柳雅立 《肝脏》 2020年第2期128-130,154,共4页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s,IHC)临床特征及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且至少随访一次的IHC 289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任何核苷类似物和(或)干扰素抗病...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s,IHC)临床特征及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且至少随访一次的IHC 289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任何核苷类似物和(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将对随访过程中是否出现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患者进行差异比较。结果289例IHC的ALT水平为(21.40±7.64)U/L,血清HBsAg、HBeAg、HBV DNA水平分别为4592.00(2262.00,6741.00)COI、0.10(0.09,0.12)COI和430.05(213.25,824.25)IU/mL。血清HBsAg与HbeAg呈正相关(r=1.86,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1.82,P<0.01),与HBV DNA(r=0.09,P=0.58)无明显相关性。平均随访3年,其中17例(2.60%)患者发生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年发生率为0.87%,其血清HBsAg、HBeAg、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无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者(均P<0.01),而两组之间年龄、性别、肝功能等无明显差异。结论在IHC中,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血清HBsAg、HBeAg、HBV DNA水平较低者更易发生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hbsag滴度 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MIP-1β水平变化趋势
4
作者 曹振环 柳雅立 +5 位作者 马丽娜 郑燕红 王群 王俊丽 吴芳芳 陈新月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5期436-438,457,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interferon, Peg-IFN)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 IHC)发生HBsAg清除与血清MIP-1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组经Peg-IFN治疗24周的IHC 20例,其中13例获得HB...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interferon, Peg-IFN)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 IHC)发生HBsAg清除与血清MIP-1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组经Peg-IFN治疗24周的IHC 20例,其中13例获得HBsAg清除(R组),7例未获得HBsAg清除(NR组)。用Luminex技术检测IHC基线、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β, MIP-1β)水平。同时检测11例健康者(HC组)血清MIP-1β水平。通过比较R组与NR组基线血清MIP-1β水平及治疗后变化趋势,探讨血清MIP-1β与HBsAg清除的相关性。结果 R组、NR组、HC组基线血清MIP-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0,P=0.729)。R组经Peg-IFN治疗后MIP-1β水平较基线明显下降(F=4.532,P=0.018)。而NR组血清MIP-1β呈水平波动,较基线无显著变化(F=0.071,P=0.932)。结论经Peg-IFN治疗后,IHC的血清MIP-1β水平明显降低,表明该治疗可能有利于HBsAg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聚乙二醇干扰素 hbsag清除 MIP-1Β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获得HBsAg清除者的CD4^+CD25^+调节T细胞的研究
5
作者 于海滨 马丽娜 +4 位作者 柳雅立 画伟 何志敏 鲁俊锋 陈新月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过程中CD4+CD25+Treg的意义。方法 1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至48周全部获得了HBsAg清除。每12周观察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效价、CD4+CD25+Treg变化。结果 HB...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过程中CD4+CD25+Treg的意义。方法 1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至48周全部获得了HBsAg清除。每12周观察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效价、CD4+CD25+Treg变化。结果 HBsAg清除前节点的ALT(59.41±35.20U/L)较基线(25.72±12.85U/L)、48周(27.86±10.27U/L)升高更明显(P<0.05);CD4+CD25+Treg变化与ALT同步,HBsAg清除前节点的ALT(9.07±3.37)较基线(2.72±1.33)、48周(3.13±1.18)升高更明显(P<0.05);谷丙转氨酶(ALT)与CD4+CD25+Treg比率呈正相关(R=0.769,P=0.008)但是Treg比率与HBsAg效价(log)无相关性(R=-0.14,P=0.879)。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过程中,ALT在HBsAg清除前节点明显升高,可能系机体免疫被激活表现,而CD4+CD25+Treg比率同步升高可使机体维持保护性免疫,避免激发过度的免疫反应所致的肝脏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154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彤 徐桂娟 +2 位作者 孙建 鞠莹 丁丽红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对154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进行B超检查,120例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对其年龄加以分析。结果B超提示符合慢性肝损害的为66.2%,其中〈20岁为2%,20~50岁为68.6%,〉50岁...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对154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进行B超检查,120例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对其年龄加以分析。结果B超提示符合慢性肝损害的为66.2%,其中〈20岁为2%,20~50岁为68.6%,〉50岁为29.4%。120例肝组织病理结果中G1为85%,其中〈20岁为41.2%,20~50岁为58.8%。G2~G3为15%。S1为92.5%,其中〈20岁为40.5%,20~50岁为59.5%。S2~S4为7.5%。结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建议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定期行肝功能、HBVM及B超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乙型 肝组织病理
下载PDF
6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进 卞冬雪 叶卫江 《浙江实用医学》 2013年第6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8例初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行肝穿活检术,根据病理结果将肝组织炎症(G)或纤维化(S)分级≥2级的患者确诊为HBeAg阴性的CHB,将G或S〈2级的患者确诊为非活...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8例初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行肝穿活检术,根据病理结果将肝组织炎症(G)或纤维化(S)分级≥2级的患者确诊为HBeAg阴性的CHB,将G或S〈2级的患者确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比较确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与确诊为HBeAg阴性CHB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HBeAg阴性的CHB在初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中的比例为70.5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在初诊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中,乙型肝炎家族史(RR=8.395,95%CI:1.046—67.378,P=0.02),HBsAg定量〉1000U/mL(RR=24.648,95%CI:1.413~429.828,P=0.031),HBV—DNA〉1×103拷贝/mL(RR=20.345,95%CI=1.759~235.286,P=0.039)是病理确诊为HBeAg阴性CHB的危险因素。结论初诊为非活动性nSsAg携带者经肝穿病理证实大部分为HBeAg阴性的CHB患者,并且有乙型肝炎家族史、HBsAg〉1000U/mL或HBV—DNA〉1×103拷贝/n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 诊断
下载PDF
抗HBV-DC联合药物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勇 吴邦富 胡媛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0期4661-4663,共3页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例接受临床研究。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27(30.5±12.5)岁。抽取50ml外周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PBM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通过诱导并扩增DC,在第6d用30μg的HBs Ag致...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例接受临床研究。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27(30.5±12.5)岁。抽取50ml外周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PBM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通过诱导并扩增DC,在第6d用30μg的HBs Ag致敏DC,第7d收获抗HBV-DC,分别于皮下及静脉注射一半剂量。每2w1次,共注射6次。联合胸腺肽α1皮下注射,1.6mg/次,2次/w。检测患者在0、4、12周的HBVM、HBV-DNA定量及肝功能。0、4、12w的HBs Ag分别为157.64±221.60、66.84±86.16及58.15±88.45ng/ml。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在4、12w的HBsAg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2例4周时HBs Ag转阴,转阴率15.39%(2/13),另2例12周时HBsAg转阴,总的HBsAg转阴率为30.77%(4/13)。治疗前后的ALT和HBV-DNA定量均正常。总有效率100%(13/13)。抗HBV-DC联合胸腺肽α1应用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HBsAg水平,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清除状态,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抗乙肝树突状细胞 胸腺肽Α1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短期治疗HBsAg水平极低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海东 陈灵峰 +1 位作者 林巧欣 李艺芳 《肝脏》 2020年第9期937-939,共3页
目的观察HBsAg水平极低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s,IHC经短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治疗后的HBsAg清除率。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共38例IHC就诊于厦门长庚医院,既往未进... 目的观察HBsAg水平极低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s,IHC经短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治疗后的HBsAg清除率。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共38例IHC就诊于厦门长庚医院,既往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HBsAg水平均小于15 IU/mL。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Peg IFNα治疗组(12例)或对照组(26例)。治疗组皮下注射Peg IFNα-2b180μg/周,疗程为24周。对照组未给予抗病毒治疗,中位随访55.7(25.3,79.2)周。运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HBsAg的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率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特征、Peg IFNα-2b治疗与HBsAg清除间的相关性。结果 24周时,PegIFNα治疗组中83.3%(10/12)IHC获得HBsAg清除,41.6%(5/12)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对照组中有7.7%(2/26)IHC获得HBsAg清除,无一例发生HBsAg血清学转换,Peg IFNα治疗组的HBsAg清除率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g IFNα-2b治疗可增加IHC的HBsAg清除率(OR=60.00,95%CI:7.39~487.14)。结论 Peg IFNα-2b短期治疗HBsAg水平极低的IHC可以提高HBsAg清除率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慢性乙型肝炎 hbsag水平极低 hbsag清除 临床治愈
下载PDF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V再激活及其临床特征
10
作者 廖雪姣 孙丽琴 +5 位作者 董京科 张丽娜 马拯华 韦秋煜 郑国琴 刘甲野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4期54-63,共10页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随访的64例非活动性HBsAg...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随访的64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为研究对象,6~12个月随访1次,收集HBV再激活发生情况、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及肝组织病理学结果、HBV再激活发生后的临床结局等。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累积HBV再激活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与基线相比,发现HBV再激活时研究对象的ALT[7.69%(2/26)vs 0%(0/26)]、AST[0%(0/26)vs 0%(0/26)]、TBil[19.23%(5/26)vs 19.23%(5/26)]和GGT[3.85%(1/26)vs 0%(0/26)]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线和发现HBV再激活时研究对象HBV DNA≥2000 IU/ml比例分别为0%(0/26)、46.15%(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0,P<0.001);HBV再激活者基线HBeAg均为阴性,发现HBV再激活时有1例HBeAg复阳(P=1.000)。HBV再激活后共6例进行了肝脏穿刺病理检查,4例为G1S1,1例为G1-2S2,1例为G1S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基线HBVDNA≥100IU/ml者发生HBV再激活的风险是基线HBV DNA<100 IU/ml者的2.62倍(HR=2.62,95%CI:1.04~6.58,P=0.041)。随访12个月时累积HBV再激活率为37.1%(26/64,95%CI:21.4%~49.6%)。基线HBVDNA≥100IU/ml者随访12个月时累积HBV再激活率(43.8%,95%CI:22.4%~59.3%)显著高于基线HBV DNA<100 IU/ml者(24.3%,95%CI:2.9%~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50,P=0.03)。HBV再激活后的2次随访发现,累积3例未经抗病毒治疗实现病毒学抑制,5例启动抗病毒治疗后实现了病毒学抑制,1例实现HBsAg自发清除;随访患者ALT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非活动性HBs Ag携带者可出现HBV再激活,基线较高的HBV DNA水平(≥100 IU/ml)是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对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应加强随访,及时发现HBV再激活,并对HBV再激活者采取更积极的组织学检查和抗病毒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携带者 活动性 HBV再激活 发生率 影响因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建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蛋白质谱筛选模型
11
作者 邓敬桓 李山 +4 位作者 张志勇 韦小敏 陈智平 秦雪 刘银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46-1349,1361,共5页
目的比较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健康人的血清蛋白标记物并建立相关筛选模型。方法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及CM10蛋白芯片对3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35例健康人血清样本进行分析,将获得的血清蛋白质指... 目的比较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健康人的血清蛋白标记物并建立相关筛选模型。方法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及CM10蛋白芯片对3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35例健康人血清样本进行分析,将获得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建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比较筛选模型。结果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与健康人对照组共有2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峰;建立诊断模型的灵敏度94%(33/35),特异度80%(28/35),准确率为87%(61/70)。结论建立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能够区分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与健康人,SELDI技术在诊断及特异性血液生物标志分子的筛选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血清蛋白标记物
下载PDF
血清BAFF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治愈的效能分析
12
作者 吴凤萍 崔丹丹 +5 位作者 王怡恺 李梅 刘晨瑞 南希 贾晓黎 党双锁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AFF)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s)临床治愈的效能。方法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诊治的IHCs 54例,给予Peg-IFN-α治疗48 w,再随访24 w。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AFF,应用Lo... 目的探讨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AFF)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s)临床治愈的效能。方法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诊治的IHCs 54例,给予Peg-IFN-α治疗48 w,再随访24 w。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AFF,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治愈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BAFF预测临床治愈的效能。结果在72 w末,24例(44.4%)患者获得临床治愈,30例未获得临床治愈;治愈组与未治愈组基线血清BAFF水平分别为(670.9±105.9)pg/mL和(612.7±183.8)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 w和24 w时,治愈组血清BAFF水平分别为(805.8±197.6)pg/mL和(895.3±227.4)pg/mL,显著高于未治愈组【分别为(675.3±190.8)pg/mL和(724.4±218.0)pg/mL,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sAg定量、HBV DNA<20 IU/mL、治疗12 w和24 w时血清BAFF水平是影响临床治愈的独立因素;ROC分析显示,以Peg-IFN-α治疗12 w时血清BAFF水平大于704.3 pg/mL为截断点,其预测治疗应答的AUC=0.722,敏感度为79.2%,特异度为66.7%,以24 w时血清BAFF水平大于741.9 pg/mL为截断点,其预测治疗应答的AUC=0.725,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0.0%。结论应用Peg-IFN-α治疗IHCs可获得约40%的应答率,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清BAFF水平逐渐升高的患者可能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B细胞活化因子 治疗应答
下载PDF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88例住院相关性原因分析与健康宣教
13
作者 饶和平 邱惠萍 +1 位作者 卢伟力 蒋峻梅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年第4期392-393,共2页
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者又称为健康携带者。临床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中。有许多病例原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如何避免危险因素.减少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向慢性乙型肝炎发展或减缓其疾... 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者又称为健康携带者。临床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中。有许多病例原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如何避免危险因素.减少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向慢性乙型肝炎发展或减缓其疾病自然史的发展,是人们关注的课题。为观察饮酒、吸烟不良习惯对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病情的影响。本次研究对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88例住院患者与饮酒、吸烟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携带者 住院患者 活动性 健康宣教 原因分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慢性肝炎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48例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
14
作者 杨丽君 谭友文 +2 位作者 圣建惠 於学军 陈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20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48例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对4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行快速经皮肝穿刺术取肝组织,研究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程度。结果G0S0者5例,占10.4%;,G1S0者11例;G1S1者12例;G1S2者2例;G2S1者9例... 目的观察48例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对4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行快速经皮肝穿刺术取肝组织,研究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程度。结果G0S0者5例,占10.4%;,G1S0者11例;G1S1者12例;G1S2者2例;G2S1者9例;G2S2者7例;G2S3者2例。结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虽血生化或B超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大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一定程度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HBV DNA 肝组织病理学 纤维化 炎症活动
下载PDF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5例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15
作者 李卫昆 李惠敏 +2 位作者 刘云华 贾婷 彭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5期112-112,114,共2页
目的:分析13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结果。方法:收治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35例患者中已达G2或G2以上(G指炎症程度)患者83例(61.48%),已达S2或S2以上(S指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6... 目的:分析13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结果。方法:收治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35例患者中已达G2或G2以上(G指炎症程度)患者83例(61.48%),已达S2或S2以上(S指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62例(45.93%)。结论:对肝功能正常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应尽可能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这一"金标准"作为判断病情、指导诊疗的重要指标。若发现病变,则及时进行诊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抗原携带者 病理学 免疫学
下载PDF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接受免疫抑制剂后致HBV再激活
16
作者 刘友德 刘金霞 王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hbsag携带者 HBV再激活 免疫抑制剂 hbsag阳性 活动性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治疗 抗HBE
下载PDF
91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珊 何清 +5 位作者 唐奇远 唐蔚 敖飞健 李知玉 张斌 白冰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指南(2010年版)》]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特点。方法以《指南(2010年版)》描述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血清学特征作为纳入标准,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2010年11月广东医学院附...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指南(2010年版)》]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特点。方法以《指南(2010年版)》描述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血清学特征作为纳入标准,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2010年1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9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和分析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及免疫组化HBcAg特点。结果 91例患者中,男性79例(86.8%),女性12例(13.2%)。年龄(36.0±8.7)岁(21~63岁),≤30岁29例(31.9%),30~40岁36例(39.5%),≥40岁26例(28.6%)。肝组织炎症G0者18例(19.8%),G1 70例(76.9%),G2 3例(3.3%),G3~4的0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0者5例(5.5%),S1 30例(33.0%),S2 25例(27.5%),S3 19例(20.9%),S4 12例(13.1%)。肝组织免疫组化HBcAg阳性者7例(7.7%),其中混合型1例(1.1%),浆型6例(6.6%);HBcAg阴性者84例(92.3%)。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及HBcAg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指南(2010年版)》血清学诊断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患者,大部分肝组织炎症较轻微(96.7%的患者<G2),而肝纤维化较明显(61.5%的患者≥S2),个别患者仍存在活跃的组织炎症(3.3%的患者≥G2)及HBcAg阳性表达(7.7%)。本研究提示,肝脏活检对于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是必需和重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肝脏病理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原文传递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10例肝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毛联钢 胡爱荣 +2 位作者 蒋素文 颜华东 胡耀仁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年第8期614-618,共5页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110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与纤维化程度(F)。患者年龄21~66岁,其中男性76例、女性3... 目的了解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110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与纤维化程度(F)。患者年龄21~66岁,其中男性76例、女性34例;〈A2者73例,≥A2者37例;〈F2者63例,≥F2者47例;血清ALT水平〈WHO正常上限(ULN)标准者59例(WHO标准组,男性30U/L、女性19U/L),〈我国ULN标准者110例(中国标准组,男性50U/L、女性40U/L)。结果110例中,≥A1者100例(90.9%)、≥A2者37例(33.6%);≥F1者84例(76.3%)、≥砣者47例(42.7%)。男性A和F的严重程度均高于女性,以F的改变显著(U=2.162,P=0.032;X^2=5.315,P=0.021)。中国标准组与WHO标准组间A和F严重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0.951,P:0.341;U=0.435,P=0.663)。随着年龄的增加,A和F的严重程度增加(F=3.705,P=0.014;F=5.915,P=0.001);≥A2和≥F2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1.7±9.6)岁和(38.7±8.1)岁。影响A和F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性别(男性)和年龄。结论大部分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肝脏病理性损伤,对I〉40岁者应进行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的筛查,尤其是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原文传递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并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例报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瑞丹 陈卓然 +2 位作者 陈建能 陈洁 卢燕辉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5期84-85,共2页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多发生于妊娠28~40周,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报道该病例有增多趋势;AFLP起病急、病势凶险,病死率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密切相关;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我国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多发生于妊娠28~40周,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报道该病例有增多趋势;AFLP起病急、病势凶险,病死率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密切相关;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我国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但仍高达7.18%,育龄期孕妇HBsAg阳性率达8.16%,高于普通人群的HBsAg阳性率,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并AFLP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hbsag阳性率 PREGNANCY 妊娠急性脂肪肝 AFLP liver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慢性HBsAg携带者及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立洁 王泰龄 +7 位作者 王欣欣 孟忻 赵景民 宋晨朝 孙琳 张世杰 李俊强 金荣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为慢性HBsAg携带者及病理诊断为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慢性HBsAg携带者41例、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肝穿刺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为慢性HBsAg携带者及病理诊断为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慢性HBsAg携带者41例、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肝穿刺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结果慢性HBsAg携带者41例无明显异常的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但肝穿组织病理检查仅有10例无明显病变,30例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1例为静止性肝硬化。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65例中,少数患者有较轻的肝功能异常改变;病理检查无明显炎症和纤维化。结论慢性HBsAg携带者主要是一组以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为主的患者,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也仅有轻度的肝功能异常;慢性HBsAg携带者及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是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同一类病变的不同诊断用词,对其诊断应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hbsag携带者 活动性HBV感染状态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