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流体介质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固定化修复技术 被引量:19
1
作者 苏丹 李培军 +1 位作者 鞠京丽 许华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30-1534,共5页
非流体介质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修复是目前环境工作者所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由于非流体介质环境的特殊性,常规修复方法难以高效地发挥作用,传统微生物修复技术采用的游离微生物也存在许多弊端.而微生物固定化能大幅度地提高参加... 非流体介质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修复是目前环境工作者所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由于非流体介质环境的特殊性,常规修复方法难以高效地发挥作用,传统微生物修复技术采用的游离微生物也存在许多弊端.而微生物固定化能大幅度地提高参加反应的微生物浓度,避免优势菌受土著菌的恶性竞争,增强微生物的耐环境冲击性.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工艺的不足,因而广泛应用于流体介质(废水等)和半流体介质(泥浆等)环境污染的修复.在概述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和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将该技术应用于非流体介质中PAHs污染的原位修复领域的可行性,并论述了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利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修复非流体介质中PAHs污染的未来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非流体介质 生物修复 多环芳烃 土壤
下载PDF
非均匀流体介质内部散射声场重建的逐层计算方法
2
作者 唐少杰 向宇 石梓玉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5-1243,共9页
入射声波激励下非均匀流体介质内部散射声场的重建方法对超声层析成像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采用矩量法求解,但该方法全域离散形成的复数满秩矩阵规模随着分辨率与计算精度的提高急剧增大,对算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实际... 入射声波激励下非均匀流体介质内部散射声场的重建方法对超声层析成像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采用矩量法求解,但该方法全域离散形成的复数满秩矩阵规模随着分辨率与计算精度的提高急剧增大,对算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克服上述缺陷,以逐层离散、逐层计算为核心思想,以声散射基本公式与近场声全息理论为基础,推导出逐层计算非均匀流体介质内部散射声场的理论公式并给出对应的几何离散模型。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矩量法为参照,对同样的介质模型进行介质内部声场重构仿真。结果表明,逐层算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重建非均匀流体介质内部散射声场,且大幅度减小了求解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层计算 近场声全息 均匀流体介质内部散射声场 超声激励
下载PDF
六株真菌对土壤中芘和苯并芘的降解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10
3
作者 苏丹 李培军 鞠京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研究了6株真菌对土壤中芘和苯并芘(BaP)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6株真菌对芘和BaP的降解速率有显著性差异,降解率相差不大.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SF04),在42d内对BaP的降... 研究了6株真菌对土壤中芘和苯并芘(BaP)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6株真菌对芘和BaP的降解速率有显著性差异,降解率相差不大.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SF04),在42d内对BaP的降解能力最强,可达71.31%,对芘的降解能力相对最弱.镰刀菌(Fusariumsp.,SF11),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SF05),木霉(Trichodermasp.,SF02)和毛霉(Mucorsp.,SF06)42d对芘的降解率分别为86.22%,86.18%,85.41%,85.04%,对BaP的降解率分别为71.11%,69.44%,69.05%,69.72%.木霉(Trichodermasp.,SF02)和毛霉(Mucorsp.,SF06)对芘和BaP的降解速率均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流体介质 固定化芘 苯并芘(BaP) 真菌 修复技术 动力学
下载PDF
润滑剂黏塑性引起的弹流润滑偏离经典理论 Ⅱ.润滑机制的边界 被引量:2
4
作者 温诗铸 张勇斌 黄平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74-878,共5页
将等温纯滚动线接触弹流润滑,分别视润滑剂流变行为为黏弹性的、黏塑性的和非连续介质流体的3种润滑机制,给出了这3种润滑机制所在工况范围的边界的数学表达式,将其工况范围示于U-W润滑状态图,这种对润滑机制工况范围的区分对于研究弹... 将等温纯滚动线接触弹流润滑,分别视润滑剂流变行为为黏弹性的、黏塑性的和非连续介质流体的3种润滑机制,给出了这3种润滑机制所在工况范围的边界的数学表达式,将其工况范围示于U-W润滑状态图,这种对润滑机制工况范围的区分对于研究弹流膜厚具有重要意义,更具体地表明弹流润滑膜失效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 黏塑性流体动力润滑 连续介质流体润滑 弹流润滑 润滑膜失效 润滑机制 润滑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